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周易(易经、六十四卦) >
- 周易下经
晋䷢
【题解】
《晋》卦总是让人们想到一轮红日于大地上冉冉升起的情景,《彖传》谓此卦是“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大明”就是指太阳,“柔进”就是指冉冉升起的样子。于是《晋》卦中凡合乎“柔进”则能吉利。六爻之中,唯六二最为吉利,因其于象为“大明”,于义则为“柔进”,于位则当位于中正柔和之道。余则“无咎”而已。
【原文】
晋[1]:康侯用锡马蕃庶[2],昼日三接[3]。
【注释】
[1]晋:卦名,下坤上离。《尔雅》释:“晋,进也。”《彖传》、《王注》、《正义》皆释为进。
[2]康侯用锡马蕃庶:康,《释文》注“美之名也”,“康侯”犹言“尊贵的公侯”。锡,通“赐”。蕃庶,即众多。
[3]昼日:谓一日之间。三接:下坤为三阴,数为“三”,故曰“三接”。在古代“三”泛指多次,这里指多次接见。
【译文】
《晋》卦象征着长进:尊贵的公侯接受天子赏赐的众多车马,一天之内被多次接见。
【原文】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1]。顺而丽乎大明[2],柔进而上行[3],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注释】
[1]明出地上:坤为地,坤上为离,离为日,离为火,皆有光明之象,如日出地上。
[2]顺:坤为顺。丽:附丽,附着。大明:指上卦离。离为日,日光在天,实为“大明”。
[3]柔进而上行:下三阴为柔,六五也为柔,柔由初上行至五。
【译文】
《彖传》说:“晋”,就指长进,就如同光明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大地上的万物都顺从地承受美丽盛大的太阳光辉,光明柔和地冉冉升起,一直向上行进,所以,就能使得“尊贵的公侯接受天子赏赐的众多车马,一天之内被多次接见”。
【原文】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1]。
【注释】
[1]自昭明德:昭,显示。太阳照耀大地万物,君子观此情景,悟出自己也就像阳光一样,自己去彰显美德。
【译文】
《象传》说:光明出现在大地之上,象征着“长进”。君子因此知道自己必须彰显光辉的美德。
【评析】
《晋》之谓“进”,在其有日出地上之象。太阳的升起,总是冉冉上升,柔顺地上行。“柔进而上行”的光明就如同一个谦谦君子,他有“自昭明德”的勤谨、进取精神。《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晋》中的君子,在地为柔,于上为“进”。在天,有光辉灿烂之美,在地,则有亲民之象,于上,则有直上之力。故《彖传》有“丽乎”之言、“三接”之颂。
【原文】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1]。罔孚[2],裕无咎[3]。
【注释】
[1]晋如摧如,贞吉:晋,进,上进。摧,退却。初六为“晋”之始,上遇九四应,九四为离,离为光明,故曰“晋”;进而遇二、三之阻,又三至五为坎,坎为陷,为险,故进而遇“坎”,遇“坎”则退,故曰“摧”;然进而动,动而变正,故曰“贞吉”。
[2]罔孚:罔,无,没有。孚,诚信。《晋》卦中唯六二当位,其余则失位。初六失位,创业于始,进明在初,故未被他人信服,故曰“罔孚”。
[3]裕无咎:裕,宽裕。初既遇二、三坎险之阻,当宽裕缓进,终则必进于“明”,故于其晋道则“无咎”。
【译文】
初六,无论是上进还是退却,都是吉利的。即使是尚未得到众人的信服,宽裕时日,也没有灾害。
【原文】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1];“裕无咎”,未受命也[2]。
【注释】
[1]独行正:独,指初六。初六失位,其毗邻皆以阴为敌,故曰“独”。初六失位,动而成震,震为足,为“行”;动而得“正”,故“独行正”。
[2]未受命:命当王者所受,初六处低下之位,应四而不应于五,四为臣,五为君,故曰“未受命”。
【译文】
《象传》说:“无论是上进还是退却”,初六都能独自实行正道;“宽裕待时则没有过错”,这说明初六尚未禀受君王之命。
【评析】
初六柔弱,进而遇阻、遇险,遇险而“摧”,交人则“罔孚”,此本难免之事,但是,因初六远则有进明之象,近则有处顺之道,进退俱不失其“独行正”的精神,故终有“无咎”之果。
【原文】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1]。受兹介福,于其王母[2]。
【注释】
[1]晋如愁如,贞吉:六二上进,然六五失位,六二失其所应,故其“进”德未得昭明,虽有“晋如”之行,行而未果,失之无应,故“愁如”。但是,因其处中于坤,坤为顺,顺而居于中正,且不因上无所应而改其进修之德,终能得“正”而“吉”,故曰“贞吉”。
[2]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介,大也。王母,指六五,六五为王位,然以阴居阳,故为“王母”。六二虽遇“愁”,因其处中守正,故终能受“王母”之赐福。
【译文】
六二,无论是上进还是忧愁,都能获得吉利。将从尊贵的王母那里接受宏大的福气。
【原文】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1]。
【注释】
[1]以中正:六二当位居中,虽上无所应,然顺居中正之位,故终能“受兹介福”于“王母”。
【译文】
《象传》说:“接受宏大的福气”,这是因为六二身处中正之道。
【评析】
《晋》之六爻中,唯六二当位“贞吉”且“受福”于“王母”。前人所注“王母”多指六二,因其所居在“坤”,坤为母,故曰“王母”。但是,既然六二为“受”者,又何以能为“王母”?况且,若以六二为“王母”,辞之“于其王母”的“于”又指向何处呢?按卦例、卦象,六五为君王之位,因五为阴爻,本与二应,则“王母”宜指六五。
【原文】
六三,众允,悔亡[1]。
【注释】
[1]众允,悔亡:众,六三居坤卦之上,坤为众。允,《释诂》曰“信也”,即信任。六三失位,本有其“悔”,但是,因其与众人同志为“进”,受到众人的信任,故曰“悔亡”。
【译文】
六三,获得众人的信任,悔恨就会消失。
【原文】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1]。
【注释】
[1]上行:六三与上九应,上九在离,离为日,应日而上,故曰“上行”。
【译文】
《象传》说:“获得众人的信任”的六三的志向,这是因为他与大家同有上进之心。
【评析】
六三虽失位不正,但是,从位置上讲,他最接近光明,因为三上即“离”,离为日,为光明。这说明他与初、二俱有上行之志,同志为进,又在初、二之前,故受“众”所“孚”。
【原文】
九四,晋如鼫鼠[1],贞厉[2]。
【注释】
[1]晋如鼫(shí)鼠:鼫,亦称“硕鼠”。《说文》曰:“鼫鼠,五伎鼠也。”《正义》引蔡邕《劝学篇》云:“鼫鼠五能,不成一伎。《王注》曰:‘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这里是用“鼫鼠”之多“伎”无“成”形容那些贪婪不正的人。
[2]贞厉:九四失位,象如鼫鼠,虽有“五能”,实无一长,以此为“进”,岂不“贞厉”。
【译文】
九四,上进之时犹如身无一技之长的鼫鼠,这种情况很危险。
【原文】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1]。
【注释】
[1]位不当:九四以阳居阴,失位不当,欲应下,则下失位;欲进上,则上也失位。居此之位,实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效如“鼫鼠”之劳、之技,故曰“位不当”。
【译文】
《象传》说:“身无一技之长的鼫鼠遇到危险”,这是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当。
【评析】
《晋》下为坤,坤为地,有田土之象,九四以阳居阴,据下之“田土”为己有,其贪如“硕鼠”。《诗·魏风·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中的“硕鼠”与九四爻所指的“鼫鼠”一样,胆小怕人,贪婪可憎。
【原文】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1];往吉,无不利[2]。
【注释】
[1]悔亡,失得勿恤:恤,忧虑。六五居不当位,故有“悔”。然以柔居尊,以阴居阳,又在离中,其不“进”自明,变而得正,则“悔亡”。得也无忧,失也无忧,故曰“失得勿恤”。
[2]往吉,无不利:往则得正,故曰“吉”。因能自明于“离”,下以坤顺从于上,则“吉”而“无不利”。
【译文】
六五,悔恨消失,不要为得到与失去忧虑。前往必得吉祥,无有不利。
【原文】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1]。
【注释】
[1]往有庆:《集解》引虞翻曰:“动之乾,乾为庆也。”五动则变乾,乾为健行,变而正,行而往,故曰“往有庆”。
【译文】
《象传》说:“不要为得到与失去忧虑”,前往则必有福庆。
【评析】
“失得勿恤”之“失”,《正义》、《本义》皆作“失”,朱熹在其《本义》释为“一切去其计功谋利之心”。《集解》引虞翻、孟喜、郑玄等以“失”作“矢”,或释训为“誓”,即誓志;或以卦象为离,离有戈兵、射箭之象,因此释为“矢”。因三种解释皆符合《晋》卦本义,现从《正义》之说。
【原文】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1],无咎,贞吝[2]。
【注释】
[1]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角,角端,如兽角之上。维,语气词。用,犹“宜”。上九处《晋》之极,明过离中,犹如日过于中,如在角端,然因阳亢于上,仍然进而不已,故曰“进其角”;因失位于《晋》,位偏不正,过亢不已,不能为人信服,故“用征伐”以服之。
[2]无咎,贞吝:兵者凶器,伐而服之,于理“无咎”。然兵属危,因其先“厉”而后“吉”,故“无咎”。用征伐才能服人,服而有“吝”,故曰“贞吝”。
【译文】
上九,上进至极,就像高居兽角尖端一样,宜于征伐邑国建立功绩,虽有危险,但最终还是吉祥的,没有什么灾难,只有一些困难而已。
【原文】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1]。
【注释】
[1]道未光:上九虽下应六三,然穷居离上,失位不当,故曰“道未光”。
【译文】
《象传》说:“唯有用征伐才能使人信服”,这说明上九的道德并没有光大。
【评析】
上九居《晋》之极,本已失位,阳亢激进,其德不能服人,只能以力服人,“征”而“无咎”,然而,终不过于“吝”而已。且“兵者,凶象,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孙子兵法》以“攻心为上”。上九恃强凌弱,以征伐服人,其所服非心服、诚服,故曰“道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