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周易(易经、六十四卦) >
- 周易下经
艮䷳
【题解】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艮》卦的意义全在于抑止其乱,故卦中皆以“艮”止,止而无凶。《彖传》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观全卦并无“行”象,故《彖传》所谓的“动静”,也只是在二者的相对中强调静止。卦中六爻以人体上富有特征的几个部位揭示出抑止的得与失:初止于足,故“无咎”;六二止于腿,只是心中不快而已;九三止于腰际,“薰心”有危;六四止于身,故“无咎”;六五止于“辅”,使言之有序,悔恨消失;上九最吉,因其止之以敦厚之德。
【原文】
艮[1]: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2]。
【注释】
[1]艮:卦名,下艮上艮。《说卦》曰艮为止,山静止而不动,各安其所,故其卦象象征着“抑止”。
[2]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相连而背,故曰“艮其背”。卦无一爻相应,故曰“不获其身”。“艮,止也”,静止之义,此是象山之卦,其以“艮”为名。施之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故谓之止。所止无见,何见其身,故“不获其身”。既“不获其身”,则相背矣。相背者,虽近而不相见,故“行其庭,不见其人”。如此乃得“无咎”,故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译文】
艮卦象征着抑止:止于其背,则不能使其全身面向应当抑止的欲望;行走在庭院中,背对着背未见其人,没有灾害。
【原文】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艮其止,止其所也[2]。上下敌应,不相与也[3]。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从卦象上讲,艮为山,山有险阻,一阳挟制二阴,故能“时止则止”。震阳动于下(互卦有震),震为足,为动,震动则行,故曰“时行则行”。止、行各有其时,故曰“动静不失其时”。五失正,动而得正,则互有离象,离为日,故曰“其道光明”。
[2]艮其止,止其所也:内外皆艮,卦辞曰“艮其背”,相背而不相应,可知艮之所止,止于背。
[3]上下敌应,不相与也:与,亲和,亲附。六爻皆不应,不应之应为“敌应”,既为“敌应”,则可知“不相与”。
【译文】
《彖传》说:“艮”,就是指静止。时机应当静止就静止,时机应当行动就行动,静止与行动都不要丧失合适的时机,如此则抑止的道理就会光明灿烂。《艮》卦的大义是静止,止于其所应当的地方。《艮》之卦爻上下皆为敌对关系,互相之间不亲和相附。既然如此,“不能使其全身面向应当抑止的欲望;行走在庭院中,背对着背未见其人,没有灾害”。
【原文】
《象》曰:兼山,艮[1]。君子以思不出其位[2]。
【注释】
[1]兼山,艮:两山并列在一起,故谓之“兼山”。
[2]君子以思不出其位:阳为君子,二阳中唯三当位,故可知君子指“九三”。观卦象可知艮一阳止于外,出则谓“外”,止于外则可知其“思不出其位”。
【译文】
《象传》说:山上有山,这种卦象就象征着“艮”。君子观此象而知自己所思想的事情应当不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
【评析】
《艮》卦显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无一爻相应,二是当位之爻(六二、九三、六四)皆不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最静止的物象,就是一座座高山,艮为山,两山对峙,则各不相应,故六爻皆无应。艮为背,背对着背,则各不相干。因为《艮》卦象征着静止、抑止,止有其道,一则为止于背,二则为止于时。止得其时,则“其道光明”,止得其所,则“思不出其位”。
【原文】
初六,艮其趾,无咎[1],利永贞[2]。
【注释】
[1]艮其趾,无咎:初本应四,四在互震,震为足。按《易》例,初应于人体的位置在“趾”,故曰“艮其趾”。初六失位,本有“咎”,动而得正,故曰“无咎”。
[2]利永贞:初不正,动而得正,故曰“利永贞”。
【译文】
初六,抑止于脚趾迈出之前,就没有过错,有利于长久之事。
【原文】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1]。
【注释】
[1]未失正:初六以阴居阳,本失位有咎,然其动而变正,故曰“未失正”。又止而未动,故曰“未失”,“未失”则得“艮”止之正道。
【译文】
《象传》说:“抑止于脚趾迈出之前”,说明初六动而不失其正。
【评析】
初六在艮,艮为止,本宜应四,然以失位之身,不能上应。且二至四互有坎险之象,“止”则不入于“险”,故有“无咎”之幸。
【原文】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1]。
【注释】
[1]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腓,小腿肚。拯,兴起,向上提。初六在趾,六二在初六之上,故曰“腓”。六二本应于五,五本为阳,六二应阳,实随于阳,而《艮》之五不当位,故不能应,也就是不能随,故曰“不拯其随”。六二上不能应五、随五,下退守静止又不能甘心,所以心中不快。
【译文】
六二,抑止其小腿肚的运行,不举步上承本应随从的君子,所以心中感到不快。
【原文】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1]。
【注释】
[1]未退听:六二位在互坎,坎为耳,因其不能上应于五,“其心不快”,此皆因六二无心听从退守静止之道所致。
【译文】
《象传》说:“不举步上承本应随从的君子”,又不甘心退止原位听从抑止之命。
【评析】
《正义》曰:“腓动则足随之,故谓足为随。”以“随”为“足”,没有从阴随阳上分析,也没有从卦例上分析。因为按卦例,二与五应,六二当位居中,却不能上应六五之尊,徒以阴柔居中和、中正之位。本来阴随阳是阴之本性,而“止于腓”则不能随阳,这样就违背了六二的本意。正所谓“君子思不其位”。但是,六二有君子之德而无君子之量,既不甘心于退守静止的命运,又觉得过咎不在己而在彼,故“不快”。以六二之中正之位,得此结局,固然是令人同情的,但是,世上的事本来就是普遍联系的,有时,自己的命运并不是由自己掌握而是为他人所操纵的。
【原文】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1]。
【注释】
[1]艮其限,列其夤(yín),厉熏心:限,《集解》引虞翻曰:“腰带处也。”列,通“裂”。夤,《释文》引马融曰:“背脊肉也。”厉,危险。熏,焦灼。心,三在坎中,坎为心。艮下互坎为水,有肾之象,《黄帝内经》曰:“腰者,肾之府。”三在坎中,当上下象之中,其部位在“腰”,故“艮其限”,即艮其腰。分裂其背脊肉,则有厉“熏心”。
【译文】
九三,抑止其腰部的运动,撕裂了背部的脊肉,危险像烈火一样熏灼着人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译文】
《象传》说:“抑止其腰部的运动”,说明九三的危险就如同烈火一样焦灼其心。
【评析】
《艮》至九三,其所“止”痛彻心腑。九三当位于《艮》,这是九三的不幸。因为九三刚武勇猛,本来就有积极主动的品性,但是,因其位居艮止之道,不仅自己不能动,而且还负有制止他人的责任。且身在险中(六二至六四互坎,坎为险),临险而不能动,其危则灼疚于心,其痛而“列其夤”。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1]。
【注释】
[1]艮其身,无咎:上身下体,四在《艮》上,犹在人之上身,故曰“艮其身”。居位得正,“止得其所”,故曰“无咎”。
【译文】
六四,抑止上身的运动,没有过错。
【原文】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1]。
【注释】
[1]止诸躬:躬,身体,自身。六四当位居正,故能自止其身。
【译文】
《象传》说:“抑止上身的运动”,这说明六四能自己止其上身。
【评析】
《艮》止六四,才能得其“艮”道之正。六四处在上下两艮之间,居正当位,止中有止,故有自我抑止的能力。而止于上身则全身得静止之道,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过错了。
【原文】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1]。
【注释】
[1]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辅,上牙床,这里借指口。序,条理;《集解》本作“孚”,即言而有信,于理也通。六五居“身”之上,其位象“辅”,故曰“艮其辅”。又艮旁通为兑,兑能言,故曰“言有序”。六五失位,动而得正,故曰“悔亡”。
【译文】
六五,抑止其口不使妄语,言则有序,悔恨就消失了。
【原文】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1]。
【注释】
[1]以中正:六五居尊处中,虽失位,但动而得正,则为“中正”。
【译文】
《象传》说:“抑止其口不使妄语”,这是因为六五守中持正。
【评析】
六五居尊处正,旁通为兑口;于《艮》也在“辅”,据此不难想象,最应“艮其辅”的人就是君王。“君无戏言”,应守中正平和之道,必要“言有序”。
【原文】
上九,敦艮,吉[1]。
【注释】
[1]敦艮,吉:敦,敦厚。上九居《艮》之终,位“兼山”之顶,故有敦厚之德,以此敦厚之德抑止不正之欲望,故曰“吉”。
【译文】
上九,以敦厚的品德自我静止,吉祥。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译文】
《象传》说:“以敦厚的品德自我静止而获吉祥”,这是因为上九能以敦厚之德得“止”之所成。
【评析】
《礼》曰“博厚则高明”,又曰“博厚所以载物也”。地厚在山,山之所厚,有容物之量、止欲之德。上九在《艮》,以敦厚之德静守“止”德,实有高山仰止之感,一则因其静止全系于此,二则所有的静止已经在此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