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谈谈智商测验这件事
很多人是通过智商测验了解心理学的。因此,就免不了有人要问:智商测验分数高的人就一定会擅长做论证、适合学习哲学吗?
下面就是我的一点管见。
智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智商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按照“卡特尔三层智力模型”的见解,人类的智力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图-1的方式得到展示:
我今天要重点讲的是这个金字塔结构的第二层的两个重要因素,“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什么叫“流体智力”?流体智力就是你理解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看你学全新的东西的时候,学习的效率高不高。一般来说这个能力,会在青少年的时候达到高峰,并在老年衰退,所以有俗语说“老不学艺”。
图-1 卡特尔三层智力模型(底层智力项已省略)
还有一个叫“晶体智力”,这个参数衡量的是人类的这项能力:假设你已经学会一些知识了,该参数将衡量你将旧知识运用到新场景上的能力。老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比年轻人差多少,所以又有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至于这两项能力之间的联系,则比较松散。我就记得有朋友和我抱怨,他小时候幼儿园里真给小朋友进行智商测验,自己得分很低,然后被人嘲笑了。但是自己小学成绩一向很好,在小学里还算学霸。他问我这事怎么解释。
我对这件事的解释有三种。第一,你遇到的智商测验所用的检测方式有很大问题;第二,智商测验的时候你大概状态不好,所以没有考出真实水平;第三,智商考试检测的是你的流体智力,也就是理解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平常的考试检测的是你的晶体智力,所以两者测的不是一回事。
顺便说一句,高考主要是考察人类的晶体智力,也就是从现有的知识中找套路用来做考卷的能力。这可能就会导致名校集中了很多晶体智力发达,流体智力却或许不够发达的人。
怎么判断学生的流体智力的水平?非常简单,就是给他们讲一个他们过去没听说过的哲学论证,看他们是否能够听一遍就能跟上。因为此类信息他们过去没获取过,没有足够的套路可以套,所以他们若能够听懂,这就大概率是流体智力之功了。不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设法保证相关的信息的确是学生第一次获取的。
情商有多重要?
除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分野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可以解释我上面说到的现象,就是为什么成绩好的同学并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得比成绩不好的同学更聪明。这个因素就是情商,也就是所谓的“EQ”。这和我们所说的智商是有点不一样的。
什么是情商呢?情商能力能够使得我们可以去相对正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别人的情绪,并且有效地区分这些情绪的类型(喜、怒、哀、乐等),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去指导思维与行为,最终提高心理主体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性。
心理学家很早就重视所谓的情商的问题了。早在1920年,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就用“社会智能”这个词,来描述心理主体得以理解他人心灵状态的能力。至于情商与智商的关系为何,则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二者彼此独立,但也有人认为情商是智商在社会交往领域的拓展。我个人对后面一种说法更加欣赏。
我认为,情商能力的运作,体现了人类心智对于所谓“心理理论”的执行力。所谓“心理理论”,就是心理主体如何根据别人的表情与行为来推测其内心的一些基本规律。此类规律可以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溯因推理。这也就是说,心理主体以别人的行为与表情为既定结果,反推出对方的何种内心状态导致了这样的行为与表情。
但是此类推理与别的类型的溯因推理之间的差异性又体现在哪里?差异性就体现在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上。以人的表情为例:人类表情非常微妙,尤其是我们亚洲人的面部表情比欧洲人还要微妙,所以你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人、理解人,才能够掌握相应的信息。
而上述要求与现在的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冲突的。目前的学校教育是不重视培养情商的,考试分数高,你就是好学生;如果你投入很多的精力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了解别人的心理世界,就不太会被老师鼓励了,因为你已经因此而浪费了本该用来刷题的时间。高考考分高,在相当程度上就意味着情商培养的机会更少。
哲学学习到底需要什么智力?
这里我们就碰到一个更大的问题了:哲学学习到底需要什么智力?
哲学学习显然需要晶体智力,因为哲学史的学习需要有不错的记忆力。哲学研究更需要的是流体智力,因为原创性的哲学研究是要求研究者自己推理,并构造新的理论的。哲学学习也需要情商,因为哲学是人文学科——既然是关于人的学科,就要懂人的情绪。
按照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观点,不同的哲学家其实是不同的心理类型的一个人格化,因此他提到了“硬心肠的哲学家”与“软心肠的哲学家”之间的分野。在他看来,哲学家不同的心理性格会导致其哲学理论也不一样。
我个人觉得詹姆士的观点有点意思。所以我认为,哲学家的心理类型最好也丰富一点,这样哲学理论的类型才会丰富化。但是统一的高考的模式,会导致考进来的全是刷题机器,学生的性格与智力模式都是差不多的,彼此之间就会缺乏应有的一种张力。这对哲学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