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题解】
本章阐述圣王遵循中庸之道以制作礼乐、法度的原则。主要提出了两条准则:其一是制作礼乐的人,必须同时具备天子之位和圣人之德两个条件;其二是制作礼乐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为制作礼乐者必须同时具备天子之位和圣人之德两个条件,所以虽有天子之位而无圣人之德或者虽有圣人之德而无天子之位的人都不够制作礼乐的资格。如果虽有天子之位而无圣人之德的人制作礼乐,那就无异于“愚而好自用”,例如夏桀、商纣那样擅改祖宗法度,必将导致亡国之祸;如果虽有圣人之德而无天子之位的人擅自制作礼乐,那就无异于“贱而好自专”,所以即使如孔子之至圣,也只能遵照周礼而行,不敢制作礼乐。
因为礼乐制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生乎今之世”之人不能去恢复业已过时的“古之道”,而是应该生于今世,即从今世之礼。如果有人妄图恢复不合时宜的古道,那就必定要导致灾祸。对此,乃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明他的做法:孔子把夏、商之礼只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遵守的则是当代的周礼。孔子的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中庸之道的“时中”原则的,因而也是正确的。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3],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4]。”
非天子,不议礼[5],不制度[6],不考文[7]。今天下车同轨[8],书同文[9],行同伦[10]。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11],杞不足征也[12];吾学殷礼[13],有宋存焉[14];吾学周礼[15],今用之,吾从周。”
【注释】
[1]自用:指人刚愎自用,全凭主观意愿行事。
[2]自专:独断专横。
[3]反:通“返”,恢复。道:这里系指礼乐制度而言。
[4]烖(zāi):同“灾”,灾祸。
[5]议礼:议定礼制。
[6]制度:创制法度。
[7]考文:考订文字,这里含有以政府命令加以考定公布之意。
[8]车同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有同一标准。轨,车辙。
[9]书同文:书写的文字相同。
[10]行同伦:行为遵守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伦,人的秩序。
[11]夏:朝代名。相传大禹受虞舜让禅而建立夏朝,其子启继父为君,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家天下的国家政权,传十七君,凡四百余年,为商汤所推翻。
[12]杞(qǐ):古代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相传周初武王封夏禹后裔于杞。征:验征,证明。
[13]殷:朝代名。由成汤推翻夏朝而建立商朝,成为中国古代第二个家天下的国家政权,至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故又称“殷”,历史上通称“商”或“殷”,亦称“殷商”,传三十一君,凡六百余年,被周武王所推翻。
[14]宋:古代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周初武王封商汤后裔于宋。存:保存,这里的意思是保存了一些。
[15]周:朝代名。自周武王灭商,在镐(今陕西西安)建立周朝,到周幽王被杀止,历史上称为西周;自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到被秦所灭止,历史上称为东周。共传三十七君,凡八百余年。
【译文】
孔子说:“愚笨而又喜欢刚愎自用,卑贱而又喜欢独断专行,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却偏要去恢复古代的礼仪制度,像这样的人,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如果不在天子之位,就无权议定礼乐,无权创制法度,无权考定文字。现在普天之下车轨的标准相同,书写的文字相同,伦理道德的准则相同。即使有天子的地位,倘若没有圣人的品德,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即使有圣人的品德,倘若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礼作乐的。
孔子说:“我能说出夏代的礼乐制度,但是在夏代的后裔杞国那里已找不到充分的验证;我学习殷代的礼乐制度,在殷代的后裔宋国那里还保存了一些,可供考证;我学习周代的礼乐制度,当今社会正在实行着,所以我主张遵从周代的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