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厄第二十
【题解】
孔子困厄陈、蔡的故事流传很广。在困境中,子路和子贡都对他的道有了微词,子路怀疑孔子的仁、智、信还没有达到被人信任的程度。子贡则认为孔子的道太高,不能被人接受,让孔子降低标准。只有颜回把孔子的不遇归罪于统治者有眼不识泰山,而不是孔子的道有问题。颜回认为“夫子之道至大”,“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不容然后见君子”。这给了孔子莫大的安慰。同样,孔子也非常赏识和信任颜回,当子贡怀疑颜回偷吃米饭时,孔子坚信颜回不会这样做,并用巧妙的方法解除了别人的疑问。孔子智者的形象凸显出来。这一章写的犹如一短剧,孔子及弟子们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楚昭王聘孔子(1),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2)。
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3)。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4),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5)。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6):‘匪兕匪虎(7),率彼旷野(8)。’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9);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10)。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11) ;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12);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13);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14)。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15),生于曹卫(16);越王勾践之有霸心(17),生于会稽(18)。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
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19);良工能巧,不能为顺(20)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21) ,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22)。”
(又见于《荀子·宥坐》、《韩诗外传》、《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
(1)楚昭王:楚平王之子,名壬,谥昭。
(2)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
(3)徒兵:步兵。距:同“拒”,阻拦。
(4)藜羹:菜汤。此指粗劣的食物。
(5)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不衰:不停止。
(6)诗:指《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7)匪兕匪虎:不是野牛不是老虎。
(8)率彼旷野:来到旷野。率,沿着。王注:“率,循也。言非兕虎而循旷野。”循即沿着的意思。
(9)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王注:“言人不使通行而困穷者,岂以吾未智也。”意,想来。
(10)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王注:“言人不使通行而困穷者,岂以吾未智也。”
(11)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伯夷、叔齐为商朝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二人都不愿继承王位,先后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灭商,二人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
(12)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比干为殷纣王叔父,他见纣王淫乱,犯颜劝谏,纣怒,剖其心而死。不见,不被。
(13)关龙逢:关龙逢为夏朝的贤臣,夏桀无道,他极力劝谏,被桀杀害。
(14)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名员。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到吴国。与孙武共佐吴王阖闾伐楚,五战攻入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允诺。伍子胥劝谏不听,被迫自杀。见杀:被杀。
(15)重耳:春秋时晋献公次子,即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16)生于曹卫:王注:“重耳,晋文公也。为公子时,出奔,困于曹卫。”生,指困于曹卫而后生,即重新兴盛。
(17)越王勾践:春秋时越王,也作句践。他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屈膝求和。其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终于灭掉吴国。
(18)生于会稽:王注:“言越王之有霸心,乃坐困于会稽之时也。”
(19)良农能稼,不必能穑:王注:“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言良农能善种之,未必能敛获之也。”穑,收获。
(20)良工能巧,不能为顺:王注:“言良工能巧,不能每顺人意也。”
(21)纲而纪之:抓住关键来治理。
(22)宰:王注:“宰,主财者也。为汝主财,言志同也。”
【译文】
楚昭王聘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前去拜见楚昭王,途中经过陈国和蔡国。
陈国、蔡国的大夫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位圣贤,他所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果被楚国聘用,那我们陈国、蔡国就危险了。”于是派兵阻拦孔子。
孔子不能前行,断粮七天,也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这时孔子更加慷慨激昂地讲授学问,用琴瑟伴奏不停地唱歌。就找来子路问道:“《诗经》说:‘不是野牛不是虎,却都来到荒野上。’我主张的治国之道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啊?”
子路一脸怨气,不高兴地回答说:“君子是不会被什么东西困扰的。想来老师的仁德还不够吧,人们还不信任我们;想来老师的智慧还不够吧,人们不愿推行我们的主张。而且我从前就听老师讲过:‘做善事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做坏事的人上天会降祸于他。’如今老师您积累德行心怀仁义,推行您的主张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孔子说:“由啊,你还不懂得啊!我来告诉你。你以为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人相信?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被饿死在首阳山上;你以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被任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你以为忠心的人必定会有好报?那么关龙逢就不会被杀;你以为忠言劝谏一定会被采纳?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只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如何做,在于自身;是生是死,在于命。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在困于曹卫的时候;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在困于会稽的时候。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是思虑不远;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
子路出去了,孔子叫来子贡,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子贡说:“老师您的道实在博大,因此天下容不下您,您何不把您的道降低一些呢?”
孔子说:“赐啊,好的农夫会种庄稼,不一定会收获;好的工匠能做精巧的东西,不一定能顺遂每个人的意愿;君子能培养他的道德学问,创立政治主张,别人不一定能采纳。现在不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要求别人能采纳,赐啊,这说明你的志向不远大,思想不深远啊。”
子贡出去以后,颜回进来了,孔子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太广大了,天下也不能容纳。虽然如此,您还是竭力推行。世人不用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您何必为此忧虑呢?不被容纳,才看出您是君子。”
孔子听了高兴地感叹说:“你说得真对呀,颜家的儿子!假如你有很多钱,我就来给你当管家。”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
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1);既得之,又乐其治(2)。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又见于《荀子·子道》、《说苑·杂言》)
【注释】
(1)乐其意:为有这种想法而高兴。
(2)乐其治:为成功而高兴。
【译文】
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的时候吗?”
孔子说:“没有。君子修养品德,在没成功之时,为他的想法而快乐;修养成功之后,又为他的成功而快乐。因此终身都是快乐的,没有一天是忧愁的。小人则不是这样,在他没有得到的时候,发愁得不到;得到以后,又恐怕会失去。所以终身都是忧愁的,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1),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
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又见于《说苑·立节》)
【注释】
(1)致邑:送给城邑,以供生活之用。
【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鲁国种地,鲁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送给他供给衣食的食邑。曾子坚辞不受。有人说:“这不是你自己主动要的,是国君自己要给你的,为什么非要推辞呢?”
曾子说:“我听说接受了别人的施舍就会畏惧人家,施舍者也会以此对人炫耀。纵然国君赏赐给我,也不向我炫耀,我以后怎么能无所畏惧呢?”
孔子听后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名节了。”
孔子厄于陈、蔡(1),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2),窃犯围而出(3),告籴于野人(4),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5),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
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子曰:“然。”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
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6),岂或启佑我哉(7)?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
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又见于《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注释】
(1)厄:受困。
(2)赍:携带。
(3)窃:私下,偷偷地。犯围:冲出包围。
(4)籴:买米。野人:乡野之人,农民。
(5)埃墨:烟薰的黑尘。
(6)畴昔:往日。
(7)启佑:开导保佑。
【译文】
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子贡带着随身的物品,偷偷跑出包围,请求村民让他换些米,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间破屋下煮饭,有块薰黑的灰土掉到饭中,颜回把弄脏的饭取出来吃了。
子贡在井边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改变节操吗?”
孔子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
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改变节操吧?”
孔子说:“是的。”
子贡把颜回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怀疑,他那样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这里,我去问问他。”
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
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
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
颜回出去后,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不是在今天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