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感秋聲撫琴悲往事 坐禪寂走火入邪魔

  下载全书

卻說黛玉叫進寶釵家的女人來,問了好,呈上書子,黛玉叫他去喝茶,便將寶釵來書打開看時,只見上面寫著:

妹生辰不偶1,家運多艱,姐妹伶仃,萱親2衰邁。兼之猇聲狺語3,旦暮無休;更遭慘禍飛災,不啻4驚風密雨。夜深輾側5,愁緒何堪!屬在同心6,能不為之愍惻7乎?迴憶海棠結社,序屬清秋8,對菊持螯9,同盟歡洽。猶記「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之句,未嘗不嘆冷節餘芳10,如吾兩人也!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曰11無故呻吟,亦長歌當哭之意耳。

悲時序之遞嬗兮12,又屬清秋。感遭家之不造13兮,獨處離14愁。北堂有萱15兮,何以忘憂?無以解憂兮,我心咻咻16!

雲憑憑17兮秋風酸18,步中庭兮霜葉乾。何去何從兮,失我故歡19!靜言思之20兮惻肺肝21!

惟22鮪有潭兮,惟鶴有梁23。鱗甲24潛伏兮,羽毛25何長!搔首問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誰知余之永傷26?

銀河耿耿27兮寒氣侵,月色橫斜兮玉漏沉。憂心炳炳28兮,發我哀吟。吟復吟兮,寄我知音2930。

黛玉看了,不勝傷感。又想:「寶姐姐不寄與別人,單寄與我,也是『惺惺惜惺惺』31的意思。」正在沉吟,只聽見外面有人說道:「林姐姐在家裡呢麼?」黛玉一面把寶釵的書疊起,口內便答應道:「是誰?」正問著,早見幾個人進來,卻是探春、湘雲、李紋、李綺。彼此問了好,雪雁倒上茶來,大家喝了,說些閑話。因想起前年的「菊花詩」來,黛玉便道:「寶姐姐自從挪出去,來了兩遭,如今索性有事也不來了,真真奇怪!我看他終久還來我們這裡不來!」探春微笑道:「怎麼不來?橫豎要來的。如今是他們尊嫂有些脾氣,姨媽上了年紀的人,又兼有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寶姐姐照料一切。那裡還比得先前有工夫呢?」

正說著,忽聽得「唿喇喇」一片風聲,吹了好些落葉打在窗紙上。停了一回兒,又透過一陣清香來。眾人聞著,都說道:「這是何處來的香風?這像什麼香?」黛玉道:「好像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終不脫南邊人的話。這大九月裡的,那裡還有桂花呢?」黛玉笑道:「原是啊!不然,怎麼不竟說『是』桂花香,只說似乎『像』呢?」湘雲道:「三姐姐,你也別說。你可記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32?在南邊正是晚桂開的時候了,你只沒有見過罷了。等你明日到南邊去的時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探春笑道:「我有什麼事到南邊去?況且這個也是我早知道的,不用你們說嘴。」李紋李綺只抿著嘴兒笑。

黛玉道:「妹妹,這可說不齊。俗語說:『人是地行仙33。』今日在這裡,明日就不知在那裡。譬如我原是南邊人,怎麼到了這裡呢?」湘雲拍著手笑道:「今兒三姐姐可叫林姐姐問住了!不但林姐姐是南邊人到這裡,就是我們這幾個人就不同:也有本來是北邊的;也有根子是南邊,生長在北邊的;也有生長在南邊,到這北邊的1。今兒大家都湊在一處,可見人總有一個定數。大凡地和人,總是各自有緣分的。」眾人聽了,都點頭。探春也只是笑。又說了一會子閑話兒,大家散出。黛玉送至門口,大家都說:「你身上才好些,別出來了,看著了風。」

於是黛玉一面說著話兒,一面站在門口,又與四人殷勤了幾句,便看著他們出院去了。進來坐著,看看已是林鳥歸山,夕陽西墜。因史湘雲說起南邊的話,便想著:「父母若在……南邊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橋34六朝35遺跡……不少下人伏侍,諸事可以任意,言語亦可不避??香車畫舫,紅杏青簾,惟我獨尊……今日寄人籬下36,縱有許多照應,自己無處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麼罪孽,今生這樣孤悽!真是李後主說的『此間日中只以眼淚洗面』37矣!」一面思想,不知不覺神往那裡去了。

紫鵑走來,看見這樣光景,想著必是因剛才說起南邊北邊的話來,一時觸著黛玉的心事了,便問道:「姑娘們來說了半天話,想來姑娘又勞了神了。剛才我叫雪雁告訴廚房裡,給姑娘作了一碗火肉38白菜湯,加了一點兒蝦米兒,配了點青筍紫菜,姑娘想著好麼?」黛玉道:「也罷了。」紫鵑道:「還熬了一點江米粥。」黛玉點點頭兒,又說道:「那粥得你們兩個自己熬了,不用他們廚房裡熬才是。」紫鵑道:「我也怕廚房裡弄得不乾淨,我們自己熬呢。就是那湯,我也告訴雪雁合柳嫂兒說了,要弄乾淨著。柳嫂兒說了:他打點妥當,拿到他屋裡,叫他們五兒瞅著燉呢。」黛玉道:「我倒不是嫌人家腌臢;只是病了好些日子,不周不備,都是人家,這會子又湯兒粥兒的調度,未免惹人厭煩。」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紫鵑道:「姑娘這話也是多想。姑娘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兒,又是老太太心坎兒上的。別人求其在姑娘跟前討好兒還不能呢,那裡有抱怨的?」黛玉點點頭兒,因又問道:「你才說的五兒,不是那日合寶二爺那邊的芳官在一處的那個女孩兒?」紫鵑道:「就是他。」黛玉道:「不聽見說要進來麼?」紫鵑道:「可不是!因為病了一場;後來好了,才要進來,正是晴雯他們鬧出事來的時候,也就耽擱住了。」黛玉道:「我看那丫頭倒也還頭臉兒乾淨。」

說著,外頭婆子送了湯來。雪雁出來接時,那婆子說道:「柳嫂兒叫回姑娘:這是他們五兒作的,沒敢在大廚房裡作,怕姑娘嫌腌臢。」雪雁答應著,接了進來。黛玉在屋裡,已聽見了,吩咐雪雁:「告訴那老婆子回去說,叫他費心。」雪雁出來說了,老婆子自去。

這裡雪雁將黛玉的碗箸安放在小几兒上,因問黛玉道:「還有咱們南來的五香大頭菜,拌些麻油、醋,可好麼?」黛玉道:「也使得,只不必累贅了。」一面盛上粥來。黛玉吃了半碗,用羹匙舀了兩口湯喝,就擱下了。兩個丫鬟撤下來了,拭淨了小几,端下去,又換上一張常放的小几。黛玉漱了口,盥了手,便道:「紫鵑,添了香了沒有?」紫鵑道:「就添去。」黛玉道:「你們就把那湯合粥吃了罷,味兒還好,且是乾淨。待我自己添香罷。」兩個人答應了,在外間自吃去了。

這裡黛玉添了香,自己坐著,才要拿本書看,只聽得園內的風,自西邊直透到東邊,穿過樹枝,都在那裡「唏(口留)嘩喇」不住的響。一會兒,檐下的鐵馬39也只管「叮叮噹噹」的亂敲起來。

一時,雪雁先吃完了,進來伺候。黛玉便問道:「天氣冷了,我前日叫你們把那小毛兒衣裳晾晾,可曾晾過沒有?」雪雁道:「都晾過了。」黛玉道:「你拿一件來我披披。」雪雁走去,將一包小毛衣裳抱來,打開氈包,給黛玉自揀。只見內中夾著個絹包兒。黛玉伸手拿起,打開看時,卻是寶玉病時送來的舊絹子,自己題的詩,上面淚痕猶在。裡頭卻包著那剪破了的香囊、扇袋並寶玉通靈玉上的穗子。原來晾衣裳時,從箱中檢出,紫鵑恐怕遺失了,遂夾在這氈包裡的。

這黛玉不看則已,看了時,也不說穿那一件衣裳,手裡只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看了一回,不覺得簌簌淚下2。紫鵑剛從外間進來,只見雪雁正捧著一氈包衣裳,在旁邊呆立。小几上卻擱著剪破了的香囊和兩三截兒扇袋並那鉸拆了的穗子。黛玉手中卻拿著兩方舊帕子,上邊寫著字跡,在那裡對著滴淚呢。正是:

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間舊啼痕。

紫鵑見了這樣,知是他觸物傷情,感懷舊事,料道勸也無益,只得笑著道:「姑娘,還看那些東西作什麼?那都是那幾年寶二爺和姑娘小時,一時好了,一時惱了,鬧出來的笑話兒。要像如今這樣廝抬廝敬的,那裡能把這些東西白糟蹋了呢3?」紫鵑這話原給黛玉開心,不料這幾句話更提起黛玉初來時和寶玉的舊事來,一發珠淚連綿起來。紫鵑又勸道:「雪雁這裡等著呢,姑娘披上一件罷。」那黛玉才把手帕撂下,紫鵑連忙拾起,將香袋等物包起拿開。

這黛玉方披了一件皮衣,自己悶悶的走到外間來坐下。回頭看見案上寶釵的詩啟尚未收好,又拿出來瞧了兩遍,嘆道:「境遇不同,傷心則一。不免也賦四章,翻入琴譜,可彈可歌,明日寫出來寄去,以當和作。」便叫雪雁將外邊桌上筆硯拿來,濡墨揮毫,賦成四疊。又將琴譜翻出,借他「猗蘭」「思賢」兩操40,合成音韻,與自己作的配齊了,然後寫出,以備送與寶釵。又即叫雪雁向箱中將自己帶來的短琴拿出,調上弦,又操演了指法。黛玉本是個絕頂聰明人,又在南邊學過幾時,雖是手生,到底一理就熟。撫了一番,夜已深了,便叫紫鵑收拾睡覺。不提。

卻說寶玉這日起來,梳洗了,帶著焙茗正往書房中來,只見墨雨笑嘻嘻的跑來,迎頭說道:「二爺,今日便宜了!太爺不在書房裡,都放了學了。」寶玉道:「當真的麼?」墨雨道:「二爺不信,那不是三爺和蘭哥來了?」寶玉看時,只見賈環賈蘭跟著小廝們,兩個笑嘻嘻的,嘴裡咭咭呱呱,不知說些什麼,迎頭來了,見了寶玉都垂手站住。寶玉問道:「你們兩個怎麼就回來了?」賈環道:「今日太爺有事,說是放一天學,明兒再去呢。」

寶玉聽了,方回身到賈母賈政處去稟明了,然後回到怡紅院中。襲人問道:「怎麼又回來了?」寶玉告訴了他;只坐了一坐兒,便往外走。襲人道:「往那裡去,這樣忙法?就放了學,依我說,也該養養神兒了。」寶玉站住腳,低了頭,說道:「你的話也是,但是好容易放一天學,還不散散去?你也該可憐我些兒了。」襲人見說得可憐,笑道:「由爺去罷。」

正說著,端了飯來。寶玉也沒法兒,只得且吃飯。三口兩口,忙忙的吃完,漱了口,一溜烟往黛玉房中去了。走到門口,只見雪雁在院中晾絹子呢。寶玉因問:「姑娘吃了飯了麼?」雪雁道:「早起喝了半碗粥,懶怠吃飯,這時候打盹兒呢。二爺且到別處走走,回來再來罷。」

寶玉只得回來。無處可去,忽然想起惜春有好幾天沒見,便信步走到蓼風軒來。剛到窗下,只見靜悄悄一無人聲;寶玉打量他也睡午覺,不便進去。才要走時,只聽屋裡微微一響,不知何聲;寶玉站住再聽,半日,又「啪」的一響,寶玉還未聽出,只見一個人道:「你在這裡下了一個子兒,那裡你不應麼?」寶玉方知是下棋呢。但只急切聽不出這個人的語音是誰。底下方聽見惜春道:「怕什麼?你這麼一吃,我這麼一應;你又這麼吃,我又這麼應:還緩著一著兒呢,終久連得上。」那一個又道:「我要這麼一吃呢?」惜春道:「阿嗄!還有一著反撲41在裡頭呢,我倒沒防備。」

寶玉聽了聽,那一個聲音很熟,卻不是他們姐妹。料著惜春屋裡也沒外人,輕輕的掀簾進去。看時,不是別人,卻是那櫳翠庵的「檻外人」妙玉。這寶玉見是妙玉,不敢驚動。妙玉和惜春正在凝思之際,也沒理會。寶玉卻站在旁邊,看他兩個的手段。只見妙玉低著頭,問惜春道:「你這個畸角兒不要了麼?」惜春道:「怎麼不要?你那裡頭都是死子兒,我怕什麼?」妙玉道:「且別說滿話,試試看。」惜春道:「我便打了起來,看你怎麼著。」妙玉卻微微笑著,把邊上子一接,卻搭轉一吃,把惜春的一個角兒都打起來了,笑著說道:「這叫作『倒脫靴勢』。」

惜春尚未答言,寶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把兩個人都唬了一大跳。惜春道:「你這是怎麼說?進來也不言語。這麼使促狹唬人!你多早晚進來的?」寶玉道:「我頭裡就進來了,看著你們兩個爭這個畸角兒。」說著,一面與妙玉施禮,一面又笑問道:「妙公輕易不出禪關42,今日何緣下凡一走?」

妙玉聽了,忽然把臉一紅,也不答言,低了頭,自看那棋。寶玉自覺造次,連忙陪笑道:「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們在家的俗人。頭一件,心是靜的。靜則靈,靈則慧——」寶玉尚未說完,只見妙玉微微的把眼一抬,看了寶玉一眼,復又低下頭去,那臉上的顏色漸漸的紅暈起來。寶玉見他不理,只得訕訕的旁邊坐了。

惜春還要下子,妙玉半日說道:「再下罷。」便起身理理衣裳,重新坐下,痴痴的問著寶玉道:「你從何處來?」寶玉巴不得這一聲,好解釋前頭的話,忽又想道:「或是妙玉的機鋒?」轉紅了臉,答應不出來。妙玉微微一笑,自合惜春說話。惜春也笑道:「二哥哥,這什麼難答的?你沒有聽見人家常說的,『從來處來』麼?這也值得把臉紅了,見了生人的似的?」

妙玉聽了這話,想起自家,心上一動,臉上一熱,必然也是紅的,倒覺不好意思起來。因站起來說道:「我來得久了,要回庵裡去了。」惜春知妙玉為人,也不深留,送出門口。妙玉笑道:「久已不來,這裡彎彎曲曲的,回去的路頭都要迷住了。」寶玉道:「這倒要我來指引指引,何如?」妙玉道:「不敢。二爺前請。」

於是二人別了惜春,離了蓼風軒,彎彎曲曲,走近瀟湘館,忽聽得叮咚之聲。妙玉道:「那裡的琴聲?」寶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裡撫琴呢。」妙玉道:「原來他也會這個嗎?怎麼素日不聽見提起?」寶玉悉把黛玉的事說了一遍,因說:「咱們去看他。」妙玉道:「從古只有聽琴,再沒有看琴的。」寶玉笑道:「我原說我是個俗人。」說著,二人走至瀟湘館外,在山子石上坐著靜聽,甚覺音調清切。只聽得低吟道4:

風蕭蕭43兮秋氣深,美人千里兮獨沉吟44。望故鄉兮何處?倚欄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回,聽得又吟道:

山迢超兮水長545,照軒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46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47。

又歇了一歇,妙玉道:「剛才『侵』字韻是第一疊,如今『揚』字韻是第二疊了。咱們再聽。」裡邊又吟道:

子之遭兮不自由48,予之遇兮分煩憂49。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50,思古人兮俾無尤51。

妙玉道:「這又是一拍。何憂思之深也!」寶玉道:「我雖不懂得,但聽他聲音,也覺得過悲了。」裡頭又調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52太高了,與無射律53只怕不配呢。」裡邊又吟道: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54。感夙因兮不可惙55,素心如何天上月5657!

妙玉聽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變徵58之聲!音韻可裂金石矣6!只是太過。」寶玉道:「太過便怎麼?」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議論時,聽得君弦「磞」的一聲斷了。妙玉站起來,連忙就走。寶玉道:「怎麼樣?」妙玉道:「日後自知,你也不必多說。」竟自走了。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彩的,歸至怡紅院中,不表。

且說妙玉歸去,早有道婆接著,掩了庵門,坐了一回,把「禪門日誦」念了一遍。吃了晚飯,點上香,拜了菩薩,命道婆子自去歇著,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齊7,屏息垂簾,跏趺59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60。坐到三更以後,聽得房上「骨碌碌」一片響聲,妙玉恐有賊來,下了禪床,出到前軒,但見雲影橫空,月華如水。那時天氣尚不很涼8,獨自一個,憑欄站了一回,忽聽房上兩個貓兒一遞一聲廝叫。

那妙玉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自己連忙收攝心神,走進禪房,仍到禪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禪床便晃蕩起來,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來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車,自己不肯去。一回兒,又有盜賊劫他,持刀執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

早驚醒了庵中女尼道婆等眾,都拿火來照看,只見妙玉兩手撒開,口中流沫。急叫醒時,只見眼睛直豎,兩顴鮮紅,罵道:「我是有菩薩保佑,你們這些強徒敢要怎麼樣?」眾人都唬得沒了主意,都說道:「我們在這裡呢,快醒轉來罷!」妙玉道:「我要回家去!你們有什麼好人,送我回去罷!」道婆道:「這裡就是你住的房子。」說著,又叫別的女尼忙向觀音前禱告。求了籤,翻開籤書看時,是觸犯了西南角上的陰人。就有一個說:「是了!大觀園中西南角上本來沒有人住,陰氣是有的。」一面弄湯弄水的在那裡忙亂。

那女尼原是自南邊帶來的,伏侍妙玉,自然比別人盡心,圍著妙玉坐在禪床上。妙玉回頭道:「你是誰?」女尼道:「是我。」妙玉仔細瞧了一瞧道:「原來是你!」便抱住那女尼,嗚嗚咽咽的哭起來,說道:「你是我的媽呀,你不救我,我不得活了!」

那女尼一面喚醒他,一面給他揉著。道婆倒上茶來喝了,直到天明才睡了。女尼便打發人去請大夫來看脈。也有說是思慮傷脾的,也有說是熱入血室的,也有說是邪祟觸犯的,也有說是內外感冒的,終無定論。後請得一個大夫來看了,問:「曾打坐過沒有?」道婆說道:「向來打坐的。」大夫道:「這病可是昨夜忽然來的麼?」道婆道:「是。」大夫道:「這是走魔入火的緣故。」眾人問:「有礙沒有?」大夫道:「幸虧打坐不久,魔還入得淺,可以有救。」寫了降伏心火的藥,吃了一劑,稍稍平復些。

外面那些游頭浪子聽見了,便造作許多謠言,說:「這麼年紀,那裡忍得住?況且又是很風流的人品,很乖覺的性靈!以後不知飛在誰手裡,便宜誰去呢!」過了幾日,妙玉病雖略好了些,神思未復,終有些恍惚。

一日,惜春正坐著,彩屏忽然進來,回道:「姑娘知道妙玉師父的事嗎?」惜春道:「他有什麼事?」彩屏道:「我昨日聽見邢姑娘和大奶奶在那裡說呢,他自從那日合姑娘下棋回去,夜間忽然中了邪,嘴裡亂嚷,說強盜來搶他來了。到如今還沒好呢。姑娘,你說這不是奇事嗎?」

惜春聽了,默默無語。因想:「妙玉雖然潔淨,畢竟塵緣未斷。可惜我生在這種人家,不便出家,我若出了家時,那有邪魔纏擾?一念不生,萬緣俱寂。」想到這裡,驀與神會,若有所得,便口占一偈云:

大造61本無方62,云何是應往63?既從空中來64,應向空中去656667。

占畢,即命丫頭焚香。自己靜坐了一回,又翻開那棋譜來,把孔融王積薪68等所著看了幾篇。內中「茂葉包蟹勢」9,「黃鶯搏兔勢」,都不出奇;「三十六局殺角勢」,一時也難會難記;獨看到「十龍走馬」10,覺得甚有意思。正在那裡作想,只聽見外面一個人走進院來,連叫:「彩屏!」未知是誰,下回分解。

■校記

1.「就是我們這幾個人就不同,也有本來是北邊的……也有生長在南邊,到這北邊的」,「同」原作「能」,從諸本改。

2.「手裡只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看了一回,不覺得簌簌淚下」,「回」原作「面」,從藤本、王本改。

3.「那裡能把這些東西白糟蹋了呢」,「那裡能把這」原作「那能裡這」,從諸本改。

4.「只聽得低吟道」,「吟」原作「琴」,從諸本改。

5.「山迢超兮水長」,「迢超」藤本、王本作「迢迢」。

6.「音韻可裂金石矣」,「韻」原作「的」,從諸本改。

7.「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齊」,「自」原缺,從諸本補。

8.「那時天氣尚不很涼」,「尚」原作「上」,從諸本改。

9.「茂葉包蟹勢」,「茂」諸本作「荷」。

10.「十龍走馬」,「十」甲本、王本作「八」;藤本作「人」。

■注釋

1 〔不偶〕 不吉利。「數偶」為運氣好,「數奇」為運氣壞。

2 〔萱親〕 舊時代指母親。

3 〔猇(ㄒㄧㄠ/xiāo)聲狺(ㄧㄣˊ/yín)語〕 虎叫狗咬,此處指夏金桂吵鬧的聲音。猇,虎叫聲;狺,狗咬聲。

4 〔不啻(ㄔˋ/chì)〕 不止。

5 〔輾(ㄓㄢˇ/zhăn)側〕 身體翻過來覆過去地轉動。

6 〔屬在同心〕 是知心朋友。

7 〔愍惻(ㄇㄧㄣˇ ㄘㄜˋ/mǐn cè)〕 哀憐,同情。

8 〔序屬清秋〕 時節是秋天。

9 〔對菊持螯(ㄠˊ/áo)〕 指作的「菊花詩」和「詠蟹詩」,見第三十八回。螯,蟹的鉗足,此處代指螃蟹。

10 〔冷節餘芳〕 冷如冰霜的氣節,餘味無窮的芳香。

11 〔匪曰〕 不可以說。匪,同「非」。

12 〔悲時序句〕 時序,四季依次變化;遞嬗(ㄕㄢˋ/shàn),更替,變遷。

13 〔不造〕 就是倒楣,命運不好的意思。

14 〔離〕 遭受。

15 〔萱〕 萱草,又名忘憂草,比喻母親。

16 〔咻咻(ㄒㄧㄡ/xīu)〕 咻咻,是說心裡亂七八糟,很不安寧。

17 〔憑憑〕 憑憑,濃厚。

18 〔酸〕 悲涼的意思。

19 〔故歡〕 舊時的歡樂。

20 〔靜言思之〕 靜靜地思考。言,助詞,無實義。

21 〔惻肺肝〕 內心悲痛。惻,悲痛。

22 〔惟〕 句首助詞,無義。

23 〔惟鮪(ㄨㄟˇ/wěi)二句〕 是說鮪居潭中,鶴立梁上,皆有棲息之處。鮪,古書上指鱘魚、鰉魚;梁,河梁,捉魚的擋水堤。

24 〔鱗甲〕 魚鱉等水族的統稱。

25 〔羽毛〕 指飛禽之類。

26 〔永傷〕 無限的悲傷。

27 〔耿耿〕 光明的樣子。

28 〔炳炳〕 本義是光明、顯著的意思,這兒指憂愁得很厲害。

29 〔譯文〕 悲嘆四季不斷更替啊,現在又到了深秋。

感嘆家庭不幸的遭遇啊,我孤獨地在這兒憂愁。

我有高堂老母啊,怎麼能忘憂?

無法排解哀愁啊,我的心動盪不休。

黑雲密布啊秋風悲酸,

霜重葉落啊我徘徊庭院。

我可怎麼辦啊,已經失去我先前的心歡。

我靜靜地思想家庭的災禍啊,痛徹心肝。

鮪魚有潭可居啊,鶴鳥棲止河梁,

魚鱉潛游深水啊,鳥雀在空中得意飛翔!

我無可奈何仰問蒼天啊,一片茫茫。

天高地厚啊,誰能知道我無限的悲傷?

銀河明亮啊寒氣襲人,

月光偏西啊計時的漏壺滴沉。

我憂心忡忡啊,發出悲哀的詩吟,

反覆吟誦啊,寄給我的知心人。

30 〔簡評〕 「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這時已急遽衰敗下去。為非作歹的薛蟠被關進監牢,成為官府榨取金錢的對象。賈府這時又無力相助,這就使薛家在經濟上、政治上面臨破產。薛寶釵的這組賦就是在大難臨頭時唱出的一曲無可奈何的悲歌。

這四章賦是在寶釵得知王夫人決定選他為兒媳後,寄給黛玉的。在賦中,一方面寫出了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秋風酸」、「霜葉乾」、「寒氣侵」、「玉漏沉」的衰敗景象,盡抒自己面對家庭日趨敗亡「我心咻咻」、「憂心炳炳」的哀愁。另一方面則對黛玉表示「友誼」,把黛玉引為「知音」。

31 〔惺惺惜惺惺〕 聰明人愛惜聰明的人。惺惺,指聰慧的人。

32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語出宋代柳永詞「望海潮」,原是形容杭州西湖風景的。

33 〔人是地行仙〕 下面一句是:「十天不見走一千」。意思是,人像地行仙(舊稱和人混在一起的神仙)一樣,今日在這裡,明日又到那裡。

34 〔二十四橋〕 橋名,在江蘇省揚州西門外。傳說古有二十四美人在此吹簫,故名。

35 〔六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六朝都曾定都於南京。

36 〔寄人籬下〕 依附在別人家裡。此處指林黛玉寄居在賈府裡。寄,寄托,依附;籬,籬笆,代指家庭。

37 〔李後主說的「此間日中只以眼淚洗面」〕 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被俘後,曾在給宮女的信中說過這樣的話。這裡是黛玉借來表露她的傷感情緒。

38 〔火肉〕 即火腿。

39 〔鐵馬〕 又叫檐馬,掛在檐間的鐵片,風吹則相擊而發聲。

40 〔「猗蘭」、「思賢」兩操〕 都是古代相傳的琴曲名。操,琴曲的-種。這裡只是借用其曲譜。

41 〔反撲〕 圍棋術語,吃著對方而又被對方吃著叫反撲。

42 〔禪關〕 和尚或尼姑靜坐修行的房子。

43 〔風蕭蕭〕 秋風淒涼的景象。

44 〔美人句〕 美人,黛玉自稱;千里,指黛玉離蘇州老家有千里之遠;沉吟,沉思吟詠。

45 〔山迢超句〕 遠隔千山的意思。迢、超,都是遠的意思。

46 〔耿耿不寐〕 耿耿,心情不安;不寐,不能入睡。

47 〔羅衫句〕 羅衫,薄絲衣衫;怯怯,怯懦的樣子,引申為抖抖。

48 〔子之遭句〕 子,指寶釵;不自由,指寶釵的家庭遭遇。

49 〔予之遇句〕 指林黛玉家道敗落,寄人籬下而又和寶玉的愛情不能如願。

50 〔之子句〕 之子,你,指寶釵。此處,林黛玉為薛寶釵的言辭所蒙蔽,誤引寶釵為「知音」。焉,與何通,多麼。

51 〔思古人句〕 俾,使;尤,埋怨。

52 〔君弦〕 琴的大(粗)弦。小(細)弦叫臣弦。

53 〔無射(ㄧˋ/yì)律〕 十二音律的第十一律。古代以十二律配十二個月,以無射配秋天的九月,與當時時間相符。

54 〔夙因〕 舊緣。佛門認為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生死禍福都是前生命定的。這叫舊緣、因緣。

55 〔不可惙(ㄔㄨㄛˋ/chuò)〕 不能停止。惙通輟。

56 〔譯文〕 淒涼的秋風緊吹啊寒氣逼人,

我離家千里啊獨自沉思低吟。

遙望故鄉啊你在何處?

倚著欄杆啊淚雨浸透衣襟。

青山遙遠啊流水長長,

皎潔的明月啊照我軒窗。

心神不寧難以入眠啊銀河茫茫,

輕羅衣衫抖抖啊秋風夜露多麼悲涼。

你的處境啊不由自主,

我的遭遇啊多麼煩惱憂愁。

你和我啊心心相印,

想起許多古人的不幸啊我不應有什麼憂愁!

人生在這世上啊如同塵烟,

禍福有定啊不管是天上人間。

命定的悲歡離合啊不會停止,

我那顆純真的心啊彷彿明月一般!

57 〔簡評〕 林黛玉這組「琴曲」是寶釵寄詩的和篇。她從寶釵的「感遭家之不造兮」,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

前兩章是抒寫她思念家鄉的痛苦。在「風蕭蕭」「風露涼」的秋天的夜晚,獨自依著「欄杆」,望著淒涼的「銀河」,使她想到遠離「千里」的故鄉,怎能不「淚沾襟」呢?這是林黛玉生活的寫照。

第三章抒寫她愛情的痛苦。「子之遭兮不自由」,是說寶釵的家庭遭到不幸,哥哥被捕,生死未卜,嫂嫂大鬧,全家不得安生。可是林黛玉的遭遇,是「多煩憂」,比「不自由」更甚,更淒慘。「煩憂」什麼呢?在寫此曲時,看到寶玉送來的舊絹子,自己題的詩絹上淚痕猶在,又想起「初來時和寶玉的舊事」,又想到自己和寶玉志同道合,心意相投。可是,這時林黛玉已經預感到自己和寶玉的愛情要破滅,一生的希望要成為泡影。「思古人兮俾無尤」,實際上是氣憤的話。

最後一章,發出了人生如塵的感嘆,相信命定的姻緣,這是痛苦淒涼心情的自然流露。

58 〔變徵(ㄓˇ/zhǐ)〕 我國古代音樂中有七音,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變徵,現在通稱B調,用以表現淒厲的情緒。

59 〔跏趺(ㄐㄧㄚ ㄈㄨ/jiāfū)〕 即「結跏趺坐」,佛教徒盤腿打坐的姿勢。

60 〔真如〕 佛教名詞。佛教認為用語言、思維等表達事物的真相,總不免有所增減,不能恰到好處。要表示其真實,只能用「照那樣子」的「如」字來形容。真,即真實;如,即如常,無變化的意思。中國佛教學者,大多將它作為一切事物的共同本體之稱。

61 〔大造〕 指現實世界。

62 〔無方〕 無常,指現實世界是瞬息即逝的虛幻世界。

63 〔往〕 佛家語,也叫往相,指對現實世界的迷戀。

64 〔空中來〕 佛教認為,空能生有,人的生來就是從空到有,所以說人生是從空中來的。

65 〔空中去〕 這個「空」指「空門」,即佛門。

66 〔譯文〕 現實世界本來是虛幻無常,

那裡是應該留戀的地方?

人既然是來自空虛,

就應當向空門去尋求歸宿。

67 〔簡評〕 這首偈是用佛教用語宣揚佛教思想。前兩句是說,人應該離開這個變化無常的現實世界。離開現實世界到那裡去呢?後兩句作了回答:應該到佛門去尋找歸宿,即出家。惜春占的這首偈,表現了她對當時現實的不滿,決心要走脫離塵世的道路。

68 〔孔融、王積薪〕 孔融,三國時人;王積薪,唐代人,都是下圍棋的能手。


【第八十六回】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閑情淑女解琴書【第八十八回】博庭歡寶玉讚孤兒 正家法賈珍鞭悍僕

【第八十七回】感秋聲撫琴悲往事 坐禪寂走火入邪魔|程乙本紅樓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