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第十八
【题解】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学记》之“学”,意涵丰富,有教导、学习、学校、教育等多项意义。郑玄认为此篇内容乃记载人们学习与教育的意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更具体指出,本篇是谈古代学校教人、传道、授业的顺序以及教育得失与兴废的缘由,因此称为“学记”。
本篇是相当完整而且成熟的教育论著,开宗明义即提出化民成俗的教育意义,也指出教学相长的重要观念,并提供教育者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预防、适时、循序、观摩,尤其重视导引启发学生,而非一味强迫学生记诵;同时又从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不同角度讨论有关的学习原则。本篇的时代距今虽已久远,但今日读来仍然很有意义。
【原文】
发虑宪[1],求善良,足以闻[2],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1]宪:法。
[2](xiǎo):小。闻(wèn):声誉,名声。
【译文】
思想符合法度原则,招求善良贤能之士,这样能够博取小的名声,但不足以感动大众。亲近贤人、体恤远方的臣民,这样能感动大众,但不足以教化人们。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们并形成良好的风俗,就一定要从办学校、兴教育入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1]:“念终始典于学[2]。”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兑(yuè)命》:“兑命”当作“说命”,《尚书》佚篇名。下同。郑注:“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今本伪《古文尚书》有《说命》上、中、下三篇,不可信。2008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收藏一批流失到香港的战国竹书,经李学勤带领团队整理研究已陆续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2012年出版),其中第三辑有《说命》上、中、下三篇。清华藏《说命》简长45厘米,每篇末简简背都有篇题《傅说之命》。此处所引“《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不见于清华竹简本,整理者认为“这应该是由于《说命》的传本有异”。
[2]典:常。
【译文】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知晓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百姓,以兴办教育为先。《说命》说:“自始至终惦念着致力于学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1]。”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学(xiào)学半:教与学,各获益一半。上“学”字,即“教”。此处所引“《兑》命曰:学学半”,不见于清华竹简本。
【译文】
即使有美食佳肴,如果不吃一口,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深刻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它好在哪里。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发觉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够反省自己;发觉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说命》说:“教与学,各获益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1],党有庠[2],术有序[3],国有学。比年入学[4],中年考校[5]: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6]:“蛾子时术之[7]。”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家有塾:据孔疏,古代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居民子弟受教于塾。塾,与后文“庠”、“序”、“学”皆指古代学校名。
[2]党:据《周礼·地官·大司徒》,五百家为党。党属于乡。
[3]术:据郑注,当为“遂”。据《周礼·地官·大司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在远郊。
[4]比(bì)年:每一年。
[5]中年:间隔一年。
[6]《记》:孔疏:“旧人之记先有此语,记礼者引旧记之言。”
[7]蛾(yǐ)子时术之:旧注说,蚂蚁不停地衔土,最终垒成了土丘。蛾,同“蚁”。术,指蚂蚁不停地学习衔土。
【译文】
古代的教育场所,二十五家的闾有塾,五百家的党有庠,一万二千五百家的遂有序,天子、诸侯的国都有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要考核一次:第一年,考核阅读经文的句读能力并辨别学习兴趣的方向;第三年,考核是否专心课业且善于合群;第五年,考核是否精专广博且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核讲论学问及识人交友的能力;完成这七年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就称为“小成”。第九年,知道触类旁通,想法独立而又不违反师教,就称为“大成”。学业大成后,就足以教化人们、移风易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之道。《记》中说:“蚂蚁不停地学习衔土,终于垒成了土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1],示敬道也。《宵雅》肄三[2],官其始也[3]。入学鼓箧[4],孙其业也[5]。夏、楚二物[6],收其威也。未卜褅不视学[7],游其志也[8]。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9]。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10],士先志[11]。”其此之谓乎!
【注释】
[1]皮弁:即皮弁服,一种礼服名。可参看《郊特牲》“天子适四方”节注[13]。祭菜:即释菜礼,将菜放置在先圣、先师的神位前进行祭祀。见《月令》“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节注[5]。
[2]《宵雅》:即《小雅》。宵,小。肄(yì)三:学习三篇诗歌,即《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肄,习。
[3]官其始:劝诱初学者立志任官事上。据郑注,《小雅》这三篇诗歌都属于君臣宴乐、犒劳辛苦的内容,安排学生学习可以劝诱学生事上的意愿。
[4]入学鼓箧(qiè):这一种入学的仪式,开学时,大胥之官击鼓以召集学生,到齐后,打开书箱,取出书籍。鼓箧,郑注:“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也。”
[5]孙(xùn):通“逊”,敬顺。
[6]夏、楚:两种教鞭。夏,用槄(tāo,山楸)木制作;楚,用荆条制作。
[7]视学:即考核评判优劣。
[8]游其志:让学生优游心志,不急于求成。游,优游从容。
[9]躐(liè):超越。
[10]官:已仕者。
[11]士:未仕者。
【译文】
大学开学时,学生要穿着皮弁服,在先圣、先师神位前祭菜,表示敬重师道。诵习《小雅》中的三篇诗歌,这是为了劝导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立志做官事奉君上。入学时,击鼓召集学生,打开书箱取出书籍,使学生敬顺学业。使用夏、楚两种教鞭鞭笞违规的学生,收敛他们的气势。天子、诸侯没有经过占卜举行褅祭前,就不到学校视察考核,让学生志意从容宽松,学习不会紧迫急切。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却不事事叮咛,让学生动脑筋、存疑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随意提问,因为学习不能逾越等级。以上七项,就是教学的大纲。《记》说:“凡是学习,学做官就先学为官之事,学做士就先学学士之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1],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弦;不学博依[4],不能安《诗》;不学杂服[5],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6]。《兑命》曰:“敬孙务时敏[7],厥修乃来[8]。”其此之谓乎!
【注释】
[1]时教:因时施教。朱熹将“时”字属上句,读为“大学之教也时”,认为即《王制》篇中“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正业:孔疏,即先王的正典,而非诸子百家。
[2]居学:指居家休息时的辅助性的学习。以下“安弦”、“博依”、“杂服”、“兴艺”等,都是“居学”的内容。
[3]操缦(màn):操弄琴弦。缦,弦索。
[4]博依:广博的譬喻。《诗经》善用比兴的写作手法,读者必须博学多闻,知道天地草木、鸟兽、虫鱼之事,才能理解《诗经》的内在意涵。
[5]杂服:指各种礼服、燕服。
[6]辅:指朋友。
[7]孙(xùn):通“逊”。此处所引“《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不见于清华竹简本。
[8]厥:其。修:修正业。指修业的成果。
【译文】
大学的教学,要因时施教安排授课内容,教学内容一定是先王的正典,课后休息一定在居所有各种学习。不学习拨弄琴弦的指法,就不能把琴弹好;不广博地学习比兴比喻,就不能真正领会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弁冕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操持执行礼典礼仪;不喜好精深博雅的技艺,就不能有乐趣地学习。所以君子对于学习这件事,要时刻怀藏着学习的心愿,不断研修,休息时不忘学习,游乐时也不忘学习。这样才能安心学习并亲近师长,与朋友快乐地交往而信奉所学的道理。所以,即使离开师长朋友也不会违反所学的道理。《说命》说:“敬重道义,谦逊问学,努力学习,时刻学习,尽快实行,那修业的成果才会到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佔毕[1],多其讯言[2],及于数进[3],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5],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8],其此之由乎!
【注释】
[1]呻其佔(chān)毕:指教师不懂经义,只会吟读简册,无法为学生诠释义理。呻,吟诵。佔毕,指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佔,视。毕,指简。
[2]讯:王引之说,应读为“谇”。多其谇言,即多其告语,指学生还没有自己思考领悟,就将答案告诉学生。
[3]及于数(sù)进:追求于速进。及,通“汲”,汲汲。数,通“速”。
[4]安:知晓。
[5]使人:即教人。
[6]佛:通“拂”,乖戾。
[7]隐:厌恶。
[8]刑:成功。
【译文】
今天的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拿着简册吟读,不等学生自己思考领悟就生硬灌输,汲汲于加速进度,而不管学生是否真的知晓道理,教学不是诚心诚意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有所保留。教师施教就违背常理,学生求学也乖戾抵触。正因如此,学生厌恶学习而且痛恨自己的教师,感到学习的痛苦而不知学习的好处。即使完成了学业,也必然很快地会忘掉学过的东西。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1],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2],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注释】
[1]豫:预备,预防。
[2]陵节:超越阶段。孙(xùn):通“逊”,顺。
【译文】
大学教育的方法:在邪念未萌发之时就加以禁止,这叫预防;在可以接受教育之时就加以教育,这叫适时;不超越学习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教,这叫顺序;互相观察而学习别人的优点,这叫观摩。这四项,是教育之所以能兴盛的方法。
【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2];燕辟废其学[3]。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注释】
[1]扞(hàn)格:抵触。
[2]燕:轻慢。
[3]燕辟废其学:孔疏:“堕学之徒,好亵慢笑师之譬喻,是废学之道也。”燕辟,郑注:“亵师之譬喻。”
【译文】
邪念萌发后才加以禁止,就会抵触抗拒而不能战胜邪念;过了能够接受学习的年纪之后才学习,就会劳累辛苦而难有成效;教学杂乱而不依顺序,就会破坏混乱教学体系而无法治理;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相互交流切磋,就会孤陋寡闻;轻慢朋友就会违背师教;轻慢老师的训喻,就会荒废学业。这六项,是教育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
【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1],强而弗抑[2],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注释】
[1]道(dǎo):导引。下同。牵:牵制。
[2]强(qiǎnɡ):劝勉。
【译文】
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又知道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教育学生时,引导而不牵制,劝勉而不压抑,启发思考而不说尽。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抑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和顺,易于领会接受,又能独立思考,这就称得上善于教谕了。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1]。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1]止:指学者尚未知晓通透道理,却又不请教咨问,将自己想法作为结论。孔疏,“此失在于自止”,这是“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学生容易产生四种过失,教师必须了解。人们学习时,有的失于贪婪求多,有的失于孤陋寡闻,有的失于肤浅而不知深究,有的失于自以为是而故步自封。这四项过失的产生,心理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必须知道他们的心理,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并纠正他们的过失。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1],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注释】
[1]臧(zānɡ):善。
【译文】
善于唱歌的人,能使人感动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唱;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听懂了他讲的道理、继承他的志向。言语简约而通达,精微而妙善,少用譬喻而意义明白,能够做到这几点,就称得上是能使人继承志向的人。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1]。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2]。”此之谓乎!
【注释】
[1]博喻:孙希旦《集解》:“谓因学者之材质而告之,而广博譬喻,不拘一途也。”即因材施教。
[2]三王:夏、商、周三代之王。四代:三代加虞。
【译文】
君子知道到达学问之路的难易,而且知道学生的素质有好有坏,然后能广用比喻、因材施教。能广用比喻、因材施教,然后才能为人师表,能为人师表,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国君,所以和老师学习,就是在学习做国君。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记》说:“三王、四代都是以老师为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1]。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2],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注释】
[1]严:尊敬。
[2]诏:教。
【译文】
凡学习之道,最难的就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敬,然后道才会受到尊重,道受到尊重,然后人们才知道尊崇敬重学问。因此有两种情况国君是不把臣子当作臣子看待的:一种是当臣子担任祭祀的尸时,国君不敢把他看作是臣子;另一种是当臣子是自己的老师时,国君不敢把他看作是臣子。大学的礼仪,即使是给天子讲学,老师也不必面向北方表示居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1];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2];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1]庸:功劳。
[2]说(tuō):通“脱”,解脱。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效果加倍,学生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减半,学生又从而埋怨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攻伐坚硬的木材,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关节处,等到时间一长,木材就脱落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好比撞钟,小力地敲打钟声就小,用力地敲打钟声就大,从容不迫地敲打,钟声就渐渐止息;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正与此相反。这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
【原文】
记问之学[1],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注释】
[1]记问之学:预先背诵书中内容。
【译文】
只靠预先记诵书中的内容来给学生讲授,这不足以成为老师。一定要听了学生发问后才加以解答吧!如果学生有疑惑却没有发问的能力,他才主动为学生解惑;如果为学生讲解了而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先搁置一旁,以后再讲解也是可以的。
【原文】
良冶之子[1],必学为裘[2];良弓之子,必学为箕[3];始驾马者反之[4],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注释】
[1]冶:冶铸。
[2]为裘:以兽皮缝缀裘衣,把一片片的兽皮拼合成皮衣。
[3]为箕:畚箕必须由弯曲柳条编制。本节前两句,李调元《礼记补注》认为,虽然冶铸与缝制裘衣、制弓与编制簸箕,表面上是不相关的事,但方法与道理却是可以借鉴学习的,作者是借此说明“学者贵于善悟也”,也就是举一反三的学习之道。
[4]始驾马:初学驾车的幼马。反之:据孔疏,这是指由大马驾车在前,而将学习驾车的小马系在车后,一反大马驾车的常态,是为了让未曾驾车的小马勿因惊恐而奔驰,逐渐熟悉适应驾车。
【译文】
优秀的冶铸工之子,一定要学习缝制裘衣;优秀的制弓匠之子,一定要学习编制畚箕;刚开始学习驾车的幼马,与大马在车前驾车的位置正相反,车子行在幼马前。君子明白了这三件事的道理后,就可以触类旁通,立志学习了。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1]。鼓无当于五声[2],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3],五色弗得不章[4];学无当于五官[5],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6],五服弗得不亲。
【注释】
[1]比物丑类:指排比并列各类事物。丑,比。
[2]当:主。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3]五色:青、赤、黄、白、黑。
[4]章:通“彰”,显明。
[5]五官:据《曲礼下》“天子有后”节,指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这里泛指政府各级官吏。
[6]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这是按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确定的穿着丧服的规格、服丧时间长短、服丧内容的丧礼制度。
【译文】
古代的学者,喜欢排比并列各类事物。鼓,本不属于五声,而五声若没有鼓的调节就不能和谐;水,本不属于五色,而绘画时若没有水的调和,五色就无法彰显色彩;学,本不属于五官中的一职,而五官若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治理之道;老师,本不属于五服,而五服之内的亲属不通过老师教导,就不知道应当怎样互相亲近。
【原文】
君子曰[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2]。”
【注释】
[1]曰:原本脱此字,整理者补出。
[2]学:孔疏引作“本”,故注家多以“本”字作解,如孙希旦《集解》、朱彬《训纂》等。孔疏:“不官为诸官之本,不器为诸器之本,不约为诸约之本,不齐为诸齐之本。”此处作“学”亦通。
【译文】
君子说:“最大的德性不局限于任何官职,最高的道理不拘泥于任何器用,最大的诚信不必用符券约束,最要紧的天时不会将万物消长、荣枯、兴衰整齐划一。明白了这四项,就可以有志于学习了。”
【原文】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1],或委也[2]。此之谓务本。
【注释】
[1]源:孔疏引或说云:“源则河也。”
[2]委:孔疏引或说云:“委则海也。”
【译文】
夏、商、周三代君王祭祀河川,都先祭河再祭海,河是源头,海是众水之所汇聚。这就叫作务求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