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题解】

如果说《蹇》是以静止而免难,那么,《解》则以震动而免难。卦中六爻,除上六外,皆不当位,初六失位于坎险,以应于震而“无咎”;九二失位居中,因应于震中而“贞吉”;六三因失位于坎险而“致寇至”;九四虽失位于震,然应而“得朋之佑”;六五尊居中位,以君子之德信服众人,“维解”而“吉”;唯上六当位于《解》,震而脱险,故曰“无不利”。从整个卦象看,雷动于上,雨施于下,因而六爻之关键皆系于一个“动”字。

【原文】

解[1]:利西南[2];无所往,其来复吉[3];有攸往,夙吉[4]。

【注释】

[1]解:卦名,下坎上震。下坎为险,险而动,动而解难,故曰“解”。《序卦》曰:“解者,缓也。”《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其本义为分判、离析,引申为“解开”、“解脱”等。

[2]利西南:初六本与四应,然失位无应,若与四相易位,则四成坤,坤为西南,各得其正以相应,故有利。

[3]无所往,其来复吉:九二在坎险之中,失位不正,本应有所往,然六三至六五成坎象,往则入于坎险之中,故与其往而入险,不如守中,故《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4]有攸往,夙吉:夙,早也。有攸往,指六五,六五尊居震中而为震主,震动则可纾解各方之难,故曰“有攸往”。解难须早动,故曰“夙吉”。《尚氏学》以九二释“有攸往”,于理不通。因为,《解》义的关键在于“动”,震为动,六五在震中,震动必有所往,所往则纾解危难。而九二则在坎险之中,若往而上应,仍在坎险之中,出险入险,何以为“吉”。且九二之《象传》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既以得中道而吉,又何需“攸往”。

【译文】

《解》卦象征着解脱:有利于西南众庶之地;没有危难就不必前往,回复到原来的住地就吉利;若有危难必须前往,早行会得到吉利。

【原文】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1],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2]。“其来复吉”,乃得中也[3]。“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4]。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5]。解之时大矣哉[6]!

【注释】

[1]险以动,动而免乎险:内卦为坎,坎为险,外卦为震,震为动;动在险外,故曰“动而免乎险”。

[2]往得众:初与四易位则四变成坤卦,坤为众,故曰“往得众”。

[3]乃得中:指九二爻,前往与六五易位,易则二者各得其位,居中而正。

[4]往有功:六五失位,九二前往易位则能使其正,正则君当位,二居中,故曰“往有功”。

[5]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甲,指草木出生于地上。坼,破裂,《说文》曰“裂也”。春雷震动时,雨水润泽大地,此时草木的种子皆从大地中破土而出,萌芽生长。

[6]解之时大矣哉:雷以动之,雨以润之。《系辞》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其生长也都依靠“动”、“润”的“舒解”功效,故曰“大矣哉”。

【译文】

《彖传》说:舒解危难,需要在危险中的英勇行动,因为英勇的行动而免除了危险,这就是“解”。“舒解危难,有利于前往西南众庶之地”,因为前往就会解放众人并得到众人的支持。“回复到原来的住地就吉利”,这是因为回复至原位就会处中得正。“若必须前往,则早行会得到吉利”,这是因为前往会建立功业。天地舒解于是就有雷雨兴起,雷雨兴起时百果草木的种子就会萌芽生长,破土而出。舒解时的功效是多么的伟大啊!

【原文】

《象》曰:雷雨作,解[1]。君子以赦过宥罪[2]。

【注释】

[1]雷雨作,解:《解》之上卦为震,下卦为坎。震为雷,坎为雨。按卦象,则雷动于上,雨降于下,天地相解,然后“雷雨作”,所以卦名就叫做“解”。

[2]君子以赦过宥(yòu)罪:宥,宽宥,宽恕。按《象传》以雷比刑,以雨比德泽。雷动于上,雨降于下,比喻刑罚之下有德泽。君子观此则知“赦过宥罪”为“解”之大义。

【译文】

《象传》说:雷雨兴起,百果草木就会从土地中“舒解”出来。君子因此赦免别人的过失,宽宥他人的罪恶。

【评析】

解之以动,动之能解,是《解》卦的真正意义。就卦象而言,《解》卦之六爻中,除上六外,皆不当位。更严重的是处在中位的二、五均失位不正,故有多难之象,难多则必要舒解,要舒解其难,就必要有所动,而动之以雷,则可谓动之大,动之大则主义也大:大之于地,则草木沾春;大之于人,则罪过被“宥”。

【原文】

初六,无咎[1]。

【注释】

[1]无咎:初六柔弱在下,虽失位,然能与九四相交,交而易位,则变正得位,故“无咎”。

【译文】

初六,没有什么罪过。

【原文】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1]。

【注释】

[1]刚柔之际,义无咎也:刚,指九四。柔,指初六。际,交际。义,犹“理”。阳刚与阴柔相交,本合乎情理,交而易其位,各得其正,则更合理,故曰“义无咎也”。

【译文】

《象传》说:阳刚与阴柔相交之际,其中的道理是没有什么过错的。

【评析】

《象传》解释初六的“无咎”是因为“刚柔之际”。按《易》例,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一阴一阳之谓道”。初六失位于《解》卦之初,本应有“咎”,然近与九二形成“刚柔之际”,远与九四形成“刚柔之际”。《易》之道,相反相成,故“刚柔之际”,实际上也就成了“刚柔相济”。

【原文】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1]。

【注释】

[1]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田,打猎。三,三为成数,举三而言,泛指“多”。黄矢,“黄”为中和之色,在古代象征着中正合和之德。“田”位在二,动而变,变而成艮,艮为狐。下卦为坎,坎为弓矢,故以卦象言之,有田猎得狐之象。以刚二应五柔,故曰“贞吉”。

【译文】

九二,打猎时捕获了好几只狐狸,并获得金黄色的箭矢,做事很吉利。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译文】

《象传》说:九二之所以做事吉利,就在于他能居中而上应于五,因而能得其中正之道。

【评析】

九二以阳居阴,其所应六五也失位,然失位有应,故其能居中得正。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阴为君子,阳为小人。九二失位而得“中”,以阳居阴,以“中”比“正”,人心正则射术正,九二能为“君子”之“射”,故“田获三狐”。

【原文】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1]。

【注释】

[1]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负,背也。二变则二至四成艮,初至三则为坤,艮为背,坤为舆,故有“负且乘”之象。所负者为“阳”,阳为实,负“实”则招寇,故“贞吝”。

【译文】

六三,身负财物而乘坐大车,这样就会招致强寇来劫掠,做事会遇到困难。

【原文】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1];自我致戎,又谁咎也[2]?

【注释】

[1]亦可丑:负物而乘车,其为人则愚,其为事也可丑。

[2]自我致戎,又谁咎也:戎,《说文》曰“兵也”。致,招致。咎,归罪。

【译文】

《象传》说:“身负财物而乘坐大车”,这种行为本身也很丑恶;由于自己的错误而招致兵戎之难,这又能归咎于谁呢?

【评析】

《系辞上》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常人尚且知“财不外露”,《老子》亦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而《解》卦中的六三,却违背了基本的生活常识,负物乘车,自视物之珍贵,其形可丑。露财“致寇”,愚而“致戎”,虽“负且乘”实为“可丑”之事,然“致寇”尚有可悯之处。

【原文】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1]。

【注释】

[1]解而拇,朋至斯孚:而,你,你的,这里指六三。拇,足之大指。九四失位不正,与三相比,三从下来附,就如拇指附之于足。然四本有应在初,若三为之“拇”,则失初之应,所以必须“解其拇”,然后朋至而信,故曰“解而拇,朋至斯孚”。

【译文】

九四,解除依附在你足上拇指,你的朋友就会来到你身边,并相信你。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译文】

《象传》说:“解除依附在你足上拇指”,这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不当。

【评析】

九四因为失位不正,所以要“解其拇”,其痛“解”之深彻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若不如此,则朋友不能信、不能至,故“解拇”而得友,痛有所值。此也可谓之“当断就断”、“当解即解”。

【原文】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1]。

【注释】

[1]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维,语气词。六五居中处尊,下应九二,因而能舒解危难,故曰“吉”。以阴柔处尊,又能解难,则“有孚于小人”。

【译文】

六五,君子能够舒解危难,就是吉利的,以君子之道舒解危难,小人也会信服。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译文】

《象传》说:君子舒解危难,小人则退缩不前。

【评析】

六五虽不当位,但也是处尊有应,应于九二之刚,则能解难,柔居阳刚,又能“有孚”。此可谓以阳刚解难,以阴柔感人,所以小人也信服。

【原文】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1],获之,无不利。

【注释】

[1]公用射隼(sǔn)于高墉(yōnɡ)之上:隼,鸟名,一种猛禽。墉,城墙。隼,指六三,二至四为离,离为朱雀,以象恶“隼”。三在离中,故为“隼”。下卦为坎,坎为弓矢,故以上六临之有射“隼”之象。

【译文】

上六,王公用箭射下了栖落在高城墙上的恶隼,猎获它,没有什么不利。

【原文】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1]。

【注释】

[1]以解悖:上本与六三应,然六三失位不应,为悖逆之人,上六以恶“隼”为喻“悖”,则射以解之。

【译文】

《象传》说:“王公用箭射下了栖落在高城墙上的恶隼”,这说明上六是在舒解悖逆者造成的危难。

【评析】

以恶隼比悖逆,故上六所射非真是“隼”,实指恶人。


蹇䷦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