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题解】

从《恒》卦中,我们可知天地之道在“恒久”,四时变化在“恒久”,圣人之“化成”也在“恒久”。具体就爻位而言:初六失位而陷于下,“无攸利”而“贞凶”;九二居中,然中而失位则不正,不正则唯“无悔”而已;唯九三当位,惜其急进上应,“不恒其德”,违背“恒”道,故“贞吝”;九四虽能下应于初,但因其失位不正,故“田”而“无禽”;六五虽“恒其德”,却以阴居阳,失位不正,故于妇则吉,于“夫子”则“凶”;上六以失位之极,不仅不守“恒”道,且“振”而失“恒”德,故“凶”。总此六爻,可知守持“恒”德的前提应该在于保持正确适当的位置,失去这种位置不仅不能“恒其德”,也失去了自身。故《系辞》曰“圣人之大宝曰位”。

【原文】

恒[1]: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2]。

【注释】

[1]恒:卦名,下巽上震,中实外虚,上下俱有所应,男女皆有所亲,因具守恒之志,故以“恒”名。

[2]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上有震动,下有恭顺,顺而动,故能“亨通”、“无咎”。

【译文】

《恒》卦象征着永恒持久:亨通,没有过错,利于做事,利于有所前往。

【原文】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1]。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2],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3]。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4]。

【注释】

[1]刚上而柔下:震为阳卦,为长男,居《恒》上卦;巽为阴卦,为长女,居《恒》下卦。故曰“刚上而柔下”。

[2]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震为雷,巽为风,故曰“雷风相与”。巽为恭顺,雷为震动,故曰“巽而动”。一为长男,性阳刚;一为长女,性阴柔;异性相应相亲,又初六能应九四,九二能应六五,九三能应上六,故曰“皆应”。

[3]久于其道:长男在上,长女在下,此为夫妇之正道;即为正道,则须恒久坚持。

[4]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天长而地久,可见天地养育万物之深切情怀,故天地万物之情皆可从《恒》道中体现。

【译文】

《彖传》说:“恒”,就是持久的意思。震为阳刚处在卦上,巽为阴柔处在卦下。雷与风相互亲和,恭顺之后再震动,阳刚与阴柔皆有相应,这是“恒”之道。“永恒持久,亨通,没有过错,有利于做事”,这说明“恒”道在于永久地保持正道。天地的规律在于持久永恒地周流不已。“有利于有所前往”,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日月在天空运行能够长久地照亮人间大地,四季的变化也有着永恒的规律。圣人长久地保持正道与美德,就会使教化大有成就。观看“永恒持久”的正道,就会发现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

【原文】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1]。

【注释】

[1]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改变。方,道也,道德,品行,这里指正道,如《坤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方”。《正义》曰:“君子立身得其恒久之道,故不改易其方。”即立身以正,正则不“易”。

【译文】

《象传》说:雷在上,风在下,雷风相伴,这是大自然中长久不变的现象,所以就以此来命名卦名“恒”。君子应立身守节不改变正道。

【评析】

“顺而动”这是《恒》的卦象,也是《恒》之所以为“恒”的根本原因。动则有变,《系辞》曰:“变则通,通则久。”故《正义》曰:“恒久之道,所贵变通。必须变通随时,方可长久。”

【原文】

初六,浚恒[1],贞凶,无攸利[2]。

【注释】

[1]浚(jùn)恒:浚,深也。初六以阴柔之性位居于下,软弱无力,欲有深求,则何以能久,故一开始就“深”求“恒”道,本身就违反了“恒”久之道。

[2]贞凶,无攸利:初以弱质深求“恒”道,必要与九四相应,然而九四为九二、九三所阻隔,且四也不“正”,故“无攸利”。

【译文】

初六,深入地求取长久之道,占问结果却是“凶险”,无有所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译文】

《象传》说:“深入地求取长久之道”却出现了“凶险”,这是因为初六一开始就深求“恒”道。

【评析】

既然《恒》道在“持久”,那么,初六以其弱小之身深求其“恒”,就会有“凶”。事物的发展应以循序渐进之势顺应事物变化的规律,初六失位,变而无应,故“贞凶”;动而有凶,故“无攸利”。

【原文】

九二,悔亡[1]。

【注释】

[1]悔亡:九二失位,故“悔”。然动而得正,处中守正,则“悔亡”。

【译文】

九二,悔恨之事将要消失。

【原文】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1]。

【注释】

[1]能久中:九二本因失位而“悔”,变而正,正以处中,故“能久”于中。

【译文】

《象传》说:九二的“悔恨之事将要消失”,这是因为他能持久地坚持中和之道。

【评析】

九二以阳居阴,失位不正,此所以有“悔”,然“变则通,通则久”,能变为阴,则当位于正,行中和之道,故“能久中”。

【原文】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1],贞吝[2]。

【注释】

[1]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九三位于三阳之中,当位而上应于上六。然处巽之末,临震之初,或上或下,心无所定,不定则动,动则变,故曰“不恒其德”。变则上下皆成坎象,坎为险,失身而入险,故曰“或承之羞”。

[2]贞吝:贞,占问。吝,困难。既“不恒其德”,又“承之羞”,故有“吝”。

【译文】

九三,不能持久地保持自己的美德,时或受到别人的羞辱,做事会遇到困难。

【原文】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1]。

【注释】

[1]无所容:九三上不能应于上六,下不能亲和初六,动而变之,又陷入上下皆坎的险难之中,周围皆不正,故难容其正。

【译文】

《象传》说:“不能持久地保持自己的美德”,则为众人所不容。

【评析】

《恒》卦之中,唯九三和上六当位。然九三正而不中,上则为阴所乘,“或承之羞”;下则为九二所阻隔,不能“恒其德”;动则上下皆“无所容”。以此而论,九三之不“恒”,咎在其位。而九三之“羞”则在其他爻皆不正,唯有己正。此情此景,或可哀之以“虎落平川”,或自恨“举世皆浊我独清”。

【原文】

九四,田无禽[1]。

【注释】

[1]田无禽:田,打猎。禽,同“擒”,即擒获。九四失位不正,虽有田猎之事,然居位不正,所以只能“无禽”而返。

【译文】

九四,打猎没有获得猎物。

【原文】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1]?

【注释】

[1]久非其位,安得禽也:位,指九四所处的环境。因其上下之间皆不正,九四不能从这样的环境中脱身,只能久处非正之位,故“禽”无所获。

【译文】

《象传》说:久居不正之位,怎么能有所收获呢?

【评析】

“田”则有事,“无禽”则无功,为什么会这样呢?九四下应初六,初六为巽,巽为雉。九二至九四互为乾,乾为野。九四至上六为震,震为动,动在田野之中,田野之中又有雉。据此象而言,应该是“田有禽”,而爻辞却说“田无禽”。这是因为九四不当位,失位不正,则虽有“田”有“禽”,却不能得。以此言之,则“田无禽”之“无”,非有无之“无”,实无所得之“无”。

【原文】

六五,恒其德,贞[1],妇人吉,夫子凶[2]。

【注释】

[1]恒其德,贞:贞,占测。六五虽不当位,然居中而与九二之阳刚相应,阴阳相亲,中中相应,故能“恒其德”,此妇道之“正”。

[2]妇人吉,夫子凶:六五在震,九二在巽,巽为妇人,六五能与九二“恒其德”,则对妇人吉利。六五失位于震中,震为长男,故曰“夫”。失位而应,则有利于彼,无利于己,故曰“夫子凶”。

【译文】

六五,恒久地保持自己的美德,占问吉凶,对于妇人有吉祥,对于男人则有凶险。

【原文】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1]。夫子制义,从妇凶也[2]。

【注释】

[1]从一而终:从一,即跟从一个丈夫。按《礼记·郊特牲》曰:“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2]夫子制义,从妇凶:制义,即因事而裁制事宜,从妇则凶。《正义》释:“五与二相应,五居尊位,在震为夫。二处下体,在巽为妇。五系于二,故曰‘从妇凶’也。”也就是说,男人为尊,不可顺从处在自己下面的妇人。

【译文】

《象传》说:妇人吉祥,这说明一个女人应该终身只顺从一个丈夫。而男人则要因事制宜,若顺从女人则会有凶险。

【评析】

六五所谓的“妇人吉”,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贞”,即贞洁守身;二是“从一而终”,而对男人则许之以因事“制义”之权。实际上,这是以牺牲妇女的利益为前提的。

【原文】

上六,振恒,凶[1]。

【注释】

[1]振恒,凶:振恒,静为持久之道。上六处《恒》之极,震在《恒》上为动,本来就很难持久坚守正道,又振而动之,“振恒”则无“恒”,故有“凶”。

【译文】

上六,振动不安于恒久之道,有凶险。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译文】

《象传》说:上六在上振动不安于恒久之道,结果很不成功。

【评析】

动则不能持久,上六居震之上,动摇《恒》道,就等于动摇基础。《正义》曰:“凡处于上者,当守静以制动。”清静无为,垂拱而治,与民休息,这是处上之上策。


咸䷞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