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下载全书

【题解】

《说卦》云“动万物者莫疾乎雷”,“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故《彖传》以“动而说”来赞美《随》卦之德。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随从善道的乐观情绪。同样,《随》卦以“元亨,利贞”来赞美随从于善道的品德。具体到六爻:初九“出门”而“有功”,六二随从“小子”而有“失”,六三失“小”得“大”,九四“有孚”而“无咎”,九五因“孚”而“吉”,上六则“穷”于随道。晏子曰:“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故君子之“随”必“择善而从”。

【原文】

随[1]:元亨,利贞,无咎。

【注释】

[1]随:卦名,下震上兑。随,《说文》:“从也。”从卦象看,下震为长男,上兑为少女。从卦德看,上兑为悦,下震为动,联想起来,均有“随”意。故《集解》引郑玄曰:“震,动也。兑,说(悦)也。内动之以德,外说之以言,则天下之人咸慕其行而随从之,故谓之‘随’也。”

【译文】

《随》卦象征着随从、顺应:大为亨通,有利于做大事,无灾祸。

【原文】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1],动而说[2],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3],随时之义大矣哉!

【注释】

[1]刚来而下柔:震为阳卦,附内卦而来,故曰“刚来”。兑为阴卦,震居阴卦之下,又初九居六二、六三之下。九四、九五居上六之下,均为阳刚下居阴柔之下,故曰“下柔”。

[2]动而说:《随》之内卦为震,外卦为兑,《说卦》曰震为动,兑为说(悦),故曰“动而说”。

[3]天下随时:《随》有雷来入于泽之象,为秋天之卦。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天下随时而动,随时而生,随时而有,随时而收,故曰“天下随时”。

【译文】

《彖传》说:随从,阳刚来屈居于阴柔之下,震动而充满喜悦,故有众人相随。大为亨通,做大事而无灾害,因而使天下之物随之以适宜的时机,随从以适宜的时机意义非常伟大啊!

【原文】

《象》曰:泽中有雷[1],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2]。

【注释】

[1]泽中有雷:兑为泽,震为雷,雷在泽下,故曰“泽中有雷”。

[2]向晦入宴息:向,趋向。晦,日暮,晚上。宴,安也;宴息,即休息。兑为西方之卦,二阳处于一阴之下,为日落之处,故曰“晦”。震动而入于兑,故曰“向晦”。六二至九四互艮,艮为止,止则安,君子向晦而止,则有“宴息”之象。

【译文】

《象传》说:大泽中有雷声,象征着随从。随着日晦天晚之时来到,君子也回家入室休息。

【评析】

《随》之所以有“随从”的意义,就在于《随》有内动外悦的卦象。这种卦象隐含着“刚来而下柔”的“随从”之举。故《周易折中》引王逢曰:“上能下下,下之所以随上;贵以下贱,贱之所以随贵;随之义,刚下柔也。”且雷动之以德,则众随之以德。君子法象“天下随时”的法则,故“泽中有雷”,则君子“向晦”;雷来入泽,则君子“宴息”。如《程传》之所言:“君子昼则自强不息,及向昏晦,则入居于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随时,适其宜也。”

【原文】

初九,官有渝[1],贞吉,出门交有功[2]。

【注释】

[1]官有渝:官,官职,在此宜引申为职能。初九为阳,为君子,为长子,为下卦之主,主犹“官”。渝,改变。震为动,动而出,故曰“有渝”。

[2]出门交有功:初九上无所应,须出门有所交往,以随其正,故曰“交有功”。

【译文】

初九,人的职能随着时间改变,就吉祥;出门与人交往就能成功。

【原文】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1]。“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注释】

[1]从正吉:初与四应,然四失位不正,故初爻动,以随从其“正”者,从正则吉,故曰“从正吉”。

【译文】

《象传》说:“思想观念随着时间发生改变”,随从正道就吉利。“出门与人交往就能成功”,说明初九随从正道就不会有所失。

【评析】

初九为震之主,也为一卦之主。其爻辞“官有渝”之“官”,前人或释为官职,或释为“人心”,或释为“馆”,或释为“职能”,《王注》释为“意”之“所主”,义近“人心”。《正义》宗《王注》曰:“‘官有渝’者,官谓执掌之职。人心执掌,与官同称,故人心所主,谓之‘官’。渝,变也。”《程传》释为“主守”,犹今之“意念”,意承《王注》、《正义》。《周易本义》释为“官职”,于理也通。《尚氏学》取六二之九四互艮为象,艮为馆,故以“官”为“馆”。此说,虽于象有通,于理则悖。按,初九为震主之爻,动于“随时”,本该上应四,然四失位,不能相应,故其职能也有所变。因六二至九四互艮,艮为门,初九动之于《随》,动则“出门”,“出门”而“从正”,一如《王注》之所谓“随不以欲,以欲随宜”,故曰“出门交有功”。

【原文】

六二,系小子[1],失丈夫[2]。

【注释】

[1]系小子:系,附,依附。小子,喻初九。即依附于小子。

[2]失丈夫:丈夫,喻九五。六二系于初九,不能上应九五,故曰“失丈夫”。

【译文】

六二,依附小子,失去阳刚之大丈夫。

【原文】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1]。

【注释】

[1]弗兼与:弗,不。兼,兼有。与,亲附,亲和。即六二不能同时与初九与九五好。

【译文】

《象传》说:“依附小子”,这是因为六二不能同时兼有“小子”与“丈夫”。

【评析】

六二为阴,不能独处于世,必要有所归属或依附。本来其应在九五,然因位近于初九而就近相亲,故失去与九五相亲的机会。按《易》通例,初小而上大,故爻辞以五为君,以上为大君。如以此卦论,则初九因其卑处六二之下,故曰“小子”,九五因其尊居于五位,故曰“丈夫”。或以九五为小子者,如《集解》引虞翻说,以为二应五,故以九五为“小子”。尚氏驳之曰:“五为少女,焉能为小子。”虞说虽有可驳之处,然尚氏驳论也误。尚氏以上兑为少女,本没有错,然爻象与卦象岂能同象而论之,且依尚氏说为是,不论爻象而总以兑为少女,则《大过》之上卦同为兑卦,爻辞曰“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又做何解,难道是爻辞错了?又《革》之上卦也为兑卦,然九五之爻辞曰“大人豹变”,如以尚氏说为是,则少女怎么可以为“大人”?由此可见,尚氏知虞氏之误而驳之,可惜论证、论据皆误。

【原文】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1],随有求得[2]。利居贞。

【注释】

[1]系丈夫,失小子:初九为“小子”,然已为六二所系。故六三舍初系四,志在“丈夫”,故而失去“小子”。

[2]随有求得:九四失位,然六三近之,相随而求之,阴阳相亲,则得其所求,故曰“随有求得”。

【译文】

六三,依附于大丈夫,失去了小子,随从于人,求而有所得。利于守居正道。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译文】

《象传》说:“依附于丈夫”,这说明六三的心志在于舍弃居于己下的初九。

【评析】

阴之为物必有所归属,六三以阴居阳,失位而无应,故随而求之于人,求而得其“丈夫”。且六三有“居贞”之志,舍其不可乘,得其应所承,故虽有失位之憾,也能有“得”。

【原文】

九四,随有获,贞凶[1]。有孚在道,以明[2],何咎?

【注释】

[1]随有获,贞凶:随有获,六三随从九四而为其所获。贞凶,因三、四均有失位之嫌,自六三至上成《大过》,《大过》为棺椁之象,则“贞凶”。

[2]有孚在道,以明:孚,诚信。明,显示。《王注》曰:“心有公诚,著信在道以明其功,何咎之有?”

【译文】

九四,为六三相随而有所获,却有凶险之兆。然而,若于正道之中保持其诚信,使自己的行为光明磊落,又有什么灾害呢?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译文】

《象传》说:“六三随从九四而为其所获”,但蕴涵的意义则是凶险。“在正道之中保持其诚信”,这是九四保持了光明磊落所立的功劳。

【评析】

六三与九四俱失位不正,然他们“同病相怜”,相随相依。虽有凶象,仍有化险为夷的可能,故朱熹于《本义》有言曰:“九四以刚居上之下,与五同德,故其占随而有获,然势凌于五,故虽正而凶。惟‘有孚在道’而‘明’,则上安而下从之,可以无咎也。”“孚道”以明,“凶”而无咎,此九四之侥幸不在其位而在其邻,邻其五,则上成兑卦,兑为悦;邻六三,则下互有巽,“巽为入”,九四置于二者之间,蕴有“入”而“悦”之象。

【原文】

九五,孚于嘉[1],吉。

【注释】

[1]孚于嘉:嘉,美善。九五履中居正,刚直诚信,故于美善之道中有吉祥之庆。

【译文】

九五,保持诚信于美善之道中,吉祥。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译文】

《象传》说:“保持诚信于美善之道中,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处于正中之位的缘故。

【评析】

九五处《随》之中正,能尽“随时”之义,且以中正刚直之诚信得其“随时”之德,故而能获美善之吉。

【原文】

上六,拘系之[1],乃从维之[2],王用亨于西山[3]。

【注释】

[1]拘系之:拘,拘捕。此句意即强迫而使之相附于己。

[2]乃从维之:乃,就,便。维,本义为系物之绳,此处用作动词,系结。此句意谓使其随从并系属于己。

[3]王用亨于西山:王,指九五。亨,通“享”,其义为“祭祀”。西山,《随》上卦为兑,兑为西方,又《随》互为《渐》(),渐之下卦为艮,艮为山,故象有“西山”。在周代时,应指岐山,因在镐京之西,故曰“西山”,朱熹在其《本义》曰:“自周而言,岐山在西。”

【译文】

上六,九五拘捕上六,强迫其相附于己,并使其随从并系属于己,君王因兴师讨逆,祭祀西山。

【原文】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1]。

【注释】

[1]上穷:穷,穷尽。上六居《随》穷极之处,乘刚无应,故曰“上穷”。

【译文】

《象传》说:“拘捕而强迫其相附于己”,因为上六处于穷极之处。

【评析】

《易》之爻辞或系之于爻象,或系之卦象,皆从象出。就《随》卦而言,因六三至九五互有巽,巽为绳,故《随》之六二、六三、上六皆有“系”字。因上六独处《随》卦之极,穷极乘刚,内无所应,故不肯相随于五。九五行王道,故“拘系”而使之从。《系辞》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三“系”之中,唯上六因“穷”而“拘”,随而不当位。按《易》通例,爻辞之断吉、凶、悔、吝与当位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豫䷏蛊䷑

随䷐|周易上经|周易(易经、六十四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