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丁巳重阳前三日¹,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苦啼鹃,频催别鹄²,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飚一转³,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信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⁴,触绪堪伤。欲结绸缪⁵,翻惊漂泊,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入愁乡。
【校】
〔题〕通本、张本、袁本无“长调”二字。
〔自那番二句〕原校:一作“记绣床倚遍,并吹红雨”。袁本作“记绣床倚遍,并吹红雨”。通本、张本作“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
〔几年二句〕原校:一作“雕阑曲处,同送斜阳”。袁本作“雕阑曲处,同送斜阳”。通本、张本作“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最苦二句〕原校:一作“梦好难留,诗残莫续”。通本、张本、袁本作“梦好难留,诗残莫续”。
〔阑〕原校:一作“深”。通本、张本、袁本作“深”。
〔信〕原校:一作“便”。通本、张本、袁本作“便”。
〔秋月〕通本、张本、袁本作“秋叶”。
〔堪〕原校:一作“还”。通本、张本、袁本作“还”。
〔漂泊〕原校:一作“摇落”。通本、张本、袁本作“摇落”。
〔两处句〕原校:一作“减尽荀衣昨日香”。通本、张本、袁本作“减尽荀衣昨日香”。
〔把〕通本、张本、袁本作“倩”。
〔檐雨〕原校:一作“邻笛”。通本、张本、袁本作“邻笛”。
〔入愁乡〕原校:一作“出回肠”。通本、张本、袁本作“出回肠”。
【笺注】
¹丁巳: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作者二十三岁。卢氏死于该年五月三十日。
²别鹄:此处比喻离别的夫妻。吴融水鸟诗:“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³灵飚:灵风,神风。宋史 乐志祀汾阴乐章:“后只格思,灵飚肃然。”
⁴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⁵绸缪:指情意殷勤。李陵与苏武诗:“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又
又¹
梦冷蘅芜²,却望姗姗,是耶非耶³?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⁴;金泥蹙绣⁵,空掩蝉纱⁶。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⁷。 鸾胶纵续琵琶⁸。问可及当年萼绿华⁹?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¹⁰;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¹¹,手剪银灯自泼茶¹²。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¹³。
【校】
通本、张本调下题“代悼亡”。
【笺注】
¹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妻子卢氏死后不久。
²蘅芜:香草名。王嘉拾遗记卷五:“(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
³汉书 外戚传 孝武李夫人:“及(李)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而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⁴渍粉:湿润的,膏状的脂粉。犀合,犀牛角制的妆盒。
⁵金泥:以金粉饰物。孟浩然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蹙绣,用金丝银线刺绣成绉纹状织品。
⁶蝉纱:薄如蝉翼的纱绸。海物异名记:“泉女所织绡,细薄如蝉翼,名蝉纱。”
⁷周邦彦水龙吟 梨花词:“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
⁸鸾胶:传说海上有凤麟洲,多仙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断弦,名续弦胶,也叫鸾胶。陶谷风光好词:“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⁹萼绿华:传说中的女仙。真诰 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其家……与权尸解药,亦隐景化形而去。”
¹⁰恶:犹甚。恶经风浪,谓经历很大的风浪。
¹¹娇讹道字:形容青年妇女读字不准。苏轼浣溪沙词:“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¹²泼茶:参见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词注³。
¹³伊家:即伊,伊人。家,自称或他称的语尾助辞,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