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夫自见则明(1),借人见则闇也(2);自闻则聪(3),借人闻则聋也(4)。明君知此,则去就之分定矣(5)。为君者(6),当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自归(7),莫之使也。恬卧而功自成(8),优游而政自治(9)。岂在瞋目搤腕(10),手操鞭朴而后为治欤(11)?
【注释】
(1)夫自见则明:明初刊本等世传本此句作“夫自见之明”,今依《意林》改“之”为“则”。其意为:自己亲眼看就看得分明。
(2)借人见则闇也:明初刊本等世传本此句作“借人见之闇也”,今依《意林》改“之”为“则”。其意为:借助他人去看就看得晦暗。闇,晦暗,昏昧。
(3)自闻则聪:明初刊本此句作“自闻之听”,《百子全书》本、《指海》本作“自闻之聪”,今依《百子全书》本、《指海》本及《意林》确定此句为“自闻则聪”。其意为:自己亲耳听就听得真切。
(4)借人闻则聋也:明初刊本等世传本此句作“借人闻之聋也”,今依《意林》改“之”为“则”。其意为:借助他人听就听得不清。
(5)去就之分:取舍的界限。去,舍。就,取。分,界限。
(6)为君者:明初刊本、《百子全书》本此句无“者”字,《指海》本据《太平御览》于“君”后补“者”。今从《指海》本。
(7)万物自归:百姓自会归顺你。万物,万人,百姓。自归,自行归顺。
(8)恬卧:安卧。用以喻说清静无为。
(9)优游:悠闲自得。
(10)瞋(chēn)目搤(è)腕:明初刊本等作“振目扼腕”,今依《淮南子·主术训》改“振”为“瞋”(“搤”则同“扼”)。其意为:瞪大眼睛而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瞋目搤腕”用以形容那种愤慨、振奋的形态,喻说政治人事纠葛中的有为之举。
(11)手操鞭朴:明初刊本、《百子全书》本作“手据鞭朴”,《指海》本据《太平御览》改“据”为“操”。今从《指海》本。其意为:手持鞭子与棍棒。操,拿着,手持。朴,未经加工的木料。这里指木棍、木棒。
【译文】
自己亲眼看就看得分明,借助别人看就看得晦暗;自己亲耳听就听得真切,借助别人听就听得不清。贤明的君主懂得了这一点,人事取舍的界限也就确定了。做君主的人,应当像冬天的阳光、夏日的阴凉,这样百姓自会归顺你,用不着驱使他们这么做。恬然静卧,功业自会成就;悠然自得,国政自会治理。不然,难道须得你瞋目扼腕,手持皮鞭棍棒才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