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题解】
本章阐述君主实行中庸之道,应从议定礼乐、创制法度及考订文字三件大事入手,修身律己,为人民做榜样。
作为最高统治者,有三种重要的事情要做,即“议礼、制度、考文”。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要信而有征,就是要取信于民,真正能够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要得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验证。只有取信于民,代表老百姓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得到理论和实践的验证,才能有充分可行的依据。最高统治者既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者,也是道德规范的实行者,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都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法度、准则。当然,这些要求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只有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领导者才真正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1],其寡过矣乎[2]!上焉者[3],虽善无征[4],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5],虽善不尊[6],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7],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8],建诸天地而不悖[9],质诸鬼神而无疑[10],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11]。
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12]。远之则有望[13],近之则不厌。
《诗》曰[14]:“在彼无恶[15],在此无射[16]。庶几夙夜[17],以永终誉[18]。”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19]。
【注释】
[1]王(wànɡ):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王于天下,统治天下。三重:三件很重要的事情,这里指上一章里所讲的议礼、制度、考文。
[2]寡过:减少过错。寡,少。
[3]上焉者:指前代(即夏、商时代)圣王所制定的礼乐制度。
[4]善:完善,美好。征:验证。
[5]下焉者:指虽有圣人之德但不在天子之位者(如孔子)所提出的政治主张。
[6]不尊:没有尊贵的地位。
[7]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8]三王:这里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缪(miù):通“谬”,错误。
[9]建:建立,创建。悖(bèi):违背。
[10]质诸鬼神:通过卜筮的方式来征询鬼神的意见。质,质证,证实。
[11]俟(sì):等待。
[12]则:法则,准则,原则。
[13]望:仰慕,景仰。
[14]《诗》:以下的诗引自《诗经·周颂·振鹭》篇。《振鹭》是写周王欢迎夏、商二王的后代杞、宋二国前来周朝助祭之诗。
[15]恶(wù):憎恶,怨恨。
[16]射(yì):讨厌,厌恶;《诗经》原文作“斁”。
[17]庶几:将近,几乎,差不多。夙夜:从早晨到晚上。夙,早。
[18]终誉:将美好的声誉保持到底。
[19]蚤(zǎo):通“早”。
【译文】
想要称王统治天下,有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议定礼乐、创制法度、考订文字,做好了这三件重要的事情),大概就可以减少过失了吧!前代圣王所制定的礼制虽然美好,但因年代久远,已经得不到验证;没有验证,就不能使人相信;不能使人相信,民众就不会服从。不在天子之位的圣人,他所主张的礼乐制度虽然尽善尽美,但他却没有尊贵的地位;没有尊贵的地位,就不能使人信任;不能使人信任,民众就不会服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道理,最根本的是要先从自身做起,在老百姓中取得验证确认,再用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加以考查而没有什么差错,把它在天地之间加以实施而没有违背客观规律,卜筮质证于鬼神而没有什么疑问,等到百世以后再有圣人出现也不会对此感到迷惑。
质证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表明懂得了天道;等到百世以后再有圣人出现也不会对此感到迷惑,这表明懂得了人道。因此,君子的举动世世代代成为天下人的法则,他的行为世世代代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他的言论世世代代成为天下人的准则。离他远的人怀有仰慕之心,离他近的人毫无厌倦之意。
《诗经·周颂·振鹭》篇说:“(杞、宋二国作为夏、商二王的后代)在其本国没有人憎恶,在周朝这里也没有人讨厌。几乎从早到晚勤于政事,用以永远保持美好的名誉。”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早年就有美名远播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