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题解】
本章引用孔子的话,以继承大舜、文、武、周公之绪,对第十二章所提出的“费而隐”的中庸之道进行全面展开的论述并做了总结,以论证首章所提出的“道不可离”的基本原则。全章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如何治学等诸多问题,内容极其丰富。
首先,在政治原则方面,以“人存政举”为宗旨而提出了“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基本纲领,又进而论证了仁、义、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强调了修身和知人任贤的重要性,其中“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相当于《大学》中的“正心”;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所谓“五达道”,并进而认为“五达道”又必须具有智、仁、勇“三达德”才能实行,这是论述了修身的具体内容;其三,在平治天下国家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等九大纲要,谓之“九经”,并详加论述,其中修身、尊贤是根本,亲亲是齐家之道,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是治国之道,柔远人、怀诸侯是平天下之道,可见“九经”即相当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项内容;其四,在知行观上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项内容,其中前四项是求知方式,相当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两项内容,而“笃行”则概括了修身至平天下的各项实践内容;最后,把全章所述的一切内容都归结到一个“诚”字上,于是又从而引出了以下各章的论题。
本章既是对以上各章的总结,又是以下各章的开端,乃是全书的枢纽。
【原文】
哀公问政[1]。子曰:“文武之政[2],布在方策[3]。其人存[4],则其政举[5];其人亡,则其政息[6]。人道敏政[7],地道敏树[8]。夫政也者[9],蒲卢也[10]。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11]。
“仁者,人也[12],亲亲为大[13];义者[14],宜也[15],尊贤为大。亲亲之杀[16],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17])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18]。
【注释】
[1]哀公:春秋末期鲁国国君,姓姬名蒋,曾任用孔子为司寇和代理宰相,在位凡二十七年,卒谥“哀”。政:指治理国家的行政措施。
[2]文武之政: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治国措施。
[3]布:散布,流传;这里是记载的意思。方策:古代书写用的木板叫“方”,竹片叫“简”,把竹简编起来叫“策”,后来即用“方策”作为典籍的代称,亦作“方册”。
[4]其人:指能够努力实行“文武之政”的贤人。
[5]举:举起,这里是善政得以实行的意思。
[6]息:熄灭,消失,这里是政治不修的意思。
[7]人道:即治人之道,管理人的办法。敏政:努力从事政治,搞好政事。敏,奋勉,努力从事。
[8]地道:这里指经营土地的办法。敏树:努力从事土地经营,搞好种植。树,种植的意思。
[9]夫(fú):句首语气助词。
[10]蒲卢:即芦苇,因其容易成活而且生长迅速,所以用来比喻贤人为政容易取得成效。
[11]仁:在儒家学说中有广狭二义:从狭义讲,就是爱人之心;从广义讲,则是各种德目之总称,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这里系指广义之“仁”而言。朱子曾把“仁”定义为“爱之理”。
[12]人:这里是指为人之道而言。
[13]亲亲:第一个“亲”字用作动词,即“亲爱”的意思;第二个“亲”字是名词,指亲族。
[14]义:儒家学说的重要道德范畴,指言行合乎事理之宜。
[15]宜:适宜,合适,合理。
[16]杀(shài):降等,这里指亲族按血缘的远近而由亲及疏的等差。
[17]“在下位不获乎上”二句:这两句应在下面,这里误重。
[18]天:这里指天理,也就是自然的发展规律。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咨询关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回答说:“文王、武王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推行的行政教化,都记载在木板和竹简等典籍上。有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臣子在位,这些政教就能得以实行;没有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臣子在位,这些政教就会被废弃。圣君贤臣治理百姓的道理就在于努力搞好政事,就像经营土地的道理就在于努力搞好种植一样。圣君贤臣推行政治教化最容易见成效,犹如栽培芦苇一样容易成长。所以,国君想要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于有贤人的辅佐;想要得到贤人的辅佐,首先必须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在于要遵循中庸之道;想要准确地把握中庸之道,就在于是否理解仁的道理。
“所谓仁,就是做人的道理,而亲爱自己的亲族就是做人的头等大事;所谓义,就是做事要合宜得当,而尊敬贤能是做事的头等大事。亲爱亲族要有远近亲疏的差别,尊敬贤能要有德才高下的等次,于是,礼就由此而产生了。所以说,要想成为有道德的君子,不可以不修养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不可以不尽心地侍奉父母;想要尽心地侍奉父母,就不能不了解人情;想要了解人情,就不能不知晓天道。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1],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2],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3],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4]。
“或生而知之[5],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6],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7]:)“好学近乎知[8],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9],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1]达道:天下古今所必须共同遵循的普遍道理。
[2]昆弟:兄弟。
[3]知(zhì):通“智”,兼指知识和智慧。勇:指实践道德的勇气和毅力。
[4]一:指下文所说的“诚”而言;但据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这个“一”字是后人误增的。
[5]或:指有的人。
[6]困而知之:遇到困惑,然后通过学习思考,才懂得道理。
[7]子曰:朱子认为“子曰”二字是衍文。
[8]知:同“智”。
[9]斯:此,这个。
【译文】
“普天下之人所应共同遵循的大道有五条,而用以实现这五条大道的基本品德有三项。这就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以及朋友的交往之道,这五条,是普天下之人所应共同遵循的大道;智慧、仁爱、勇敢,这三项是普天下之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德;而所以能够保证这三项基本品德的前提则只有一个(就是下文所说的‘诚’)。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这些道理(虽然他们懂得这些道理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一样),当他们最终知道这些道理的时候,其结果则是一样的了。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实行大道,有的人贪图利益才去实行大道,还有的人则是勉强地去实行大道(虽然他们的动机不一样),当他们都成功的时候,其结果则是一样的了。
“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知道了这三点,也就知道了应该如何修养自身的品德;知道了如何修养自身的品德,也就知道了如何去引导他人;知道了如何引导他人,也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国家了。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1],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2],子庶民也[3],来百工也[4],柔远人也[5],怀诸侯也[6]。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7],敬大臣则不眩[8],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9],子庶民则百姓劝[10],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11]。
“齐明盛服[12],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13],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14],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5],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6],既廪称事[17],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18],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19],举废国[20],治乱持危[21],朝聘以时[22],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23]。
【注释】
[1]九经:九条常规或大纲。经,原意为织布时拴在机上的直纱,即纺织物的纵线,引申为思想行动的原则和标准。
[2]体:体察,体谅。群臣:指一般的官员。
[3]子庶民:像爱护子女那样爱护老百姓。子,这里用作动词。庶民,平民,普通老百姓。
[4]来:同“徕(lái)”,招徕,慰劳。百工:各种从事制造的工匠。
[5]柔远人:安抚来自边远地区的人和不同民族的人。柔,怀柔,安抚。
[6]怀诸侯:这里指对诸侯不可采取强硬手段,而要妥加安抚。怀,安抚。
[7]诸父:伯父和叔父的统称。
[8]眩(xuàn):本义为眼花,引申为迷惑、糊涂。
[9]士:春秋末期,“士”用于知识分子的通称。
[10]百姓: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故当时的百姓指贵族阶层,所以这句中的“百姓”与“庶民”是有区别的(战国以后,社会阶层发生急剧分化,“百姓”才逐渐成为一般民众的通称)。劝:勉励,这里指受到勉励的意思。
[11]畏:敬服。
[12]齐(zhāi)明:斋戒沐浴,使身心洁净。齐,通“斋”,即斋戒的意思。明,洁净。盛服:华美整齐的礼服。
[13]谗(chán):挑拨是非,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
[14]官盛任使:有众多的属官足供差遣任用。
[15]时使:适时役使,指应在农闲时才使百姓服劳役,避免耽误农时。薄敛(liǎn):减轻赋税。
[16]日省(xǐnɡ)月试:要经常检查考核。省,检查,察看。试,考核,测试。
[17]既廪称(chèn)事:发给的薪水粮食要与其工作业绩相符。既廪,即“饩廪”,“饩”是赠送食物之意,“廪”是粮仓,这里指代粮食。称,适合、相符的意思。
[18]嘉:奖赏。矜(jīn):怜悯,同情。
[19]继绝世:让已经中断俸禄的世家继续享受俸禄。
[20]举:举起,这里是恢复的意思。废国:已经被废灭的国家。
[21]治乱持危:平定祸乱,扶持危局。
[22]朝聘以时:即严格按照周礼规定的时间向天子恭行朝聘之礼。朝,诸侯直接朝见天子。聘,诸侯派卿大夫去向天子进贡。按《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23]一:一条,这里指的是下文所说的“诚”。
【译文】
“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大纲。这就是:一要修养自身品德,二要尊重贤人,三要亲爱亲人,四要敬重大臣,五要体恤群臣,六要爱民如子,七要招徕各类工匠,八要优待远方来人,九要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品德,就能树立起道德楷模;尊重贤人,就不至于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亲爱亲人,则父母、叔伯、兄弟都不会产生怨恨;敬重大臣,则治理国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则受惠的人士都会以重礼回报;爱民如子,则百姓都会受到鼓励;招徕各种工匠,则财货器用就会充足;优待远方来的人,则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则天下就会敬服。
“清心寡欲,衣冠端庄整齐,不合乎礼的事不做,以此来修养自身的品德;摒弃谗佞,远离美色,轻视财货而注重道德,以此来鼓励人们去做贤人;尊重亲人的爵位,加重亲人的俸禄,与亲人的爱憎保持一致,以此来鼓励人们亲爱亲人;为大臣多设置属官,足以供他任用差遣,以此来鼓励大臣;待以忠诚信实,给予丰厚的俸禄,以此来鼓励士人;在农闲之时才使服劳役,并减轻他们的赋敛,以此来鼓励老百姓;经常检查考核,给予与工作业绩相当的报酬,以此来鼓励各类工匠;盛情接待,热情相送,嘉奖有善行的人,同情能力差的人,以此来优待远方的来人;延续业已中断的世家,复兴行将倾颓的国家,帮助他们整治混乱,扶持危局,定期接受诸侯的朝见和聘问,用厚礼相赠而薄收贡物,以此来安抚诸侯。
“大凡治理天下国家,虽然有以上九条纲要,而用来实行这些纲要的前提却只有一个(这就是下文所说的“诚”)。
【原文】
“凡事豫则立[1],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4],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5],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6],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7],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8],天之道也;诚之者[9],人之道也。诚者[10],不勉而中[11],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12],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13],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4]。有弗学[15],学之弗能,弗措也[16];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1]豫:通“预”,预先有准备。
[2]跲(jiá):本义为绊倒,这里引申为说话受阻不流畅。
[3]疚(jiù):对于自己所犯过失,从内心深处感到惭愧。
[4]获:获得,这里指获得信任。上:指居于上位的君主和大臣们。
[5]道:道理,方法。
[6]不顺乎亲:不能使父母亲顺适称心。
[7]诚:儒家学说的哲学和伦理学范畴。《中庸》认为“诚”是一种真诚笃实的道德信念,是实行智、仁、勇等一切德目的基础。
[8]诚者:指天然赋予的真诚。这里的“者”是语气词,表示停顿。
[9]诚之者:使之达到诚的地步,指通过努力修养才达到的真诚。“者”字用法同上。
[10]诚者:诚的人,指天生就具有诚的品德之人,与前面的“诚者”所指不同;前面的“诚者”系指道而言,这里的“诚者”系指人而言。
[11]中(zhònɡ):意为符合。
[12]诚之者:诚之的人,指努力修养诚的品德之人,与前面的“诚之者”所指不同;前面的“诚之者”系指道而言,这里的“诚之者”系指人而言。
[13]审:详细、慎重。
[14]笃行:切实地履行。笃,意为切实。
[15]弗:不。
[16]弗措:不停,不放弃。措,停下,搁置。
【译文】
“凡是办理事情,能预先做好准备,就能取得成功;没有预先准备,就有可能失败。例如:说话预先考虑好,就不会语塞不畅;做事预先计划好,就不会遭遇困难;修养德行预先立有主张,就不会引起悔恨和愧疚;推行学说预先定有目标,就会无所不通而不至于陷入困境。
“处于下级的地位,如果不能获得上司的信任,百姓是不可能治理好的;想要获得上司的信任是有方法的(即首先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如果连朋友的信任都得不到,那就不能取得上司的信任了;想要获得朋友的信任是有方法的(即首先要做到能使父母亲顺适称心),如果连使父母亲顺适称心都做不到,那就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了;要想做到能使父母亲顺适称心是有方法的(即反求于自身要有真诚),如果反求于自身而缺乏真诚,那就不可能使父母亲顺心了;使自身做到真诚也是有方法的(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那就不能使自身做到真诚了。
“真诚,是天然具有的品德;使自己达到真诚,是人为努力所得的品德。天然具有真诚的人,不必勉为其难就能符合道德规范,不必苦心思虑就能适得事理之宜,能够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地遵循中庸之道,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要使自己达到真诚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能坚守不渝地达到真诚之境。
“广泛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履行。除非不学习,学习了没有学会就决不放弃;除非不询问,询问了没有理解就决不放弃;除非不思考,思考了没有获得结果就决不放弃;除非不辨析,辨析了没有彻底明白就决不放弃;除非不履行,履行了没有切实做到就决不放弃。别人用一分功夫能做到的,自己就下一百分的功夫;别人用十分功夫能做到的,自己就下一千分的功夫。如果真能用这样的毅力追求中庸之道,那么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起来;即使是懦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得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