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关系到利益,做逻辑推理才带劲
本节将讨论心理活动为何会系统性违背逻辑之理。我们要讲的相关的案例,就是华生选择谬误。
华生选择实验:几乎没人翻动的第四张卡片
心理学家彼得·华生在20世纪70年代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来证明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推理中会违背一些逻辑规则。
实验的内容是:实验者告诉被试者,存在着这样一个心理学假设需要验证:如果有一个人得了被害妄想症,则他会把人的眼睛这部分画得比较大。现在,被试者的任务就是:证实或者证伪上述的假设。
相关的证据材料就是一些病历卡。病历卡是双面的,一面是文字,写着患者的出生年月与其病症(即其是不是被害妄想症患者),另外一面就是这个患者所画的人脸的图片,由此可看出其所画的眼睛大还是不大。
所有的这些卡片都被堆放在被试者面前。由于卡片不可能两面同时呈现,所以这里就出现了四张卡片:
卡片一是文字说明朝上,上写“本病患的确患有被害妄想症”;
卡片二也是文字朝上,上写“本病患没有患被害妄想症”;
卡片三是画朝上,其中人脸上的眼睛画得很大、很夸张;
卡片四是画朝上,其中人脸上的眼睛的尺寸是正常的。
这里还有个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被试者之间要有个比赛,即被试者要翻动数量最少的卡片以获取正确的答案。
相关的测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都去翻了第一张卡片。除此以外,也有不少人翻看了第三张卡片。但是,极少有人注意到第二张卡片,而且,几乎没什么人对第四张卡片有兴趣。
但是有意思的就是,从纯粹逻辑学的角度看,被试者应该去翻的,其实就是第一张和第四张。因为实际上几乎没有被试者去翻第四张,所以,至少从逻辑角度看,大多数人都没有完全答对这道题。
华生选择谬误:忽视反例,就看正例
为什么逻辑学家说翻第四张是正确答案?这就牵涉到了对于“实质蕴涵关系”这一逻辑关系的运用。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真值表——该表能把所有我要说的信息都展列出来。
按照“实质蕴涵关系”,如果P是真的,而Q也是真的,那么,“如果P则Q”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人是被害妄想症患者”是真的,“某人画的人脸上面的眼睛比较大”也是真的,那么“如果某人是被害妄想症患者,那么他画的人脸上的眼睛就比较大”这一点也是真的。
那么,按照“实质蕴涵关系”,如果说P是真的,Q是假的,“如果P则Q”这个假设还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因为这条规则对于Q的肯定与Q自身的虚假地位,是彼此矛盾的。
——那么,如果P是假的,Q是真的,那么“如果某人是被害妄想症患者,那么他画的人脸就有大眼睛”这一假定是假的还是真的呢?按照“实质蕴涵关系”的要求,该假定依然是真的。这是因为:这个病患之所以把眼睛画得比较大,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是被害妄想症患者,也可能因为别的原因。
——那么,如果前件是假的,后件是假的,“如果P,则Q”这一假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有点出人意料的是,这时候,该假设依然是真的。这是因为,在前件与后件都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实际上假定本身的真假就没有得到任何正面证据的验证,或者是反面证据的驳倒——在此情况下,假定本身的安全性反而没有遭到威胁,因此是真的。
所以,按照刻画“实质蕴涵关系”的真值表,只有在“P是真的,Q是假的”这一种情况下,“如果P,则Q”这个假定才会被证伪。而体现这种可能性的,乃是“卡片四”。所以,从逻辑角度看,被试者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去翻看卡片四。
但是大多数人没那么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卡片四”牵涉到了所谓的反例。这也就是说,在前提为真的情况下,它后面跟着这些事情不是真的,这就构成了对于被勘定的假设的一个反例。
根据华生等心理学家的观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忽视反例,而只看正例。这又是因为:人类的原始思维机制,会更偏好对自己的原始设定相对友好的正面证据,以便保护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致性。至于思考反例,其实就等于是自我否定的第一步,而自我否定这事,是多少有点违背我们的原始心智的天然秉性的。
关系到利益,人人都是逻辑学家
以上说的这些,是不是意味着一般人没机会按照逻辑学家的要求去进行严密的推理呢?非也。实际上,在处理社会契约领域内的问题(譬如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变得很讲逻辑。如果按照社会契约领域内经常出现的契约形式,我们再把华生选择实验进行改写,并进行相关的心理学实验,结果就有点不一样了。
假设你是一个公司的成员,而你的任务是检测公司的契约是否得到了所有人的遵守。这条契约是:如果一个员工“996”加班一年的话,他就会得到一个去马尔代夫的机会。很显然,该契约的前件是“996工作一年”,后件则是“去马尔代夫”。现在,我们也把这些情况全部做成卡片,这样,我们也就看到了四张卡片:
卡片一,写着“全年的确做到了996”;
卡片二,写着“没有做到全年996”;
卡片三,写着“去马尔代夫这件事成行了”;
卡片四,写着“没有去成马尔代夫”。
现在,我们就要求被试要翻动最少数量的卡片,来判断公司的规定是不是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前文已经讲过了“实质蕴涵”的规则。按此规则,若“P真且Q假”,则“如果P则Q”这一假定便是假的。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反映这种情况的“卡片四”。
非常有意思的是,讲到“996”这个例子,很多人都翻到了卡片四。这说明什么呢?一牵涉到大家的利益,我们就会敏感于反证,敏感于契约被背叛的情形,而如果处理的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心智系统对于反证的敏感性则不会被激发。这就是所谓“重赏之下必有逻辑学家”。换言之,关系到个人利益了,尤其是牵涉到社会契约、背叛等情形,大家的脑子就会自动进入逻辑检查模式,每个人都精得像个逻辑学家。
因此,促使大家按照逻辑规则的要求去思考的一个关键,便是激发利益机制,换言之,就要想办法在具体的社会建制的设计中,能够让逻辑推理和利益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