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载
【诗人小传】
(1271—1323) 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徙家杭州。有文名。年四十,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编修官,预修《武宗实录》。延祐初,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范梈、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其诗雄浑流丽,五律尤佳。其文以气为主,深受赵孟頫推崇。《元史》称“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有《翰林杨仲弘诗集》。
宗阳宫望月
杨 载
老君堂上凉如水 [1] ,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赏析】
以苍悍“如百战健儿”饮誉诗坛的杨载,其实也常有越世升仙的飘逸之思。这首被后人叹为“绝唱”的《宗阳宫望月》,正表现了他“夜阑每作游仙梦”的奇妙思致。
不过这“夜”,并非是潇潇洒洒的春雨之夜,也不是在云气濛濛的城邑之中。“窗间夜雨消银烛,城上春云压彩旗”———那样的夜,是富于色彩和声韵的;它所带给诗人的思绪,也透着万家灯火的暖意和笑语融融的淋漓。此刻,则是皓月千里的中秋之夜,而且是在耸入半空的“老君台”上。所以,浮现于诗人笔端的夜境,也异样的清空和幽缈:“老君堂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前句未见人影,先让你领略那洒满“老君堂”栏槛阶砌的月色:它明漾清纯、轻盈如水,然而也与这秋夜相似,带着特有的清凉感。后句才把镜头推近,从缥缈月光中显现一位孤清的诗人,他正默然无语,久久仰望着高挂“老君台”巅的圆月。月而状之以“冰轮”,见得分外明莹,而且圆转如轮、清澄可爱。因为又是“坐看”,诗人的举首凝望,便显得格外安闲,甚至也忘却了时光之流驶:转眼间已是沉沉“二更”。
开笔两句已将深夜望月的清幽之境造足。但毕竟还少了些空间感———这样的境界固然美妙,倘在假山玲珑的池畔月下,或是歌吹暂歇的繁华街市,也一样可以领略到。诗人所置身的,却是远离尘俗的高处、“老君台”上的楼观,那境界又岂是凡俗世界所可涉想!颔联“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的跳出,正于刹那间将高度提升,使读者带有了身临半空的缥缈感。当你透过朦胧月色俯看大地,它竟显得那般幽渺。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河港,而今全隐在了月光深处,只约略可辨其轮廓模糊的“微影”;环顾四周,则仿佛已身浮于九天之上,连清风、坠露,也似乎全从此处飘洒向人间!宇宙茫茫,空寂无边,此刻与诗人相伴者(指诗境中,而非实境中),唯有这孤然浮耸的老君一“堂”,静静运转的月魄一“轮”而已!在如此幽渺的境界之中,谁能不飘飘欲仙?颈联“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便是诗人飘飘欲仙中化生的幻境。“蛟龙”、“鸾凤”,都不是凡俗之物———那是逍遥自在的神仙,才有幸乘坐的灵虫异羽。庄子《逍遥游》所状貌的“藐姑射之神”,不正是“乘云气,驭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的么?刘向《列仙传》中的萧史、弄玉,更是在“凤皇来止其屋”以后,才“一旦皆随凤皇飞去”,成为令千古企羡的仙侣的呵!这一切美丽的神仙传说,而今全都悠悠不尽地从诗人脑海浮起;在意绪葱茏之中,诗人的眼前也忽然涌生出海市蜃楼般奇景:只见老君堂的金字匾额(“金榜”)下,分明有两条飞龙蜿蜿而舞———那不是《神异记》所叙的“西方有宫”、“五色黄门,有金榜而银镂”的神人居住之境?云气缭绕的空中,忽又响起悠扬清越的乐音。抬眼而望,原来是彩翼熠耀的双鸾,正载着仙子吹笙而降!
这当然只是诗人在“九天风露寂无声”中凝想的虚境。然而,它又是怎样缤纷绚烂和辉煌照眼!这虚境的涌现,顿使前文的高寂、清幽气息为之一扫;那孤清耸立的“老君堂”,那明莹如“冰轮”的素月,便全沐浴在这一派奇光异彩之中。迷离恍惚的诗人,似乎也已飘越千里,置身于《山海经》所述的昆仑神薮,置身于《史记》所记道家方术之士无限向往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那里有直达天庭的“九重增城”,有“黄金白银”的巍峨宫阙!而按照神话传说,这些神仙居处之地,四周均有“弱水三千丈”环绕,渡船难越,“鸿毛不浮”。凡俗之人,又哪有身临一窥之幸?我们的诗人,却在这幽峭的老君台上,领略了那神山、仙岛般的奇境!诗人沉醉了,在如幻如梦之际,禁不住脱口而呼:“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全诗在这悠然自得的欣喜一呼中收止,而读者的眼间,似还能见到宗阳宫的月光,正辉映着诗人,在梦幻中冉冉驭龙飞升……
杨载的诗在元代四大家中,特以“沉雄典实”擅场。如“落日波涛壮,晴天岛屿孤”、“挟书万里朝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等,皆苍健雄悍,为明人所称道。但正如胡应麟《诗薮》所指明的,杨载所独创的“绝妙境”却不是这些,恰恰是“夜阑每作游仙梦,月满琼田万鹤飞”那样的空灵缥缈之作。《宗阳宫望月》亦正如此,诗人在这里似乎完全换了一副笔墨:落笔潇洒,吐韵高妙,实中出虚,以成清奇瑰幻之境。其逸兴遄飞处,大有谪仙李白之风。这或许正是它所以被叹为“绝唱”之故吧?
(徐旭文)
注 释
[1].据《西湖游览志》,“宗阳宫”本宋德寿宫后圃,内有“老君台”、“得月楼”。此次登老君台玩月,乃当涂杜道坚发起,“中秋集儒彦”,分韵赋诗,杨载得“声”字首唱。陶玉禾称杨诗“高华宏亮,即在唐音中亦是高调”。
宿浚仪公湖亭(其二)
杨 载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赏析】
杨载诗歌中除了送赠、怀古和题画诗外,写景之作占有很大比例。一些写景诗运用细密清淡的笔法,写得颇有情致。
《宿浚仪公湖亭》原诗共三首,本首是第二首。第一首诗中提到“夜宿湖亭”,并描述了“四更风露”、“屋角斜月”。第二首应是第二天所见。
诗题所称“浚仪公”即赵孟頫。赵孟頫系故宋宗室,入新朝后,文人(特别是后学晚生)不便相称,乃以郡望代之。浚仪是古地名,治今河南开封,即宋都汴梁。又作者比赵孟頫小十七岁,他的成名颇得赵之推许。《元史》本传说“初,吴兴赵孟頫在翰林,得载所为文,极推重之。由是载之文名,隐然动京师”。故“宿浚仪公湖亭”云云,想系杨载游幕之作。浚仪公湖亭未详何处,但它的地理环境却是可以想见的。连绵不断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湖水。就在这青山脚下、湖水旁边,坐落着这座湖亭。诗中所写之景,就是诗人在湖亭中极目眺望时所见。
“两两三三白鸟飞”从飞鸟着笔。“两两三三”不仅是为了说明飞鸟的数目,这里叠用数词,是为了刻画飞鸟那种不慌不忙、优悠闲散的飞翔情态。湖中的鸟儿可能不止一种,诗中专写白鸟,是为了造成鲜明的颜色对比,突出画面的生动感。试想那雪白的飞鸟下,荡漾着碧蓝的水波;白鸟碧波交相映照,显得空明澄澈,令人心旷神怡。
“背人斜去落渔矶”进一步描写飞鸟。“背人”指避人。白鸟似乎发现了有人在凝望它们,所以便想离去。但这些调皮的家伙,又想在观赏者面前卖弄一下轻盈的身姿,于是在空中做着漂亮的翻飞动作,向远处的渔矶落去。“斜去”二字准确地刻画出了白鸟那轻盈优美的飞翔姿态。
前两句描写了湖鸟之后,后两句转入描写云山。按照通常的情况,一场大雨过后,便会烟消云散。但本诗描写的却是“雨余不遣浓云散”,说明只是微雨。这团浓云好像非常依恋这里的湖光山色,“犹向山前拥翠微”一句把云团写成了具有灵性的活物。它从湖水上空慢慢扩展开去,拥向连绵的青山,使青山显得更加葱茏。一个“犹”字写得温柔多情,颇有些缠绵的意味。这团多情的云块恐怕正象征着诗人留恋这番风光的心情意绪吧。
短短的四句诗,描写到湖光山色,飞鸟闲云,所有这些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雅素淡的水墨画。飞鸟和闲云在诗人的笔下,都成了具有灵性的东西。作者有极其敏锐的感受能力,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细微的变化,捕捉自己内心世界细微的律动,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造就了优美的艺术境界。
(程相占)
宿浚仪公湖亭(其三)
杨 载
几年乡梦隔江湖,此日登临兴不孤。
小艇欲行无远近,不愁归醉要人扶。
【赏析】
这是原诗的第三首,写诗人留宿浚仪公(赵孟頫)湖亭之后,驾一叶小船,泛舟畅饮的兴致。
杨载本是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杭州。四十多岁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登进士第。在北方滞留的那段时间,纯粹是出于功名仕途的考虑。但他的官宦生涯并不十分得意。人在失意困顿的时候,往往产生思乡之情。“几年乡梦隔江湖”一语,正说明了杨载对自己家乡山水的怀恋。一梦就是几年,几年都做着同样的梦。“隔江湖”意为被江湖隔绝,乡梦难以成真。愈是难以成真,便愈是渴求。这开头一句充分表现出来的思乡之情,为下文蓄足了势。“此日登临兴不孤”是第一句中思乡之情的发展,但感情波澜却有了回旋。诗人对家乡的山水如此向往,如此怀念,但今天虽然未回到家乡,但在浚仪公湖亭小住,蒙其爱赏眷顾,也有宾至如归之感。不免逸兴遄飞,心情一定非常激动而不平静,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兴不孤”正说明诗人思绪万端,有欣喜,有惊异,或许还有感慨。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不管是事业上的成功者或是失败者,心情都会相当复杂,何况诗人身在客中,心怀思乡之情。
“小艇欲行无远近,不愁归醉要人扶。”诗人索性走下湖亭,登上了一叶扁舟,任性泛游。“小艇”即小船。与其说是“小艇欲行”,倒不如说是表现了诗人在解脱了诸多压抑之后的一种轻松感。“无远近”不是说真的没有了空间距离,而是随处皆可,无处不可,湖水中的一切都显得新奇,显得亲切,无一处不值得留恋,不管漂荡到哪里,都没有任何妨害。可谓乘兴而往,兴尽而返。诗人放纵小船在湖面上漂流,可能是他在试图追寻往日的旧梦。因为梦境总是飘忽不定的,只有随着感觉走,任性纵情,才可能会更贴近梦境。“不愁归醉要人扶”更强化了这种情绪。诗人开怀畅饮,一面还安慰自己,不用担心醉酒之后无人搀扶,因为这随意漂荡的小船便是归宿,无论漂到哪里、醉乡何处,又会有什么要紧呢?
本篇抒写游兴,用素墨淡笔,从乡梦入而从逸兴出,曲折宛转,但又含蓄无垠。何谓“兴不孤”,作者没有明说,只从小艇荡桨,随意所之,透露出闲适澹远的意趣。
(程相占)
古 墙 行
杨 载
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以身佩安危。疏恩治第壮舆卫,缩板栽榦由偏裨。下锸江城但沙卤,往夷赤山取焦土。帐前亲兵力如虎,一日连云兴百堵。引锥试之铁石坚,长城在此势屹然。上功幕府分金钱,欢声如雷动地传。尔来瞬息逾百年,高崖为谷惊推迁。华堂寂寞散文础,乔木惨淡栖寒烟。我入荒园访遗古,所见惟存丈寻许。废坏终嗟麋鹿游,飘零不记商羊舞。王孙欲言泪如雨,为言王孙毋自苦。子孙再世隳门户,英公尚及观房杜。如君百不一二数,人生富贵当自取,况有长才文甚武。公侯之后必复初,好把家声继其祖。
【赏析】
沧海桑田,荣枯兴衰,往往成为诗人吟咏的话题。面对今日的破败荒凉,追忆往昔的繁华兴盛,大都会情不自禁,感慨万端。杨载的《古墙行》便是这样的一首诗。
全诗按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循王府第的固若金汤,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后半部分描绘府第今日的破败荒凉,借安慰王孙之苦,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
“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以身佩安危”交待昔时修筑府第的背景。一一二七年一月,金兵攻破北宋京城开封,俘虏徽宗、钦宗。金军退出开封后,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于同年五月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为宋高宗,年号“建炎”,后来赵构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传说中有“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故此诗中称为“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张俊。张俊曾劝赵构南渡,据江为险;南渡后,张俊平定苗傅、刘正彦等反叛,又屡破金人进犯,屡建战功,最为高宗所器重,死后追赠循王,故诗中称为“以身佩安危”。
因为张俊功重一时,绍兴十三年(1144),“敕修甲第,遣中使就第赐宴,侑以教坊乐部”(《宋史》本传)。“疏恩治第壮舆卫”以下十句即指此事。高宗下达恩命,为张俊修治府第,以壮其车马护卫。“缩板栽榦由偏裨。”可见工程重要,全由将士动手,不用民伕。板榦,都是筑城工具,偏、裨,指将佐卫士。“下锸江城但沙卤,往夷赤山取焦土”,说明了建造循王府第工程的浩大。修建府第必须使用大量的土石,筑第的将士在杭州这座滨江城市下锸(锹),但疏松的沙土和碱土又不适宜,所以必须搬运土石。“夷”指削平;“赤山”本是传说中的山名,此指大山。因其名“赤山”,故想象其土为“焦土”。“帐前亲兵力如虎,一日连云兴百堵。”张俊手下兵将个个力壮如虎,一天之间,百堵高墙便拔地而起,耸入云端。这里接连用了两个夸张手法:削平大山用于筑墙,说明府第工程浩大;府墙高入云端,拔地而起,说明它气势宏伟。那么府墙的坚固程度如何呢?“引锥试之铁石坚,长城在此势屹然。”相传十六国夏王赫连勃勃筑统万城,每块土方皆用锥刺之,刺入则杀筑者,不入则杀刺者,以故城坚固无比。“引锥”句暗用此典。拿大铁锥来刺击试验,府墙就像铁石一样坚固;又如同稳固无比的万里长城一样,高高屹立在天地之间。紧接上文的两个夸张,这两句又连用两个比喻,更进一步渲染府墙的坚固和气势。这样,两个夸张,两个比喻,把府墙的不凡声势和无比坚固描绘得淋漓尽致。“上功幕府分金钱,欢声如雷动地传”,描述府第建成之后,论功行赏,上下欢声雷动,可见颁赏之多,从而侧面烘托出了筑第费用之大。总之,这一部分调动了诸多艺术手法,选择了修建府第时筑墙这个重点,从不同侧面加以烘托,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印象:如此宏伟坚固的府第,一定能永久地屹立在天地之间,经受得住万古的风吹雨打。然而,诗的下半部却陡然一转,描绘了一幅极其荒凉破败的景象。
“尔来瞬息逾百年,高崖为谷惊推迁。”历史的长河日夜奔腾,瞬息之间百年已逝。高崖为谷,沧海桑田,那宏伟坚固的循王府第于今又在哪里?“华堂寂寞散文础,乔木惨淡栖寒烟。”昔日繁华的殿堂已死气沉沉,雕饰的墙基散漫朽烂;堂前的故国乔木,唯有寒烟阴雾缭绕其间。“我入荒园访遗古,所见惟存丈寻许”进一步描绘府第的巨大变化:府墙本来高入云端,势如长城,而今却只剩下丈把来高;本来是坚如铁石,威如大山,而今只留下败堵残垣;本来是亲兵如虎,欢声雷动,而今却人迹罕至,一片飘零。这种反差太大了,不能不使人感慨万端。“废坏终嗟麋鹿游,飘零不记商羊舞”两句意蕴相当深刻。“麋鹿游”用吴王夫差亡国、姑苏台上见麋鹿游之典。“商羊”是传说中的鸟名,大雨前,此鸟常屈一足起舞。汉代刘向《说苑·辨物》篇载:“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诗中运用此典,加深了感慨之情。商羊是能够预知风云变幻的灵物,但处于繁盛时期的人们却忘记了它,因此对世事的盛衰不能预知。一旦盛极衰来,只能面对荒园野鹿、破败凋零,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诗人在这里流露出的居荣思辱的感慨,也是对世事变幻的无奈:即使能够预知,又该能如何呢?世事毕竟是要变迁的啊!
出于这种无奈和感慨,诗人对“王孙”即张俊的后人进行了劝慰和开导。“王孙”株守在废第里,偶见诗人经过问询,自不免欲言未言、已泪下如雨。对此,诗人劝慰道:你不要太感痛苦了,想大唐贞观的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生前相业何等隆赫,其子房遗爱、杜荷都娶了公主,但两位贤相一死,不久其子便或被杀,或流放,家声大跌。无怪目睹其事的另一位唐初功臣李勣(封英国公),在临终前感叹道:“我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苦作得门户,亦望垂裕后昆,并遭痴儿,破家荡尽。”(《旧唐书·李勣传》)可见,名臣之后,再世而隳毁其家,实是常事;像王孙您这样尚能留居旧第,已是百不存一二、非常可贵难得的了。人生要自取富贵,不能依赖先人余萌,您有文武长才,又是公侯名门之后,定能重振门户、绳武乃祖的。这一段话,在全诗占了三分之一篇幅,可见诗人感慨良深。另外,这一段其实也是诗人对于富贵显达的态度的流露。杨载中年以后才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最终也未能显达,他的诗歌中经常流露出对飞黄腾达的渴求。因此,他在本诗的结尾处才不厌其烦地鼓吹富贵荣华、光宗耀祖。这从一个侧面,亦可展示元代知识分子的深层心态。
怀古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题材,但像本诗这样采用歌行体的形式却为数不多。较之常见的以含蓄蕴藉取胜的短篇怀古之作,本诗所采用的大肆渲染、淋漓铺排的手法,就显得新鲜而独特,不失为一篇风格独具的怀古作品,尽管其末段的思想有些失之平庸。
(程相占)
到 京 师
杨 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赏析】
“诗家清景在新春。”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在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春天来临的信息,哪怕只是一点新绿,一声鸟啼,那种惊喜之情是自不待言的。杨载的这首绝句,正是久冬逢春之时欣喜心情的表露。
“城雪初消荠菜生”点出地点和时令。“城”这里指元代京城大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封建士子们的眼里,京城往往负载着他们的政治希望,仕途的沉浮荣辱往往决定于停驻京师或是离开京师。因此这个地点的深层意蕴决不能轻易忽略。“初消”指雪刚刚消完,或许还有一些残留。但严寒再也不能笼罩大地了。不是吗?几处丛生的荠菜已经冲破开始酥松的冻土,崭露出勃勃的生机。可能它还很微弱,但在满目萧瑟的初春之际,任何一点新绿都是生命勃发的象征,都蕴含着无尽的希望。所以这个细节也不能忽略。
“角门深巷少人行”以环境的寂静落寞,说明诗人境况的冷落。“角门”指偏门,是诗人到达京师后的寓所之门。“深巷”指偏僻的小巷。有元一代,儒士的地位、出路和境遇始终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起用儒士为官的问题上存在着民族歧视,以及与此有关的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元代的科举又时行时废,科举制度本身又有诸多不利于汉族士子的规定。因此,汉族士子进仕的机会非常有限。杨载自幼博览群书,期待“应有声名达帝前”,但直到四十多岁才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故而初到京师,门前冷落,大有“贫在闹市无人问”之慨。
然而,就在这寂寞寥落的偏僻小巷里,突然“柳梢听得黄鹂语”,一声清脆的鸟鸣,从柳梢枝头传了下来,打破了所有的沉寂。黄鹂本无情,此时却有语。这与其说是黄鹂的鸣叫,倒不如说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声欢呼:尽管自己仕途艰难,但现在不是已经奉诏进京了吗?希望就在眼前!“此是春来第一声”把诗人心中那种惊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到处莺歌燕舞”固然更为繁华热闹,但已经没有“春来第一声”的新鲜感了。唐代诗人韩愈《春雪》诗中“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刚刚感觉到春天来临之时的心理状态。些微淡淡的绿芽,就使人又惊又喜,何况第一声鸟鸣呢!更何况是善解人意的黄鹂,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声欢呼呢!
杨载所著《诗法家数》一书,曾提到写景要“景中含意”。本诗所设之景,无一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的确达到了“景中含意”。“景中含意”也就是情景交融。这首绝句淡淡写来,似乎毫不经意,但兴象自然,意境优美,深得唐人三昧,称得上是元代“宗唐”风气中成功的作品。
(程相占)
梅梁 [1] 歌酬郑集之
杨 载
大禹之功及天地,庙有梅梁何足异?奈何过用铁索缠?太祝为之欲徼利。每言变化失其所,去作老龙治风雨,一声霹雳震岩扉,千尺蜿蜒辞殿户。七月槁苗沾块土,忧杀村中老农父,买羊沽酒祭梅梁,祭罢祠官传好语。吁嗟老农无尔愚,大禹有神焉可诬!汝曹淫祀欲求福,此物为妖当伏诛。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是作者与友人郑集之的酬唱之作,郑集之生平不详。诗中围绕禹庙梅梁的传说和祭祀展开,表达了诗人不信怪异、反对淫祀的观点。
诗一开头就开门见山,摆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肯定大禹治水的辉煌功德之后,指出禹庙梅梁不足为怪。至于用铁索缠绕梅梁,以及有关梅梁的种种神奇传说,都是那些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故弄玄虚,是他们用以诈取钱财的卑鄙手段。他们时常危言耸听,声称梅梁会变成老龙兴风作雨,当它升天入湖之时,会搅得天地不宁,霹雳炸响,声震岩山,龙身蜿蜒,垂天千尺。这些可笑的神话在民间有着相当的市场,因此梅梁也成了祭祀的对象。
作者关于梅梁的这番议论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明显针对性的,诗的后半部分,就是对当时农夫求雨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月禾稼将熟,正是极需水分的时候,偏偏久旱无雨,庄稼枯槁,老农为之心急如焚,于是买羊打酒,虔诚祭祀梅梁,希望老龙显灵,呼风唤雨,解救旱情。而那些掌管祭祀的祠官在收足了供物以后,总是用那套虚妄的好言好语来安慰农夫。诗人不禁感叹老农太愚蠢,因为祭祀梅梁就意味着对大禹的不敬,而且这样不辨对象地滥行祭礼,是不可能求到什么福分的。最后诗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梅梁果真有什么灵异的话,也只能是妖异,不该是供奉的对象,而应斩杀。
明初人瞿佑的《归田诗话》里说,杨载这首《梅梁歌》当时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称赞,我想本诗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艺术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它直接干预了生活,旗帜鲜明地指斥和反对当时泛滥成灾的淫祀。元代统治者大力崇佛,每年各类佛事所供,花费不计其数,在这样一种迷信气氛的笼罩下,各种方士、术数应运而生,因此五花八门的祭祀供奉、道士作法不胜枚举,百姓虽身受其害,却往往浑然不觉,甚至倾心好之,而杨载一针见血地指出术士们“徼利”的险恶用心,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作用。
本诗语言晓畅,情真意切,节奏明快,读来感觉气势颇为雄壮。元代中期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的诗均享有盛名,各有所长,世人大多认为虞集首屈一指,杨载却颇不以为然。相传虞集和杨载曾在京口相会,杨载屡屡讥刺虞集不会作诗,虞集于是携酒登门,讨教作诗之法,杨载并不直言相告,只顾喝酒,酒酣之后,信口吟出,举座倾倒。(见元季陶宗仪《辍耕录》)可见杨载素以酣畅淋漓的诗风自负,并且认为好诗的首要条件就是气势。唐、宋以后,文人作诗存在着两个倾向,一类重视写,追求阅读的美感,因此讲究词藻典故,比较强调表面形式,强调深远含蓄的效果;另一类则重视吟,强调听觉和朗读时的快意。元人较多偏向于后者,杨载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因为杨载重“吟”,因此他作诗一挥而就,然而在不断重复的吟诵中,又不时发现问题,补充修正,所以他的诗稿总是改了又改,经常是定稿与初稿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不过,不论如何修改,杨载的诗总是保持着音节的流畅,或者恢宏的气势,这就是“吟”的效果。
虞集曾评论杨载的诗风说:“杨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参见揭傒斯《范先生诗序》)可见虞集也认识到杨诗以雄浑有力的诗格见长。杨载的诗多不注重字词的雕凿,而尤其重视谋篇立意,重视语气变换的效果。如本诗先连续采用一个反问句,一个设问句,较委婉地指出奇异神话掩盖着的卑劣用心;最后又以感叹句、反问句直截了当地摆出自己的观点,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充分显示出诗人强劲的内心力量和虎虎生气。
(孙小力)
注 释
[1].梅梁:梅树树干制成的房梁,用于禹庙。明人刘绩《霏雪录》曰:“(会稽)禹庙梅梁,乃大梅山所产梅树也,山在鄞县东南七十里。……唐张僧繇图龙其上。夜大风雨,尝飞入镜湖与龙斗。人见梁上水淋漓湿,萍藻满焉,始骇异之,乃以铁索锁于柱。”颜真卿《谒禹庙诗》:“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可知南北朝以前就已盛行筑禹庙用梅梁。
次韵虞彦高 [1] 游阳明洞 [2]
杨 载
忆昔神禹奠九州,兹山会计 [3] 功始休。诸侯玉帛渺何许,但见万水从东流。衣冠永闭阳明洞,夜闻鬼哭岩之幽。珠宫贝阙号龙瑞,天造地设非人谋。槎牙怪树冻不死,化作千丈苍玉虬。丹洞呀然仙掌裂,翠峰巧矣蛾眉修。梅梁飞去铁锁断,往往雷雨生灵湫。轩辕 [4] 缑神 [5] 极秘怪,海上笙鹤时相投。平生闭门读史讴,子乃探穴先吾游。明当挟子骑汗漫,题诗更在最上头。不妨山水乐吾乐,岂有饥溺忧民忧?故家乔木尚可求,有子有孙百世留。卧横玉箫泛归舟,吹散万斛江南愁。
【赏析】
这篇七言古诗是首和诗,友人虞彦高的诗现在已看不到了。虞彦高游了会稽阳明洞后,写诗记此游程,并赠予杨载,而杨载在从未目睹过阳明洞风采的情况下,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和绮丽的才华,写下了这篇出神入化的长诗。
由于阳明洞坐落在会稽山中,所以本诗就从会稽山的神奇历史开始述说。想当初,大禹奉命治理洪水,乃开九州,通九道,天下大治,在此山大会诸侯计功,因此将此山命名为“会稽”。历史上多少帝王诸侯都曾享有过荣华富贵,都曾拥有过珍宝万千,但如今都渺无踪影,无声无息,唯有这无数江河滚滚东流,永无休止,向人们述说着大禹治水的赫赫伟业。相传大禹登上帝位后的第十个年头,到东方各地巡视,当来到会稽山时撒手人寰,他的衣帽就被藏在阳明洞中,从此这里的夜晚经常有幽幽的鬼哭声,从洞的深处传出。
阳明洞有着如此神奇悠久的历史,因此洞中的景致也就不同凡响,从“珠宫贝阙号龙瑞”一句开始,诗人转而描写现实的阳明洞的奇幻景象。也许洞中的绮丽不胜枚举,诗人一言以蔽之,形象地比喻成水晶宫。龙宫的变幻莫测不是人类所能想象,也非人力所能造就的,单单是那高耸的石柱,就是如此婀娜奇怪,好似参天古木,又如苍龙昂首,呼啸向天一般。“丹洞”二句,是诗人描写出了阳明洞以后,回首远眺的印象:灵洞仿佛仙人巨掌裂开的口子,而翠绿的山峰又像美女修长妩媚的蛾眉,苍郁妖娆,凝为一体,令人叫绝。
其实,会稽山令人叫绝的奇迹并不只是阳明洞,“梅梁”以后四句,描写的是禹庙飞龙以及其他神奇的仙人传说。相传会稽禹庙的房梁是大梅山的梅树干制成,唐代著名画师张僧繇曾在此梅梁上画了一条龙,后来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这梅龙飞入湖中,大战湖龙,天明之前又不动声色地返归原处,人们有所察觉后,用铁索将梅梁缠连在立柱上。但是,这梅梁仍然不受束缚,时常挣断铁索,飞入灵池,兴雷作雨。总之,这是一座神奇的山,能与轩辕丘和缑氏山媲美,王子乔之类的神仙经常从东海仙岛上归来,骑鹤吹笙,在此玩乐。
诗的最后十句,是抒发感想。作者终日在屋闭门读书,虽然家居杭州,却让无锡的虞彦高捷足先登,先去游览了会稽阳明洞,这不免使作者感到羞愧,也更激起了他踏山访水、万里遨游的豪情。他希望偕同挚友骑马漫游,探索那些未经发现的奇妙景点。他想从此纵情山水,再也不求读书拯世、做官救民;他要让欢乐充斥心胸,不再为救民于水火的理想劳神忧心。他只希望当浪游天下的行程结束以后,回到故里,子孙满堂,生生不穷,安享天伦之乐。他只想一叶小舟,飘浮于湖上,手中一管玉箫,奏响悠扬的小曲,让乐声飞入天空,散进湖水,化解那绵绵不断、无穷无尽的哀愁。
据此诗意,本篇当是作者为官后、即他晚年的作品。杨仲弘诗集里,另有一首长篇五言古诗《赠虞彦高》,叙述了杨、虞二人情投意合、切磋文艺的友谊,并且抒发了以文学扬名当世的远大抱负。结合本诗来看,结尾“明当挟子骑汗漫”以后的八句,并非作者言不由衷地故作隐逸之语,他确实是希望步虞彦高后尘,让广泛的游历来充实生活,丰富思想,激励自己写出传世之作。这种想法,和他平时对于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也是完全吻合的。
据明初瞿佑《归田诗话》记载,瞿佑曾亲眼见到杨载的诗稿,字画一丝不苟,而“前后点窜几尽”,可见他在锻词炼句上极下功夫,颇有“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豪情和坚毅。本篇比喻形象贴切,气势宏伟壮观,足以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力。例如诗中描摹阳明洞形状的怪诞,仅以“仙掌裂”三字略微概括,留无限的想象余地任凭读者去发挥。又如表现山峰的秀逸,他用修长的蛾眉来作比喻,别出心裁,却又清新动人,给人似曾相识却又难得一见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比喻手法在诗中出现得并不多,诗人毕竟没有亲眼见过会稽山和阳明洞,因此他没有在具体的写景上花费太多的笔墨,而是托“游”写情,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由此兴起的不慕富贵、寄情山水的愿望和感慨。诗人正是这样通过托物连类、比兴互陈的修辞手法,借助于瑰丽奇怪的神话传说,驰骋开自己丰富奇特的想象,不仅写出了阳明洞之类的风景胜地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充分抒发了自身复杂的心情,假如细细玩味,不难觉察诗人深藏于淡泊心境深处的忧愤。例如,从起首大禹的“奠九州”,到中间诗人的“读史讴”,一直到结尾“泛归舟”,表现了作者从倾慕古圣贤为国立功、为民分忧的激情志向,转而为不问世事的逍遥遐想,其中蕴藏着的痛苦抉择和真实原委,诗人不愿明说,但终了一个“愁”字,已经透露了几分真情。
然而总的来看,本诗并无阴郁的气氛,这一韵到底的流畅,光怪陆离的夸张,沉静淡泊的遐想,都体现了杨载诗歌的一贯风格:酣畅淋漓,气势不凡。
(孙小力)
注 释
[1].虞彦高:名志道,彦高为其字,江苏无锡人,任湖州路学教授。
[2].阳明洞:位于浙江绍兴东南的会稽山中,道家的第十一洞天。
[3].会计:相传大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计功。
[4].轩辕:轩辕丘,山名,传说中黄帝居住之地。《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郭璞注:“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
[5].缑神:缑氏山上的神仙。山在河南偃师市南。《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于伊洛之间,上嵩高山学道三十余年。后见桓良,说:“可告我家,七月七日候我于缑氏山巅。”至期,果然乘白鹤停留在山头,数日后才离开。
暮春游西湖北山
杨 载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杭,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哪!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是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来看,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尤可注目,其实只是一人(诗人自己),读来却不觉重复;“勤访”是表面动作,旁观者尽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出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沈维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