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

【题解】

我们常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履》卦以“履虎尾”为喻,形象地警示人们“老虎的尾巴踩不得”。这里讲到的“老虎”并非指真老虎,而是喻指走路时可能遇到的危险。适当“履”行,如初九的“素履”,九二的“幽人”之履,九四的“愬愬”之履,上九的“视履”都是慎行正道之履,或“无咎”,或“贞吉”。唯九五履行得过于刚猛,故有危险。六三因履而“眇视”而“跛履”,故有“咥人”之凶。就卦象而言,六三不仅失位不当,而且还应着“虎”象而来。

【原文】

履[1]:履虎尾,不咥人[2]。亨。

【注释】

[1]履:卦名,下兑上乾,《正义》释:“履,践行也。”以兑之柔小,对应于乾阳之刚,故有“履”象。

[2]履虎尾,不咥(dié)人:咥,咬。兑为西方之卦,西方为虎,又兑为口,六三为虎口,故有“咥人”之象。兑为阴柔,乾为阳刚,兑行于乾上,如履之于虎尾,然履之以柔,则人不伤虎,虎也不伤人,故“亨”而“不咥人”。

【译文】

《履》卦:象征着人轻轻地踩了一下老虎的尾巴,因未踩伤踩痛虎,虎不咬人,故亨通。

【原文】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1],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2],光明也。

【注释】

[1]说而应乎乾:说,通“悦”。六三爻应上九爻,也就等于兑应于乾。六三以和悦之态度对待乾之刚强。

[2]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刚中正,指九五爻,九五居乾之中,当位而正,故曰“刚中正”。帝位,九五为君王之位,故曰“帝位”。疚,《说卦》曰坎为心病。九五以刚中履帝位之正,坎象不见,故曰“不疚”。

【译文】

《彖传》说:“轻轻地行走”,就是以轻柔之足行走于坚刚之体上。以和悦之情应和其乾刚之体,所以即使是一不小心,“轻轻地踩着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也不会咬人”。亨通,这是因为乾以阳刚之德而居于中正之位,履行“帝王”之职而无有灾害,显现出道德光明。

【原文】

《象》曰:上天下泽[1],“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2]。

【注释】

[1]上天下泽:乾为天在上,兑为泽处下,故曰“上天下泽”。

[2]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天在上,泽处下,上下既分,然后民志有定。

【译文】

《象传》说:上为乾,为天;下为兑,为泽。这种情景就像人“轻轻地行走”。君子以其卦象而分辨其上下之名分,端正百姓的心志。

【评析】

按《序卦》曰:“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于《履》。”崔憬曰:“履,礼也。”《彖传》作“柔履刚”解,以柔履之,则履之以礼,故无害。以“柔履刚”,则虎不食人;以悦应强,则强不伤人。这种对应强者的态度说明,强者并非就一定能伤人,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法对应刚强,则或“愬愬终吉”,有惊无险;或“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庄子》曰:“礼以道行。”“履”既为践行之义,就当以礼节止。“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为天在上,地聚泽居下,此本自然之理。君子研习此卦,当知柔之有道,柔能胜刚。

【原文】

初九,素履往[1],无咎[2]。

【注释】

[1]素履往:素,白色而无华饰之文采。《增韵》曰:“白,素也。”履,鞋子。有人断句于“履”后,但是按《易》例,“无咎”是断句。

[2]无咎:初与四应,初九当位,九四失位不正,在外卦,故初九之应称“往”。无应而“往”本有其咎,然“素履”而往则“无咎”。

【译文】

初九,穿着洁白柔软的鞋子,轻轻前行,没有灾害。

【原文】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1]。

【注释】

[1]独行愿:初九不为他人之奢华所动,坚持自己的朴实的美德。如《正义》所言:“素履之往,它人尚华,己独质素,则何咎也。”

【译文】

《象传》说:“穿着洁白柔软的鞋子,轻轻前行”,这是因为初九自己愿意奉行朴实的美德。

【评析】

初九为阳在下,故行事谨慎,朴实无华,谦恭好礼,有“潜渊”之德,“素”而有礼,独行其愿。在此,只一个“独”字,《象传》的作者就为我们刻画出初九执著坚定的神态和凛然独行的节操。在某种意义上,初九独行其愿的行动,就是孔子“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精神实践。

【原文】

九二,履道坦坦[1],幽人贞吉[2]。

【注释】

[1]履道坦坦:九二失位不能应九五,然二者居中位,如走直道。又九二至九四互离,离为日,履日下直道,故曰“履道坦坦”。

[2]幽人贞吉:幽,幽深。《论衡·知实》云:“退而幽思。”“幽思”即深思。九二虽失位于中,然以阳居阴位,明生暗中,如深思明哲之人,故曰“幽人贞吉”。

【译文】

九二,深思明哲的人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吉利。

【原文】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1]。

【注释】

[1]中不自乱:九二失位不正,本属不当,然居中守正则不乱,故曰“中不自乱”。

【译文】

《象传》说:“深思明哲的人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吉利”,这是因为他的心中不乱。

【评析】

对于《履》之九二爻,历来有多种解释。总起来看,前人对“幽人”的解释略可归为两类:或说是幽静安恬之人,或说是幽系之人,即被囚之人。此二说皆不通。因为九二既以阳居阴,失位不正,且阳动而阴静,又何以见“幽静安恬”?若以第二种论,则九二既有“坦坦”之“履”,又何以为囚?既然为吉,又怎么可能在幽禁之中?从字义看,幽本义为“隐”。《说文》:“幽,隐也。”《尔雅》:“幽,微也。”二义均有“隐蔽”之义,然再深究其义,幽何以能“隐”,则其义在蔽于“深”。故《尔雅》又曰:“浚,幽深也。”《书·舜典》:“浚哲文明。”《论衡·知实》云:“退而幽思。”“幽思”,即深思,则幽人可解为“深思之人”,也可谓“既明且哲”之人。实际上,爻辞“幽人贞吉”本身既包含有一个前提也包含着一个结论,即不做“幽人”则失位“不吉”,若做得了“幽人”则“贞吉”。

【原文】

六三,眇能视[1],跛能履[2],履虎尾[3],咥人,凶[4]。武人为于大君[5]。

【注释】

[1]眇(miǎo)能视:眇,《说文》:“眇,一目小也。”九二至九四互有离象,离为目,然六三居离中而失位,失位不正,故曰“眇能视”。

[2]跛能履:跛,跛足。《说卦》曰:震为足。九二至六三为半震之象,乾为健行,六三失位则乾象毁,故曰“跛能履”。

[3]履虎尾:六三失位,不中不正,目盲而足跛,有跌跌撞撞之窘态,故曰“履虎尾”。

[4]咥人,凶:目眇而不良于视,足跛而不良于行,踩着老虎的尾巴必为虎所啮伤。《集解》引虞翻曰:“既跛又眇,视步不能,为虎所啮,故‘咥人凶’,《象》曰‘位不当’也。”

[5]武人为于大君:三,本为阳刚武人之位,六三虽失位于《履》,然上应于上九,上九在九五之上,故曰“大君”。三上而应之,故曰“武人为于大君”。

【译文】

六三,目盲而视物,足跛而行路,踩着了老虎的尾巴,老虎就会咬人,有凶险。武士要效力于大人君王。

【评析】

六三因失位于《履》,既眇又跛,可谓多灾多难。究其原因,皆因其失位不正,身不正,则名分不正,名分不正,则淹蹇多难,故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原文】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1]。

【注释】

[1]志刚:六三不正,动而有变,变而成乾,乾有刚强之德,故曰“志刚”。又六三上应上九,上九在乾,应而有志于乾,故曰“志刚”。

【译文】

《象传》说:“目盲而视物”,不足以辨明事物。“足跛而行路”,力不足以行走。“老虎咬人有凶险”,在于六三居于不当、不正之位。“武士要效力于大人君王”,因为他有乾刚之志。

【评析】

凡世事有凶有吉,凶可以变吉,吉也可能变凶。六三既盲于目,又跛于足,明不能辨物,力不能制虎,则必为虎所伤,多凶多难。但是,《老子》有言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若六三动变而成乾,则持志而上应于乾,仍有武人之勇可“为于大君”,终可补其不当位之失。

【原文】

九四,履虎尾,愬愬[1],终吉[2]。

【注释】

[1]愬愬(sè):《释文》引《子夏传》曰:“恐惧貌。”

[2]终吉:九四虽有“履虎尾”之危,但是九四为阳爻,居乾为刚,而又能以“愬愬”之谨慎小心走在老虎尾巴之后,故最终是吉利的。

【译文】

九四,小心翼翼地走在老虎的尾巴之后,心中保持警惕,终将是吉利的。

【原文】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1]。

【注释】

[1]志行:因九四能以谨慎而免于凶,故其志愿就得以实行。

【译文】

《象传》说:“小心翼翼地走在老虎的尾巴之后,心中保持警惕,终将是吉利的”,这样他的志愿也就得以实行。

【评析】

《履》唯六三、九四爻有“履虎尾”之辞,且二者均失位不正,可见,卦辞中的“虎尾”应指下兑,而非上乾,前人多以上乾为虎尾,实为乱象之说。按卦象,兑主西方,西方为白虎。乾为马,为健行,六三因位在兑之尾,故曰“履虎尾”。九四应乾之健行于兑上,下不能应初,故而也有“履虎尾”之忧。然其有上行之势,且以“愬愬”之心而履之,故有惊无险,化险为夷,有“终吉”之果。

【原文】

九五,夬履[1],贞厉。

【注释】

[1]夬(ɡuài)履:夬,决断。《集解》引干宝曰:“夬,决也。”九五以阳刚之德而居中正之位,故有果决之行。

【译文】

九五,刚猛果断地行走,是会有危险的。

【原文】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1]。

【注释】

[1]位正当:位,指卦位,九五以阳为得位,当位中正,故曰“位正当”。

【译文】

《象传》说:“刚猛果断地行走是会有危险的”,这是因为九五处尊得位,恃正决刚的缘故。

【评析】

九五恃其得位之正,又有君临天下之气势,故行事果决,无所忌惮。然而,《履》本应以“柔履刚”,九五却以刚履柔,故“贞厉”。《王注》曰:“得位处尊,以刚决正,故曰‘夬’。”正所谓“刚则易折”。“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凡干大事,应居安思危。九五位尊任重,一言一行,事关社稷民众,更应该谨慎处事。九五之“厉”,用朱熹《周易本义》一言可蔽之,曰“伤于所恃”。

【原文】

上九,视履考祥[1],其旋元吉[2]。

【注释】

[1]视履考祥:考,考察。祥,吉祥,美善。上九处《履》之极,能审视履之善否。故《正义》曰:“履道已成,故视其所履之行,善恶得失,考其祸福之征祥。”

[2]其旋元吉:旋,回还。元,大。上九尊居乾之极,转身向下而应于兑三,刚极而返回于柔道,故“元吉”。

【译文】

上九,回顾所行之善恶,就可以考察吉凶之征兆,这是因为上九能回还而下应于三爻之阴,所以很吉祥。

【原文】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1]。

【注释】

[1]大有庆也:上九能以阳极还柔,故“吉”而有“庆”。

【译文】

《象传》说:很吉祥的情况存在于上九之位,这说明上九有很大的福庆。

【评析】

高而无危,极而能还,这是上九的圣明之处,而其所以能圣明如此,就在于他能从其他几爻所履行的经历中考察得失,吸取教训。《集解》引卢氏曰:“王者履礼于上,则万方有庆于下。”上九视履之善恶而考察得失,即以阳合阴,由刚还柔,故上九之“庆”,也是应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小畜䷈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