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出 归山(乙酉三月)
¹
(外白髯扮张薇冠带上)
【粉蝶儿】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²,秣陵城烟雨萧条。叹中兴,新霸业,一声长啸。旧宫袍,衬着懒散衰貌。
下官张薇,表字瑶星,原任北京锦衣卫仪正之职³。避乱南来,又遇新主中兴,录俺世勋⁴,仍补旧缺。不料权奸当道,朝局日非,新于城南修起三间松风阁,不日要投闲归老。只因有逆案两人,乃礼部主事周镳、按察副使雷祚,马、阮挟仇,必欲置之死地。下官深知其冤,只是无法可救,中夜踌躇,故此去志未决。
【尾犯序】党祸起新朝⁵,正士寒心,连袂高蹈⁶。俺有何求,为他人操刀?急逃!盖了座松风草阁,等着俺白云啸傲。只因这沉冤未解梦空劳。
(副净扮家僮上,禀介)禀老爷,镇抚司冯可宗拿到逆党三名⁷,候老爷升厅发放。(杂扮校尉四人,持刑具罗列介。外升厅介。净扮解役投文,押生、末、小生带锁上。跪介。外看文问介)据坊官报单,说尔等复社朋谋,替周镳、雷祚行贿打点,因而该司捕解。快快从实招来,免受刑拷。
【前腔】(末、小生)难招!笔砚本吾曹,复社青衿,评选文稿。无罪而杀,是坑儒根苗。(生)休拷!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⁸。
(外)据尔所供,一无实迹,难道本衙门诬良为盗不成!(拍惊堂介⁹)叫左右预备刑具,叫他逐个招来。(末前跪介)老大人不必动怒,犯生陈贞慧,直隶宜兴人,不合在蔡益所书坊选书,并无别情。(小生前跪介)犯生吴应箕,直隶贵池人,不合与陈贞慧同事,并无别情。(外向净介)既在蔡益所书坊,结社朋谋,行贿打点,彼必知情。为何竟不拿到?(投签与净介)速拿蔡益所质审。(净应下。生前跪介)犯生侯方域,河南归德府人,游学到京,与陈贞慧、吴应箕文字旧交,才来拜望,一同拿来了,并无别情。(外想介)前日蓝田叔所画《桃源图》,有归德侯方域题句。(转问介)你是侯方域么?(生)犯生便是。(外拱介)失敬了!前日所题《桃源图》,大有见解,领教!领教!(吩咐介)这事与你无干,请一边候。(生)多谢超豁了¹⁰。(一边坐介。净持签上。禀介)禀老爷,蔡益所店门关闭,逃走无踪了。(外)朋谋打点,全无证据,如何审拟?(寻思介。副净持书送上介)王、钱二位老爷有公书。(外看介)原来是内阁王觉斯、大宗伯钱牧斋两位老先生公书¹¹,待俺看来!(开书背看,点头介)说的有理,竟不知陈、吴二犯,就是复社领袖。
【红衲袄】一个是定生兄,艺苑豪;一个是主骚坛,吴次老。为甚的冶长无罪拘皋陶,俺怎肯祸兴党锢推又敲¹²?大锦衣,权自操;黑狱中,白日照。莫教名士清流贾祸含冤也,把中兴文运凋。
(转拱介)陈、吴两兄,方才得罪了。(问介)王觉斯、钱牧斋二位老先生,一向交好么?(末、小生)并无相与。(外)为何发书,极道两兄文名,嘱俺开释?(末、小生)想出二公主持公道之意。(外)是,是。下官虽系武职,颇读《诗》《书》,岂肯杀人媚人?(吩咐介)这事冤屈,请一边候,待俺批回该司,速行释放便了。(批介。末、小生一边坐介。副净持朝报送上介)禀老爷,今日科抄有要紧旨意¹³,请老爷过目。(外看报介)“内阁大学士马一本,为速诛叛党,以靖邪谋事。犯官周镳、雷祚,私通潞藩,叛迹显然,乞早正法,晓示臣民等语。奉旨周镳、雷祚,着监候处决。又兵部侍郎阮一本,为捕灭社党,廓清皇图事¹⁴。照得东林老奸,如蝗蔽日;复社小丑,似蝻出田¹⁵。蝗为现在之灾,捕之欲尽;蝻为将来之患,灭之勿迟。臣编有《蝗蝻录》,可按籍而收也等语。奉旨这东林社党,着严行捕获,审拟具奏,该衙门知道。”(外惊介)不料马、阮二人,又有这番举动,从此正人君子无孑遗矣¹⁶!
【前腔】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莫不是清流欲向浊流抛,莫不是党碑又刻元祐号?这法网,人怎逃?这威令,谁敢拗?眼见复社东林尽入囹圄也¹⁷,试新刑,搜尔曹¹⁸。
(向生等介)下官怜尔无辜,正思开释。忽然奉此严旨,不但周、雷二公定了死案,从此东林、复社,那有漏网之人?(生等跪求介)尚望大人超豁。(外)俺若放了诸兄,倘被别人拿获,再无生理,且不要忙。(批介)据送三犯,朋谋打点,俱无实迹,俟拿到蔡益所之日,审明拟罪可也。(向生等介)那镇抚司冯可宗,虽系功名之徒,却也良心未丧,待俺写书与他。(写介)老夫待罪锦衣,多历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总之君子、小人,互为盛衰,事久则变,势极必反,我辈职司风纪,不可随时偏倚,代人操刀。天道好还,公论不泯,慎勿自贻后悔也。(拱介)诸兄暂屈狱中,自有昭雪之日。(净、杂押生等俱下。外退堂介)俺张薇原是先帝旧臣,国破家亡,已绝功名之念,为何今日出来助纣为虐?自古道:“知几不俟终日¹⁹。”看这光景,尚容踌躇再计乎?(唤介)家僮快牵马来,我要到松风阁养病去了。(副净牵马上)坐马在此。(外上马,副净随行介)
【解三酲】(外)好趁着晴春晚照,满路上絮舞花飘。遥望见城南苍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且喜已到松风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不免下马登楼,趁早料理起来。(下马登楼介)清泉白石人稀到,一阵松风响似涛。(唤介)叫园丁打开门窗,拂净栏槛,俺好从容眺望。(杂扮园丁收拾介)燕泥沾落絮,蛛网罥飞花。禀老爷,收拾干净了。(下。外窥窗介)你看松阴低户,沁的人心骨皆凉。此处好安吟榻。(又凭栏介)你看春水盈池,照的人须眉皆碧。此处好支茶灶。(忽笑介)来的慌了,冠带袍靴全未脱却,如此打扮,岂是桃源中人?可笑!可笑!(唤介)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²⁰,替俺换了。(换衣带介)堪投老²¹,才修完三间草阁,便解宫袍。
(净扮校尉锁丑牵上)松间批驾帖²²,竹里验公文。方才拿住蔡益所,闻得张老爷来此养病,只得赶来销签。(叫介)门上大叔那里?(副净出问介)来禀何事,如此紧急?(净)禀老爷,拿到蔡益所了,特来销签。(缴签介。副净上楼,禀介)衙门校尉带着蔡益所回话。(外惊介)拿了蔡益所,他三人如何开交?(想介)有了,叫校尉楼下伺候,听俺吩咐。(副净传净跪楼下介。外吩咐介)这件机密重案,不可丝毫泄漏,暂将蔡益所羁候园中,待我回衙,细细审问。(净)是。(将丑拴树介。净欲下介。外)转来,园中窄狭,把这匹官马,牵回喂养。我的冠带袍靴,你也顺便带去。我还要多住几时,不许擅来啰唣。(净应下。外跌足介)坏了!坏了!衙役走入花丛,犯人锁在松树,还成一个什么桃源哩?不如下楼去罢!(下楼见丑介)果是蔡益所哩。(丑跪介)犯人与老爷曾有一面之识。(外)虽系旧交,你容留复社,犯罪不轻。(丑叩头介)是。(外)你店中书籍,大半出于复社之手,件件是你的赃证。(丑叩头介)只求老爷超生。(外)你肯舍了家财,才能保得性命。(丑)犯人情愿离家。(外喜介)这等就有救矣。(唤介)家童与他开了锁头。(副净开丑介。外)你既肯离家,何不随我住山?(丑)老爷若肯携带,小人就有命了。(外指介)你看东北一带,云白山青,都是绝妙的所在。(唤介)家童好生看门,我同蔡益所瞧瞧就来。(副净应下。丑随外行介。外指介)我们今夜定要宿在那苍苍翠翠之中。(丑)老爷要去看山,须差人早安公馆。那山寺荒凉,如何住宿?(外)你怎晓得,舍了那顶破纱帽,何处岩穴着不的这个穷道人?(丑背介)这是那里说起?(外)不要迟疑,一直走去便了。
【前腔】眼望着白云缥缈,顾不得石径迢遥。渐渐的松林日落空山杳,但相逢几个渔樵。翠微深处人家少²³,万岭千峰路一条。开怀抱,尽着俺山游寺宿,不问何朝。
境隔仙凡几树桃²⁴,
才知容易谢尘嚣²⁵。
清晨检点白云署,
行到深山日尚高。
注释:
¹第三十出:原作“第二十四出”,误。
²上林:即上林苑,原为秦始皇修建的宫苑,汉武帝时重修。后指皇家宫苑。
³锦衣卫仪正:官名,也称仪鸾司大使。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后来改置锦衣卫,仪正为锦衣卫长官,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
⁴录俺世勋:张薇祖辈在明代世为军户,因父亲张可大的战功,赠荫锦衣卫千户。
⁵党祸:指因党争引起的祸乱。
⁶连袂(mèi)高蹈:一起隐居。连袂,衣袖相连。高蹈,归隐。
⁷冯可宗:时为锦衣卫都督。
⁸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指无辜地遭受牵连。池鱼,城门着火,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尽了,池鱼也会干死。典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堂燕,燕子和鸟雀在屋上做窝,灶上烟囱冒火,房屋即将焚烧起来,但它们依旧快活着,不知大祸临头。典自《孔丛子·论势》。
⁹惊堂:即惊堂木,古代审案时官吏拍打公案的长方体木块,有增添法堂威严的作用。
¹⁰超豁:超脱,豁免。
¹¹王觉斯、钱牧斋:指王铎与钱谦益。觉斯是王铎的字,沐斋是钱谦益的号。
¹²“为甚的”二句:指张薇不愿意审问侯方域等人,以免酿造党锢之祸。冶长,即公冶长,孔子门徒之一,曾遭受冤狱。拘皋陶,被皋陶所拘禁。皋陶,舜帝时司法官。党锢,指党锢之祸。
¹³科抄:即朝报,六部抄录帝王谕旨及大臣章奏的邸报。
¹⁴皇图:国家版图。
¹⁵蝻:蝗的幼虫。
¹⁶无孑遗:指没有留下什么人。孑遗,指经过大的变乱遗留下来的少数人。孑,单独,孤独。
¹⁷囹圄(língyǔ):监牢。
¹⁸尔曹:你们。
¹⁹知几不俟终日:指了解事物变化的先兆,立即行动,不等一天过完。几,细微的迹象。语出《周易·系辞下》。
²⁰萝绦、鹤氅:用女萝编织的带子、以鹤羽制作的外衣,都为道士服装。
²¹投老:临老,到老。
²²驾帖:明代锦衣卫提审、押解犯人的法律文书。
²³翠微:原指青翠的山色,泛指青山。
²⁴境隔仙凡几树桃:几棵桃树隔开仙境与人间。
²⁵谢尘嚣:指远离尘世。谢,告辞,告别。
点评:
本出出评:“此折稍长,缘审狱归山是一日事,早为刑官,晚为高隐。朝野之隔,不能以寸,提醒热客最切也。此折最难结构,而能脱脱洒洒,游刃有余。”
该出看似为《逮社》一出的延续,实际上却从中逸出,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间,不紧不慢地将张薇这一人物介绍引出,看似与全剧内容截然不符,却为最终归结全剧的兴亡铺排下了暗线。
张薇其人历史上实有,但是历史记载却并不确切,甚至连其名字是张薇、张怡,还是张遗,都有诸多说法。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张薇是明朝旧臣,明亡后隐逸山林,在文人墨客间有相当声誉。孔尚任以此人为最终总结兴亡之人,当是鉴于其在文人间的声望。
将张薇的形象转换到剧本中,当耗费作者不少心思。作者在二十出之后设立闰二十出,并以张薇为此出主角,是为其之后的出场做出了充分的铺垫。在本出中,作者又颇具创意地利用张薇“锦衣卫仪正”一职,使他得以介入复社与阮、马之间的冲突中。由此,张薇便被统摄到全剧勾连细致的情节逻辑之中,从而避免了人物出现的突兀之感。
张薇的登场,带着一股疲于兴废大事的气息。入场的【粉蝶儿】一曲,先是迷茫家山何处,随后又感叹所谓“一代中兴”的弘光政权之颓圮可笑,充分彰显出其懒于政事、一心告退的心境。他随后的道白,更是直接表露心迹:“不料权奸当道,朝局日非,新于城南修起三间松风阁,不日要投闲归老。”如此凿凿之言,尤可见弘光朝廷之令人失望。
但张薇也表明了自己并未一走了之的原因:周镳、雷祚二人的案件尚未审理完毕,马士英、阮大铖二人对周、雷二人尚有斩草除根之想法。由此可见,即使失望如张薇者,在马、阮二人的乱政之下,也不能全身而退,他只能感叹“俺有何求,为他人操刀”了。
作者并没有急于化解这一矛盾,而是绕开一层,将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三人带上,以前一出的内容介入,从多方面丰富矛盾冲突。
张薇与这三人的关系,并不是一上来就明朗的。张薇甚至还摆出一副严厉的审讯口吻,威逼三人老实交代。然而毕竟公道自在,经过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的表白,冤屈很快就被洗清,张薇甚至将三人置之座中,预备为他们开释。虽然证人蔡益所未能被招来询问,但是随后钱谦益、王铎二人请求宽赦雷、周二人的书信又被送来,一切的进展可谓形势大好,连张薇自己也觉得欣慰。
然而马、阮两封朝报送来,形势由喜转忧。朝报中所言,可谓凶狠刻薄。对于身陷囹圄的雷、周二人,马士英毫无怜悯之心,勒令将两人处决。对于诸多牵连其中的复社文人,马士英更是不遗余力地要予以绞杀。更令人心惊胆寒的,阮大铖甚至罗织出一本《蝗蝻录》,将复社文人与制造灾害的蝗虫等而视之,可见其残忍刻毒之程度。正因这两封朝报,张薇对奸佞当政的局面彻底失去了信心。但他仍然暂行权宜之计,让侯、陈、吴三人处于安全的境地。随后,张薇便招呼家僮,驾车归复山林了。
但如果以张薇的归隐作为此出的简单结尾,便使得侯方域等人的线索有头无尾,就此断裂。故而,作者将已经逃遁的蔡益所再次找出,既使侯方域等人的线索得以延续,又表现出张薇的归隐并非这么简单。
然而此出情节与前面公堂场景相比,已经显得轻松许多了。张薇强装出一副官老爷的面孔审讯惊慌失措的蔡益所,便是尤为有趣的一段。这两人的对答可谓一进一退,最终蔡益所被张薇逼至无路可退的地步,终于愿意舍弃所有家财,随张薇入道山中,这就使得马士英等人无从追查证人,从而为侯方域等人赢得了等待的时间。
在这番矛盾转折之后,张薇终于撇开了所有缠身的俗事,能够真正清净洒脱地出世归隐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精细手笔,即使于出世隐逸一事,也要写得婉转曲折。
通过张薇归隐的经历,可知弘光朝廷的覆灭并非源于敌人的强盛、天时的不予,而是源于其内部有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人左右局面,使得天道不复、人心惶惶。弘光朝廷的毁灭,是自灭,是历史规律自我演进的结果,也是当时局面下所不可挽回的败局。
眼望着白云缥缈,顾不得石径迢遥。渐渐的松林日落空山杳,但相逢几个渔樵。翠微深处人家少,万岭千峰路一条。开怀抱,尽着俺山游寺宿,不问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