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沈从文:《从文自传·附记》,《沈从文全集》第1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366—367页。
[2]沈从文:《从文自传·附记》,《沈从文全集》第1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366页。
[3]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243页。
[4]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243页。
[5]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243、244页。
[6]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251页。
[7]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252、253页。
[8]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261页。
[9]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252页。
[10]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256页。
[11]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全集》第13卷,269页。
[12]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全集》第13卷,270—271页。
[13]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全集》第13卷,271页。
[14]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16页。
[15]参见[美]王德威:《从“头”谈起——鲁迅、沈从文与砍头》,《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6]沈从文:《从文自传·怀化镇》,《沈从文全集》第13卷,308—309页、313页。
[17]沈从文:《回忆黄村生》,《沈从文全集》第27卷,422—423页。
[18]沈从文:《从文自传·怀化镇》,《沈从文全集》第13卷,306页。
[19]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415—416页。
[20]沈从文:《从文自传·辰州》,《沈从文全集》第13卷,296页。
[21]沈从文:《从文自传·保靖》,《沈从文全集》第13卷,339、337页。
[22]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全集》第13卷,345—346页。
[23]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全集》第13卷,344页。
[24]沈从文:《从文自传·附记》,《沈从文全集》第13卷,367页、368页。
[25]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沈从文全集》第27卷,9页。
[26]沈从文:《从文自传·姓文的秘书》,《沈从文全集》第13卷,316—317页。
[27]沈从文:《从文自传·女难》,《沈从文全集》第13卷,323页。
[28]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全集》第13卷,343页。
[29]沈从文:《从文自传·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355、356页。
[30]沈从文:《从文自传·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357—358页。
[31]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转机》,《沈从文全集》第13卷,362页。
[32]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转机》,《沈从文全集》第13卷,365页。
[33]汪曾祺:《与友人谈沈从文》,《晚翠文谈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70、171页。
[34]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晚翠文谈新编》,189页。
[35]沈从文:《湘行书简·小船上的信》,《沈从文全集》第11卷,120页。
[36]沈从文:《从文自传·女难》,《沈从文全集》第13卷,323页。
[37]沈从文:《湘行书简·在桃源》,《沈从文全集》第11卷,116页。
[38]沈从文:《湘行书简·潭中夜渔》,《沈从文全集》第11卷,178—179页。
[39]沈从文:《湘行书简·夜泊鸭窠围》,《沈从文全集》第11卷,151、153—154页。
[40]沈从文:《湘行书简·过新田湾》,《沈从文全集》第11卷,212—213页。
[41]沈从文:《湘行书简·小船上的信》,《沈从文全集》第11卷,120页。
[42]沈从文:《湘行书简·水手们》,《沈从文全集》第11卷,129页。
[43]沈从文:《湘行书简·忆麻阳船》,《沈从文全集》第11卷,134页。
[44]沈从文:《湘行书简·滩上挣扎》,《沈从文全集》第11卷,169页。
[45]沈从文:《湘行书简·夜泊鸭窠围》,《沈从文全集》第11卷,152页。
[46]沈从文:《湘行书简·河街想象》,《沈从文全集》第11卷,132—133页。
[47]沈从文:《湘行书简·横石和九溪》,《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4—185页。
[48]沈从文:《湘行书简·历史是一条河》,《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8—189页。
[49]沈从文:《湘行书简·过新田湾》,《沈从文全集》第11卷,213—214页。
[50]沈从文:《湘行书简·夜泊鸭窠围》,《沈从文全集》第11卷,153页。
[51]沈从文:《湘行书简·泊杨家岨》,《沈从文全集》第11卷,175页。
[52]沈从文:《湘行书简·泸溪黄昏》,《沈从文全集》第11卷,195页。
[53]沈从文:《湘行书简·虎雏印象》,《沈从文全集》第11卷,192页。
[54]沈从文:《湘行书简·泊杨家岨》,《沈从文全集》第11卷,174页。
[55]沈从文:《湘行书简·泊缆子湾》,《沈从文全集》第11卷,140页。
[56]沈从文:《湘行书简·今天只写两张》,《沈从文全集》第11卷,143页。
[57]沈从文:《湘行书简·横石和九溪》,《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1—182页。
[58]沈从文:《湘行书简·滩上挣扎》,《沈从文全集》第11卷,171—172页。
[59]沈从文:《湘行书简·鸭窠围清晨》,《沈从文全集》第11卷,160—161页。
[60]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5页。
[61]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全集》第13卷,344页。
[62]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晚翠文谈新编》,197页。
[63]沈从文:《〈边城〉新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60页。以下《新题记》引文同出该页。
[64]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12卷,111页。
[65]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26页。
[66]沈从文:《湘行散记·老伴》,《沈从文全集》第11卷,293、296页。
[67]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12卷,110、111页。
[68]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513页。
[69]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64页。
[70]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65页。
[71]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58页。
[72]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67页。
[73]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70页。
[74]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70—71页。
[75]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111、112页。
[76]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114页。
[77]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121页。
[78]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118、120页。
[79]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90页。
[80]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56页。
[81]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66页。
[82]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5页。
[83]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4页。
[84]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25、27页。
[85]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沈从文全集》第27卷,8页、10—11页。
[86]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沈从文全集》第27卷,11页。
[87]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59页。
[88]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12卷,110页。
[89]沈从文:《湘行书简·感慨之至》,《沈从文全集》第11卷,204页。
[90]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59页。
[91]沈从文:《致张兆和》(19380728),《沈从文全集》第18卷,313页。
[92]沈从文:《致张兆和》(19380730),《沈从文全集》第18卷,316页。
[93]沈从文:《致沈云麓》(194205),《沈从文全集》第18卷,402页。
[94]沈从文:《致沈云麓》(19420908),《沈从文全集》第18卷,408页。
[95]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7—8页。
[96]黄永玉:《这一些忧郁的碎屑》,孙冰编:《沈从文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203页。
[97]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11页。
[98]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11页。
[99]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15页。
[100]西川:《死亡后记》,《让蒙面人说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218页。
[101]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15页。
[102]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17—21页。
[103]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3、4、5页。
[104]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28页。
[105][日]伊藤虎丸:《亚洲的“近代”与“现代”》,《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7页。
[106]沈从文:《长河·人与地》,《沈从文全集》第10卷,21页。
[107]沈从文:《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全集》第10卷,44—45页。
[108]沈从文:《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全集》第10卷,56页。
[109]沈从文:《长河·吕家坪的人事》,《沈从文全集》第10卷,72页。
[110]沈从文:《长河·枫木坳》,《沈从文全集》第10卷,134页。
[111]沈从文:《长河·摘橘子》,《沈从文全集》第10卷,89—90页。
[112]沈从文:《长河·秋(动中有静)》,《沈从文全集》第10卷,27页。
[113]沈从文:《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全集》第10卷,55页。
[114]沈从文:《长河·大帮船拢码头时》,《沈从文全集》第10卷,106—107页。
[115]沈从文:《长河·摘橘子》,《沈从文全集》第10卷,90页。
[116]沈从文:《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全集》第10卷,44页。
[117]沈从文:《长河·摘橘子》,《沈从文全集》第10卷,80页。
[118]沈从文:《长河·买橘子》,《沈从文全集》第10卷,111页。
[119]沈从文:《长河·买橘子》,《沈从文全集》第10卷,112—113页。
[120]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79页。
[121]沈从文:《长河·巧而不巧》,《沈从文全集》第10卷,157页。
[122][美]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376页。
[123]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1页。
[124]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2页。
[125]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561页。
[126]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7、169页。
[127]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4页。
[128]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5页。
[129]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566—567页。
[130]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5页。
[131]黄永玉:《这一些忧郁的碎屑》,《沈从文印象》,203页。
[132]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0卷,8—9页。
[133]1949年初,沈从文曾以《七色魇集》为书名编了一个作品集,未出版。其中包括《水云》和《绿魇》《黑魇》《白魇》《赤魇》《青色魇》《橙魇》。《赤魇》和《橙魇》分别是小说《雪晴》和《凤子》的一章。《沈从文全集·七色魇集》收《水云》和《绿魇》《黑魇》《白魇》《青色魇》。
[134]沈从文:《题〈黑魇〉校样》,《沈从文全集》第14卷,471页。
[135]沈从文:《题〈黑魇〉校样》,《沈从文全集》第14卷,471页。
[136]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68页。
[137]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68页。
[138]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43—144页。
[139]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49—150页。
[140]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69页。
[141]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69—170页。
[142]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0页。
[143]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13—14页。
[144]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26页。
[145]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34页。
[146]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38页。
[147]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38—139页。
[148]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14、18页。
[149]沈从文:《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38、39页。
[150]沈从文:《生命》,《沈从文全集》第12卷,43页。
[151]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0—171页。
[152]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2页。
[153]沈从文:《潜渊》,《沈从文全集》第12卷,31页。
[154]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2页。
[155]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3页。
[156]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3页。
[157]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4—175页。
[158]沈从文:《白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63—164页、165页。
[159]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5页。
[160]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2卷,46页。
[161]沈从文:《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39、40、41页。
[162]沈从文:《白话文问题》,《沈从文全集》第12卷,62—63页。
[163]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2页。
[164]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7页。
[165]沈从文:《青色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83—189页。
[166]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9页。
[167]沈从文:《青色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90页。
[168]沈从文:《黑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77页。
[169]沈虎雏编:《沈从文年表简编》,《沈从文全集》附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38、40页。
[170]新编集《一个人的自白》的编者说明,《沈从文全集》第27卷,2页。
[171]沈从文:《题〈绿魇〉文旁》,《沈从文全集》第14卷,456页。
[172]沈从文:《复张兆和》(19490129),《沈从文全集》第19卷,7页。
[173]张兆和、沈从文:《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0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9页。
[174]张兆和、沈从文:《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0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10—11页。
[175]沈从文:《致季陆》(19481201),《沈从文全集》第18卷,517页。
[176]沈从文:《致吉六》(19481207),《沈从文全集》第18卷,519页。
[177]沈从文、张兆和:《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0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10页。
[178]沈从文:《复张兆和》(19490202),《沈从文全集》第19卷,16、17页。
[179]沈从文:《致张以瑛》(19490313),《沈从文全集》第19卷,19—20页。
[180]《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的编者注释,《沈从文全集》第27卷,37页。
[181]张兆和:《张兆和致田真逸、沈岳锟等》(19490402),《沈从文全集》第19卷,22页。
[182]沈从文:《四月六日》(1949040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4、25、28页。
[183]沈从文:《四月六日》(1949040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8页。
[184]沈从文:《四月六日》(1949040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8—29页。
[185]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2、43页。
[186]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2页。
[187]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2—43页。
[188]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2页。
[189]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3页。
[190]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沈从文全集》第19卷,43页。
[191]沈从文:《致刘子衡》(194907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45页。
[192]沈从文:《致丁玲》(19490908),《沈从文全集》第19卷,48—52页。
[193]沈从文:《致张兆和》(19490920),《沈从文全集》第19卷,54、55页。
[194]沈从文:《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沈从文全集》第15卷,213—214页。
[195]沈从文:《从悲多汶乐曲所得》,《沈从文全集》第15卷,222页。
[196]1948年3月香港生活书店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集中刊出了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邵荃麟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冯乃超的《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等文章。1949年1月,沈从文所在的北京大学还贴出了大标语和壁报,同时全文抄出了郭沫若的文章。
[197]沈从文:《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39页。
[198]沈从文:《生命》,《沈从文全集》第12卷,43页。
[199]沈从文:《长庚》,《沈从文全集》第12卷,39页。
[200]沈从文:《潜渊》,《沈从文全集》第12卷,34页。
[201]沈从文:《绿魇》,《沈从文全集》第12卷,155页。
[202]沈从文:《四月六日》(19490406),《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页。
[203]张兆和、沈从文:《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0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11页。
[204]汪曾祺:《沈从文转业之谜》,《晚翠文谈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234页。
[205]沈从文:《致张兆和》(19480730),《沈从文全集》第18卷,505页。
[206]沈从文:《致张兆和》(19480730),《沈从文全集》第18卷,504页。
[207]张兆和、沈从文:《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0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9页。
[208]朱光潜等:《今日文学的方向——“方向社”第一次座谈会纪录》,《沈从文全集》第27卷,290—291页。
[209]沈从文:《四月六日》(1949040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5页。
[210]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422页。
[211][日]伊藤虎丸:《〈狂人日记〉——“狂人”康复的记录》,《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47、148、150页。
[212][匈]卢卡契:《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李广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48—151页。
[213]沈从文:《从悲多汶乐曲所得》,《沈从文全集》第15卷,222页。
[214]沈虎雏编:《沈从文年表简编》,《沈从文全集》附卷,43页。
[215]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4),《沈从文全集》第19卷,309页。
[216]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7页。
[217]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11212—1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25—226页。
[218]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0),《沈从文全集》第19卷,298页。
[219]沈从文:《中队部——川南土改杂记之一》,《沈从文全集》第27卷,481、485页。
[220]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13),《沈从文全集》第19卷,283页。
[221]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30),《沈从文全集》第19卷,188页。
[222]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21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7页。
[223]沈从文:《致沈龙朱、沈虎雏》(19511028),《沈从文全集》第19卷,126页。
[224]沈从文:《致沈龙朱、沈虎雏》(19511031),《沈从文全集》第19卷,134页。
[225]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3),《沈从文全集》第19卷,160页。
[226]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0),《沈从文全集》第19卷,296页。
[227]沈从文:《致沈龙朱、沈虎雏》(1951122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46页。
[228]沈从文:《致沈虎雏》(19520123),《沈从文全集》第19卷,303页。
[229]沈从文:《致沈虎雏》(19511227),《沈从文全集》第19卷,250页。
[230]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9—25),《沈从文全集》第19卷,179页。
[231]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01),《沈从文全集》第19卷,139页。
[232]沈从文:《致沈虎雏、沈龙朱》(19520105),《沈从文全集》第19卷,267页。
[233]沈从文:《致沈龙朱、沈虎雏》(19511226),《沈从文全集》第19卷,246页。
[234]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01),《沈从文全集》第19卷,139—140页。
[235]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9—25),《沈从文全集》第19卷,179页。
[236]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7页。
[237]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7页。
[238]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4),《沈从文全集》第19卷,308—310页。
[239]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7—318页。
[240]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8页。
[241]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9),《沈从文全集》第19卷,335页。
[242]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8页。
[243]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9—25),《沈从文全集》第19卷,181—182页。
[244]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8页。
[245]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9),《沈从文全集》第19卷,334页。
[246]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8—319页。
[247]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4),《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1—312页。
[248]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9—25),《沈从文全集》第19卷,180—181页。
[249]沈从文:《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0125左右),《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9页。
[250]沈从文:《致张兆和》(19511119—25),《沈从文全集》第19卷,179页。
[251]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27页。
[252]汪曾祺:《与友人谈沈从文》,《晚翠文谈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70、176页。
[253]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晚翠文谈新编》,191页。
[254]沈从文:《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全集》第27卷,242—243页。
[255]沈虎雏编:《沈从文年表简编》,《沈从文全集》附卷,46—47页。
[25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27—530页。
[257]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30—531页。
[258]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31页。
[259]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33页。
[260]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536页。
[261]沈从文:《从文自传·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全集》第13卷,355页。
[262]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全集》第13卷,355、356页。
[263]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20、22—23页。
[264]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23—24页。
[265]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沈从文全集》第27卷,29页。
[266]汪曾祺:《与友人谈沈从文》,《晚翠文谈新编》,160—161页。
[267]沈从文:《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全集》第27卷,243—244页。
[268]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2页。
[269]沈从文:《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全集》第27卷,246、249页。
[270]沈从文:《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全集》第27卷,245页。
[271]沈从文:《无从驯服的斑马》,《沈从文全集》第27卷,380—381页。
[272]沈从文:《创作计划》,《沈从文全集》第27卷,510—511页。
[273]沈从文:《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全集》第27卷,247、253页。
[274]沈从文:《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19510902),《沈从文全集》第19卷,117—118页。
[275]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49页。
[276]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0页。
[277]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0—451页。
[278]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1—452页。
[279]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2—453、455页。
[280]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6页。
[281]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6页。
[282]沈从文:《曲折十七年》,《沈从文全集》第27卷,457页。
[283]沈从文:《湘行散记》,《沈从文全集》第11卷,252—253页。
[284]沈从文:《湘行书简》,《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8页。
[285]参见贾樟柯:《侯导,孝贤》,《大方》,第1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286]余华:《中文版自序》,《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3页。
[287]余华:《中文版自序》,《活着》,4页。
[288]沈从文:《湘行书简·河街想象》,《沈从文全集》第11卷,132—133页。
[289]沈从文:《湘行书简·横石和九溪》,《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4—185页。
[290]沈从文:《湘行书简·历史是一条河》,《沈从文全集》第11卷,188—189页。
[291]余华:《日文版自序》,《活着》,9页。
[292]余华:《日文版自序》,《活着》,6页。
[293]余华:《新版自序》,《活着》,台北:麦田出版,2007年,2页。
[294]贾平凹:《〈秦腔〉后记》,《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560页。
[295]贾平凹:《〈秦腔〉后记》,《秦腔》,561、562、563页。
[296]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59页。
[297]沈从文:《长河·社戏》,《沈从文全集》第10卷,167、169页。
[298]陈思和:《试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当代小说阅读五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2页。
[299]王德威:《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南方文坛》,2011年第4期。
[300]刘志荣:《缓慢的流水,惶恐的挽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301]关于实感经验与文学的关系,这里不做论述,可以参见张新颖、刘志荣:《实感经验与文学形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302]黄永玉:《这一些忧郁的碎屑》,《沈从文印象》,孙冰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203页。
[303]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晚翠文谈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91页。
[304]参见张新颖:《一物之通,生机处处》,《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305]王安忆、钟红明:《访问〈天香〉》,《上海文学》,2011年第3期。
[306]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0124),《沈从文全集》第19卷,312页。
[307]王安忆:《天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07页。
[308]王安忆:《天香》,327页。
[309]沈从文:《引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0页。
[310]赵昌平:《天香·史感·诗境》,《文汇报》“笔会”版,2011年5月3日。
[311]沈从文:《致张兆和》(19480730),《沈从文全集》第18卷,505页。
[312]本文原刊于《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313]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7—48页。
[314]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217页。以下从此书中摘引的文字,在引文后用括号写明页码,注释中不再标出
[315]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3页。
[316]鲁迅:《逃名》,《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09页。
[317]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4页。
[318]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3页。
[31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导论”第二章第六节,《海德格尔选集》(上),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52、53页。此段译文参照了网上的版本(http://www.bjsos.com/html/books/Heidegger),译者同样是陈嘉映、王庆节,但文字稍有出入,而表意更为晓畅。
[320]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76页。
[321]沈从文:《谈苦闷》,《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350页。
[322]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第17卷,101页。
[323]沈从文:《一封信》,《沈从文全集》第17卷,131页。
[324]本文原刊于《东吴学术》,2016年第3期。
[325]本文原刊于《文学·2016年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
新版后记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