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吗?——莱布尼茨哲学(下)
不可分的点:永恒存在的真实
在上一讲中,我塞给你们手中三个走出迷宫的线团,它们分别是矛盾律、充足理由律和圆满性定律。心急的读者一定会问:线团有了,可是迷宫在哪里呢?
在《神正论》这本书中,莱布尼茨告诉我们说,人类思维有两个著名的迷宫,常常让我们的理性误入歧途:一个迷宫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这导致我们去思考恶的产生和起源问题;第二个迷宫是关于连续性和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莱布尼茨说:第一个问题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让我们从难到易,先来走第二个迷宫。首先我们要问,什么叫作“不可分的点”?如果我们环顾四周,就会看见各种物体,比如桌子、椅子、手机、电脑,这些东西在哲学家的眼里,都是可分的复合物,比如桌子可以分解成桌面和桌腿,再进一步,桌腿还可以继续被分解成分子和原子。现在我要问你们的是,原子是不可分的点吗?还是说,原子仍然可以被继续分解下去?
今天我们当然都知道,原子是可以继续分下去的,比如中子、质子和夸克,但在当时有一个主张原子论的哲学家名叫伽迪桑,他认为物体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的。桌子可以被大卸八块,扔在垃圾场里,风吹日晒,天长日久,最终彻底腐烂,消失不见,但是原子却始终存在,不生不灭,所以原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体。
可是笛卡尔主义者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原子是物质,而物质的本质是广延,凡是有广延的东西就是可以无限再分下去的,所以不存在不可分的原子。那么什么叫作物质的本质是广延,广延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广延是指物质所占据的空间,比如你手中的这本书,它具有长宽高的属性,因此一定占据了某种空间。笛卡尔主义者认为,即使是微小如原子,人类的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只要它是物质,那就一定有广延,只要有广延,在理论上就是可以继续再分的。
分析到这里,原子论者伽迪桑和笛卡尔主义者的分歧已经很清楚了:原子论者主张存在“不可分的点”,那就是原子,笛卡尔主义者认为不存在“不可分的点”,因为原子也是可以继续分下去的。
莱布尼茨最初信奉过伽迪桑的原子理论,但是他后来接受了笛卡尔主义者的想法,认为原子仍旧是物质,而只要是物质,那就有广延,只要有广延,就一定还可以被分解。可问题在于,他又想保留那个“不可分的点”,所以他只能引入一个没有广延的、纯精神性的东西来取代原子,莱布尼茨把它称为“单子”。为什么单子必须是没有广延的?因为有广延就是可以再分的,所以莱布尼茨在逻辑的逼迫下,就必须要取消原子的物质性,于是就创造出了单子这个纯精神性的东西。
单子的英文叫作monad,它的古希腊文原义就是“一”和“单纯”的意思,所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所以单子就是组成复合物的最基本的实体,也是构建整个宇宙的最基本单位。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莱布尼茨的单子正是那个哲学家苦苦寻找的“不可再分的点”。单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原子是“物理上的点”,所以是可以再分的,而单子是“形而上学的点”,它是不可再分的。
也许有人还要继续追问:哲学家为什么要找那个不可分的点?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寻找那个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最真实的东西呀!就是要寻找那个“在变化中持续存在”的实体呀!
连续性:有机联系的“整体”
接下来我们探讨什么是“连续性”。当你看到“连续性”这个词的时候,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意象?我在人大课堂提问的时候,有同学回答说“函数的连续性”,这个答案当然非常漂亮,但是我在这里想给你们提供一个更加日常的例子:当我们想到连续性的时候,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河水”或者“时间”。李白有个名句叫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河水的一大特色就是连绵不绝,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或者“全体”。与此相反,所谓的非连续性就是机械堆积而成的“整体”或者“全体”,比如说把土豆装在麻袋里,虽然看起来也是一个整体,但是土豆和土豆之间其实充满了缝隙,而且彼此是毫无关系的。
伽迪桑主张原子论,把原子看成不可再分的点,但是原子和原子之间,就像同一个麻袋里的土豆一样,是存在着虚空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连续性,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却是机械堆积起来的整体。反过来说,笛卡尔虽然保证了连续性,但因为主张物质是可以无限再分下去的,所以也就取消了“不可分的点”。
现在我们可以把“连续性”和“不可分的点”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请问哲学家到底想问什么问题?答案很简单,他们追问的就是整体与单元、一般与个体的关系问题。
那么莱布尼茨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莱布尼茨左右开弓,既反对笛卡尔也不同意伽迪桑,既想保留“不可分的点”,同时又保留连续性,从而实现整体与单元、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
你或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有机的整体?这就涉及近代科学对于整个人类生存的冲击。我曾经说过,近代科学提供的是一个机械论的宇宙观,它“把一个我们生活、相爱并且消亡在其中的质的可感世界,替换成了一个量的、几何实体化了的世界”,这样的宇宙观不能给人带来安慰,莱布尼茨的目的是要结合近代的机械论宇宙观和古代的目的论宇宙观。
不过要想完成这个理论上的重任,就必须引入“单子论”与“前定和谐说”。
每一个单子都是宇宙的表象
坦白说,每当我想起单子都会惊叹,当一个形而上学家脑洞大开的时候会产生多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那么单子到底都有哪些属性呢?为了不增加大家的思考负担,我主要介绍单子的三个属性:
首先,每一个单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单子。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莱布尼茨曾经要求他的一个朋友到花园里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结果是根本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
其次,单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无法发生任何关系。莱布尼茨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单子是没有窗户的。这是什么意思?你想,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打开窗户,目的是为了换空气,既然单子没有窗户,那就意味着单子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个体,无法与其他单子进行互动,它自己的内部属性无法逃逸出去。
为什么单子具有这么奇怪的属性?这个时候,就用得上在上一讲中介绍过的矛盾律了。所谓矛盾律,就是A不可能同时是A又是非A。单子的独一无二性以及彼此不发生任何关系,其实就是对矛盾律的极致运用,它突出地强调了个体主义的特征。
现在我们来看单子的第三个属性,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具有实现完满的欲望和欲求。要注意的是,这种欲望不是来自外物,不是别人要求我怎么样,而是自身的内在动力,它自己欲求实现完满,用哲学的语言,就是单子是自身追求完满的“自因”。所谓“自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原因。
介绍完单子的属性之后,现在我们要来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单子是没有窗户的,单子和单子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那岂不是跟一个麻袋里的土豆也没有什么分别吗?这样一来,怎么保证“连续性”的问题呢?凭什么说单子组成的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呢?
关于这个问题,莱布尼茨至少提供了两个答案。
第一,单子和单子之间虽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每个单子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觉”去反映整个宇宙,在这个意义上,整个宇宙也就在每一个单子之中。这个说法似乎特别像我们所熟悉的“一沙一世界”。事实上,黑格尔在解读这个思想的时候,也用了这个意象,他说:“每一个单子都是能表象的,同时也是宇宙的表象。每一个单子本身就是一个总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我们完全认识了一粒沙,就可以从这粒沙里理解到全宇宙的发展。”
第二个答案就是著名的“前定和谐说”。打个比方,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无比庞大的交响乐团,每个单子就像是乐手,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听不见对方的演奏,它们之所以能够共同演奏出一曲完美和谐的曲子,都是因为上帝预先写好了谱子,并且事先给每个乐手安排好了演奏的节奏。
莱布尼茨用前定和谐说不仅解释了身心何以一致的问题,反驳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同时还解释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关系。如果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论”是对的,那就意味着全体单子都在做同样的梦,唯一的问题是,莱布尼茨是怎么发现这件事情的?难道他是上帝吗?
必然之恶:上帝的自由选择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世界是前定和谐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人是不自由的?进而言之,如何去理解恶的问题呢?思考到这里,就把我们带回到了第一个迷宫: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所导致的对恶的产生和起源问题的思考。
恶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基督教神学的大问题。休谟曾经指出:如果上帝愿意制止罪恶而不能制止,那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他能够制止而不愿意制止,那他就是怀有恶意的;如果他既能够制止又愿意制止,那么请问,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罪恶呢?
的确如此,对于那些天生的残疾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9·11恐怖袭击和印尼海啸的遇难者家属来说,这个世界不但不和谐,而且简直坏透了。“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偏偏会是我?”这样的形而上学追问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偶一为之的哲学遐想,而是格外真实和沉重的人生拷问。
那么,莱布尼茨会怎么解答这些问题呢?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得上充足理由律和圆满性原则这两个线团了。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你是悲惨的还是幸运的,都是有理由的,只是我们自身很难洞悉这个理由,因为归根结底,世界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乃是上帝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莱布尼茨会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比方说,在鼠疫、战争及各种罪行中,会有无辜的人死去,这是“道德的恶”。再比如,上帝创世的时候要兼顾手段的简洁性和目的的丰富性,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物理的恶”。最后,相比起造物主,被造物肯定是不够完美的,这是所谓“形而上学的恶”。莱布尼茨一方面承认这个世界的确是不完美的,另一方面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与这个世界是可能世界里最好的那一个,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换言之,既然是被造物,那就注定是不完美的,这没什么好抱怨的,但这不等于说这个世界就不是可能世界里最好的那一个。
此外,莱布尼茨认为,不能仅从个体的角度去评价世界的善恶,这是因为,有时候恶是善的必要条件。比方说,如果你只吃甜的东西,很快就会觉得齁死了,必须结合酸的、辣的甚至苦的东西,这样才会有滋有味。
莱布尼茨还有一个比喻,他说,如果你去看一幅很美的图画,但是有人用一块布把它全部覆盖起来了,只留出一小部分让你观看,那么无论你怎么看,都会觉得这只是一堆混乱的色彩而已,毫无美感和技巧可言。只有当你揭开这块布,从正确的视角去看这张画,你才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幅杰作,而那块看起来混乱的色彩乃是构成这幅杰作的一部分。
仔细思考这个比喻,会发现它非常有道理,唯一让人困惑的地方在于:谁有能力挪开那块布?谁又能站在正确的视角去看这张画?很显然不是凡人,而是上帝。
我们是凡人,我们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我们只在意凡人的痛苦。也许在人生的某一刹那,我们可以像莱布尼茨那样,从无数的烦恼中超脱出来,试着从上帝的视角去沉思和赞美这个世界的美妙,但是这样的瞬间并不能医治具体的人生创痛。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梁济,在你决定自杀前的三天,读到了莱布尼茨的哲学,掌握了他的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请问这会让你感到有所安慰吗?请问你会从此打消轻生的念头,和莱布尼茨一起来礼赞上帝的这个杰作吗?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首先,莱布尼茨是一个调和论者,为了寻找到“不可分的点”,他在逻辑力量的逼迫下发明了单子,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连续性”,他引入了“前定和谐说”。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近代的机械论宇宙观和古代的目的论宇宙观。
其次,莱布尼茨的哲学虽然给上帝保留了位置,其实却把上帝的功能极大地缩小了。莱布尼茨的上帝好比电脑程序员,一旦设定了初始程序,电脑就开始自动运行,然后上帝就开始无所事事地四处溜达,喝咖啡,闲聊,发呆,再也不插手剩下的事务。这个想法与当时流行的“自然神论”非常接近,后者将上帝看成世界的“最初原因”或者“第一推动力”,自打上帝对世界做了第一次推动之后,就撒手不管了,上帝成了“不在家的主人”。
最后,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会很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这个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那一个。这是一个无比精妙的形而上学理论,但我很怀疑它能否给现实世界里的受苦人带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