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閑徵姽嫿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
【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閑徵姽嫿1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
話說兩個尼姑領了芳官等去後,王夫人便往賈母處來。見賈母喜歡,便趁便回道:「寶玉屋裡有個晴雯,那個丫頭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間,病不離身;我常見他比別人份外淘氣,也懶;前日又病倒了十幾天,叫大夫瞧,說是女兒癆,所以我就趕著叫他下去了。若養好了,也不用叫他進來,就賞他家配人去也罷了。再那幾個學戲的女孩子,我也作主放了:一則他們都會戲,口裡沒輕沒重,只會混說,女孩兒們聽了,如何使得?二則他們唱會子戲,白放了他們,也是應該的。況丫頭們也太多,若說不夠使,再挑上幾個來,也是一樣。」
賈母聽了,點頭道:「這是正理,我也正想著如此。但晴雯這丫頭,我看他甚好,言談針線都不及他,將來還可以給寶玉使喚的。誰知變了1!」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錯,只是他命裡沒造化,所以得了這個病。俗語又說:『女大十八變。』況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調歪2,老太太還有什麼不曾經歷過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留心看了去,他色色比人強,只是不大沉重。知大體,莫若襲人第一。雖說賢妻美妾,也要性情和順,舉止沉重的更好些。襲人的模樣雖比晴雯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是一二等的。況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實,這幾年從未同著寶玉淘氣。凡寶玉十分胡鬧的事,他只有死勸的。因此,品擇3了二年,一點不錯了,我悄悄的把他丫頭的月錢止住,我的月份銀子裡批出二兩銀子來給他;不過使他自己知道,越發小心效好之意,且沒有明說:一則寶玉年紀尚小,老爺知道了,又恐就耽誤了書2;二則寶玉自以為自己跟前的人,不敢勸他說他,反倒縱性起來。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賈母聽了,笑道:「原來這樣,如此更好了!襲人本來從小兒不言不語,我只說是『沒嘴的葫蘆』4。既是你深知,豈有大錯誤的?」王夫人又回今日賈政如何誇獎,如何帶他們逛去。賈母聽了,更加喜悅。
一時,只見迎春妝扮了前來告辭過去。鳳姐也來請早安,伺候早飯。又說笑一回,賈母歇晌,王夫人便喚了鳳姐,問他丸藥可曾配來。鳳姐道:「還不曾呢,如今還是吃湯藥。太太只管放心,我已大好了。」
王夫人見他精神復初,也就信了,因告訴攆逐晴雯等事。又說:「寶丫頭怎麼私自回家去了?你們都不知道?我前兒順路都查了一查。誰知蘭小子的這一個新進來的奶子也十分的妖調,也不喜歡他。我說給你大嫂子了:好不好,叫他各自去罷。我因問你大嫂子:『寶丫頭出去,難道你們不知道嗎?』他說是告訴了他了,不兩三日,等姨媽病好了,就進來。姨媽究竟沒什麼大病,不過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他這去的必有緣故,不是有人得罪了他了?那孩子心重,親戚們住一場,別得罪了人,反不好了。」鳳姐笑道:「誰可好好的得罪著他?」王夫人道:「別是寶玉有嘴無心,從來沒個忌諱,高了興,信嘴胡說,也是有的。」鳳姐笑道:「這可是太太過於操心了。若說他出去幹正經事,說正經話去,卻像傻子;若只叫他進來,在這些姐妹跟前,以至於大小的丫頭跟前,最有盡讓,又恐怕得罪了人,那是再不得有人惱他的。我想薛妹妹此去必是為前夜搜檢眾丫頭的緣故,他自然為信不及園裡的人,他又是親戚,現也有丫頭老婆在內,我們又不好去搜檢:他恐我們疑他,所以多了這個心,自己迴避了。也是應該避嫌疑的。」
王夫人聽了這話不錯,自己遂低頭一想,便命人去請了寶釵來,分析前日的事,以解他的疑心,又仍命他進來照舊居住。寶釵陪笑道:「我原要早出去的,因姨媽有許多大事,所以不便來說。可巧前日媽媽又不好了,家裡兩個靠得的女人又病,所以我趁便去了。姨媽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回明,就從今日辭了,好搬東西。」王夫人鳳姐都笑道:「你太固執了。正經再搬進來為是,休為沒要緊的事反疏遠了親戚。」寶釵笑道:「這話說得太重了,並沒為什麼事要出去。我為的是媽媽近來神思比先大減,而且夜晚沒有得靠的人,統共只我一個人;二則如今我哥哥眼看娶嫂子,多少針線活計,並家裡一切動用器皿,尚有未齊備的,我也須得幫著媽媽去料理料理:姨媽和鳳姐姐都知道我們家的事,不是我撒謊。再者,自我在園裡,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圖省走路,也從那裡走。又沒個人盤查,設若從那裡弄出事來,豈不兩礙?而且我進園裡來睡,原不是什麼大事。因前幾年年紀都小,且家裡沒事,在外頭不如進來,姐妹們在一處玩笑作針線,都比在外頭一人悶坐好些。如今彼此都大了,況姨娘這邊歷年皆遇不遂心之事,所以那園子裡,倘有一時照顧不到的,皆有關係。惟有少幾個人,就可以少操些心了。所以今日不但我決意辭去,此外還要勸姨娘:如今該減省的就減省些,也不為失了大家的體統。據我看:園裡的這一項費用也竟可以免的,說不得當日的話。姨娘深知我家的,難道我家當日也是這樣零落不成?」鳳姐聽了這篇話,便向王夫人笑道:「這話依我竟不必強他。」王夫人點頭道:「我也無可回答,只好隨你的便罷了。」
說話之間,只見寶玉已回來了,因說:「老爺還未散,恐天黑了,所以先叫我們回來了。」王夫人忙問:「今日可丟了醜了沒有?」寶玉笑道:「不但不丟醜,拐了許多東西來。」接著就有老婆子們從二門上小廝手內接進東西來。王夫人一看時,只見扇子三把,扇墜三個,筆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絛環三個。寶玉說道:「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楊侍郎5送的,這是李員外6送的:每人一份。」說著,又向懷中取出一個檀香小護身佛來,說:「這是慶國公單給我的。」王夫人又問在席何人,作何詩詞。說畢,只將寶玉一份,令人拿著,同寶玉、環、蘭,前來見賈母。賈母看了,喜歡不盡,不免又問些話。無奈寶玉一心記著晴雯,答應完了,便說:「騎馬顛了,骨頭疼。」賈母便說:「快回房去,換了衣服,疏散疏散就好了,不許睡。」寶玉聽了,便忙進園來。
當下麝月秋紋已帶了兩個丫頭來等候。見寶玉辭了賈母出來,秋紋便將墨筆等物拿著,隨寶玉進園來。寶玉滿口裡說:「好熱!」一壁走,一面便摘冠解帶,將外面的大衣服都脫下來,麝月拿著,只穿著一件松花綾子夾襖,襟內露出血點般大紅褲子來,秋紋見這條紅褲是晴雯針線,因嘆道:「真是『物在人亡』了!」麝月將秋紋拉了一把,笑道:「這褲子配著松花色襖兒,石青靴子,越顯出靛青的頭,雪白的臉來了!」
寶玉在前,只裝沒聽見,又走了兩步,便止步道:「我要走一走,這怎麼好?」麝月道:「大白日裡,還怕什麼?──還怕丟了你不成?」因命兩個小丫頭跟著,「我們送了這些東西去再來。」寶玉道:「好姐姐,等一等我再去。」麝月道:「我們去了就來。兩個人手裡都有東西,倒像擺執事的,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捧著冠袍帶履,成個什麼樣子!」
寶玉聽了,正中心懷,便讓他二人去了。他便帶了兩個小丫頭到一塊山子石後頭,悄問他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襲人姐姐打發人去瞧晴雯姐姐沒有?」這一個答道:「打發宋媽瞧去了。」寶玉道:「回來說什麼?」小丫頭道:「回來說:晴雯姐姐直著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閉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氣的分兒了。」寶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誰?」小丫頭道:「一夜叫的是娘。」寶玉拭淚道:「還叫誰?」小丫頭說:「沒有聽見叫別人了。」寶玉道:「你糊塗。想必沒有聽真。」
旁邊那一個小丫頭最伶俐,聽寶玉如此說,便上來說:「真個他糊塗!」又向寶玉說:「不但我聽得真切,我還親自偷著看去來著。」寶玉聽說,忙問:「怎麼又親自看去?」小丫頭道:「我想,晴雯姐姐素日和別人不同,待我們極好。如今他雖受了委屈出去,我們不能別的法子救他,只親去瞧瞧,也不枉素日疼我們一場。就是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打我們一頓,也是願受的。所以我拚著一頓打,偷著出去瞧了一瞧。誰知他平生為人聰明,至死不變,見我去了,便睜開眼拉我的手問:『寶玉那裡去了?』我告訴他了。他嘆了一口氣,說:『不能見了!』我就說:『姐姐何不等一等他回來見一面?』他就笑道:『你們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個花神,玉皇爺叫我去管花兒。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就上任去了,寶玉須得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一刻兒的工夫,不能見面。世上凡有該死的人,閻王勾取了去,是差些個小鬼來拿他的魂兒。要遲延一時半刻,不過燒些紙,澆些漿飯,那鬼只顧搶錢去了,該死的人就可挨磨些工夫。我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來請,那裡捱得時刻呢?』我聽了這話,竟不大信。及進來到屋裡,留神看時辰表,果然是未正二刻,他嚥了氣;正三刻上,就有人來叫我們,說你來了。」寶玉忙道:「你不認得字,所以不知道,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花神,還有總花神。但他不知作總花神去了,還是單管一樣花神?」這丫頭聽了,一時謅不來。恰好這是八月時節,園中池上芙蓉正開,這丫頭便見景生情,忙答道:「我已曾問他:『是管什麼花的神?告訴我們,日後也好供養7的。』他說:『你只可告訴寶玉一人,除他之外,不可泄了天機。』就告訴我說,他就是專管芙蓉花的。」
寶玉聽了這話,不但不為怪,亦且去悲生喜,便回過頭來,看著那芙蓉笑道:「此花也須得這樣一個人去主管。我就料定他那樣的人必有一番事業!——雖然超生苦海,從此再不能相見了!」免不得傷感思念;因又想:「雖然臨終未見,如今且去靈前一拜,也算盡這五六年的情意。」想畢,忙至屋裡,正值麝月秋紋找來。
寶玉又自穿戴了,只說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園,往前次看望之處來,意為停柩在內。誰知他哥嫂見他一嚥氣,便回了進去,希圖早些得幾兩發送例銀。王夫人聞知,便命賞了十兩銀子,又命:「即刻送到外頭焚化了罷。女子癆死的,斷不可留!」他哥嫂聽了這話,一面得銀,一面催人立刻入殮,抬往城外化人廠上去了。剩的衣裳簪環,約有三四百金之數,他哥嫂自收了,為後日之計。二人將門鎖上,一同送殯去了。
寶玉走來,撲了一個空,站了半天,並無別法,只得復身進入園中。及回至房中,甚覺無味,因順路來找黛玉,——不在房裡,問其何往。丫鬟們回說:「往寶姑娘那裡去了。」寶玉又至蘅蕪院中,只見寂靜無人,房內搬出,空空落落3,不覺吃一大驚,才想起前日彷彿聽見寶釵要搬出去,只因這兩日功課忙,就混忘了;這時看見如此,才知道果然搬出。怔了半天,因轉念一想:「不如還是和襲人廝混,再與黛玉相伴。只這兩三個人,只怕還是同死同歸。」想畢,仍往瀟湘館來,偏黛玉還未回來。正在不知所之,忽見王夫人的丫頭進來找他,說:「老爺回來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題目了。快走,快走。」寶玉聽了,只得跟了出來。到王夫人屋裡,他父親已出去了,王夫人命人送寶玉至書房裡。
彼時賈政正與眾幕友們談論尋書之勝48。又說:「臨散時,忽談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談。『風流雋逸9,忠義感慨』,八字皆備。倒是個好題目,大家要作一首挽詞。」眾幕賓聽了,都請教:「係何等妙事?」賈政乃道:「當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恆王10,出鎮青州。這恆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選了許多美女,日習武事,令眾美女學習戰攻鬥伐之事。內中有個姓林行四的,姿色既佳,且武藝更精,皆呼為林四娘11。恆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統轄諸姬,又呼為姽嫿將軍。」眾清客都稱:「妙極神奇!竟以『姽嫿』下加『將軍』二字,反更覺嫵媚風流,真絕世奇文也5!想這恆王也是千古第一風流人物了。」賈政笑道:「這話自然如此。但更有可奇可嘆之事。」眾清客都驚問道:「不知底下有何等奇事?」賈政道:「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12一干流賊餘黨,復又烏合,搶掠山左13一帶。恆王意為犬羊之輩,不足大舉,因輕騎進剿。不意賊眾詭譎,兩戰不勝,恆王遂被眾賊所戮。於是青州城內,文武官員,各各皆謂:『王尚不勝,你我何為?』遂將有獻城之舉。林四娘得聞凶信,遂聚集眾女將,發令說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報其萬一。今王既殞身國患,我意亦當殞身於下。爾等有願隨者,即同我前往;不願者,亦早自散去6。』眾女將聽他這樣,都一齊說:『願意!』於是林四娘帶領眾人,連夜出城,直殺至賊營。裡頭眾賊不防,也被斬殺了幾個首賊。後來7大家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倒作成了這林四娘的一片忠心之志8。後來報至都中9,天子百官,無不嘆息。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滅,天兵一到,化為烏有,不必深論。只就林四娘一節,眾位聽了,可羨不可羨?」眾幕友都嘆道:「實在可羨可奇!實是個妙題,原該大家挽一挽才是。」
說著,早有人取了筆硯,按賈政口中之言,稍加改易了幾個字,便成了一篇短序,遞給賈政看了。賈政道:「不過如此。他們那裡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著察核前代以來應加褒獎而遺落未經奏請各項人等,無論僧、尼、乞丐、女婦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匯送履歷至禮部,備請恩獎。所以他這原序也送往禮部去了10。大家聽了這新聞,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嫿詞』,以志其忠義。」眾人聽了,都又笑道:「這原該如此。只是更可羨者,本朝皆係千古未有之曠典,可謂『聖朝無闕事』1114了。」賈政點頭道:「正是。」
說話間,寶玉、賈環、賈蘭俱起身來看了題目。賈政命他三人各弔一首,誰先作成者賞,佳者額外加賞。賈環賈蘭二人近日當著許多人皆作過幾首了,膽量愈壯。今看了題目,遂自去思索。
一時,賈蘭先有了,賈環生恐落後,也就有了。二人皆已錄出,寶玉尚自出神。賈政與眾人且看他二人的二首。賈蘭的是一首七言絕句12,寫道是:
姽嫿將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捐軀15自報恆王後,此日青州16土尚香17!
眾幕賓看了,便皆大讚13:「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淵深,真不誣矣!」賈政笑道:「稚子口角,也還難為他。」又看賈環的,是首五言律,寫道是:
紅粉18不知愁,將軍意未休19。掩啼離繡幕20,抱恨出青州。自謂酬王德,誰能復寇仇1421?好題忠義墓,千古獨風流22!
眾人道:「更佳!到底大幾歲年紀,立意又自不同。」賈政道:「倒還不甚大錯,終不懇切。」眾人道:「這就罷了。三爺才大不多幾歲,俱在未冠之時23。如此用心作去,再過幾年,怕不是大阮小阮1524了麼?」賈政笑道:「過獎了。只是不肯讀書的過失。」因問寶玉。眾人道:「二爺細心鏤刻,定又是風流悲感,不同此等的了。」
寶玉笑道:「這個題目似不稱近體,須得古體,或歌或行,長篇一首,方能懇切。」眾人聽了,都站起身來,點頭拍手道:「我說他立意不同!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這便是老手妙法。這題目名曰『姽嫿詞』,且既有了序,此必是長篇歌行,方合體式。或擬溫八叉『擊甌歌』25,或擬李長吉『會稽歌』26,或擬白樂天『長恨歌』27,或擬詠古詞,半敘半詠,流利飄逸,始能盡妙。」
賈政聽說,也合了主意,遂自提筆向紙上要寫。又向寶玉笑道:「如此甚好。你念,我寫。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誰許你先大言不慚的!」寶玉只得念了一句道:
恆王好武兼好色,
賈政寫了看時,搖頭道:「粗鄙!」一幕友道:「要這樣方古,究竟不粗。且看他底下的。」賈政道:「姑存之。」寶玉又道:
遂教美女習騎射;穠歌艷舞不成歡28,列陣挽戈29為自得。
賈政寫出,眾人都道:「只這第三句便古樸老健,極妙。這第四句平敘,也最得體。」賈政道:「休謬加獎譽,且看轉得如何。」寶玉念道:
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30紅燈裡;
眾人聽了這兩句,便都叫:「妙!好個『不見塵沙起』!又承了一句『俏影紅燈裡』,用字用句,皆入神化了16!」寶玉道:
叱咤31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32嬌難舉。
眾人聽了更拍手笑道:「越發畫出來了!當日敢是寶公也在座,見其嬌而且聞其香?不然,何體貼至此?」寶玉笑道:「閨閣習武,任其勇悍,怎似男人?不問而可知嬌怯之形了。」賈政道:「還不快續!這又有你說嘴的了?」寶玉只得又想了一想,念道:
丁香結子33芙蓉絛,
眾人都道:「轉『蕭』韻更妙。這才流利飄逸。而且這句子也綺靡秀媚得妙。」
賈政寫了,道:「這一句不好,已有過了『口舌香』、『嬌難舉』,何必又如此?這是力量不加,故又弄出這些堆砌貨來搪塞。」寶玉笑道:「長歌也須得要些詞藻點綴點綴;不然,便覺蕭索。」賈政道:「你只顧說那些,這一句底下如何轉至武事呢?若再多說兩句,豈不蛇足了?」寶玉道:「如此,底下一句兜轉煞住,想也使得17。」賈政冷笑道:「你有多大本領!上頭說了一句大開門的散話,如今又要一句連轉帶煞,豈不心有餘而力不足呢?」寶玉聽了,垂頭想了一想,說了一句道:
不繫明珠繫寶刀。
忙問:「這一句可還使得?」眾人拍案叫絕。賈政笑道:「且放著,再續。」寶玉道:「使得,我便一氣聯下去了;若使不得,索性塗了,我再想別的意思出來,再另措詞。」賈政聽了,便喝道:「多話!不好了再作。便作十篇百篇,還怕辛苦了不成?」寶玉聽了,只得想了一會,便念道:
戰罷夜闌34心力怯,脂痕粉漬污鮫綃35。
賈政道:「這又是一段了。底下怎麼樣?」寶玉道:
明年流寇走山東36,強吞虎豹勢如蜂37;
眾人道:「好個『走』字,便見得高低了。且通句轉得也不板。」寶玉又念道:
王率天兵38思剿滅,一戰再戰不成功;腥風吹折隴中麥,日照旌旗虎帳39空。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恆王戰死時。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昏鬼守尸。
眾人都道:「妙極,妙極!布置,敘事,詞藻,無不盡美。且看如何至四娘,必另有妙轉奇句。」寶玉又念道:
紛紛將士只保身,青州眼見皆灰塵;不期忠義明閨閣,憤起恆王得意人。
眾人都道:「鋪敘得委婉!」賈政道:「太多了,底下只怕累贅呢。」寶玉又道:
恆王得意數誰行?姽嫿將軍林四娘。號令秦姬驅趙女40,穠桃艷李41臨疆場18。繡鞍有淚春愁重42,鐵甲無聲夜氣涼。勝負自難先預定,誓盟生死報前王。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43血凝碧44;馬踐胭脂骨髓香,魂依城郭家鄉隔。星馳時報入京師,誰家兒女不傷悲!天子驚慌愁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綱45,不及閨中林四娘?我為四娘長嘆息,歌成餘意尚徬徨464748!
念畢,眾人都大讚不止。又從頭看了一遍。賈政笑道:「雖說了幾句,到底不大懇切。」因說:「去罷。」三人如放了赦的一般,一齊出來,各自回房。
眾人皆無別話,不過至晚安歇而已。獨有寶玉,一心淒楚,回至園中,猛見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說睛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覺又喜歡起來,乃看著芙蓉,嗟嘆了一會。忽又想起:「死後並未至靈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豈不盡了禮?」想畢,便欲行禮。忽又止道:「雖如此,亦不可太草率了,須得衣冠整齊,奠儀周備,方為誠敬。」想了一想:「古人云,『潢污行潦,荇藻蘋蘩之賤,可以羞王公,薦鬼神』49,原不在物之貴賤,只在心之誠敬而已。然非自作一篇誄50文,這一段淒慘酸楚,竟無處可以發泄了。」因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寫成,名曰「芙蓉女兒誄」,前序後歌;又備了晴雯素喜的四樣吃食。於是黃昏人靜之時,命那小丫頭捧至芙蓉前,先行禮畢,將那誄文即掛於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
維51太平不易之元52,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53,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於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
竊思54女兒自臨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載。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55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於衾枕櫛沐56之間,棲息宴遊之夕,親昵狎褻57,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憶女曩58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體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姐娣59悉慕媖嫻60,嫗媼61咸仰慧德。孰料鳩鴆62惡其高,鷹鷙63翻遭罦罬64;薋葹65妒其臭66,茝蘭竟被芟蒩67!花原自怯,豈奈狂飆68?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69之讒,遂抱膏肓70之疾。故櫻唇紅褪,韻吐呻吟;杏臉香枯,色陳顑頷71。諑謠謑詬72,出自屏帷;荊棘蓬榛73,蔓延窗戶19。既懷幽沉於不盡,復含罔屈74於無窮。高標75見嫉,閨闈恨比長沙76;貞烈77遭危,巾幗慘於雁塞78。自蓄辛酸,誰憐夭折?仙雲79既散,芳趾難尋。洲迷聚窟,何來卻死之香80?海失靈槎,不獲回生之藥81。眉黛烟青,昨猶我畫;指環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餘痕尚漬。鏡分鸞影2082,愁開麝月之奩83;梳化龍飛84,哀折檀雲之齒85。委金鈿於草莽,拾翠盒於塵埃86。樓空鳷鵲87,從懸七夕之針2188;帶斷鴛鴦89,誰續五絲之縷90?況乃金天屬節91,白帝司時,孤衾有夢,空室無人。桐階月暗,芳魂與倩影同消;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腰22俱絕。連天衰草,豈獨蒹葭92?匝地93悲聲,無非蟋蟀。露階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94。芳名未泯95,檐前鸚鵡猶呼;艷質將亡,檻外海棠預萎。捉迷屏後,蓮瓣96無聲;鬥草庭前,蘭芳枉待。拋殘繡線,銀箋彩袖誰裁?褶斷冰絲,金斗御香未熨23。昨承嚴命97,既驅車而遠陟98芳園;今犯慈威99,復拄杖而遣拋孤柩。及聞蕙棺100被燹101,頓違共穴之情;石槨成災,愧逮同灰之誚102。爾乃103西風古寺,淹滯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104以啼猿,繞烟塍105而泣鬼。豈道紅綃帳裡,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薄!汝南斑斑淚血,灑向西風106;梓澤默默餘衷107,訴憑冷月。嗚呼!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之有妒?毀詖奴108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109之心,忿猶未釋!在卿之塵緣雖淺,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110之思,不禁諄諄111之問。始知上帝垂旌112,花宮待詔113,生儕114蘭蕙,死轄115芙蓉。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據濁玉之思,深為有據。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116,李長吉117被詔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惡乃118濫乎?始信上帝委托權衡,可謂至洽至協119,庶不負其所稟賦也。因希其不昧之靈120,或陟降於茲121,特不揣122鄙俗之詞,有污慧聽。乃歌而招之曰:
天何如是之蒼蒼兮,乘玉虯123以遊乎穹窿124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駛瑤象125以降乎泉壤126耶?望傘蓋之陸離127兮,抑箕尾128之光耶?列羽葆129而為前導兮,衛危虛於旁130耶?驅豐隆131以為庇從兮,望舒132月以臨耶?聽車軌而伊軋兮,御鸞鷖以征耶133?聞馥郁而飄然兮,紉蘅杜134以為佩135耶?斕裙裾之爍爍兮,鏤明月以為璫136耶?借葳蕤137而成壇畤138兮,檠139蓮焰以燭蘭膏耶?文瓠爮以為觶斝140兮,灑醽醁141以浮桂醑142耶?瞻雲氣而凝眸兮,彷彿有所覘143耶?俯波痕而屬耳兮,恍惚有所聞耶?期汗漫144而無際兮,捐棄予於塵埃145耶?倩風廉146之為余驅車兮,冀聯轡147而攜歸耶?余中心為之慨然兮,徒噭噭148而何為耶?卿偃然149而長寢兮,豈天運之變於斯耶?既窀穸150且安穩兮,反其真而又奚化151耶?余猶桎梏152而懸附153兮,靈格余以嗟來耶154!來兮止兮,卿其來耶?
若夫鴻蒙155而居,寂靜以處,雖臨於茲,余亦莫睹。搴烟蘿而為步障156,列蒼蒲而森行伍157。警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158。素女159約於桂岩,宓妃160迎於蘭渚。弄玉吹笙161,寒簧162擊敔24163。徵嵩岳之妃164,啟驪山之姥165。龜呈洛浦之靈166,獸作咸池之舞167。潛赤水168兮龍吟,集珠林169兮鳳翥170。爰格爰誠171,匪笤匪簠25172。發軔173乎霞城26174,還旌175乎玄圃176。既顯微而若逋27177,復氤氳178而倏阻179。離合兮烟雲,空濛兮霧雨。塵霾180斂兮星高,溪山麗兮月午。何心意之怦怦181,若寤寐之栩栩182?余乃欷歔183悵怏184,泣涕徬徨。人語兮寂歷,天籟兮篔簹185。鳥驚散而飛,魚唼喋以響。志哀兮是禱,成禮兮期祥。嗚呼哀哉!尚饗186187188!
讀畢,遂焚帛奠茗,依依不捨。小丫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聽山石之後有一人笑道:「且請留步。」二人聽了,不覺大驚。那小丫鬟回頭一看,卻是個人影兒從芙蓉花裡走出來,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來顯魂了!」唬得寶玉也忙看時,——究竟是人是鬼,下回分解。
■校記
1.「但晴雯這丫頭,我看他甚好……誰知變了」,「但」原作「況」,從甲本、脂本改。
2.「老爺知道了,又恐就耽誤了書」,「就」諸本作「說」。
3.「房內搬出,空空落落」,「出」諸本作「的」。
4.「彼時賈政正與眾幕友們談論尋書之勝」,「書」諸本作「秋」。
5.「真絕世奇文也」,「世」原作「是」,從諸本改。
6.「爾等有願隨者,即同我前往,不願者,亦早自散去」,前一「者」字原作「著」,從諸本改。
7.「後來」原作「後求」,從諸本改。
8.「忠心之志」,「心」諸本作「義」。
9.「都中」諸本作「中都」。
10.「他們那裡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所以他這原序也送往禮部去了」,「因」原作「內」,從藤本、王本改。
11.「聖朝無闕事」,「闕」原作「關」,從諸本改。
12.「七言絕句」,「句」原作「記」,從諸本改。
13.「便皆大讚」,「大」原作「上」,從諸本改。
14.「誰能復寇仇」,「能」原作「罷」,從諸本改。
15.「大阮小阮」,「阮」原皆作「院」,從諸本改。
16.「好個不見塵沙起,又承了一句俏影紅燈裡,用字用句,皆入神化了」,「承」原作「讀」,從脂本、戚本改。「讀」疑是「續」誤。
17.「想也使得」,「使」原作「是」,從諸本改。
18.「穠桃艷李臨疆場」,脂本作「艷李穠桃臨戰場」。按「疆場」一詞,「埸」本非「場」字,當以脂本為是。「穠」原作「濃」,從金本、脂本等改。
19.「蔓延窗戶」,「窗戶」脂本作「戶牖」。
20.「鏡分鸞影」,「影」脂本作「別」,與下句「梳化龍飛」「飛」字對仗。
21.「樓空鳷鵲,從懸七夕之針」,「從」諸本作「徒」。按「從」有任從、任憑義,尚可通,今不改。
22.「細腰」,脂本、戚本作「細言」。
23.「褶斷冰絲,金斗御香未熨」,「褶」脂本作「摺」,與上句「拋」字為對。
24.「寒簧擊敔」,「寒」原作「搴」,從金本、脂本、戚本改。
25.「匪笤匪簠」,金本作「匪簋匪簠」。戚本作「匪蒲匪筥」,脂本作「匪簠(匪)笤」,合脂、戚二本看,疑當作「匪簠匪筥」。
26.「發軔乎霞城」,「軔」原作「輛」,戚本作「軔」,脂本作「」,疑「及」亦「刃」鈔誤。從「軔」改。
27.「既顯微而若逋」,「逋」脂本作「通」。
■注釋
1 〔姽嫿(ㄍㄨㄟˇ ㄏㄨㄚˋ/guǐhuà)〕 古語:女子安閑幽靜稱為「姽」;兼能勇武奔馳稱為「嫿」。形容女子文雅美麗而又勇武。
2 〔調歪〕 不正經、不聽使喚的人。
3 〔品擇〕 經過觀察品評而選擇出來。
4 〔沒嘴的葫蘆〕 比喻不多講話的人。
5 〔侍郎〕 原是漢代郎官的一種。唐代以後,中央各部的副長官叫侍郎。
6 〔員外〕 本指在定額之外設置的官員,可以納錢捐買。後逐漸用為對富翁的一種稱呼。
7 〔供養〕 在家設影像牌位,以香火、食物、鮮花之類祭之,以祈求種種「福祿」。這裡表示對晴雯的懷念。
8 〔尋書之勝〕 指翻閱書本談古道今的樂趣。
9 〔焦(ㄐㄩㄣˋ/jùn)逸〕 英俊過人,風度非凡,這是對林四娘的吹捧。
10 〔恆王〕 可能是指明朝朱佑楎(ㄏㄨㄣˊ/hún)事。「明史」載:「衡恭王佑楎,憲宗第七子,弘治十二年之藩青州。」(首府在今山東益都。)
11 〔林四娘〕 史載不詳。
12 〔黃巾、赤眉〕 黃巾,指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領袖是太平道首領張角,因頭裹黃巾為標誌而得名。赤眉,王莽末年的亂軍,首領是樊崇等人,因用赤色染眉為標誌,所以稱「赤眉軍」。起事地點在山東中部,也就是青州一帶。
這裡說的黃巾、赤眉,可能是影射明武帝正德年間,劉六、劉七領導的亂軍從河北進入山東作戰。
13 〔山左〕 指今山東省;因在太行山東邊,故稱山左。
14 〔聖朝無闕事〕 唐朝岑參的詩句。意思是聖明的朝廷沒有什麼缺漏的事。闕,同「缺」,此處指缺點。
15 〔捐軀〕 為國為民而死稱捐軀。
16 〔青州〕 古九州之一,州治在今山東益都。
17 〔譯文〕 嫻靜美好的巾幗女將林四娘,
肌骨如玉般光潔心腸像鋼鐵般堅強。
自從為國犧牲報答恆王的恩情之後,
青州的泥土直到如今還散發芳香。
18 〔紅粉〕 紅,胭脂,口紅;粉,香粉。二者都是女子化妝品,這裡作青年女子的代稱。
19 〔將軍句〕 將軍林四娘憤恨的心情不能平靜。
20 〔掩啼句〕 繡幕,本指女子的繡花帳帷,因林四娘統率諸姬習武,所以這裡是指營帳。
21 〔自謂二句〕 自謂,自己認為;酬王德,報答恆王的恩惠。誰能,有誰能夠;復寇仇,就是向賊寇復仇。
22 〔譯文〕 美貌的女子不知憂愁,
林將軍憤恨的心情卻怎能止休。
四娘掩面哭泣離開繡花營帳,
懷著報仇的意願走出青州。
自己認為報答恆王的恩德,
有誰能夠向賊寇復仇?
應該很好的把這件事刻在忠義碑上,
唯有女英雄林四娘千古傳流。
23 〔未冠之時〕 古禮男子二十加冠,表示已成年。二十歲以前叫「未冠」。冠,帽子。
24 〔大阮、小阮〕 大阮指阮籍,小阮指阮咸。二阮都是「竹林七賢」中的人物。兩人在歷史上都有一些「名氣」,所以常被用為稱讚別人叔姪的俗套。
25 〔溫八叉「擊甌歌」〕 溫八叉即溫庭筠。「擊甌歌」全名為「郭處士擊甌歌」,是一首艱澀難懂而又雕琢的七言古詩。
26 〔李長吉「會稽歌」〕 李長吉即李賀。「會稽歌」全名為「還自會稽歌」,是一首五言古詩。
27 〔白樂天「長恨歌」〕 白樂天即白居易。「長恨歌」是一首七言古體詩。寫「天寶之亂」時期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由於荒淫糜爛的生活,貽誤國政,招來了王朝幾至覆亡的大禍,造成生離死別的悲劇故事。
28 〔穠(ㄋㄨㄥˊ/nóng)歌句〕 穠歌,充滿色情的歌唱;艷舞,舞蹈姿態嬌美。
29 〔挽戈〕 操練弓箭刀槍。
30 〔俏影〕 俊俏的身影。
31 〔叱咤〕 練習戰鬥時呼喊斥罵的聲音。
32 〔霜矛雪劍〕 霜雪都是形容矛和劍明亮得寒氣逼人。
33 〔丁香結子〕 衣帶上的像丁香花蕾一樣的扣結。絛(ㄊㄠ/tāo),帶子。
34 〔夜闌〕 夜深。
35 〔鮫綃〕 見林黛玉「題帕詩」注。
36 〔流寇走山東〕 有一夥流寇突起在山東。走,奔馳。
37 〔強吞虎豹勢如蜂〕 形容流寇銳不可阻擋的氣勢。
38 〔天兵〕 指朝廷的軍隊。
39 〔虎帳〕 指軍事指揮者所在的帳幕。虎帳空,指恆王已死。
40 〔秦姬趙女〕 泛指美女。秦、趙,都是戰國時國名,古稱這裡多佳人。這裡泛指恆王宮中的美女。
41 〔穠桃艷李〕 這裡指濃妝艷麗的宮女。
42 〔繡鞍句〕 寫在流寇沉重打擊下,那些女兵在戰場上徒有愁淚,士氣十分低落。
43 〔柳折花殘〕 這一句與下一句都是說林四娘等被打死。
44 〔血凝碧〕 古代傳說,人為國盡忠,死後血能化成碧玉。這裡是推崇林四娘等的精忠。
45 〔何事句〕 何事,何故。朝,朝廷。綱,原則。立朝綱,建立施政綱領。
46 〔餘意尚徬徨〕 尚有未能盡言的感慨、惋惜留在心頭。
47 〔譯文〕 恆王愛好武功又喜歡女色,
便教練宮中美女演習武藝;
美人的穠歌艷舞滿足不了他的欲望,
他喜歡讓美女列陣操練弓箭刀槍。
眼前太平無事不見戰雲飛起,
女將嬌美的身影輝映在紅燈裡。
喊殺的聲音吐出陣陣香氣,
婦女嬌弱無力很難把刀槍長矛舉起。
丁香般的扣結配著芙蓉色的絲帶,
那絲帶不配明珠卻繫著寶刀。
操演完畢夜深人靜心力疲倦,
汗水沖下脂粉玷污了鮫綃。
第二年流寇突起山東,
如狼似虎勢像蜂擁。
恆王率領官軍想一舉殲滅,
可一戰再戰都不成功;
腥風血雨吹倒田野的莊稼,
日照旌旗虎帳早已空空。
青山寂靜水流澌澌,
正是恆王戰死在疆場之時。
雨淋白骨鮮血染紅了青草,
黃昏冷月下鬼魂伴著死尸。
朝廷裡眾多將士只圖自己保身,
青州眼看是朝不保夕;
料不到忠義之士出在閨閣,
憤起赴難的卻是恆王得意的女人。
恆王得意的人數誰最行?
只有那嫻靜英武的將軍林四娘。
他發出號令指揮眾多美女,
濃妝艷麗的宮女都奔赴疆場。
繡鞍上淚跡斑斑春愁濃重,
披掛的鐵甲寂靜無聲夜氣清涼。
戰場勝負本難事先預定,
誓死決戰英勇犧牲為的是報答恆王。
賊寇聲勢浩大不可抵禦,
就如柳折花殘女將的鮮血橫流草地;
戰馬踐踏美女的胭脂香骨,
魂魄依附在青州城郭同家鄉已永分離。
星夜奔馳把消息報入京城,
誰能不為他們陣亡悲痛!
為青州失守天子驚慌焦慮,
文武百官都低頭不敢出聲。
文臣武將憑什麼掌握朝綱,
反不如閨閣中的林四娘?
我為四娘的事蹟感嘆不已,
長歌已成我的心情還在激盪!
48 〔簡評〕 賈寶玉的詞,一方面歌頌林四娘,另一方面也批評了「天子」和滿朝「文武」。詞中寫道,在「強吞虎豹勢如蜂」的流寇的騷擾下,「天子驚慌愁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作者質問:「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用林四娘來反襯滿朝文武的腐敗無能。
49 〔潢污行潦(ㄌㄠˇ/lăo),荇藻蘋蘩(ㄈㄢˊ/fán)之賤,可以羞王公,薦鬼神〕 見「左傳.隱公三年」。潢污,池溝裡的死水;行潦,路溝裡的流水;荇、藻、蘋,都是水生植物;蘩,蒿草;羞,美味的食物;羞王公,向帝王、公侯獻進美味的食物;薦,獻進;薦鬼神,向鬼神獻祭品。句意:像溝水野菜等賤物都可以獻給王公,祭祀鬼神——「原不在物之貴賤,只在心之誠敬而已」。寶玉用這句話比喻他對晴雯的誠敬,並不說明他對王公、鬼神也存誠敬之心。
50 〔誄(ㄌㄟˇ/lěi)〕 上對下的一種祭文。內容是敘死者的生平,行事,抒寫哀思。
51 〔維〕 句首語氣助詞。
52 〔太平不易之元〕 作者為脫去「傷時罵世」、「干涉朝政」的罪名,故意不寫具體年月。古代祭文開頭常用「維……年月日」這種固定格式。不易,永遠不變;元,紀元,年。
53 〔冰鮫之縠(ㄏㄨˊ/hú)〕 一種白而細的縐紗。縠,縐紗一類的絲織品;冰,是形容這種縐紗的細白而光潔。
54 〔竊思〕 默默思念。
55 〔湮(ㄧㄣ/yīn)淪〕 埋沒沉淪,此處指失傳。
56 〔衾(ㄑㄧㄣ/qīn)枕櫛沐〕 衾枕,被子和枕頭。此指就眠;櫛沐,梳洗。
57 〔狎褻(ㄒㄧㄚˊ ㄒㄧㄝˋ/xiáxiè)〕 親近而又舉止隨便。
58 〔曩(ㄋㄤˇ/năng)〕 從前。
59 〔姐娣(ㄐㄧㄝˇ ㄉㄧˋ/jiădì)〕 姐妹。
60 〔媖嫻〕 美好而文雅。
61 〔嫗媼(ㄩˋㄠˇ/yùăo)〕 嫗、媼都指老婦人。
62 〔鳩鴆(ㄐㄧㄡ ㄓㄣˋ/jiūzhèn)〕 鳩,鳥名,鴿類;鴆,傳說中的一種毒鳥。這兩種鳥都不善高飛。
63 〔鷹鷙(ㄓˋ/zhì)〕 鷙,鷹類猛禽。這兩種鳥都勇猛善高飛。
64 〔罦罬〕 都是捕鳥之網。這裡是羅網的意思。
65 〔薋葹(ㄘˋ ㄕ/cìshī)〕 薋,蒺藜;葹,蒼耳。這裡是用惡草比喻進讒的人。
66 〔臭(ㄒㄧㄡˋ/xìu)〕 氣味。這裡指香氣。
67 〔芟蒩(ㄕㄢ ㄗㄨˇ/shāzŭ)〕 芟,裁,除草;蒩,草名,這裡借作「鋤」字。
68 〔飆(ㄅㄧㄠ/biāo)〕 急風,暴風。
69 〔蠱蠆(ㄍㄨˇ ㄔㄞˋ/gŭchài)句〕 蠱,一種害人的毒蟲;蠆,蠍類毒蟲。讒,說好人的壞話。
70 〔膏肓(ㄏㄨㄤ/huāng)〕 膏,心臟上面的部位;肓,胸膈肌。古人認為病在膏肓之間,無法醫治。
71 〔顑頷(ㄏㄢˇ ㄏㄢˋ/hăn hàn)〕 臉色枯黃起皺紋。
72 〔謑詬(ㄒㄧˇ ㄍㄡˋ/xǐgòu)〕 謑,譏笑;詬,辱罵。
73 〔荊棘蓬榛(ㄓㄣ/zhēn)〕 灌木和雜草。
74 〔罔(ㄨㄤˇ/wăng)屈〕 罔,被誣陷;屈,冤枉。
75 〔高標〕 花的最高枝,喻人出眾的品格。
76 〔恨比長沙〕 怨恨可以和賈誼相比。長沙,指漢朝的賈誼,他從朝廷被貶作長沙王太傅,所以人稱他「賈長沙」。三十三歲便鬱鬱而死。
77 〔貞烈〕 貞,堅貞;烈,剛正。
78 〔巾幗(ㄍㄨㄛˊ/guó))句〕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後作為婦女的代稱;雁塞,即雁門關,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塞經過這裡;慘於雁塞,比出塞的王昭君還慘。
79 〔仙雲〕 指死去的晴雯。第五回關於晴雯的「冊」中有「彩雲易散」的話。
80 〔洲迷聚窟二句〕 這是個典故。傳說海上有聚窟洲,上有返魂樹,伐它的根心,放在鍋中熬製成丸,名叫返生香或卻死香,死尸聞之能活(見「十洲記」、「述異記」)。
81 〔海失靈槎二句〕 典故。靈槎,即浮槎,傳說中航行大海與天河間的仙舟;回生之藥,據說秦始皇派人到海上仙山(蓬萊、方丈、瀛洲)去找長生不老之藥。
82 〔鏡分鸞影〕 分,分開;鸞影,鏡上的鸞鳳圖案,這句是用南朝陳朝的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破鏡重圓的典故。鏡分鸞影即破鏡不能重圓。
83 〔麝月之奩(ㄌㄧㄢˊ/lián)〕 麝月,指鏡子;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84 〔梳化龍飛〕 「晉書.陶侃傳」記陶侃懸梭於壁,化龍飛去。這裡可能為切合晴雯、寶玉之間的事情而改梭為梳的。
85 〔哀折檀雲之齒〕 檀雲,檀木作的梳子;齒,是木梳的齒子。
86 〔委金鈿(ㄊㄧㄢˋ/diàn)二句〕 委,丟棄;金鈿,嵌金花的女人首飾;草莽,草野;翠盒,翠色玉石製的首飾盒。這裡是用楊貴妃死於馬嵬坡的典故,藉以形容晴雯被逐至死時的悲慘情景。
87 〔樓空鳷(ㄓ/zhī)鵲〕 鳷鵲,一種鳴禽。漢有樓觀名曰鳷鵲樓,這裡重在借用「鵲」字,既寫出人去樓空,又寫出鳷鵲不能像牛郎織女那樣鵲橋相會。
88 〔從懸句〕 從,任憑;七夕之針,舊時風俗: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婦女穿七孔針乞巧,若有蜘蛛在瓜下結網,則認為得到了巧。這句承上句意,鵲橋既搭不成,牛郎織女就不能相會,乞巧就不行了,所以說白白地懸著乞巧針。
89 〔帶斷鴛鴦〕 即鴛鴦帶斷,繡有鴛鴦的帶子斷了。「鴛鴦」,喻情誼之深如同夫妻。
90 〔五絲之縷〕 出自「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句。五絲即「五紽」,紽(ㄊㄨㄛˊ/tuó),縫合;五紽,交加縫合,即用絲縫裘。縷,此指縫裘用的線。「誰續五絲之縷」,意思是,有誰還能再給我補裘呢?
91 〔金天屬節〕 即「節屬金天」的倒裝。古代五行說西方為金,季節為秋,故秋天為金天。
92 〔蒹葭(ㄐㄧㄢ ㄐㄧㄚ/jiān jiā)〕 蘆葦。
93 〔匝(ㄗㄚ/zā)地〕 遍地。匝,周。
94 〔怨笛〕 三國魏末年,向秀跟嵇康、呂安很友好。後嵇、呂被殺,向秀一次經過這兩人舊居,聽見鄰人吹笛,非常傷感,寫了一篇「思舊賦」,後人稱這個故事為「山陽聞笛」。這裡把聞笛改為怨笛,突其哀怨之情。
95 〔泯(ㄇㄧㄣˇ/mǐn)〕 滅、盡。
96 〔蓮瓣〕 古代女子纏足,腳小如蓮花瓣。此處指晴雯生前玩捉迷藏遊戲時躲在屏後的腳步聲。
97 〔嚴命〕 古謂父嚴母慈,故稱父為家嚴。嚴命,即父命。
98 〔陟(ㄓˋ/zhì)〕 本是登高的意思,此處作「到」講。
99 〔慈威〕 慈,指母親。慈威,即母親的威嚴。
100 〔蕙棺〕 芳香美好的棺木。蕙,香草,引申為美好芳香。
101 〔燹(ㄒㄧㄢˇ/xǐan)〕 火,在此是燒的意思。
102 〔愧逮同灰之誚〕 逮,追及,引申為遭到。同灰,同化為灰;誚,譏誚。
103 〔爾乃〕 連接詞,相當於「於是」。
104 〔壙(ㄎㄨㄤˋ/kuàng)〕 墓穴。
105 〔塍(ㄔㄥˊ/chéng)〕 田間的界路。
106 〔汝南二句〕 典故。漢朝范式與汝南人張劭是好朋友,張劭死時,范式恰巧夢張劭死,於是便穿喪服前往奔喪,號哭不止。
107 〔梓澤默默餘衷〕 典故。梓澤,晉朝石崇的金谷園,這裡代指石崇。默默餘衷,指石崇的愛妓綠珠跳樓後,石崇對她懷念的感情。
108 〔詖(ㄅㄧˋ/bì)奴〕 陰邪的奴才。指進讒言的丫鬟。
109 〔悍婦〕 凶惡殘忍的女人。此指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
110 〔惓惓(ㄑㄩㄢˊ/quán)〕 同「拳拳」,誠懇、深切的意思。
111 〔諄諄(ㄓㄨㄣ/zhūn)〕 不厭其詳的意思。
112 〔上帝垂旌〕 上帝下命令。旌,旗的一種,用於傳達命令,指揮作戰;垂旌,降詔,下命令。
113 〔待詔〕 等待任命。詔,帝王的文告。
114 〔儕(ㄔㄞˊ/chái)〕 同類,同輩。
115 〔轄(ㄒㄧㄚˊ/xiá)〕 主管,統管。
116 〔葉法善句〕 典故。唐朝葉法善請當時的書法家李邕,為他祖父寫碑,李未同意;葉法善會道術,便拘來李邕的靈魂為他祖父寫碑(見「處州府志」)。
117 〔李長吉〕 傳說李長吉將死時,忽見一穿緋紅衣服的人駕著赤虯來找他,說:「玉帝建成了白玉樓,召你去作『記』。」一會兒,長吉氣絕(見李商隱「李長吉小傳」)。
118 〔惡乃〕 即無乃,豈不是。
119 〔至洽至協〕 極為妥當。
120 〔不昧(ㄇㄟˋ/mèi)之靈〕 不死的靈魂。
121 〔陟降於玆〕 陟降,降臨,常用來說明「靈魂」的活動;玆,這裡。這句話是希望晴雯的靈魂降臨到這裡。
122 〔不揣(ㄔㄨㄞˇ/chuăi)〕 不考慮。
123 〔玉虯(ㄑㄧㄡˊ/qiú〕 玉白色的龍。虯,無角龍。
124 〔穹窿(ㄑㄩㄥ ㄌㄨㄥˊ/giōng lóng)〕 天空。形容天空像中央隆起的圓蓋似的形狀。
125 〔瑤象〕 白玉般的大象。
126 〔泉壤〕 黃泉底下。
127 〔傘蓋之陸離〕 五光十色的傘蓋。傘蓋,車上天棚;陸離,五光十色。
128 〔抑箕尾〕 抑,還是;箕、尾,星宿名,均為二十八宿之一。古稱人死後靈魂上天為騎箕尾。
129 〔羽葆〕 以各色羽毛裝飾的華蓋,為儀仗隊所執之物。
130 〔衛危虛於旁〕 是「危虛衛於旁」的倒置。危、虛是二十八宿中的兩個星。這句是說,危、虛二星守衛在兩旁。
131 〔豐隆〕 雲神。
132 〔望舒〕 為月亮趕車的神。
133 〔御鸞鷖以征句〕 御,駕馭;鸞,青鳳;鷖(ㄧ/yī),鳳凰的別名;征,遠行。
134 〔紉蘅杜〕 紉,串連起來;蘅,蘅蕪;杜,杜若;皆香草。
135 〔佩〕 掛在身上的裝飾物。
136 〔璫(ㄉㄤ/dāng)〕 耳墜。
137 〔葳蕤(ㄨㄟ ㄖㄨㄟˊ/wēi ruí)〕 玉竹草。也指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
138 〔壇畤(ㄓˋ/zhì)〕 祭壇。畤,古代祭天地五帝的地方叫畤。
139 〔檠(ㄑㄧㄥˊ/qíng)〕 燈架。
140 〔文瓠爮(ㄏㄨˋ ㄆㄠˊ/)以為觶斝(ㄓ ㄐㄧㄚˇ/zhījiă)〕 文,花紋,這裡作動詞用,是畫上花紋的意思。瓠瓟,葫蘆瓢。觶斝,古代酒器名;觶,角質酒器,形狀如瓶;斝,雀形玉酒杯。
141 〔醽醁(ㄌㄧㄥˊ ㄌㄨˋ/líng lù)〕 美酒名。
142 〔桂醑(ㄒㄩˇ/xŭ)〕 桂花酒,醑,最清的酒。
143 〔覘(ㄓㄢˋ/zhàn)〕 看,窺視。
144 〔汗漫〕 宇宙無限深遠的地方。
145 〔塵埃〕 指人世。
146 〔風廉〕 即風神。應是「飛廉」之誤。
147 〔聯轡(ㄆㄟˋ/pèi〕 並馬而行,這裡是攜手同歸的意思。
148 〔噭噭(ㄐㄧㄠˋ/jiào)〕 悲哭之聲。
149 〔偃(ㄧㄢˇ/yăn)然〕 仰面僵臥的樣子。
150 〔窀穸(ㄓㄨㄣ ㄒㄧˋ/zhūn xì)〕 墓穴。
151 〔反其真而又奚化〕 反其真,古人稱死為歸真;奚,疑問代詞,相當於「何」、「什麼」;化,變化,這裡指變化成仙。這句話表示賈寶玉對人死能成仙的懷疑。
152 〔桎梏(ㄓˋ ㄍㄨˋ/zhìgù)〕 束縛人手足的刑具,一般指精神上的束縛。道家認為形體為精神的桎梏;人死了,精神脫離肉體為返真,超脫。
153 〔懸附〕 指多餘地活著。「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懸附,當是「附贅懸疣」的簡用,疣、贅,指瘤和瘜肉,是人身上多餘的累贅。
154 〔靈格句〕 靈,靈性;格,感痛;嗟來,呼喚來。
155 〔鴻蒙〕 自然元氣,有時指太空。
156 〔搴(ㄑㄧㄢ/gīan)烟蘿句〕 搴,拔取;烟蘿,一種攀繞莖植物;步障,古代達官貴人外出時,設於道旁擋風的布帷。
157 〔列蒼蒲而森行伍〕 蒼蒲,深青色的菖蒲,葉形如劍;森行伍,隊伍森嚴林立。這句是想像晴雯靈魂來歸時,菖蒲威武列隊歡迎的情景。
158 〔蓮心之味苦〕 蓮心,諧「憐心」,雙關語,蓮子味苦,故以蓮心形容人心的痛苦。
159 〔素女〕 傳說中善鼓瑟的仙女。
160 〔宓(ㄈㄨˊ/fú)妃〕 傳說他是伏羲氏的女兒,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水女神。
161 〔弄玉吹笙〕 弄玉,相傳是秦穆公的女兒,善吹簫,後來成仙。這裡的笙,當作簫。
162 〔寒簧〕 傳說是女仙名,曾是王母的散花仙使,後到月宮作侍書,懂音樂(見清代尤侗所寫「鈞天樂」)。
163 〔敔(ㄩˇ/yŭ)〕 形如伏虎的一種打擊樂器,用以停止奏樂。
164 〔嵩(ㄙㄨㄥ/snōg)岳之妃〕 嵩山上的女神,指靈妃。「舊唐書.禮儀志」:武則天作皇帝時,封嵩山為神岳,尊嵩山神為天中王,夫人為靈妃。
165 〔驪山之姥(ㄇㄨˇ/mŭ)〕 「漢書.律曆志」中說殷周時有驪山女子為天子,才藝出眾,傳聞後世。到了唐宋以後,就傳為女仙,並尊稱為「老母」。
166 〔龜呈洛浦之靈〕 傳說禹時,黃河裡龍背了綠色的圖,洛水裡的鳥龜背了紅字的天書,都來獻給帝王(見「易.繫辭」)。後來指吉祥的徵兆。
167 〔獸作咸池之舞〕 傳說是黃帝作的樂章,見「樂緯」。「尚書.舜典」有「百獸率舞」的話,是形容音樂的效果可使百獸跟著起舞。
168 〔赤水〕 黃帝曾游過的一條水名。
169 〔珠林〕 寺名。據「名山記」載,在奉化縣西北雪竇山,此地長滿楠樹、柏樹,常有海鷗作巢。
170 〔翥(ㄓㄨˋ/zhù)〕 奮飛。
171 〔爰(ㄩㄢˊ/)格爰誠〕 爰,起連接作用的語助詞,相當於「既……又……」的意思。
172 〔匪笤(ㄊㄧㄠˊ/)匪簠(ㄈㄨˇ/fŭ)〕 匪通「非」,「不在乎」的意思;笤,脂本作筥(ㄐㄩˇ/jŭ),圓形的禮器。簠,方形的禮器。這句是說,(祭在誠心),不在供品和禮器。
173 〔發軔(ㄖㄣˋ/rèn)〕 車子開動,出發。軔,車檔,止住車輪轉動的木頭,開車時拿開。
174 〔霞城〕 即碧霞城,神話傳說,元始天尊居住在紫雲閣,碧霞城。
175 〔還旌〕 歸來。旌,旗的一種,用羽毛裝飾,這裡指儀仗隊。
176 〔玄圃〕 即懸圃,神話中的山名,傳說在崑崙山上。
177 〔逋(ㄅㄨ/bū)〕 脂本作「通」,彼此感通的意思。
178 〔氤氳(ㄧㄣ ㄩㄣ/yīn yūn)〕 雲霧繚繞。
179 〔倏阻〕 忽然被阻隔。
180 〔塵霾(ㄇㄞˊ/mái)〕 烟塵,形容天空陰沉混濁。
181 〔怦怦〕 心情激動。
182 〔若寤寐(ㄨˋ ㄇㄟˋ/wùmèi)之栩栩(ㄒㄩˇ/xŭ)〕 寤寐,複詞偏義,重在「寐」,即「夢寐」。栩栩,〔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這裡用「栩栩」代夢境,指夢境的印象生動鮮明。
183 〔欷歔(ㄒㄧ ㄒㄩ/xīxū)〕 感嘆。
184 〔悵怏〕 空虛、失望的樣子。
185 〔天籟(ㄌㄞˋ/lài)兮篔簹(ㄩㄣ ㄉㄤ/yún dāng)〕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篔簹,一種長節大竹。這句是說,只聽見風竹聲。
186 〔嗚呼哀哉,尚饗(ㄒㄧㄤˇ/xiăng)〕 此為祭文結尾的固定格式。嗚呼,感嘆語氣詞;哀哉,悲哀啊;尚,表示希望的語氣副詞。尚饗,希望你來享用。
187 〔譯文〕 在天下永遠太平之年,芙蓉、桂花爭艷的八月,無可奈何的日子,怡紅院的污濁主人寶玉恭敬地用群芳的花蕊,細白光潔的縐紗,浸透著芳香的泉水,清淡名貴的楓露茶,為你祭奠。四樣祭品雖然微薄,但卻能表達我至誠的心意,把它們姑且奉獻在白帝宮主管秋花的芙蓉女兒的靈前:
默默思念你降臨人間,至今共有十六年。你祖先的籍貫姓氏無法考查,久已失傳。在整床梳洗的時候,我領受著你對我的伏侍和溫情;不論居住、休息、宴客、歡遊之際,我得到你的陪伴。我們親密得不拘禮法,這樣朝夕相處僅僅五年零八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回憶你的生前,你的品質,黃金美玉比不上它的高貴;你的身體,晶瑩的冰雪比不上它的純潔;你的智慧,燦爛的星辰比不上它的精明和聰敏;你的容貌,鮮花明月比不上它的美麗。丫鬟們都羨慕你的文靜,女僕們都佩服你的賢德。誰想到鳩鴆嫉妒你的高飛,你像雄鷹猛鷙反遭網羅陷害;蒺藜蒼耳嫉妒你的芳香,像白芷蘭花竟遭鏟除!香花本來就脆弱,又怎禁得起狂風的吹打?翠柳本來就多愁。那能禁得起暴雨的沖刷?突然遭到毒蟲蛇蠍般的讒言,接著得了不治之症。櫻桃般的紅潤嘴唇已經消失,並時時發出痛苦的呻吟;銀杏般的容顏,日漸枯萎,顯得那麼憔悴,流言中傷和冷嘲熱諷,就來自閨房屏帷以內。你的環境險惡就像帶刺的灌木雜草到處蔓延,擋住窗戶。你生前受壓抑,痛苦不盡;死後受委屈,有冤莫伸。高貴超人的品質招來嫉恨,你的悲憤可以和賈誼相比;堅貞剛烈招致危難,出塞的王昭君都沒有你的遭遇悲慘。你懷著無限的辛酸死去,有誰哀憐你的早逝?你像仙雲一樣消逝得無蹤無影,要想尋找你難上加難。聚窟洲的道路已經迷失,那裡能得到返魂的「卻死之香」?茫茫的大海上失去了仙舟,那裡能獲得起死回生的靈藥。你那烏黑的眉毛,昨天還是我給你畫;你手指上的玉環已經冰冷,而今請誰為你溫暖?爐上藥鍋裡剩藥依然存在,我衣襟上的淚痕也還沒乾。我與你已似破鏡不能重圓,不忍再打開明鏡的妝奩,令人哀痛那木梳已化龍飛去,檀木梳齒已經折斷。像楊貴妃死在馬嵬坡前,嵌金首飾拋棄在雜草荒原,翠玉首飾盒埋沒在塵埃裡,你死得好慘!鳷鵲樓空了,織女牛郎已不能相會;乞巧的繡針空掛在那裡,已無人乞巧。鴛鴦帶斷,孔雀裘破,有誰用五彩絲絨為我縫連?何況現在正是秋天,獨個睡時盼望夢中相會,可醒來時屋裡空空慘慘。只有梧桐遮掩著臺階,月光暗淡,你那芳香的靈魂和美好的身影一同消散。你睡過的芙蓉帳裡還有餘香,但你那嬌弱的喘息和苗條的身形都已不聞不見。連天的野草衰微枯黃,何只是蘆葦蒼蒼;遍地悲慘的聲音,並非都是蟋蟀的哀鳴。晚上臺階上落滿露水,但卻傳不來搗衣聲音;秋雨打在爬滿薜荔的牆上,隔牆偶爾傳來幽怨的笛聲。你好像還活在人間,檐前的鸚鵡還在呼喚著你的美名;你美麗的體質將要消亡時,門外海棠預先就已枯黃。在那捉迷藏的屏風後邊,再也聽不見你的腳步聲;在那玩花鬥草的庭前,蘭花白白地等著你去欣賞。你使用過的五彩絲線零亂拋棄,還有誰為我剪裁銀箋和衣裳?錦繡衣服不疊亂放,空放著香炭熨斗也無人熨燙。昨天我奉嚴父之命,坐車遠出到名園賞菊,未能和你訣別;今天冒犯母命拄杖前去弔唁,而你的靈柩早已被拋出城垣。一聽說你的棺木被人焚化,我頓時感到違背了你我死當同穴的意願。你的棺槨竟被毀掉,我深感慚愧沒能實現同化為灰的誓言。於是讓你孤零零地處在西風蕭瑟的古寺中,留在鬼火粼粼的世界裡,殘陽照著的只是累累荒墳,零星白骨。在秋風中榆葉颯颯,荒草蕭蕭。猿猴隔著霧氣騰騰的墳墓悲啼,鬼魂繞著烟靄濛濛的墳間小路哭泣。怎能說紅綃帳裡的公子對你情深;現在我才相信葬身黃泉的你命運悲慘!我對你的哀悼,只有像范式痛哭張劭那樣,將斑斑的血淚灑向蕭蕭的西風;像石崇悼念綠珠那樣,無限深情對著清冷的月光傾訴。唉!這本是人間的鬼域給你造成的災難,那裡是神靈對你的嫉妒?裂碎那陷害你的陰險的奴才的嘴,懲罰他們怎能從寬?挖開那進讒言的凶狠婦人的心,也不能解我心頭之恨!我同你在人間相處的時間雖短,但我對你的情意卻特別深。我滿懷真摯的思念,向小丫鬟不厭其詳地詢問,才知上帝下令,哄你在花宮等待任命。你生前同蘭花蕙草同芳,所以死後主管芙蓉。聽小丫鬟說的話,似乎是無稽之談,但基於我告慰死者的心情,我深信有根有據。這根據是什麼呢?上帝命你管轄芙蓉,如同葉法善拘李邕靈魂寫碑,李賀被玉帝詔去作「白玉樓記」,事雖不同,道理一樣。衡量某一方面的職務,使其與人的才能相稱。如果不這樣作,豈不是濫用人才?由此我才相信,上帝經過衡量斟酌,委任你作花神,可說是極為妥當,這才不辜負你出眾的才華。我希望你不滅的仙靈,能降臨到這裡,因此我也沒考慮詞句的粗鄙,玷污你聰敏的耳朵,我就作了哀歌,來召喚你的靈魂:
蒼天為什麼這樣碧藍深幽,
是你乘著玉龍在太空遨遊?
大地為什麼這樣茫茫無邊,
是你駕著玉象降臨黃泉?
看到你的香車寶蓋五光十色,
是不是你騎的箕尾二星放射的光彩。
作前導的是排列著的羽扇,
是不是危、虛二星衛護兩旁?
驅令雲神作你的侍衛,
是讓駕月車的神陪你來臨?
我聽到車輪的咿呀之聲,
是不是你駕著鳳凰漫遊長空?
聞到濃郁的芳香一陣陣飄來,
是不是你穿起香草佩在身上?
你的衣裙多麼光彩燦爛,
是不是你雕刻明月寶珠作為耳環?
我用玉竹草築成祭壇,
在蓮花燈上把蘭香油膏點燃;
用彩飾的葫蘆瓢作為酒器,
灑潑綠酒、桂花酒把你祭奠。
我仰望雲空注視一切,
彷彿有所窺見;
我俯首帖耳在餘波上聆聽,
好像把你的聲音聽見。
未來約定同遊無邊的宇宙,
你為什麼把我拋棄在塵寰?
請風神為我趕車,
多麼希望你我攜手同還!
我為此悲憤填膺,
白白地痛哭又有何用?
如今你無聲無息地長眠不醒,
這樣的變化難道就是「天命」?
既然墓穴是這樣安穩,
靈魂歸真還原,又為什麼會幻變成仙?
我毫無自由而多餘地生活在人間,
是你的魂靈感動我向你呼喚?
快來吧,停下吧,
希望你快來到我的身邊!
你住在朦朧的太空之中,無聲無形,縱然降臨到這裡,我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取來茂密的蔦蘿作為道旁的布帷,深青的菖蒲排成森嚴的隊伍,去掉你貪眠的困倦,排除你內心的苦痛。為了迎接你的歸來,音樂女神站在桂花盛開的石崖上等候,宓妃在蘭草芳香的洛水沙洲上彈琴。弄玉為你吹簫,寒簧為你敲敔。請來嵩山上的靈妃,召來驪山上的老母。洛水的靈龜呈現出吉祥的徵兆,百獸隨著動人的「咸池」樂曲起舞。赤水的蛟龍引頸長嘯,珠林的鳳凰奮然飛舞。我用既懇切又忠誠的心祭奠你,不在乎用什麼禮品和禮器。你的車子從碧霞城出發,又回到崑崙山的懸圃。隱隱約約看見你在太空,彷彿彼時的感情已經勾通;忽然雲霧瀰漫,又被隔阻。烟雲時聚時散,天空迷茫細雨濛濛。烟雨消散,繁星高懸,山青水秀,明月當空。我的心情為什麼如此激動?目前發生的一切,彷彿是一場栩栩如生的夢境。我無限感傷、失望,淚水橫流,心神恍惚。深夜寂靜無語,只聞竹林發出蕭蕭的嘆息。鳥兒驚飛四散,只聽見魚群潑剌尋食。我用這祭文虔誠地為你祈禱,並寄托我深沉的哀思。我多麼悲痛啊,希望你的靈魂來享用我菲薄的祭品!
188 〔簡評〕 這篇誄文是賈寶玉性格發展到成熟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他以熾熱的感情,藉幻想的境界,通過天上地下的描繪,大膽的想像,奇特的誇張,生動的比喻,優美的詞句,集中勾畫了一個美麗、純潔、精明、性情剛強的女孩形象。卻把衛道者比作惡鳥「鳩鴆」,毒蟲「蠱躉」,臭草「薋葹」,表現了他脫離道德規範的傾向和蔑視尊卑觀念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