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题解】
本章紧承上章“道不远人”之意,进而阐述人必须适应所处环境的重要性,所以,“素其位而行”乃是本章的宗旨,主要是谈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正确面对现实,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所拥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从切合实际出发,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追求合理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知道,远大的理想是靠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去实现的,即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再追求学业、事业上的成功,这才符合中庸之道。假若脱离客观实际地好高骛远,甚或不顾条件是否允许铤而走险,希冀侥幸成功,这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因而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这也是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1],不愿乎其外[2]。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3],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4];在下位,不援上[5]。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6]。故君子居易以俟命[7],小人行险以徼幸[8]。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9],反求诸其身。”
【注释】
[1]素其位而行:安于平时所处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素,平素,素来,向来。
[2]愿:这里是羡慕的意思。外:分外,此处指等级名分之外的。
[3]夷狄: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称东方的民族为夷,北方的民族为狄。这里泛指周边的落后部族。
[4]陵:同“凌”,欺凌,欺压。
[5]援:攀附,巴结。
[6]尤:怨恨,责怪。
[7]居易:处于平易而安全的境地。易,平易,安易。俟(sì):等待。
[8]行险:冒险,铤而走险。徼(jiǎo)幸:指希望获得意料以外的东西,企图因偶然的机会而获得成功。徼,同“侥”。
[9]正鹄(zhēnɡ ɡǔ):“正”和“鹄”是两种鸟名,古人在布做成的箭靶子中心画上正的图案,在皮革做成的箭靶子中心画上鹄的图案,故以“正鹄”作为箭靶子中心的代称。
【译文】
讲求中庸之道的君子,安心地处于平素的位置上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羡慕本分以外的名利。若平素处于富贵的地位,那就做富贵者应该做的事;若平素处于贫贱的地位,那就做贫贱者应该做的事;若平素居于夷狄之境,那就依夷狄的处境行事;若平素处于患难之境,那就依患难的处境行事。这样的话,君子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可以自得其乐而泰然处之。
君子居于上位,不会仗势欺凌居于下位的人;居于下位,不会巴结奉迎居于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苛求于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怨恨之心。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讲求中庸之道的君子,安分守己居于平坦之地以等待时机;而肆无忌惮的小人,却敢于铤而走险以期侥幸获得非分的东西。
孔子说:“射箭的道理,与君子行道有相似之处:如果箭没有射中靶心,就应该回过头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