中国之梦:无毒国
—为纪念世界禁毒日而作
曾经读过一本书,这本书收集了30年代一些著名的学者,如胡适之、林语堂、顾颉刚等人的一些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谈他们的”中国之梦工由于当时的中国土匪如毛,遍地饥便,娼妓如云,各个大小城镇与农村都有吸食鸦片的”烟民”。面对这样一块充满无边无际苦难的土地,这些学者的梦想虽然表述的内容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地都将这些设想作为未来之梦的主要内容:希望将来的中国没有饥饿,没人吸毒,没有娼妓,没有土匪……
在现代人眼中,这样的梦与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梦相比,似乎意境低了一点,然而在中国,要实现这样的梦,却并非易事。经过8年抗战与后来翻天覆地的3年国内战争,终于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确实吸毒者绝迹,土匪断根,娼妓禁绝,人民也在低水平线上维持了不饥不寒(三年自熬灾害期间除外)的生存状态。在那30年,折腾得人们精疲力竭的是那没完没了的各种“运动工
然而,令享有“世界禁烟第一人”之称的林则徐意想不到的是,在他那震动世界的’’虎门销烟”壮举之后的130多年以后,毒魔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在中国肆虐,到现在为止,中国已成了冰毒营销的主要国家(位列十二)。上一个世纪的吸毒者只是抱着一杆烟
·353·
枪,烧上几个大烟泡,而现在的毒品挟现代科技之威,对鸦片加以精炼而成,海洛因、冰毒、一号、二号……各种名目,可供吸毒者选择的,’商品”范围较以前大得多,但吸毒者的凄惨境地却并未比百年前好一些,那时候有一副对联描绘吸毒者的遭遇:“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尽田地房廊」现在吸毒者的境地也还照样逃不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口与30年代学者们的中国之梦相比,我们现在的梦也还少不了上述几项内容。这一点留给我们的思考就相当沉重。
一个国家如果充斥太多吸毒者这类次生群体,对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必然构成重大威胁。毒品蔓延,已成了我国下一世纪必须克服的公害。
(^#《深圳法制报》1999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