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题解】

《咸》是一个解释阴阳相感,男女相亲的卦象,我们常常形容男女相合为“心心相印”,这个“印”就是“感应”的一种反映方式。《说卦》曰“山泽通气”,就是这种“感应”方式的生动体现。少男少女有相感而亲的理由,而这种理由就蕴涵在《咸》卦中。李道平疏《集解》言:“士未用称处士,女未嫁称处女。”《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男女之事在父子、君臣之前,所以它也就被先儒看做是“国之纲纪”、“人之大伦”。故卦辞以“取女吉”来鼓励男女感情。《咸》卦的卦爻辞和卦象描述了“取女”的方法:“男下女”,“以虚受人”,同时从下至上依次介绍了两情感应的六个步骤:即从初六的“拇指”开始到上六的“辅颊”。

【原文】

咸[1]:亨。利贞。取女吉[2]。

【注释】

[1]咸:卦名,下艮上兑。咸,通“感”,感动,感应。《正义》曰:“咸,感也。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上卦为兑,兑为少女。下卦为艮,艮为少男。相与而悦,象征着感应。

[2]取女吉:取,同“娶”。阴阳相感,男女相亲,六二与九五相应,当位居正,有“亨、利、贞”之美德,更有六爻皆应,故曰“取女吉”。

【译文】

《咸》卦象征着感应:亨通。有利于做事。若娶女子为妻就吉祥如意。

【原文】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1]。止而说,男下女[2],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3]。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4]。

【注释】

[1]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兑为阴柔在上,艮为阳刚居下;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与,亲和。相与,即相互亲和。

[2]止而说,男下女:艮为止,兑为说(悦),男女相亲,理应男先求女。《咸》象,艮男在下,兑女在上,象征着男谦恭在下求亲于女。

[3]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因《咸》之卦象而感应到众人之心,因而以夫妇之道立天之纲纪,成人之大伦,使天下安定和睦。

[4]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之间无不从阴阳相感中生出万物来,从阴阳之道中可以见到天地生育万物的苦心。

【译文】

《彖传》说:“咸”,就是指感应。兑为少女,以阴柔之美居于有少男阳刚之强的艮之上,阴阳两种气相互感应,相互亲和。上卦有静止之性,下卦有喜悦之情,男子谦虚地处于女子之下求爱、求亲,所以卦辞说:“亨通之时,有利于做事,娶女子为妻就会吉利”。天地相互感应就会生出万物,圣人与众人的心相互感应就会使天下和睦安定。观察那些所感应的事物,天地万物之性情也就能看得见了!

【原文】

《象》曰:山上有泽,咸[1]。君子以虚受人[2]。

【注释】

[1]山上有泽,咸:山高而在下,泽卑而在上。《正义》曰:“泽性下流,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故《说卦》曰“山泽通气”。

[2]君子以虚受人:受,容纳。《集解》曰:“山在地下为谦,在泽下为虚。”君子效法这种卦象所含的道理,以若谷之虚怀来容纳亲近他人。

【译文】

《象传》说:山上有聚水之泽,山气和泽水会相互感应,君子以虚心谦虚的美德容纳和感化众人。

【评析】

淑女窈窕,君子好逑。在六十四卦中,爻爻相应的卦,只有二例,《咸》当居其一,卦象为一少男在下而一少女在上,有男求亲于女之象。《集解》引韩康伯曰:“夫妇之象,莫美乎斯。”这种令人感动的“美”,不仅在于少男少女之间固有的阴阳感应之亲,更在于男子谦卑在下的求女之情。男女之合,合之以礼则“美”,这是求亲之礼。故《仪礼·士昏礼》规定男子的求亲之礼,必须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过程才能成亲,而这些都是以男子在下相求为礼、为情、为亲。

【原文】

初六,咸其拇[1]。

【注释】

[1]咸其拇:拇,即足大趾。《系辞下》曰“近取诸身”,《咸》皆言人事,故六爻皆取之于身。下卦为艮,艮为手,手、足同类,故亦可象足。初六在《咸》之初,有足大趾之象,故曰“咸其拇”。

【译文】

初六,使大脚趾有所感应。

【原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1]。

【注释】

[1]志在外:初六上与九四相应,远应于外,故曰“志在外”。

【译文】

《象传》说:“使大脚趾有所感应”,这说明初六的志向是向外发展。

【评析】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召南·野有死麕》)初六在《咸》下,而应于外,外有少女,“咸”动足趾,上应九四,故其“志在外”。足趾相交、相应、相感,且感于此而应于彼,两情相悦,大都始于这样感动人心的情景。

【原文】

六二,咸其腓,凶[1]。居吉[2]。

【注释】

[1]咸其腓(féi),凶:腓,小腿肚。因六二上于初,于人体相对应的位置相当于“腓”。六二居艮之中,当以静守正,若急进而动,则有失位之险,且为九三、九四所忌,故“凶”。

[2]居吉:六二居艮之中,艮为止,男求女当有所止,若急进,则有凶,居有止象,故“吉”。

【译文】

六二,当小腿肚有所感应时,就会有凶险。若居住在家,将获得吉利。

【原文】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1]。

【注释】

[1]顺不害也:六二以柔居中,上应于九五,也就是以阴顺应于阳,故居而静,顺而应,则不为九三、九四所害。

【译文】

《象传》说:“虽然有凶险,但是,居住在家则会吉利”,这说明顺从“感应”之道就不会有害。

【评析】

“咸”本因感动而来,但是,六二的爻辞却以“居”为吉。原因有二:一是他居于中正之位,动则有易位之失;二是因为他身在艮之中,艮为止,不宜有动。阴为静,艮为止,六二居吉不乱,柔处中正,且于泽气下降之时,居而待之,以静制动,动而有变,不如顺而有应。此不仅是六二之德,也是六二之情,故爻辞以“居吉”赞之,《象传》以“顺不害”勉之。

【原文】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1]。

【注释】

[1]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三居于“腓”之上,“腓”上即“股”。其随,九三乘二,二承三,三与二相比而亲,故二随其三。执,掌握。《说卦》曰艮为手,以手执物,故称“执”。九三本与上六相应,因二相随,且近于己,故舍上而专心执二。正如《王注》所言:“股之为物,随足者也。进不能制动,退不能静处,所感在股,‘志在随人’者也。‘志在随人’,所执亦以贱矣。”《王注》认为九三不能自动,只能随其“足”而动,“足”在“股”下,故其心志只能在“随人”而已,而且其随者在己之下。

【译文】

九三,使大腿有所感应,牢牢地掌握住跟随自己的人,若急于前往会遇到困难。

【原文】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1]。志在随人,所执下也[2]。

【注释】

[1]亦不处:因为九三亢奋进取,虽不愿进应于上,也不愿退守静处,因为他的心志在于位于己下的“六二”。案,“不处”,《集解》认为“巽为处女”,“士未用称处士,女未嫁称处女”。二阴为女,三阳为士。三乘二,是志在于二,故“所执下也”。在《咸》中,已有男下女之象,以艮阳上入兑阴,故“不处也”。

[2]志在随人,所执下也:随人,指六二。六二承九三,二者相比。对于九三而言,六二是随从自己的人,所以九三的心志就在“随人”,而不在上六。因六二在己下,故曰“所执下”。

【译文】

《象传》说:“使大腿有所感应”,九三上不能应于六,也不愿安然不动地处在自己的位置,心里想着在于己下的六二,这说明他所愿抓住的是低下于自己的人。

【评析】

前人对“执其随,往吝”的解释有歧义,多认为“往咎”是盲目随从前往就会有“吝”。从一般道理上讲,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也易于为人所接受。但是,从卦象上讲,似有所误。因为九三与上六相应,中间隔着九四、九五,同性相斥,必为其所忌,此所以“往”而遇“吝”的第一个原因。其二,九四失位,动而成坎,坎为险,故往而有“吝”。其三,九三在艮,艮为止,往则有动,动则有失于“止”之义。按古代的礼义,男女交往应有所止,止则有礼,不止则非礼,故往则有“吝”。由此可知,这句话是劝勉九三不应有所前往,而应该就近执其“随”。如《彖传》所言:“志在随人。”

【原文】

九四,贞吉,悔亡[1]。憧憧往来,朋从尔思[2]。

【注释】

[1]贞吉,悔亡:凡喜事正则吉,不正则悔。九四虽不当位,然下应于初,艮之初与兑之初相应,虽其位不正,而其应则顺,故“贞吉”。

[2]憧憧(chōnɡ)往来,朋从尔思:憧憧,《说文》:“憧,意不定也。”《释文》引王肃曰:“往来不绝貌。”这里指心神不定地往来不绝的样子。有“憧憧往来”,然后“朋从尔思”。

【译文】

九四,做事吉利,悔恨的事也将会消失。心神不定地不断往来之时,朋友们会顺从你的意愿。

【原文】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1]。“憧憧往来”,未光大也[2]。

【注释】

[1]未感害:九四守正应初,“贞吉”,“悔亡”,故“未感害”。

[2]未光大:九四处上卦之初,应下卦之始,然其位不当,欲感上有五阻隔,应初有九三阻隔。唯往来多求,方能有应,故其“咸德”未“光大”。

【译文】

《象传》说:“做事吉利,悔恨的事也将会消失”,因为九四并没有感到自己会有伤害。“心神不定地不断往来”,这说明九四的“感应”之道并没有发扬光大。

【评析】

九三应体于“股”;九五应体于“脢”;初、二、上皆有应于体,唯九四未明,按其上下位置推断,也应有所应。那么,它应于何处呢?从卦象可知,位置应在心之下,“股”之上。“憧憧往来”的动作实际上已指明了九四的位置,而《说文》所谓“意不定”的解释则更加明确了九四的位置就是“心腹”。在《咸》卦六爻之中,唯九四最吉,这是因为九四所对应于人体的位置在心,人体所感应、感动到的情节、情感皆归之于心。

【原文】

九五,咸其脢,无悔[1]。

【注释】

[1]咸其脢(méi),无悔:脢,背脊肉。《正义》曰:“‘脢’者,心之上,口之下,进不能大感,退亦不为无志,其志浅末。”故“无悔”而已。

【译文】

九五,使脊背有所感应,就没有什么悔恨。

【原文】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1]。

【注释】

[1]志末:“脢”之于体不能“大感”,不得已,只能舍二而就上,上为末,为《咸》之末梢,故曰其志“末”。

【译文】

《象传》说:“使脊背有所感应”,对九五而言,其感应如“末梢”一样敏感。

【评析】

九五当位居中,本与六二相感,然其体在“脊背”,对应人体,此处当位于人体及神经之末梢,应该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象》曰“末”,意在“末梢”之末,非本末之“末”。古人以义理解《易》,多以末为“小”,实有悖于卦象所象征的情景。

【原文】

上六,咸其辅颊舌[1]。

【注释】

[1]咸其辅颊舌:辅颊,即面颊,口舌在其中。《集解》引虞翻曰:“耳目之间称‘辅颊’。”《咸》上为兑,《说卦》:兑为口。上六处《咸》之末,于体为上,所在位置在“辅颊”,所能“咸”者,仅在“辅颊”。

【译文】

上六,使面颊口舌有所感应。

【原文】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1]。

【注释】

[1]滕口说也:滕,《集解》写“媵”,引虞翻曰“送也”;《正义》作“滕”,《释文》释为“达”;《说文》:“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按其卦象后说更妥。因上六居《咸》之末,其所动者只在口舌之中。说,同“悦”。口感滋润,其情相悦,故曰“滕口说”。

【译文】

《象传》说:“使面颊口舌有所感应”,滋润口唇而感到快乐。

【评析】

如果我们把“咸舌”、“滕口”与少男、少女的相悦之情联系起来,就可以从卦象直接感受到《咸》卦因情而亲的美妙情景。也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咸》卦为我们描绘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因为在两情交感中,热烈、真挚、纯洁、神圣的情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


周易下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