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

【题解】

《诗·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序卦》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革旧而必要纳新,这是“鼎”器的作用和功能。故《杂卦》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尚书·盘庚》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然而,《鼎》卦之“鼎”非只是调味之器,而实以象喻事,故《九家易》曰:“鼎者,三足一体,犹三公承天子也。”卦中六爻:初六有利于吐故纳新;九二“鼎实”有“吉”;九三悔过有“吉”;九四折断了鼎耳,所以有“凶”;六五利于守持正道;上九鼎得玉饰,故而大吉而无所不利。

【原文】

鼎[1]:元吉,亨[2]。

【注释】

[1]鼎:卦名,下巽上离,象征着“鼎象”。郑玄曰:“鼎,象也。”《正义》曰:“然则鼎之为器,具有二义:一有烹饪之用,二有物象之法。”所谓物象之法,是指鼎器的取新之法。

[2]元吉,亨:卦象下巽上离,木有上升之性,升至五,则当位而正,故曰“元亨”。

【译文】

《鼎》卦象征着“鼎器取新”:大为吉祥,亨通。

【原文】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1]。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2],柔进而上行[3],得中而应乎刚[4],是以元亨。

【注释】

[1]以木巽火,亨饪也:亨,通“烹”,烹饪。巽为木,木入火中,以燃鼎器,故有烹饪之象。

[2]巽而耳目聪明:巽德谦逊,离为目,互卦有坎,坎为耳,故《鼎》有耳聪目明之象。

[3]柔进而上行:《鼎》卦的初、五皆为柔爻,柔由初上升至六五,谓之“柔进而上行”。

[4]得中而应乎刚:六五居中,故谓“得中”。下应九二,九二为阳刚,故曰“应乎刚”。

【译文】

《彖传》说:鼎器,是烹饪养人的物象。鼎器之下有木柴燃烧,就是烹饪之象。圣人烹饪食物以祭祀上帝,又大量地烹饪食物以养活圣贤。谦逊恭顺耳聪目明,柔道前进而向上行,于是得居六五之中位而应于九二阳刚之爻,所以大为亨通。

【原文】

《象》曰:木上有火,鼎[1]。君子以正位凝命[2]。

【注释】

[1]木上有火,鼎:《鼎》卦象为下巽上离,巽为木,离为火,以木入火而燃鼎,谓之鼎器。

[2]君子以正位凝命:君子,指九三,《鼎》卦中唯九三位正,故称其为“君子”。凝,《集解》引郑玄注“成也”。九三居正以成命,故曰“正位凝命”。

【译文】

《象传》说:木上燃烧着火焰,象征着“鼎器”在烹煮食物。君子因为居正位而成就“大烹以养贤”的使命。

【评析】

鼎食养贤是鼎器的使命,木上有火,是烹饪之事,因事而知器,这是《鼎》卦异于其他诸卦的特征,故《集解》引虞翻曰:“六十四卦皆观系辞,而独于《鼎》言‘象’,何也?‘象事知器’,故独言‘象’也。”从这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鼎》之为器,不是像诸卦那样从卦象和《系辞》中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从“木上有火”这一卦象中推理出来的。这种特点说明《鼎》下之物是卦象,而鼎中之物为卦理。

【原文】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1]。得妾以其子,无咎[2]。

【注释】

[1]鼎颠趾,利出否(pǐ):颠,颠倒。趾,足趾。否,恶,鄙劣。初六在下,故谓之鼎“趾”,颠而“利”,则颠倒后所出之物非有用之物,必废物,上应于四,四不正,故曰“颠趾”。

[2]得妾以其子,无咎:初六为阴,上之所应九四不正,故曰“妾”。四变正则互震,震为长子,得妾而有长子,则“无咎”。

【译文】

初六,鼎器从脚跟颠倒,有利于倒出废物。为了生个儿子而娶得小妾,没有过错。

【原文】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1]。“利出否”,以从贵也[2]。

【注释】

[1]未悖:悖,违背。倒趾以出否物则未悖于《鼎》之理。初虽失位,以阴应阳,未悖人情。

[2]“利出否”,以从贵也:否者,不善之物,鼎之倒趾,失其所利,鼎覆而不失其利,在于泻出否秽之物也,故曰“利出否”。出旧纳新,弃卑从贵,故曰“以从贵”。

【译文】

《象传》说:“鼎器从脚跟颠倒”,这不违背人情。“有利于倒出废物”,这是出旧纳新,弃卑从贵。

【评析】

初六以阴居阳,处不正之位,故于人则为“妾”;又上应不正之四,故于器则为“颠趾”。然倒而以出“否物”,因妾得生贵子,这很符合鼎器“取新”的本义,故初六虽不当位于《鼎》,却终有“无咎”之果。

【原文】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1]。

【注释】

[1]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即,相就,接近。“不我能即”,即“不能即我”之倒装句。阴虚阳实,九二为阳,故曰“鼎有实”。九二与六五应,五以阴居不正之位,不正则非其友而为“仇”,阳刚健而阴卑弱,又《鼎》旁通为《屯》(),上为坎,坎为心疾,五在坎中,故曰“我仇有疾”。

【译文】

九二,鼎中装满食物,我的仇敌身患疾病,暂时不来找我,吉利。

【原文】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1]。“我仇有疾”,终无尤也[2]。

【注释】

[1]慎所之:之,到。鼎中有“实”,故应“慎所之”。

[2]终无尤:尤,过错。既然仇人有疾,不能来打扰我,我就可以享用“鼎中实”,故曰“终无尤”。

【译文】

《象传》说:“鼎中装满食物”,要谨慎地选择所去的方向。“我的仇敌身患疾病”,这说明九二最终并没有过错。

【评析】

“我仇有疾”之“仇”字,前人注有二解:一是仇人,二是配偶。二者皆能与卦理通,然二与五虽有应,应而不正,故以“仇人”解较通。

【原文】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1],方雨,亏悔,终吉[2]。

【注释】

[1]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九三处下体之上,动而变,变出两坎之象,坎为耳,变则不当位,故曰“耳革”。鼎耳为抬鼎的结构,“耳革”则不能行,故路为之阻塞。九三动而变,变而上应上九,《鼎》上为离,离为雉,雉在鼎中,故为“雉膏”。“鼎耳革”致使“行塞”,意为“雉膏”毁坏,故曰“不食”,即不能食用。

[2]方雨,亏悔,终吉:方,正在。亏,亏毁。承上句,坎为耳,坎为水、为雨。天正在下雨,鼎中美食亏毁,然九三当位居正,美食还可以再烹,故曰“终吉”。

【译文】

九三,鼎耳变异,鼎器暂时不能移动,途径为之阻塞,吃不上美味可口的雉膏,天正下着雨,鼎中之美味亏毁,此可谓悔恨之事,然最终是吉利的。

【原文】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1]。

【注释】

[1]失其义:义,通“宜”,即适宜。鼎以耳行,九三致“耳革”,使鼎止行于途中,故其行为有失当之处。

【译文】

《象传》说:“鼎耳变异”,这说明九三的行动不当。

【评析】

《鼎》之九三的爻辞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人用鼎器做成“雉膏”,就在他们抬着鼎器行进时,天下雨了,鼎耳也坏了,鼎止于途中,淅淅沥沥的雨水滴落在鼎内,也许还有泥水。这一连串的遭遇使鼎内的雉膏不能食用,但是,这种困窘并不仅仅是因为“鼎耳革”,也不是因为“方雨”之天,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这两种“不当”的遭遇,揭示了抬鼎的人有失查于先的过错,致使有“亏悔”之象。好在九三有当位之正,故而终以“吉”为果。

【原文】

九四,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1]。

【注释】

[1]鼎折足,覆公(sù),其形渥(wò),凶:,鼎中食物。渥,沾湿。四为王公之位,九四上互兑,兑为毁折,鼎入兑则有折足之失,足折则鼎倾覆,致鼎中食“覆”于地。地与鼎俱沾湿污乱,故曰“其形渥”。这些均由九四不当位所致,故有“凶”。

【译文】

九四,鼎器折断了鼎足,王公的美食被倾覆于地,地上和鼎器也被濡湿,有凶险。

【原文】

《象》曰:覆公,信如何也[1]。

【注释】

[1]信如何:即“如何信”的倒装结构。九四本处于“多凶”之位,又失位不正,致使“公”倾覆而“渥”,故不可信任。

【译文】

《象传》说:“王公的美食被倾覆于地”,这说明九四如何让人信任呢!

【评析】

九四失位不正,不能胜王者之任。“鼎折足”,则鼎不能立,鼎器以三足而立,以象三公辅佐君王之事,足折则不能立,这里以“折足”为喻,来说明“三公”不能称职的情况。

【原文】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1]。

【注释】

[1]鼎黄耳金铉(xuàn),利贞:黄,金黄色。铉,横贯鼎耳以便扛举的木杠。六五居中处尊,故贵有“黄金”耳;下应九二之阳,故有“金铉”之刚。

【译文】

六五,鼎器配上金黄色的鼎耳和坚固的鼎杠,这是有利的。

【原文】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1]。

【注释】

[1]中以为实:阳为实,互为《屯》(),其五为阳,其位在中,故曰“中以为实”。

【译文】

《象传》说:“鼎器配上金黄色的鼎耳”,这说明六五因居离中而获得中实之美。

【评析】

鼎至于五则贵,以“黄”喻其贵,以“金”喻其刚;因为鼎至五已成王者之器,故言“金”而不言“食”。

【原文】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1]。

【注释】

[1]鼎玉铉,大吉,无不利:玉,《说卦》曰乾为玉、为金,干宝注曰:“玉又贵于金者。”上九以刚居柔,近据五阴,君臣相临,刚柔相济,故曰“大吉,无不利”。

【译文】

上九,鼎器配有玉质的鼎杠,大为吉祥,无有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译文】

《象传》说:玉质的鼎杠在上,这说明上九能调和刚柔之节。

【评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上九刚居柔位,这说明他能以自己之阴柔节制坚刚,使自己刚而不坚,柔而不弱。又因为唯玉有此德,故曰“玉铉在上”。


革䷰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