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下载全书

【题解】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卦》曰:“离为火,为日。”太阳给大地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温暖,使“百谷草木丽乎土”。这是因为她有内柔外刚品性,能以柔顺正。这样就有了《离》卦的“化成天下”之功,也有了《离》卦的“重明”、“两作”之德。圣人效法此德,就以“继明”之志,照耀四方之邦。但是,事物的发展和演变是有一个由盛及衰,由衰变盛的过程。《离》卦唯二“元吉”,五次之,其他则“无咎”而已,而卦中正好二、五为阴、为柔,这充分说明以柔顺正的美德必然有一个美好、吉祥的结果。但是,同为居中,而且六五居君位,为什么“吉”不过六二呢?因为六二有当位之“正”,六五则居“中”失“正”,故吉而次之。

【原文】

离[1]:利贞,亨[2]。畜牝牛吉[3]。

【注释】

[1]离:卦名,下离上离。《释文》:“离,丽也;丽,著也。八纯卦,象日,象火。”也就是说万物各有所附着,附着于光明,故谓之“离”。

[2]利贞,亨:《离》卦的二与五俱是阴爻,处于上下两卦之中,以柔处正。不正则不能亨通,故利在行正,行正则得亨通。

[3]畜牝牛吉:畜,畜养。牝牛,即母牛。《离》旁通于《坎》(),《坎》之二、五变则为《坤》(),坤为牛,牛外强而内顺,《离》之本义在柔顺于正。又《离》之二、五皆为阴柔,如牝牛之象,故曰“畜牝牛吉”。

【译文】

《离》卦象征着附着于光明:有利于做大事,亨通。畜养母牛可获得吉祥。

【原文】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1]。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2]。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注释】

[1]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离为日,旁通为《坎》,坎为月。《离》互为《大过》(),《大过》下为巽,巽为草木,故日月之光照明于天,“百谷草木”附着于地。

[2]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离上有离,就是重明之象,以“重明”之光普照万物,必“化成天下”。

【译文】

《彖传》说:《离》,象征着附着。日月附着于天空,百谷和草木附着于土地。《离》有双重之明附着于正道,于是就化育成天下万物。因为她以柔美之性附着于中正之道,因此就“亨通”,母牛具有这样的品格,所以这个卦象也象征着“畜养母牛可获得吉祥”。

【原文】

《象》曰:明两作[1],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2]。

【注释】

[1]明两作:作,升起。《离》卦相重而明,以喻指光明不断。今日落山,明日又从东方升起。

[2]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大人,指二、五两爻以柔居正,处《离》之中,故曰“大人”。继明,接连不断地光明。四方,即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四方。因大人能仿效《离》卦之德,所以也能以“继明”之德照耀四方。

【译文】

《象传》说:光明接连不断地升起,象征着“附着”。大人仿效光明所具有的品德,以连续不断地光辉照耀天下四方。

【评析】

《离》有“重明”之象,这个象,既指卦象,又指卦德。《易》中有“化成天下”的卦有二:一为《贲》,一为《离》。二者皆说明光明有普照万物的德性。但是,与其他物象相比,光明没有土德的厚重,没有水德的灵性,也没有木德的华茂,她只能附着于这些物质上面,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光明是以其照耀的对象而存在。

【原文】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1]。

【注释】

[1]履错然,敬之,无咎:错然,恭敬的样子。《王注》曰:“警慎之貌也。”因初九在下,为《离》之始,上无所应,故惧而敬之,则“无咎”。

【译文】

初九,走路、做事都谨慎,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就不会有过错。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译文】

《象传》说:“走路、做事恭敬谨慎”,就是为了避免灾害。

【评析】

初九象征着旭日东升之时,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从自然规律和生活习惯来看,这时也是人们严肃认真、恭敬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

【原文】

六二,黄离[1],元吉。

【注释】

[1]黄离:黄,中和之色,这里是以黄色喻六二居中不偏的美德。

【译文】

六二,黄色附着于天空时,就会有大的吉利。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译文】

《象传》说:“黄色附着于天空时,就会有大的吉利”,这说明六二秉持着中正之道。

【评析】

土为黄色,中国古人具有很深的重土情结,因此,也就有很深的崇尚黄色的观念。黄色象征着高贵,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身着黄色服饰,人们也往往有这样的迷信,当黄色的云霓出现在空中时,就会被视为吉祥的瑞兆,就会有王者出现,就会国泰民安。

【原文】

九三,日昃之离[1],不鼓缶而歌[2],则大耋之嗟[3],凶。

【注释】

[1]日昃(zè)之离:昃,偏斜,太阳偏西。九三处下离之终,其明将没,故曰“日昃”。

[2]不鼓缶而歌:鼓,敲打。缶,古人敲打作乐的陶制瓦器。承上句以“日昃”喻“暮年”,则劝勉老人要珍惜时光,乐观地对待人生。

[3]则大耋(dié)之嗟:耋,六十岁至八十岁的老人,这里泛指老人。嗟,忧叹之辞也。承前二句,说明若老而不知乐观,则垂暮之年就会空有哀嗟之叹。

【译文】

九三,西落的太阳附着于天空,此时若不敲打缶器、唱歌自乐,那么,垂暮之年就只能徒自哀叹,这本身就是一件凶险的事。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译文】

《象传》说:“西落的太阳附着于天空”,夕阳在天的时间怎么能够长久?

【评析】

《说文》曰:“日,君象也。”《集解》引荀爽曰:“初为日出,二为日中,三为‘日昃’,以喻君道衰也。”离为日,日有君王之象,古人常以“日”比君王,故日落则国势危亡而“鼓缶而歌”,这些劝勉之辞为人们指出了一条正确对待垂暮之年的方法。

【原文】

九四,突如其来如[1],焚如,死如,弃如[2]。

【注释】

[1]突如其来如:如,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此句喻指太阳的起落仿佛突然之间的事。故《王注》曰:“处于明道始变之际,昏而始晓,没而始出。故曰‘突如其来如’。”

[2]焚如,死如,弃如:至九四则太阳高照,就像点燃焚烧东西一样的炎热,故曰“焚如”;而且九四逼近至尊的六五之位,但是,因九四失位,想要再往上进,炎热更甚,故其命必不能长久,故曰“死如”;又上无所应,下无所承,无所容,故曰“弃如”。

【译文】

九四,太阳的起落仿佛突然之间来到,然后上升到高处,炎热得似燃烧一样,再如死一样的静寂,最终因背离了以柔顺正的“离道”而为众人所抛弃。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译文】

《象传》说:“太阳的起落仿佛突然之间来到”,最终为大家所不容。

【评析】

九四因失位不正,在盛极一时后,就迅速地走向衰落与死亡。九四以流星划过天际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生命演变的全过程。

【原文】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1]。

【注释】

[1]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涕,眼泪。沱,流泪的样子。戚,忧伤。嗟,哀叹。六五失位,九四迅速地逼近,欲伤害六五,故六五有“涕沱”、“戚嗟”之哀。六五上居《离》中,下应六二,六二不得其应,形成大坎之象,坎为水,有“涕沱”之象。又三至五互为兑,兑为口,有“戚嗟”之象。但是,六五有柔顺之德,故能得众人之助,嗟而不失其“吉”。

【译文】

六五,泪水涟涟,忧伤地哀叹着,但是结果是吉祥的。

【原文】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1]。

【注释】

[1]离王公:离,附着。王公指六五,以柔处尊,故曰“王公”。

【译文】

《象传》说:六五之所以能得到吉祥,就是因为他附着于王公的尊位之上。

【评析】

《离》卦之有幸在六五,《离》卦之不幸也在六五。五宜阳居,六五失位,弱居中位,下无所应,加之《离》有“甲胄兵事”之象,在这种情形下,六五就如同弱君当国,有“涕沱”、“戚嗟”之哀痛。然上下皆有阳刚为助,故终有“吉”庆。

【原文】

上九,王用出征[1],有嘉折首,获匪其丑[2],无咎。

【注释】

[1]王用出征:王,以日为君,则《离》也为君王。离为甲胄,为戈兵,有“出征”之象,上九处《离》之极,众皆亲附,若有不亲附者,上则出征用师以伐之。

[2]有嘉折首,获匪其丑:嘉,嘉美之功。折首,斩断敌人的首级。获,俘获。匪,通“非”。丑,类也。《离》互为《大过》(),兑为“毁折”,故曰“折首”。因上九失位,上与四不应为“非类”。

【译文】

上九,君王出师征伐,斩断敌人的首级,建立了丰功伟绩,又俘获与我方敌对的人,没有过错。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译文】

《象传》说:“君王出师征伐”,是为了安定邦国。其之所以讲出征这件事,就是要为民除害,以治理好国家。

【评析】

《说卦》曰离为火,离为甲胄。在“修我戈矛”的时代,古代中国的先贤就已经将战争的武器定义为“火”。离主南方,所以,谈到战争时,我们往往习惯于说“南征北战”。在六十四卦中,占测战争的卦大都包含有离的元素。在此《离》卦中,我们几乎没有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因为那些“出征、折首”的目的是“为民除害”和“正邦”。


坎䷜周易下经

离䷝|周易上经|周易(易经、六十四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