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历代赋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魏晋南北朝
徐 陵
【作者小传】
(507—583)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梁中大通三年(531),充东宫学士,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太清二年(548),以通直散骑常侍使魏。承圣三年(554)始返。绍泰二年(556),使齐,还除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入陈,加散骑常侍,为五兵尚书、领大著作。后迁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世称“徐仆射”。后主时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与北周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徐仆射集》。另编有《玉台新咏》。
鸳鸯赋
徐 陵
飞飞兮海滨,去去兮迎春。炎皇之季女 [1] ,织素之佳人 [2] 。未若宋王之小史 [3] ,含情而死。忆少妇之生离 [4] ,恨新婚之无子。既交颈于千年,亦相随于万里。山鸡映水那相得 [5] ,孤鸾照镜不成双 [6] 。天下真成长合会,无胜比翼两鸳鸯。观其哢吭浮沈 [7] ,轻躯瀺灂 [8] ,拂荇戏而波散,排荷翻而水落。特讶鸳鸯鸟,长情真可念,许处胜人多,何时肯相厌。闻道鸳鸯一鸟名,教人如有逐春情。不见临邛卓家女 [9] ,只为琴中作许声。
这是一篇典型的南朝体物小赋。作者徐陵历仕梁、陈两代,诗文轻靡绮艳,与其父徐摛及庾肩吾、庾信父子并称“徐庾”,皆为当时宫体诗文代表作家。徐陵又编有《玉台新咏》传世,自序旨在“撰录艳歌”,从此赋来看,其创作多从当时这类“艳歌”中汲取营养。徐氏流传至今的赋作,仅此一篇,其作年虽不详,但以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均有同题之作,似可推断为徐氏任东宫学士时所作。
全赋大致可分四个层次。开头两句渲染出一幅明媚、生机盎然的图画:泓波如海的湖水,浩渺无涯的春色,翩翩振翼、相伴而飞的鸳鸯。接下来,不着意于描绘鸳鸯嬉戏于水边的欢乐情景,而是宕开一笔,用典故歌咏象征爱情的鸳鸯。韩凭与何氏为了守护被摧残的爱情而选择双双自尽,本已哀艳动人;而其死后精魂化为鸳鸯,长相厮守,更加感天动地。可见在时人心目中,鸳鸯代表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又以映水起舞的山鸡和失偶孤处的鸾鸟作对比,赞美鸳鸯交颈千年、相随万里的美好爱情,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观其哢吭浮沈”以下四句,则紧承第一二句,又回到现实,描写鸳鸯戏水的美好画面。寥寥数语,却十分形象生动。最后叙写鸳鸯之相守情长,进而通过歌咏鸳鸯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当年卓文君正是听到司马相如歌中以鸳鸯相期,才决定不顾礼教,大胆追求爱情的。
此赋是典型的南朝体物小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篇幅短小凝练。东汉以后小赋流行,又受当时兴起的文人诗影响,小赋多诗化倾向。此赋就很像歌行,不仅五七言句多,且虚词少而内敛。二、宫体影响明显。从题材到语言,甚至用典,都力求绮艳。且萧梁君臣同题竞艳,宫体文学之风靡一时,可见一斑。
值得肯定的是,徐陵此赋,包括梁元帝同题赋,都没有刻意描写鸳鸯本身之美,而犯堆砌辞藻的毛病(徐赋写鸳鸯仅六句)。其立意乃是赞美鸳鸯所代表的真挚爱情,如“天下真成长合会,无胜比翼两鸳鸯”“特讶鸳鸯鸟,长情真可念,许处胜人多,何时肯相厌”。在结构和用韵上都与五言、七言绝句非常相似。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口语化倾向,显然受到了南朝民歌的影响,与汉赋过于铺张扬厉、生僻险怪、雕饰漫衍颇有不同,故受到当时和后人的推崇。而结尾引入“凤求凰”的故事也十分巧妙,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评:“按《全梁文》卷一五元帝《鸳鸯赋》亦云:‘……愿学鸳鸯鸟,连翩恒逐君。’徐赋结处以卓文君之孀居呼应山鸡、孤鸾之顾影无偶,较梁元之直言‘愿学’,更为婉约。”(《管锥编》第1470页)(孙福轩)
注 释
[1].炎皇之季女:即精卫,神话中鸟名,亦称“冤禽”。相传为炎帝女,名女娃。游东海淹死,化为精卫,久衔西山木石填东海。
[2].织素之佳人:即织女,神话中织女星所化仙女。《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3].宋王:宋康王,战国时宋国君主。小史:周代官名,此指韩凭。韩凭相传为宋康王舍人,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韩凭有怨气,康王乃罚其筑长城。不久,韩凭自杀,其妻亦自杀,并遗书于带,愿与韩凭合葬。宋王怒,使乡人埋之,两冢相望。然一夜之间,有大梓树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栖于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遂称其木为“相思树”,谓鸳鸯乃韩凭夫妇之精魂。
[4].少妇之生离:少妇:指韩凭妻。生离:离别。
[5].山鸡:即锦鸡,传说此鸟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此句用以比喻顾影自怜。《博物志》卷二:“山鸡有美毛,自爱其色,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死。”《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那:同“哪”。
[6].孤鸾照镜:孤鸾:失偶的鸾鸟。比喻失偶或分离的夫妇。《艺文类聚》卷九&GA996引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卵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物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
[7].哢(lòng)吭(háng):鸟鸣声。哢吭浮沉:指鸣叫声时高时低。“沈”同“沉”。
[8].瀺(chán)灂(zé):指鸳鸯在水中出没的样子。
[9].临邛(qióng)卓家女:即卓文君。临邛,今四川邛崃市。《玉台新咏·琴歌二首序》:“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以挑之。歌词有句曰:“同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