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离开中粮所宿舍,两人直奔宗彦居住的远洋公寓。
张叶向保安出示警察证,要求调取前天晚上的监控录像。保安不敢怠慢,喊来物业经理接待。
首先是电梯内的监控,时间是十五日晚上七点二十分钟左右。摄像头安装在轿厢右上角,大广角且清晰度很高。
男人身穿黑色冲锋衣,寸头,戴着白色口罩,紧跟宗彦走进电梯,此后的动作和宗彦记忆中的一样,等宗彦按亮七楼,他才慢悠悠地伸出手按下八楼的按钮。
电梯外和楼梯间都没有监控,男人上到八楼以后的行踪只能靠宗彦自己描述。
“这个小区外人可以随意出入吗?”张叶问物业经理。
“当然不行,要登记的。”物业经理理直气壮地回答完,马上领会其意,去了保安室带回登记簿。
在傍晚五点到七点二十之间,总共有九名访客登记。姓名电话都可以作假,但时间一栏是保安记录的,不会有错。物业经理对照九个时间点逐一调取大门口的监控。在第三段视频里出现了戴着摩托车头盔的男人。
“应该就是他。”宗彦喊停。
摄像头安装在保安室的屋檐下,为了更好地拍摄出入车辆,视角正对移动门的中间位置。摩托车是从边门进入,反而因为距离太近拍不到下方的车牌号。男人靠在窗口登记,也只露出上半身,头盔一直没有取下来。时间是五点四十七分。也就是说,他在小区里待了一个半小时。
张叶记下了登记簿上对应的访客信息,两人走出物业监控室。
调查到此为止,可以说没什么收获。张叶说自己打车回分局,宗彦坚持送她。上车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他想起来还没吃午饭。
在附近兜了两圈,张叶不耐烦了,随手指了一家门面陈旧的小面馆。
印着红花的台布上还留有葱屑,宗彦扯了四五张餐巾纸重新擦了一遍。张叶倒不以为意,若有所思地看着墙上的手写菜单。宗彦问她吃什么。
“跟你点的一样。”
可是宗彦还没有点,说明她正心不在焉。身为刑警,她手上应该还有别的案子吧。宗彦不再多言,点了两份鳝丝面,静静思索起来。
如果跳出亲身体验,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的遭遇,只会觉得可笑而无奈。这件事如果没有张叶的干预,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呢?
她理着一成不变的短发,整体长度和宗彦相差无几,鬓角和燕尾的发梢锐利地前翘起来,将凌厉和柔美融合得恰到好处。她的眼睛和眉毛都很细长,嘴唇平薄。假如为她画一副速写肖像,线条的走势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
关于年纪,宗彦不敢轻易问出口,看肤质,也许比慧文大两三岁,但应该没到三十。不对,慧文其实已经过了二十八,宗彦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始终停留在二十五岁。
“你干嘛?”
“呃,没什么。”宗彦慌忙挪开视线。
“登记簿上的名字和电话多半是假的,这件事现在还没有眉目,没法正式立案调查,你只能自己注意安全。晚上回家如果天黑了,在车里等一会儿,看到有人上楼,再一起跟着进电梯。”
“不过看他的样子,好像也干不出什么大不了的事。”宗彦内心甚至有些期待再撞见这名跟踪者。相比恐惧,堵在胸口的疑惑更让人难受。
“不能掉以轻心。这人的意图有些琢磨不透。”张叶支起右手肘,用指尖摩擦鬓角,这是她的思维开始转化成语言的信号,“如果他想偷袭你,最好的机会是在你下车到进楼的半路上。电梯里有监控,走廊里容易惊动邻居,也不方便逃跑。”
“先来踩个点,准备下一步行动?”
“踩点的意思是,弄清楚你的住址?”张叶摇了摇头,“这么大的小区,他怎么知道在哪一栋楼下等你?所以他至少知道你住哪栋楼。既然知道,只要看哪个窗户亮灯就行了,没必要冒险跟上来。”
果然,她也是这么考虑的。
“谢谢。”
“谢什么,没必要。”
“我是说,谢谢你为了一个还没立案的案子来回奔波。”
张叶眨了眨眼:“你是嫌我多管闲事吗?”
“不不,纯粹是真诚的感谢。”
老板把面端上来了。鳝丝和洋葱闪着油光,表面撒了胡椒粉。宗彦挑起筷子,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胃口。他忽然意识到此刻的自己十分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我该怎么办?
这句话冲到嘴边,说出来的却是:“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张叶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一本正经地看着宗彦:“现在,摆在面前的有四条线索。第一,青月;第二,写信的人;第三;跟踪你的人;第四,杀害慧文的凶手。后两条目前没招,所以只能从前两条入手。青月和写信的人必定有关联,但不会是同一个人。我觉得青月写不出那样的信来,倒不是文笔的问题,她没法知道你那么多事。写信的人一定是熟悉你或者熟悉慧文的人。有这样的人选吗?”
宗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娇小的身影,但同时却摇了摇头,既是对张叶摇头,也是对自己的猜测摇头。
“青月和写信人虽然合谋导演了一场骗局,但是对你好像没有恶意,至少目前看不出来。可能我阅读理解能力太差,光看信的内容,我只看出一个中心思想——让你放下这段感情,重新面对生活。”张叶顿了顿,观察宗彦的反应,“信里提到很多往事,无非是为了让你相信这封信出自慧文之手。因为别人怎么说你都听不进去,只有她来劝你才有用,对吧?”
宗彦看了她一眼,默然无语。
“何止没有恶意,简直是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啊。你真的想不到是谁吗?”
宗彦仍是摇头。
张叶白了他一眼,继续说道:“青月这么做是有好处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招揽生意立个标杆,做到这个份上似乎太过了,所以这件事还牵扯到另一个人——就是写信人的利益。”
“其实,刚才那封信里有个地方写错了。”
“是吗?哪里?”
“我送慧文戒指是在她生日第二天,不是当天。”
慧文生日那天,宗彦绞尽脑汁,最后难以免俗地送了她一套化妆品。在商场吃过晚饭以后,慧文走进一家首饰行,低头凝视着柜台里的一枚钻戒。服务员说慧文眼光好,最近很多新人都选择这款戒指。宗彦回家一琢磨,幡然醒悟,这是慧文的暗示。于是第二天急急忙忙买了戒指,在傍晚向慧文求婚。
“信呢?我再看一下。”
宗彦从车上取回信纸,指着那段文字给张叶看:
松露坊的桌椅、被晚霞染红的溪田山舍、生日那天你送我戒指的广场……一幅画接着一副,挂在没有尽头的走廊里……
“写信的人记错了?”张叶像是发现了了不起的破绽,“如果记忆模糊,可以写‘过生日时’这样的措辞来替代,为什么要明确说是生日那天呢?”
宗彦认为,慧文在传达这一信息时用了类似“这枚戒指是宗彦送我的生日礼物”这样的表达方式,而对方想当然地理解成生日当天,于是写进了信里。
“嗯,有道理。”张叶看着稿纸视线上移,从头开始读信。
“还有,手心的字是怎么回事呢?”宗彦摊开手掌,“我怎么都想不明白。”
“是啊,这是最神奇的地方。”张叶连续点着头,表现出遇到挑战的兴奋感,“这也是把你拖进陷阱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笔铺垫,慧文的信就不容易接受。慧文在你手心写字,这一条信息必然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青月,否则只能解释为巧合——世上哪有这样的巧合?可是你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那天晚上又没有别人在场……”
宗彦恨不得现在就去找青月,让她和张叶对质。但理智一想,警察干预民俗活动是不合适的。
“你和慧文去溪田山舍是什么时候?”张叶忽然抬头问。
“一六年五月九日。”宗彦记得很清楚,前一天是母亲节,“怎么了?”
“你现在有别的事吗?”
“没有。”宗彦用力摇头。
“走,去溪田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