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历沛历圮,兼舍环龟(1)。
【注释】
(1)“背风背高”四句:意谓要背着风向,背靠高地,右边倚靠高地,左边依托险地,碰到沼泽地及其他难以行走之地要快速通过,全部人马要选择四周险固、中间隆起的地形宿营。历,行,经过,这里是快速通过的意思。沛,指水草丰沛的沼泽地。圮(pǐ),难以行走的道路。兼,整个,全部,这里指全部人马。环龟,指四周险固、中间隆起的地形。《孙子兵法·九地篇》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施子美曰:“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此兵之道也。背风,此知天也。背高右高,至于兼舍环龟,此知地也。法曰:‘风顺致呼而从之。’则背风取其顺也。法曰:‘高陵勿向。’故背高,据其利势也。右背山陵,战之法也,故高陵居其右前。左水泽,战之法也,故险阻居其左。若夫沛者,卑湿之地。圮者,水毁之地。法曰:‘绝斥泽,唯亟去无留。’又曰:‘圮地无舍。’行军至沛圮之地,当历而过之,若不得已,而不能历此而居焉,则当兼舍而为环龟之势。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兼行六十里也。六十里之中,其地广矣,其中必有高阳之地,故处为环龟之势,其形中高而旁下,居处其高,所以防水淹也。一说谨其次舍,而为环龟之形,则左右前后皆得以相救,所以备掩袭也。”刘寅曰:“凡与人战,背风之逆,背山之高。左高右险者,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也。沛,泽也。圮,道路倾坏之地。历者,过之而不止也。环龟,地形之似环龟者,宜舍止之也。”朱墉引《通义》曰:“此即孙子所谓处军也。沛,泽也;圮,倾圮之地也,不利止舍,故历而过之。环龟,皆地形可舍者。环者,四围险固。龟者,四下中隆。”又引《开宗》曰:“此言审地利之形。”李零说:“‘背风’,古代兵阴阳家以背对风向为顺势,《御览》卷八引《孙子占》谓‘三军将行,其旌旗从容以向前,是为天送,必亟击之,得其大将’。‘三军方行,大风飘起于军前,右周绝军,其将亡;右周中其师,得粮。’即其说。又背风可防火攻,且便于以火攻人,如《孙子兵法·火攻》:‘火发上风,无攻下风。’‘背高’,古代兵阴阳家以西北即背和右手的方向(古以北为后,西为右)为阴,东南即面和左手的方向(古以南为前,东为左)为阳,认为处军要背阴向阳,后面和右面要有高险可依,前面和左面要面向开阔,有水草之利,即所谓‘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引‘兵法’。银雀山简本《孙子兵法》佚篇《地形二》作‘右负丘陵,左前水泽’)。这里的‘背高’即指背面依托高险。‘兼舍环龟’,《北堂书钞》卷一一八引,注:‘兼舍者,昼夜行也。四面屯守,谓之环龟。’是说经过上述不利地形时,要迅速离开,并四面设防。《孙子兵法·行军》:‘绝斥泽,唯亟去无留。’可参看。”徐勇说:“选择阵地要‘背风背高,右高左险’,营地以‘环龟’为上,这样易于防守,以免陷于被动。《孙子·军争》:‘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从攻方角度说明此原则。本篇指出,在‘沛’和‘圮’一类地带不宜停留,因为这种地带进退布阵皆极不便,又无险可守,与敌遭遇,易为敌所狙击,将十分被动。《孙子·行军》:‘绝斥泽,惟亟去无留。’《九地》:‘圮地则行。’《九变》:‘圮地无舍。’与《司马法》之说相同。”
【译文】
行军作战的原则是:要背着风向,背靠高地,右边倚靠高地,左边依托险地,碰到沼泽地及其他难以行走之地要快速通过,全部人马要选择四周险固、中间隆起的地形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