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

  下载全书

【题解】

《系辞上》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富家大有往往与国泰民安的政绩相联系。具体在《大有》卦中,“柔得尊位”,“上下应之”,这是多么好的太平盛世啊!故卦中六爻,如杨万里所评:“六爻亨一、吉二、无咎三。明主在上,群贤毕集,无一败治之小人,无一害治之匪德。”(《诚斋易传》)这里所说的“吉二”,就是六五与上九。六五以阴虚居上,为众阳朝拱,一阴之虚承受众阳之实,故有“威如”、“交如”之吉。上九失位无应,然有六五之君为邻,得其“天佑”之吉。

【原文】

大有[1]:元亨[2]。

【注释】

[1]大有:卦名,下乾上离,乾为天,天为大,又有日丽于天,普照万物,生长万物,具“大有”之象。

[2]元亨:九二处乾之中位,故曰“元”,六五下应九二,故有“亨”。

【译文】

《大有》卦象征着大有收获:极为亨通。

【原文】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1],而上下应之[2],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3],应乎天而时行[4],是以元亨。

【注释】

[1]柔得尊位大中:《王注》曰:“处尊以柔,居中以大。体无二阴,以分其应。上下应之,靡所不纳。《大有》之义也。”大有之六五为卦主,六五以阴柔居五之尊位,有中正之德。《正义》曰:“柔处尊位,是其大也;居上卦之内,是其中也。”

[2]上下应之:六居五位,上下之阳皆应之。

[3]其德刚健而文明:外卦为离,离为火,火有文明之象;内卦为乾,乾有刚健之德。

[4]应乎天而时行:离为日,日行天上,顺应天道,以时而行。

【译文】

《彖传》说:“大有收获”,这是因为阴柔居于尊崇之位,身居高位,中正有德,上下响应,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大有收获”。《大有》内秉刚健之德,外著文明之光,能顺应天体的规律,按照时节运行,所以大有亨通。

【原文】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1]。君子以遏恶扬善[2],顺天休命[3]。

【注释】

[1]火在天上,“大有”:离为火,在乾上,乾为天,故曰“火在天上”,于时为夏,夏季万物并生,故曰“大有”。

[2]遏恶扬善:《集解》引虞翻曰:“遏,绝。扬,举也。”乾阳为善,坤阴为恶。光明于天,故曰“遏恶扬善”。

[3]顺天休命:《释诂》曰:“休,美也。”顺天休命,就是说要顺应天道,美化政令。

【译文】

《象传》说:日光如火,高悬于天,象征着“大有收获”。君子遏止邪恶,弘扬善德,顺应天道,美化万物之性和政令。

【评析】

天上之火就是太阳,她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生命。离本为阴卦,有女象,《大有》以阴居尊位,得上下众阳响应,圣人体验到太阳的灿烂光辉能生长万物,也能驱除腐朽,故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治理天下。

【原文】

初九,无交害[1],匪咎[2]。艰则无咎[3]。

【注释】

[1]无交害:害,初与四应,四失位为害、为恶人,初不应四,故曰“无交害”。

[2]匪咎:匪,通“非”。咎,灾祸,过失。初不应“害”,故“无咎”。

[3]艰则无咎:初居乾下,虽秉君子之德,然有“潜渊”之艰,故曰“艰则无咎”。

【译文】

初九,不与恶害相交,自然无有过错。即使身处患难之中也没有灾祸。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译文】

《象传》说:《大有》的初九,无与恶害相交。

【评析】

子曰:“择不处仁,焉得知。”初九虽当位居正,然位处乾下,且上不与失位之九四相应,有患难之象,处“潜渊”之艰,而不以“交害”为援,知以“明哲”而“无咎”。

【原文】

九二,大车以载[1],有攸往,无咎。

【注释】

[1]大车以载:大车,《大有》旁通于《比》(),《比》之下卦坤,坤为大车,乾阳为实,载实于上,故曰“大车以载”。

【译文】

九二,用大车承载“大有”之财富,有所前往,必无灾祸。

【原文】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1]。

【注释】

[1]积中不败:载物之重,路途之远,只有将物品积载于正中,才能不败于途中。

【译文】

《象传》说:“用大车承载‘大有’之财富”,将物承载在正中就不会失败。

【评析】

按《易》例,阳为实,阴为虚。《大有》之所以为“大”,就是因为有五阳之实应于一阴之虚。且九二应于六五,阴阳相亲,故有“大车”之“载”。

【原文】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1],小人弗克[2]。

【注释】

[1]公用亨于天子:九三为“公侯”。亨,通“享”。九三有刚正之德,四为“害”,不能用,故六五虚心纳贤,九三以公侯之刚正受到君王的重用。

[2]小人弗克:小人指九四。

【译文】

九三,公侯享用天子的宴请之礼,小人则不能享受此种礼遇。

【原文】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1]。

【注释】

[1]小人:指九四爻,九四失位不正,故为“小人”。

【译文】

《象传》说:公侯享用天子的宴请之礼,小人受此礼遇必致祸害。

【评析】

九三当位且有刚正之德,因此,深受君王的信任和重用。《诗》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大有》之九三爻辞中,我们看到君臣间和睦相处的亲切关系,也注意到古人对“小人”之“害”的警惕性。

【原文】

九四,匪其尫[1],无咎。

【注释】

[1]匪:通“非”。尫(wānɡ):邪曲不正。《正义》本作“彭”,《集解》本作“尫”,九四以阳居阴,失位不正,宜作“尫”解。

【译文】

九四,排除自身的邪曲不正,无所祸害。

【原文】

《象》曰:“匪其尫,无咎。”明辩晰也[1]。

【注释】

[1]明辩晰:辩,同“辨”,别也。晰,《说文》释:“昭明也,从日,析声。”九四刚正而失位,若“匪其尫”,则可谓能“辩晰”而“明”是非。

【译文】

《象传》说:“排除自身的邪曲不正,无所祸害”。这说明九四能辨明自身的处境。

【评析】

从初九爻辞之“无交害”至九四,皆以四爻为“害”、为“小人”来阐释卦义。九四失位不正,故多非议。《本义》曰:“六五柔中之君,九四以刚近之,有僭逼之嫌。”然若能“匪其尫”、“明辩晰”,也可以“无咎”。“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这也是对“小人”的劝惩之辞,指给他们一条生路,并不是一棍子将其打死。

【原文】

六五,厥孚交如[1],威如[2],吉。

【注释】

[1]厥孚交如:厥,代词,其。孚,诚信。如,语气词。九二与六五应,六五以诚信接应,故其“交”则“孚”。

[2]威如:乾有阳刚之德,故曰“威如”。

【译文】

六五,用诚信与人交往,威严庄重,吉祥。

【原文】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1];“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2]。

【注释】

[1]信以发志:信,诚信。发,启发,激发。以己之信启发他人之诚信。

[2]易而无备:易,平易,简易。六五以阴居尊位,以柔顺之性行中正之德,其诚信足以服人,故有威不用,行简易之政,无所防备。

【译文】

《象传》说:“用诚信与人交往”,这说明六五用诚信来感化、激发他人的心志;“威严庄重而得到吉祥”,这是因为六五简易而对人无所防备。

【评析】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六五居离中,下应九二,光融天道,不怒而威,“信以发志”,故“厥孚”而“交”,“交”“孚”有“吉”,深得《大有》之益。

【原文】

上九,自天佑之[1],吉,无不利。

【注释】

[1]自天佑之:上九位在离上,离为日,日悬于天,又有六五承之,故得“天佑之”。

【译文】

上九,得到上天的帮助,吉祥,无有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译文】

《象传》说:《大有》上九的吉祥,是来自于上天的佑助。

【评析】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上九处《大有》穷尽之处,本与三应,然上九失位不正,不能应下,本应以凶论,然辞曰“吉,无不利”,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自身的位置,而是因为它得天之“佑”。


同人䷌谦䷎

大有䷍|周易上经|周易(易经、六十四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