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题解】
本章论述孔子针对子路的好勇性格,为子路分析“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的相异之处,并鼓励子路在本身具有“北方之强”的基础之上更应吸取“南方之强”的长处,进而坚守中庸之道,达到更高的君子之强。
同样是“强”,但有“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的区别。南方风气柔弱,能够以宽容的精神对待人,含容巽顺,逆来顺受,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有近于君子之道;北方风气刚劲,勇武好斗,寤寐不离兵甲,随时准备效命疆场,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这是一种纯刚性的强者之道。
然而孔子认为,像子路这样血气方刚、勇猛无比的人,“北方之强”是他本身已经具备的,所以指引他更应兼取“南方之强”的长处,再加以德义涵养,才能达到合乎中庸之道的“强”。这种强,待人和气而又不迁就别人;保持中立而能不偏不倚;国家有道时虽居高位而不改变穷困时的志向;国家无道时至死不改变自己一贯的志向。做到了这四点,那才是真正的强。这乃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符合中庸之道的品德高尚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2]?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宽柔以教[4],不报无道[5],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6]。衽金革[7],死而不厌[8],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9],强哉矫[10]!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11],不变塞焉[12],强哉矫!国无道[13],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1]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也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性格直爽勇敢,曾任季孙氏的宰(家臣),后任卫大夫孔悝的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强:坚强,势力过人。
[2]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3]抑:抑或,还是,表示选择。而:在这里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尔”。
[4]宽柔:南方习气宽厚柔弱,以忍胜人。
[5]报:报复。无道:残暴无礼,指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
[6]君子居之:儒家认为宽柔为君子之道。居,持有,处于。
[7]衽(rèn)金革:枕着武器睡觉,意为随时准备战斗。衽,古代人睡觉时铺垫的席子;这里作动词用,即躺卧之意。金革,指作战用的兵器和铠甲。
[8]厌:这里是后悔的意思,不厌即不后悔。
[9]和而不流: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和,指待人温和。流,丧失原则立场地迁就别人,即随大流的意思。
[10]哉:古汉语中表示感叹意义的语气助词,常用于句尾,但此处用在句中。矫(qiáo):强悍刚毅的样子。
[11]国有道:国家政治清明。有道,指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遵从礼制与德治的原则。
[12]不变塞:不改变既定的志向。塞,堵塞,阻碍,不通达的意思;这里指穷困潦倒时的志向。
[13]国无道:国家政治昏乱。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所说的强呢,还是北方人所说的强呢?或者是你自己所要学的强呢?用宽厚柔和的道理教导别人,不向无理欺负我的人进行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应当具备这种素质。睡卧时以兵器为枕头,用铠甲当卧席,即使是战死沙场也无所悔恨,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武的人应当具备这种素质。所以说,君子与人平和相处而又不同流合污以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这真可以算是矫矫不群的强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岿然卓立,不偏不倚,这真可以算是矫矫不群的强啊!处于国家政治清明之时(可以出仕以行其道,但又能身居高位而不为富贵所腐蚀),不改变自己穷困潦倒时的气节,这真可以算是矫矫不群的强啊!处于国家政治昏暗、社会混乱之时(虽然没有机会以行其道,但却能安贫乐道),一直到死都不会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这真可以算是矫矫不群的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