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人心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吗?——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下)
天赋观念
在笛卡尔那一讲里,我们根据观念的来源,区分出了天赋的观念、外来的观念,以及虚构的观念。所谓天赋的观念,就是与生俱来的观念,现在我想问你们的是,如果你认为存在天赋观念,那么它们都是哪些观念呢?
按照西方哲学史的传统,这个清单上一般会包括:
1.自然法(natural law)。从斯多亚学派一直到中世纪哲学,通常认为自然法是上帝写在人心中的基本准则。
2.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比方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者原则。还包括2+3=5,或者毕达哥拉斯定理。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奴隶对话,通过著名的反诘法,让小奴隶自己说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柏拉图用这个案例说明了“知识即回忆”。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也证明了人是有先天知识也即天赋观念的。
天赋观念的清单上还可以包括上帝、灵魂这样的形而上学观念,以及不准杀人、必须遵守诺言这样的道德原则。
洛克的“白板说”
唯理论者主张人拥有天赋观念,它们是我们人类知识的来源和基础。现在洛克要反对这个看法。我们去读《人类理解论》,会发现洛克一开始就在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他列举出属于天赋观念的两个典型例子:第一个是“存在者存在”,还有一个是“一件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个命题是必然为真的命题,而且也是天赋的观念。但洛克却反对这个看法,认为它们不是天赋观念。那么洛克的反驳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在陈述他的理由之前,我想请大家先来思考以下两个例句:
例1,这个命题是真的,所以我们对它表示同意。
例2,因为我们一致同意这个命题,所以它是真的。
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我们可以粗略地断定,前者所隐藏的哲学态度是真理的客观主义,后者是真理的主观主义。
事实上,在《政府论》中,洛克指出,只有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基础之上的政府才具有政治合法性,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有意思的是,洛克把政治哲学中的同意原则也运用到了认识论当中,他在反驳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时,就是借助于“同意”这个概念。
洛克认为,“一件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这个命题之所以不是天赋观念,理由正在于它不是人类所普遍同意的。这里存在着一个有趣的对比,上述命题显然是为真的,但它却不一定是人们普遍同意的。比方说,小孩和白痴都不会同意这个命题,因为他们听不懂。
我曾经拿布谷做过实验,我问她:你是不是同意“一件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她当时的反应是:“爸爸,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布谷之所以不理解这个命题,是因为她还没有发展出这种高度抽象的思考能力,所以她的脑海当中并不存在这个命题。可是如果我换一个说法,比如,我举着梨子跟她说:“你看我手里的这个梨子,它在你的眼前,同时又不在你眼前,你能看见它,同时又看不见它。”那么,她一定听懂了我这句话,同时她肯定会说:“爸爸,你在说什么呀?”此时,她不是在抱怨听不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而是在抱怨这句话存在着逻辑问题——因为她明明看见了梨子,这个梨子怎么又不存在呢?通过这个例子,我的意思是说,很多概念和原则比较抽象,小孩暂时无法领会其含义,但他们有能力去理解,只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他们迟早会掌握这些观念和原则。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想法对洛克构成了反驳吗?洛克说:只要是通过教育才拥有的观念,那就不是天赋的观念。所以,哪怕布谷拥有理解排中律的能力,哪怕小奴隶拥有推导出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能力,只要它还不是清楚明白地印在脑子里的观念,只要它还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获得,那就不是天赋观念。
对于这一点,洛克说得很清楚,他指出:“说有一个概念印在心灵上面,同时又说心灵并不知道它,并且从未注意到它,这就等于取消了这种印在心上的说法。凡是心灵从未知道过、从未意识到的命题,都不能说是存在于心灵中的。”
分析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只要是天赋观念都必须得到普遍的同意吗?第二个问题是,天赋观念和天赋能力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第一个问题留给大家闲暇时去思考,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本讲的最后会做出回复。
也许有读者会问,洛克为什么要反对天赋观念?这件事情听起来如此的哲学,如此的抽象,如此的不知所谓,他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首先,按照当时的流行观点,天赋观念主要是上帝放在人类心灵结构中的东西。因为是上帝的礼物,所以是不可置疑的,免于批评的,这样一来,也就为权威主义独断论提供了基础。
其次,洛克想要为牛顿、波义耳这些人的自然科学研究充当哲学的“清道夫”。也许有人会说,笛卡尔不也是想要为自然科学寻找确实可靠的基础吗?没错,洛克和笛卡尔都试图为自然科学奠定基础,但两个人的进路却非常不同,洛克认为笛卡尔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笛卡尔想要为自然科学奠定一个先天的形而上学基础,而洛克认为这个工作只能从经验着手。
最后,洛克认为,天赋观念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因为它很容易被某些独裁者所利用,让人们放弃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对思想自由、学术自由造成威胁和伤害。
在反驳完天赋观念之后,洛克提出了他自己的理论设想,那就是著名的“白板说”。洛克说:
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sensation)或反省(reflection)来的——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会又有了那些观念呢?……我可以一句话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
准备这一讲时北京下起了春雪,我特意在人大的校园里冒雪走了一圈,去迎接2018年这场迟到的大雪。当我仰起脸的时候,雪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通过“感觉”感受了凉意,此时我们心里就留下了一个印象——“雪是凉的”,然后再通过“反省”得出结论——“雪= 凉”,最后形成了一个“观念”(idea):“如果我伸手去接雪,它是凉的”。
根据洛克的观点,任何观念的形成,都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借助于感觉,第二步借助于反省,这就是著名的“双重经验论”。感官是观念的“外在来源”,通过外物的刺激产生包括颜色、冷热、软硬、苦甜以及一切可感物的观念,这是完全被动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内部感官”。洛克认为心灵不但被动地接受外物的刺激,而且具有主动地对刺激进行加工的能力,由此形成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欲,等等。
莱布尼茨的反驳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惑:洛克不是说一切知识都源自经验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内在来源和内部感官?这难道不是承认了,知识的来源之一是心灵自身固有的某种能力吗?进而言之,这难道不是意味着心灵并非一张白纸,心灵本身带有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即使它不是笛卡尔所说的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但它的确是某种东西,而且与生俱来?
洛克哲学的这种不彻底性,给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反驳的机会。关于莱布尼茨的生平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下一讲会接着介绍,这里我们只探讨他对洛克“白板说”的反驳。莱布尼茨很敏锐地指出,既然洛克也承认知识除了“感觉”这个外部来源之外,还有“反省”这个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并不否认心灵中存在某种天赋的东西,所以,他与洛克的分歧就不是有没有天赋的东西,而是这个天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它到底是观念,还是能力?
莱布尼茨指出:“观念与真理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但这种潜在的能力永远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
按照这个想法,莱布尼茨提出心灵不是一块白板或者白纸,而是“有纹理的大理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纹路,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倾向、禀赋和习性,这些东西不是作为现成的观念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你或许还记得米开朗基罗与大卫像的故事,当米开朗基罗来到采石场,看到那块大理石的时候,说:我在这块石头上看到了大卫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块大理石的纹路提示米开朗基罗,它具备成为大卫像的潜能。很显然,米开朗基罗并不是在每一块大理石身上都看出了大卫像。这就好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潜能成为霍金,哪怕给每个人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我们也不可能都成为霍金。
这样看来,莱布尼茨的说法似乎更有道理一些。当代的自然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天性(nature)和后天培养(nurture),对于他的成长起到的作用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大理石上的纹理很重要,我养过一条泰迪狗,据说这种狗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人类小孩两岁的智力,但是无论我怎么教育它,都不可能说出“你好”或者“爸爸”这样的语言。反之,后天的经验与教育环境也很重要,上世纪20年代,在印度发现过一个狼孩名叫卡玛拉,她用了25个月才说出第一个词“ma”,四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七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她17岁去世的时候,智力水平只有三到四岁的孩子水平。泰迪狗的例子告诉我们天性的决定性作用,而狼孩的例子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结合泰迪狗与狼孩的例子,我们就不得不接受莱布尼茨的结论:感觉虽然对于知识具有基础作用,但感觉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现在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感觉的作用呢?感觉究竟是知识的源泉,还是知识的机缘?“机缘”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容易明白,我们仍旧以大卫像为例,如果米开朗基罗不是机缘巧合来到采石场,如果他不是机缘巧合发现了那块大理石,那块大理石就与千千万万的普通石头一样,被搁置在荒山野岭里无人问津,正是因为米开朗基罗看到了它,才让这块大理石具有了成为大卫像的机缘。显然,按照莱布尼茨的观点,感觉更像是知识的机缘,而不是源泉。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他提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可是由于洛克主张双重经验说,这就为莱布尼茨的反驳留下了破绽。莱布尼茨主张人的心灵是“有纹理的大理石”,这个说法比“白板说”更符合人之常情,以及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夸大洛克和莱布尼茨之间的分歧,因为洛克并不反对人有自然的认知能力,他反对的是人与生俱来就拥有“清楚而明白”的天赋观念。如果把天赋观念解释成天赋的认识能力,我认为洛克并不会反对这个想法。
洛克的哲学常常给人以不够彻底的感觉,因此常常被人批评为自相矛盾或者思路不清。不过,关于这个现象,我倒是更认可洛克的英国同乡罗素的评论,他说:“洛克追求可信,以牺牲首尾一贯而达到了可信。大部分的伟大哲学家一向做得和洛克正相反。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
我认为罗素的这句话是对英国经验论非常恰当的一个评价。
054 上帝给了我眼睛看世界,我却用它来看自己: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上)056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