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学
字 下载全书
中国研究在各个学科蓬勃发展,各个学科都有概述性的著作来总结本学科中国研究的精华。在历史学,我们有费正清和古德曼的《中国:一个新历史》(Fairbank and Goldman, 1998)和孔宝荣的《以东亚为中心:与世界互动的四千年》(Cohen, 2002)。在经济学,有麦迪逊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addison,1998)和诺兰的《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Nolan, 2004)。在政治学,有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Lieberthal,1995)和萨奇的《中国的治理与政治》(Saich, 2004,第二版)。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中国研究方面也有类似的著作。不幸,在社会学领域,尽管有关于中国的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还没有类似的著作。
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研究中自然有所分工。历史学探索中国的过去;经济学聚焦于中国经济;政治学考察中国的政府。社会学的责任就是要呈现中国社会的整体图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把握社会的性质,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在中国研究方面,社会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要展示整个森林而不是若干树木。在我们展示整个森林之前,一些关键问题必须厘清。那就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国家建立的积淀论、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美国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