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話說賈璉自在梨香院伴宿七日夜,天天僧道不斷作佛事。賈母喚了他去,吩咐不許送往家廟中。賈璉無法,只得又和時覺說了,就在尤三姐之上,點了一個穴,破土埋葬。那日送殯,只不過族中人與王姓夫婦、尤氏婆媳而已。
鳳姐一應不管,只憑他自去辦理。又因年近歲逼,諸事煩雜不算外,又有林之孝開了一個人單子來回:共有八個二十五歲的單身小廝,應該娶妻成房的,等裡面有該放的丫頭,好求指配1。鳳姐看了,先來問賈母和王夫人,大家商議。雖有幾個應該發配的,奈各人皆有緣故:第一個鴛鴦,發誓不去。自那日之後,一向未與寶玉說話,也不盛妝濃飾。眾人見他志堅,也不好相強。第二個琥珀,現又有病,這次不能了。彩雲因近日和賈環分崩,也染了無醫之症。只有鳳姐兒和李紈房中粗使的大丫頭發出去了。其餘年紀未足,令他們外頭自娶去了。
原來這一向因鳳姐兒病了,李紈探春料理家務,不得閑暇,接著過年過節,許多雜事,竟將詩社擱起。如今仲春天氣,雖得了工夫,爭奈寶玉因柳湘蓮遁跡空門,又聞得尤三姐自刎,尤二姐被鳳姐逼死,又兼柳五兒自那夜監禁之後,病越重了:連連接接,閑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語言常亂,似染怔忡2之病。慌得襲人等又不敢回賈母,只百般逗他玩笑。
這日清晨方醒,只聽得外間屋內咭咭呱呱,笑聲不斷。襲人因笑說:「你快出去拉拉罷,晴雯和麝月兩個人按住芳官那裡隔肢3呢。」寶玉聽了,忙披上灰鼠長襖,出來一瞧,只見他三人被褥尚未疊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著蔥綠杭綢小襖,紅綢子小衣兒,披著頭髮,騎在芳官身上。麝月是紅綾抹胸,披著一身舊衣,在那裡抓芳官的肋肢,芳官卻仰在炕上,穿著撒花緊身兒,紅褲綠襪,兩腳亂蹬,笑得喘不過氣來。寶玉忙笑說:「兩個大的欺負一個小的!等我來撓你們。」說著也上床來隔肢晴雯。晴雯觸癢,笑得忙丟下芳官,來合寶玉對抓,芳官趁勢將晴雯按倒。襲人看他四人滾在一處,倒好笑,因說道:「仔細凍著了可不是玩的。都穿上衣裳罷!」
忽見碧月進來說:「昨兒晚上,奶奶在這裡把塊絹子忘了去,不知可在這裡沒有?」春燕忙應道:「有。我在地下撿起來,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剛晾著,還沒有乾呢。」碧月見他四人亂滾,因笑道:「倒是你們這裡熱鬧,大清早起就咭咭呱呱的玩成一處。」寶玉笑道:「你們那裡人也不少,怎麼不玩?」碧月道:「我們奶奶不玩,把兩個姨娘和姑娘也都拘住了。如今琴姑娘跟了老太太前頭去,更冷冷清清的了。兩個姨娘到明年冬天,也都家去了,更那才冷清呢!你瞧瞧,寶姑娘那裡出去了一個香菱,就像短了多少人似的,把個雲姑娘落了單了。」
正說著,見湘雲又打發了翠縷來說:「請二爺快出去瞧好詩。」寶玉聽了,忙梳洗出去;果見黛玉、寶釵、湘雲、寶琴、探春,都在那裡,手裡拿著一篇詩看。見他來時,都笑道:「這會子還不起來!咱們的詩社散了一年,也沒有一個人作興作興;如今正是初春時節,萬物更新,正該鼓舞另立起來才好。」湘雲笑道:「一起詩社時是秋天,就不發達。如今卻好萬物逢春,咱們重新整理起這個社來,自然要有生趣了。況這首『桃花詩』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豈不大妙呢?」寶玉聽著點頭,說:「很好。」且忙著要詩看。眾人都又說:「咱們此時就訪稻香老農去,大家議定好起社。」
說著,一齊站起來,都往稻香村來。寶玉一壁走,一壁看,寫著是:
桃花行4
桃花簾外東風軟5,桃花簾內晨妝懶6;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捲。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7憐人8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簾櫳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憑欄9人向東風泣,茜裙10偷傍桃花立;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11新紅葉凝碧。樹樹烟封12一萬株,烘樓照壁13紅模糊。天機14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15;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飲蘸16胭脂冷。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乾,淚乾春盡花憔悴17。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18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192021!
寶玉看了,並不稱讚,痴痴呆呆,竟要滾下淚來。又怕眾人看見,忙自己拭了。因問:「你們怎麼得來?」寶琴笑道:「你猜是誰作的?」寶玉笑道:「自然是瀟湘子的稿子了。」寶琴笑道:「現在是我作的呢!」
寶玉笑道:「我不信!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22。」寶琴笑道:「所以你不通:難道杜工部首首都作『叢菊兩開他日淚』23不成?一般的也有『紅綻雨肥梅』24『水荇牽風翠帶長』25等語。」寶玉笑道:「固然如此,但我知道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之句。妹妹本有此才,卻也斷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
眾人聽說,都笑了。已至稻香村中,將詩與李紈看了,自不必說,稱讚不已。說起詩社,大家議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為「桃花社」,黛玉為社主。
明日飯後,齊集瀟湘館。因又大家擬題。黛玉便說:「大家就要『桃花詩』一百韻。」寶釵道:「使不得。古來『桃花詩』最多,縱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這一首古風26。須得再擬。」正說著,人回:「舅太太來了,請姑娘們出去請安。」因此大家都往前頭來見王子勝的夫人,陪著說話。飯畢,又陪著入園中來遊玩一遍,至晚飯後掌燈方去。
次日乃是探春的壽日,元春早打發了兩個小太監,送了幾件玩器。合家皆有壽禮,自不必細說。飯後,探春換了禮服,各處行禮。黛玉笑向眾人道:「我這一社開得又不巧了:偏忘了這兩日是他的生日。雖不擺酒唱戲,少不得都要陪他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玩笑一日,如何能得閑空兒?」因此,改至初五。
這日,眾姐妹皆在房中侍早膳畢,便有賈政書信到了。寶玉請安,將請賈母的安稟27拆開,念與賈母聽。上面不過是請安的話,說六月准進京等語。其餘家信事物之帖,自有賈璉和王夫人開讀。眾人聽說六七月回京,都喜之不盡。偏生這日王子勝將姪女許與保寧侯之子為妻,擇於五月間過門,鳳姐兒又忙著張羅,常三五日不在家。這日,王子勝的夫人又來接鳳姐兒,一併請眾甥男甥女樂一日。賈母和王夫人命寶玉、探春、黛玉、寶釵四人同鳳姐兒去。眾人不敢違拗,只得回房去,另妝飾了起來。五人去了一日,掌燈方回。
寶玉進入怡紅院,歇了半刻,襲人便乘機勸他收一收心,閑時把書理一理,好預備著。寶玉屈指算了一算,說:「還早呢。」襲人道:「書還是第二件:到那時縱然你有了書,你的字寫的在那裡呢?」寶玉笑道:「我時常也有寫了的好些,難道都沒收著?」襲人道:「何曾沒收著?你昨兒不在家,我就拿出來,統共數了一數,才有五百六十幾篇:這二三年的工夫,難道只有這幾張字不成?依我說,明日起,把別的心先都收起來,天天快臨幾張字補上。雖不能按日都有,也要大概看得過去。」
寶玉聽了,忙著自己又親檢了一遍,實在搪塞不過,便說:「明日為始,一天寫一百字才好。」說話時,大家睡下。至次日起來,流洗了,便在窗下恭楷臨帖。賈母因不見他,只當病了,忙使人來問。寶玉方去請安,便說:「寫字之故,因此出來遲了。」賈母聽說,十分喜歡,就吩咐他:「以後只管寫字,念書,不用出來也使得。你去回你太太知道。」
寶玉聽說,遂到王夫人屋裡來說明。王夫人便道:「『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這一趕,又趕出病來才罷。」寶玉回說:「不妨事。」寶釵探春等都笑說:「太太不用著急,書雖替不得他,字卻替得的:我們每日每人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去就完了,一則老爺不生氣,二則他也急不出病來。」王夫人聽說,點頭而笑。
原來黛玉聞得賈政回家,必問寶玉的功課,寶玉一向分心,到臨期自然要吃虧的。因自己只裝不耐煩,把詩社更不提起。探春寶釵二人,每日也臨一篇楷書字與寶玉。寶玉自己每日也加功,或寫二百三百不拘。至三月下旬,便將字又積了許多。這日正算著再得幾十篇,也就搪得過了,誰知紫鵑走來,送了一卷東西。寶玉拆開看時,卻是一色去油紙128上臨的鍾王29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類。喜得寶玉和紫鵑作了一個揖,又親自來道謝。接著湘雲寶琴二人也都臨了幾篇相送。湊成,雖不足功課,亦可搪塞了。
寶玉放了心,於是將應讀之書,又溫理過幾次。正是天天用功,可巧近海一帶海嘯,又糟蹋了幾處生民,地方官題本奏聞,奉旨就著賈政順路查看賑濟回來:如此算去,至七月底方回。寶玉聽了,便把書字又丟過一邊,仍是照舊遊蕩。
時值暮春之際,湘雲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詞,調寄「如夢令」30。其詞曰:
豈是繡絨31才吐,捲起半簾香霧32。纖手33自拈來,空34使鵑啼燕妒35。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36
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條紙兒寫好,給寶釵看了,又來找黛玉。黛玉看畢,笑道:「好得很!又新鮮,又有趣兒2。」湘雲說道:「咱們這幾社總沒有填詞,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詞,豈不新鮮些?」黛玉聽了,偶然興動,便說:「這話也倒是。」湘雲道:「咱們趁今日天氣好,為什麼不就是今日?」黛玉道:「也使得。」說著,一面吩咐預備了幾色果點,一面就打發人分頭去請。
這裡二人便擬了「柳絮」為題,又限出幾個調來,寫了黏在壁上。眾人來看時:「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又都看了湘雲的,稱賞了一回。寶玉笑道:「這詞上我倒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謅了。」於是大家拈鬮。寶釵炷了一支「夢甜香」,大家思索起來。
一時,黛玉有了,寫完。接著寶琴也忙寫出來。寶釵笑道:「我已有了。瞧了你們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今兒這香怎麼這麼快!我才有了半首。」因又問寶玉:「你可有了?」寶玉雖作了些,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作;回頭看,香已盡了。李紈等笑道:「寶玉又輸了!蕉丫頭的呢?」探春聽說,便寫出來。眾人看時,上面卻只半首「南柯子」37,寫道是:
空掛38纖纖縷39,徒垂絡絡40絲。也難綰繫41也難羈42,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43。
李紈笑道:「這卻也好。何不再續上?」寶玉見香沒了,情願認輸,不肯勉強塞責,將筆擱下,來瞧這半首。見沒完時,反倒動了興,乃提筆續道: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44晚芳時45,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4647!
眾人笑道:「正經你分內的又不能,這卻偏有了。縱然好,也算不得。」說著,看黛玉的,是一闋「唐多令」48:
粉墮49百花洲50,香殘燕子樓51。一團團、逐隊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52!
草木53也知愁,韶華54竟白頭55。嘆今生、誰捨誰收3!嫁與56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57淹留5859!
眾人看了,俱點頭感嘆說:「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因又看寶琴的「西江月」60:
漢苑61零星有限,隋堤62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63,明月梨花64一夢4。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65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66是離人恨重6768!
眾人都笑說:「到底是他的聲調悲壯。『幾處』『誰家』兩句最妙。」寶釵笑道:「總不免過於喪敗。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的東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謅了一首來,未必合你們的意思。」眾人笑道:「別太謙了,自然是好的,我們賞鑑賞鑑。」因看這一闋「臨江仙」69道:
白玉堂70前春解舞71,東風捲得均勻。
湘雲先笑道:「好一個『東風捲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
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72隨逝水?豈必73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747576。
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自然這首為尊。纏綿悲戚,讓瀟湘子;情致嫵媚,卻是枕霞;小薛與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罰的。」寶琴笑道:「我們自然受罰。但不知交白卷子的,又怎麼罰?」李紈道:「不用忙,這定要重重的罰他,下次為例。」
一語未了,只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嚇了一跳。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頭子們回道:「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眾丫鬟笑道:「好一個齊整風箏!不知是誰家放的,斷了線。咱們拿下他來。」寶玉等聽了,也都出來看時,寶玉笑道:「我認得這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裡嫣紅姑娘放的。拿下來給他送過去罷。」紫鵑笑道:「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太死心眼兒了!我不管,我且拿起來。」探春笑道:「紫鵑也太小器,你們一般有的,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放晦氣。」
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來:也有美人兒的,也有沙雁兒的。丫頭們搬高墩,捆剪子股兒,一面撥起籰子77來。寶釵等立在院門前,命丫頭們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寶琴笑道:「你這個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個軟翅子大鳳凰好。」寶釵回頭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們的拿來也放放。」
寶玉又興頭起來,也打發個小丫頭子家去,說:「把昨日賴大娘送的那個大魚取來。」小丫頭去了半天,空手回來,笑道:「晴雯姑娘昨兒放走了。」寶玉道:「我還沒放一遭兒呢!」探春笑道:「橫豎是給你放晦氣罷了!」寶玉道:「再把大螃蟹拿來罷。」丫頭去了,同了幾個人,扛了一個美人並籰子來,回說:「襲姑娘說:昨兒把螃蟹給了三爺了,這一個是林大娘才送來的,放這一個罷。」寶玉細看了一回,只見這美人作得十分精緻,心中歡喜,便叫:「放起來!」
此時探春的也取了來了,丫頭們在那山坡上已放起來。寶琴叫丫頭放起一個大蝙蝠來,寶釵也放起個一連七個大雁來,獨有寶玉的美人兒,再放不起來。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來,急得頭上的汗都出來了。眾人都笑他,他便恨得摔在地下,指著風箏說道:「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黛玉笑道:「那是頂線不好。拿去叫人換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個來放罷。」
寶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這幾個風箏起在空中。一時風緊,眾丫鬟都用絹子墊著手放。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籰子一鬆,只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罷。」於是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颻颻隨風而去。一時只有雞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眾人仰面說道:「有趣,有趣!」說著,有丫頭來請吃飯,大家方散。
從此寶玉的功課也不敢像先竟撂在脖子後頭了,有時寫寫字,有時念念書,悶了也出來合姐妹們玩笑半天,或往瀟湘館去閑話一回。眾姐妹都知他功課虧欠,大家自去吟詩取樂,或講習針黹,也不肯去招他。那黛玉更怕賈政回來寶玉受氣,每每推睡,不大兜攬他。寶玉也只得在自己屋裡,隨便用些功課。
展眼已是夏末秋初。一日,賈母處兩個丫頭,匆匆忙忙來叫寶玉。不知何事,下回分解。
■校記
1.「去油紙」,藤本、王本作「捶油紙」,脂本作「老油竹紙」。
2.「好得很,又新鮮,又有趣兒」,藤本、王本下有「我卻不能」四字。
3.「嘆今生、誰捨誰收」,「捨」脂本作「拾」。
4.「明月梨花一夢」,「梨」藤本、王本、脂本作「梅」。
■注釋
1 〔指配〕 清朝時,凡家僕的婚姻皆由家主作主,稱為「指配」。「大清律」中規定:漢人家生的婢僕,印契所買的婢僕,或婢女招配生下的子女,都是家僕。他們的子子孫孫,要永遠服役。他們的婚姻都由家主指配。
2 〔怔忡(ㄓㄥ ㄔㄨㄥ/zhēng chōng)〕 病名,也叫心悸。患者心跳不安,好像驚恐的樣子。
3 〔隔肢〕 用手搔人的腋下、項下等處,使人癢得發笑,這種行動,叫作「隔肢」。
4 〔桃花行〕 據「景龍文館記」:唐中宗四年春,宴於桃花園,學士各獻「桃花詩」,帝令歌女唱之,並命選出二十篇入樂府,號曰「桃花行」。這裡是借用舊題。
5 〔東風軟〕 春風輕輕吹過,柔和無力。東風,即春風。
6 〔晨妝懶〕 早晨懶於梳妝打扮。
7 〔解〕 了解,懂得。
8 〔憐人〕 可憐的人兒,即上文中的「簾內人」。
9 〔憑欄〕 依靠著欄杆。
10 〔茜(ㄑㄧㄢˋ/qiàn)裙〕 紅色的衣裙。茜,一種多年生的蔓草,根紅色,可作染料。
11 〔花綻(ㄓㄢˋ/zhàn)〕 花苞裂開。
12 〔烟封〕 烟霧籠罩。這裡是說桃花盛開時像瀰漫的烟霧籠罩著。
13 〔烘樓照壁〕 映紅樓閣,照亮牆壁。
14 〔天機〕 天上仙女的織機。這句以仙女織的鴛鴦錦來比朝霞滿天。
15 〔珊枕〕 珊瑚枕。
16 〔飲蘸〕 這裡指把手伸入並隱沒在水中。飲,隱沒、沒入。
17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和花木枯槁凋零的樣子。
18 〔杜宇〕 杜鵑,也叫子規。春天啼叫,啼聲悲涼。
19 〔月痕〕 微茫的月色。
20 〔譯文〕 簾外的桃花迎著春風朵朵紅綻,
簾內晨起的人卻懶於梳妝打扮;
簾外的桃花簾內的人啊,
桃花與人相隔並不遙遠;
春風彷彿有意地掀起一角窗簾,
桃花要窺看簾內人窗簾卻不再翻捲。
簾外的桃花嬌艷依舊,
簾內的人啊卻是那樣清瘦;
花若有情也定為人來憂愁,
隔簾的消息只有春風報曉。
春風吹遍桃花開滿庭院,
春風蕩漾卻勾起情思纏綿;
空曠的大院長著青苔門兒虛掩,
黃昏中獨自一人倚著欄杆。
手扶欄杆面向著春風哭泣,
穿著紅裙悄悄依傍著桃花站立;
桃花桃葉相互映襯紛亂披離,
花兒張開笑臉葉兒一片碧綠。
桃花似烟霞籠罩千樹萬株,
映照樓閣牆壁一片淡紅模糊。
朝霞通紅像燒著了天女的鴛鴦錦,
春夢酣長睡眼欲醒移開了珊瑚枕;
侍女捧著銅盆送來清涼的泉水,
微香的泉水用來洗臉似乎有些冰冷。
鮮艷的胭脂有什麼可以同它比美;
恰似嫣紅的桃花愁人的眼淚;
若把愁人的眼淚和桃花相比,
淚水總是長流桃花總是明媚;
淚眼望著嬌媚的桃花淚易枯乾,
淚水流乾春天過去花兒也隨之枯萎。
凋零的桃花遮掩著惆悵的人,
花片飄落人已疲倦就像黃昏來臨;
杜鵑悲鳴一聲春天歸去,
寂靜的窗簾上空空地留下月兒的光痕!
21 〔簡評〕 「桃花行」一詩以深沉的感情,形象的語言,表現了林黛玉憂傷痛苦的心情和對自由幸福的嚮往。
詩中,通過燦爛的桃花和孤單的少女多方面反覆的對比、烘托,塑造了林黛玉憂憤深重而又無力自撥的多愁善感的形象,描寫了她內心深處的苦悶。林黛玉酷愛簾外明媚的春天,仰慕搖曳多姿的桃花。她觸景生情,以花自喻,抒發了心底的感慨。「人與桃花隔不遠」,為什麼卻是兩種氣氛兩個世界?
詩中對春天「花綻新紅葉凝碧」的描寫,充分表現了她對新生活的嚮往;而「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是這個少女要衝破牢籠,盡情地享受春光的表示。寶玉一眼就看出是「瀟湘子的稿子」,讀後「痴痴呆呆,竟要滾下淚來」,這是因為他們彼此相知甚深,心有靈犀的緣故。
22 〔迥(ㄐㄩㄥˇ/jiǒng)乎不像〕 即很明顯的不一樣。迥,遠,相差很遠。
23 〔「叢菊兩開他日淚」〕 見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叢菊兩開」,即兩年的意思。杜甫離開成都,本想很快出峽,不料去秋留居雲安,今秋淹留蘷州,見到菊花兩次開放。「他日淚」,回憶起過去的事情而傷心地流下眼淚。「他日」,現在作「將來」的意思;唐朝時作「過去」的意思。
24 〔紅綻雨肥梅〕 見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五。意思是,雨水滋潤,紅梅含苞待放。
25 〔水荇牽風翠帶長〕 杜甫「曲江對雨」中的詩句,見第四十回注。
26 〔古風〕 漢魏六朝時期出現並流行的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古體詩。
27 〔安稟〕 舊時兒女給父母寫信,要請安問好,並且稟告自己的情況。因此把書信叫「安稟」。
28 〔去油紙〕 一種吸水力較強的書寫紙。
29 〔鍾王〕 鍾,指三國魏人鍾繇;王,指東晉時王羲之。他二人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學習書法的人多把他們的小楷作為臨摹的範本。
30 〔如夢令〕 詞牌名,單調(只有一段的叫單調)三十三字。
31 〔繡絨〕 繡花用的絲絨,比喻柳絮。
32 〔香霧〕 指柳絮。飛絮翩翩似霧,又似花有香氣。白居易「花非花」詩:「花非花,霧非霧。」
33 〔纖手〕 細長弱嫩的手指。
34 〔空〕 白白地、徒然地。
35 〔鵑啼燕妒〕 詩中以拈來柳絮借喻占得了春光,無意爭春,卻使杜鵑燕子嫉妒。
36 〔譯文〕 那裡是繡花的絲絨剛剛吐出?
沾滿窗簾的是春風捲起的柳絮。
伸出細嫩的手指輕輕把它捉住,
卻徒然引起杜鵑悲啼燕子嫉妒。
柳絮啊,停住,停住!
不要使春光隨你一同飛渡。
37 〔南柯子〕 詞牌名,也作「南歌子」,有單調、雙調(分上下兩闋的叫雙調)兩體,單調二十六字,雙調五十二字。半闋,半首。這是上半首,下面寶玉寫的,是續這詞的下半首。
38 〔空掛〕 徒然地、白白地懸掛。
39 〔纖纖縷〕 指初吐絨的柳絮,像纖細的細絨綴在一起的樣子。
40 〔絡絡〕 指柳絮連綿交織的狀態。
41 〔綰(ㄨㄢˇ/wăn)繫〕 把柳絮拴住的意思。
42 〔羈(ㄐㄧ/jī)〕 束縛、拘留。
43 〔譯文〕 柳絮像纖細的絲縷空沾枝頭,
楊花像絨線連綿交織蕩蕩悠悠。
既難把它拴住也難把它約束,
只好任憑它自由自在到處飄遊。
44 〔鶯愁蝶倦〕 黃鶯憂愁,蝴蝶厭倦。
45 〔晚芳時〕 暮春季節。
46 〔期〕 相約、約會。
47 〔譯文〕 飄然落下勸君不要惋惜,
什麼時候飛回只有我柳絮自知。
如今正是鶯愁蝶倦的晚春時節,
即使明春再見——
也還要隔一年的約期!
48 〔唐多令〕 詞牌名,雙調,六十字。
49 〔粉墮〕 粉,指粉白色的柳絮;墮,落。
50 〔百花洲〕 「大清一統志」說:「百花洲在姑蘇山上。」黛玉是姑蘇人,藉此懷念故鄉。
51 〔燕子樓〕 在今徐州市西北。唐代女子關盼盼曾獨自居此十五年,常常懷念舊情。後代文人即用燕子樓的典故泛說女子的孤獨悲愁。這裡都不是實指,而是對著大觀園即景吟詠。
52 〔風流〕 表面是指柳絮的隨風飄流,實是說黛玉自己的才華風貌。
53 〔草木〕 指柳絮。
54 〔韶華〕 表面是指初生的柳絮、初春的景色,實指自己美妙的青春。
55 〔白頭〕 表面是指白色的柳絮,實指春色已去,自己的年華虛度。
56 〔嫁與〕 跟隨著去。
57 〔忍〕 忍心。在反問句裡可引申為不必、何必。
58 〔淹留〕 停留、久留。
59 〔譯文〕 粉白色的柳絮飄落在百花洲,
柳花的芳香仍然殘留在燕子樓。
一團團白絮結成絨球,
一隊隊粉花隨風飄遊。
柳絮啊也像人們那樣苦:
白白眷戀也沒有用處,
更不要說當日的風流!
柳絮好像也懂得憂愁,
年紀輕輕竟然白了頭。
柳絮啊你多麼悲慘的一生,
誰把你捨棄誰又把你收留!
只有隨風飄散連春天也不眷戀:
任憑你飛去吧,何必在此停留!
60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雙調,五十字。
61 〔漢苑(ㄩㄢˋ/yuàn)〕 漢代皇家的園林,在今陝西長安東南,植楊柳不多,所以說是柳絮「零星有限」。
62 〔隋堤〕 隋煬帝楊廣開掘運河,千里河堤廣種楊柳。
63 〔付東風〕 交付給東風吹走,即春天的景色被風吹走。
64 〔明月梨花〕 明月照著梨花似的柳絮。
65 〔香雪〕 落絮。富有想像的比作有香味的雪。
66 〔偏〕 獨,只。
67 〔離人恨重〕 親人離別十分令人憂愁。寶琴從江南來投賈家,寄人籬下,頗有感慨。
68 〔譯文〕 漢代的園林柳絮零零星星,
隋堤的楊花景色無盡無窮;
燦爛的春色已被東風吹走,
明月照耀著梨花似的柳絮如同夢境。
多少庭院萬花紛謝葉飄零,
又是誰家簾上沾滿清香的白絨;
江南江北都是一樣的晚春殘景,
只是離愁別恨使人更加傷情!
69 〔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多用以詠水仙,故名。雙調,六十字(或五十八字)。
70 〔白玉堂〕 指大家庭的廳堂。此指賈家(見第四回「護官符」注)。
71 〔春解舞〕 春光理解柳絮的翩翩起舞。這裡是擬人化的修辭手法。
72 〔幾曾〕 何曾。
73 〔豈必〕 何必,難道。
74 〔青雲〕 喻高位。後把追逐功名,獵取利祿,飛黃騰達的人,稱為青雲直上。
75 〔譯文〕 白玉堂前柳絮飛舞多麼動人,
春風漫捲柳絮翩翩多麼均勻。
像蜜蜂成群蝴蝶翩躚揚揚紛紛:
何曾隨著春天的流水而遠去?
又何必委棄在清香的埃塵?
千絲萬縷連連續續的始終不改,
不管有時集聚還是有時離分。
春光啊,莫笑我輕狂沒有根:
憑藉春風的力量,
我能直上碧空青雲。
76 〔簡評〕 柳絮詞表現了各種人物對現實生活的不同態度。史湘雲輕歌「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表現了她對歡樂時光的留戀。「也難綰繫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探春面對賈府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也無可奈何了!賈寶玉則看破了紅塵,豁達得很,直截了當地說:「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寶琴尚有見識,她說「江南江北一般同」,「離人」雖然為此而「恨重」,也只能是無可奈何而已!林黛玉深深地嘆息柳絮:「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一切都沒有什麼希望了。
柳絮詞和海棠詩、菊花詩一樣,都有著精美的藝術技巧,尤其是那纏綿悱惻的抒情方式,對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非常傳神。
77 〔剪子股兒、籰子〕 用竹竿抖放風箏時,在竿頭斜捆上一個小棍成剪子形,以便挑線,叫「剪子股」。繞線的工具,叫作「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