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关于我们党和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摘自一九七九年九月在党校的讲话
“党委要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一个怎样的党报呢?我们的党是代表人民的,党报也是人民的报纸。党如果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就失去了党性。我们党的党性,主要就是人民性。没有人民性就没有党性;党报如果不千方百计办成人民的报纸,党报没有人民性,也就没有党性,也就不配称为共产党的党报。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但在历史上,就有过不统一的时期。比如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期,中央长期信任重用陈伯达、姚文元一伙反革命两面派,他们篡夺了党报的领导权,把党报作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当时还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报纸是办得好的,是党性很强的,而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则完全相反,认为报纸办得最坏,不认为是共产党的报纸,不认为是人民的报纸。而认为是反革命的报纸,是法西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造谣专家戈培尔的报纸。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对报纸宣传总的是肯定的,评价也是比较好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报纸也是称赞的。但是在三中全会以前,负责领导报纸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却对报纸很不满意。责备报纸缺乏党性,是凭个性办报,不是凭党性办报。那篇有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那篇有名的《按劳分配》的文章,受到党内外一致称赞,但是那位领导同志却很反对,认为不好,甚至责问这些文章‘究竟是哪一个中央同意的?’扣了一顶那么吓人的帽子!这说明,党报是不是有党性?是不是有人民性?某一个时期,在某些问题上,在领导和人民看来,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这就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共产党是不是革命党,不能决定于自己认为如何,而决定于人民群众承认不承认。在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时期,尽管他们把自己吹上了天,吹成世界上最革命的党,但人民不承认;那时他们把持的中央党报,自己也吹上了天,认为办得最好,最有党性,但人民不承认。事实说明: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分不开,没有人民性就没有党性。在三中全会以前,中央和人民都认为报纸基本是办得好的,尽管有少数人认为很坏,甚至是直接管理报纸的、很有权威的中央领导同志认为报纸办得很坏,认为没有党性,但中央承认,人民承认,他一个人的话也不算数。
这就告诉我们,党委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党报,就是要办一个充分体现人民性的党报,要通过党报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把报纸办成充满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体现群众的监督。党委要把自己的报纸办得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喜闻乐见,办得普遍叫好,办到人们的心上,真正深得党心民心。这样的报纸就是具有充分的人民性,也就是具有最强的党性。老实说,人民日报正在努力向这个目标前进,但是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很远。”(记录稿第六十一页)
“前面从原则上谈到了我们党和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问题,这个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党报刊登稿件方面。党报越充满人民的声音,也就越合乎党委的方针,党委把报纸办得人民群众越满意,党报也就越有党性,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记录稿第六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