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南京传 - 叶兆言 >
- 第三章 六朝人物(下)
02 魏晋的风度
魏晋风度滥觞于北方,真正能够发扬光大,应该是在六朝时期的南京。换句话说,魏晋风度的最大市场是在南京,最大的买主是南京人。南京这个城市最能体现它的精髓和神韵,魏晋风度,六朝风流,魏晋在北方消亡了,然而它又在六朝的南京获得了传承,得到了新生。
当然,要说到魏晋风度,首先得感谢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称它为“名士教科书”,盛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眼光很独特,从来不会胡乱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南京历史,《世说新语》应该是一本必读书。2015年南京评选出二十四部传世名著,《世说新语》毫无争议地名列其中。
为什么又要说这本书是刘义庆等编撰呢,为什么要加一个“等”,因为事实上,也说不清楚这书究竟谁写的。反正它属于集体创作的产物,通常有一种公认的流行观点,那就是艺术必须要独创。集中大家力量,像写革命样板戏那样合力来完成一本书,这办法似乎不太可取,有点违背创作规律。然而《世说新语》却证明这种编书办法也可行,事实上,你还不能不说它是一本好书,一本非常好的著作。
刘义庆是六朝刘宋时期的一位王子,后来又当了王爷,伯父刘裕是皇帝,自己做过荆州刺史,做过江州刺史,做过南兖州刺史,他的爵位是南郡公和临川王。所有这些头衔都没什么好议论,因为有了《世说新语》,人们爱屋及乌,都喜欢说他聪明过人,说他深得宋武帝和宋文帝的信任,说他备受礼遇,屡屡获得朝廷重用。不过真要说起个人政绩,谈论具体办事能力,这个刘义庆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
于是大家都给台阶下,说他“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又说当时政治生态环境太差,宫廷斗争太激烈,他呢,为了避祸,就不能不佯狂,成天和一帮文人雅士混在一起。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文人雅士都喜欢讲过去的故事,讲一些过去的老段子。这些老掉牙的故事和段子,基本上都属于前朝往事,把它们用精致文字记录下来,再编成一本书,于是就有了《世说新语》。
发生在魏晋时期的陈年旧事,能够深深影响南京,能够承前启后,显然与东晋跟西晋紧密相连有关。毕竟还都是司马氏的王朝。譬如《世说新语·汰侈》写王敦与王导,故事发生在西晋,可是二王后来的主要事迹,都发生在南京,都是在南京这个舞台上表演,因此大家怀念西晋,就是在说东晋,就是在说南京: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晋书·王敦传》上也有记载,文字略有不同:
时王恺、石崇以豪侈相尚,恺尝置酒,敦与导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声韵,恺便驱杀之,一坐改容,敦神色自若。他日,又造恺,恺使美人行酒,以客饮不尽,辄杀之。酒至敦、导所,敦故不肯持,美人悲惧失色,而敦傲然不视。导素不能饮,恐行酒者得罪,遂勉强尽觞。
比较这两则故事便发现,重点不是谁在杀人,是王恺还是石崇,不重要。被杀的是行酒美人,还是吹笛女伎,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东晋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的怎么表演,故事发生的时候,王导还不是丞相,王敦也不是大将军,事发西晋时期,把这个故事再拿到南京六朝的背景下来叙述,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王导与王敦可以说是东晋的奠基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事风格,对六朝南京社会风气,对朝廷或民间,有着直接影响。
王导的隐忍,代表了当时东晋草创时期的仓皇软弱,也表现出了坚毅忍耐的柔能克刚,这就仿佛南朝更多时候,虽然以一种文弱形象示人,它的生命活力,它的自我调整能力,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强大。而王敦跃然纸上的枭雄之色,他的目中无人和不顾死活,他的狂妄他的野心,也反映出东晋在南京定都以后,注定会面对的各种不稳定,无法避免的动荡和错乱。
显然,王敦的故事跟王导相比,有更深一层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东晋的王业,可以说成也这个王敦,败也这个王敦。王敦之后的桓温,还有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南齐的萧道成,陈朝的陈霸先,身上都明显包含了王敦的影子,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当了曹操似的人物,都是俗称的奸雄,治国打天下有一套,祸国乱天下也有一套。
太子洗马潘滔就曾这样评价少年时的王敦,说他“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
六朝时代的人物,必须戴上了魏晋风度光环,才好看,才有意思,才值得咀嚼。你可能会不喜欢王敦,但是很可能会喜欢他的故事。据统计,《世说新语》中共有四十则故事涉及王敦,这些零散故事,勾勒出了他从名士到叛臣的转变过程,譬如写他刚结婚时一段,读了令人大笑不止: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世说新语》第十三篇“豪爽”一门,共十三则故事,其中前四则都与王敦有关: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尝荒恣于色,体为之敝。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任其所之。时人叹焉。
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王敦王大将军字处仲,以上四则故事,都是生动有趣。胡乱击鼓,鼓音急促和谐,表现出了他的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看客都赞叹他威武豪爽。纵色过度,身边人劝其要注意身体,他倒是很干脆,立刻就把婢妾数十人,浩浩荡荡地都打发了,说赶走就赶走,让她们爱上哪玩就去哪玩,爱找谁就去找谁。王敦学有所长,精通《左传》,当然最让人吃惊的,还是他竟然毫不掩饰自己喜欢曹操,常常吟曹孟德的诗自慰。也难怪东晋开国皇帝会跟他发急,说“欲得我处,但当早道”,这个皇帝还是你来做吧,你想当皇帝,早点说呀。
六朝时期的南京人,显然喜欢这样的故事,皇帝有点软弱,有点无能,这也未必是什么太大坏事。有时候,一个过于独裁昏庸的皇帝,或许更糟糕,更祸国殃民。刘义庆编撰的这本《世说新语》,在故事取舍方面,多少也体现了六朝时的开放程度。封建时代谈民主不现实,也不可能,但是在六朝,包括此前的魏晋,文人真正因为写文章而掉脑袋,好像也不太多。
这一段时间内,文人被杀的数量并不少,都不是因为写文章。嵇康可能算一个,即使是算,也很勉强。文人被杀更多的原因,是直接参与政治,六朝时朝代不断更迭,玩阴谋诡计的人不少,文人一旦跟错了主子,站错了队,也就会变得很危险,非常可怕。魏晋风度的最大遗产,是不断地出现相似的乱臣贼子。自从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常态,六朝时期的南京,几乎每朝每代,都出现过曹操一样的强人,出现过像曹操那样的野心家。
比曹操更过分的,则是进一步学他儿子曹丕,干脆自己取而代之。习惯可以成为自然,六朝时期,东晋取代东吴不算,刘宋取代东晋,齐萧取代刘宋,陈朝取代梁萧,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都是先当曹操,再当曹丕,一个人把曹氏父子两人的活都给干了。
譬如刘裕的称帝,就跟玩似的,义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419年,刘裕派手下杀了晋安帝。刘裕早有意称帝,但是登基当皇帝前,突然又迷信起来,《资治通鉴》卷一一八上是这么写的:
宋公裕以谶云“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乃使中书侍郎王韶之与帝左右密谋鸩帝而立琅邪王德文。德文常在帝左右,饮食寝处,未尝暂离;韶之伺之经时,不得间。会德文有疾,出居于外。戊寅,韶之以散衣缢帝于东堂。
就是说,谶言说晋孝武帝死了以后,得有两位皇帝过渡,晋安帝已被刘裕干掉了,还得有个皇帝来凑数字,于是选中了晋安帝的同母弟弟司马德文,先让这位德文坐一年皇帝,再宰只鸡一样地杀掉,然后名正言顺地玩禅让,然后堂而皇之地登上帝位。
可怜东晋自司马睿登基,好歹也延续了一百零三年,前后共有十一位皇帝,这些皇帝都当得可怜巴巴,基本上是在四代人中间传承,其中一半以上在位时间不超五年,最小的一位登基时才两岁。十一位皇帝中最后两个,是司马睿的重孙,他们的父亲是孝武帝,爷爷是简文帝。相比较而言,只有简文帝和孝武帝还像个正经八百的皇帝。
东晋司马氏如此,刘宋和齐萧,包括紧接在后面的陈朝,都是这样。一代报复一代,六朝时期的南京,经历了三百多年,改朝换代就跟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因此当王子也好,当太子也好,找上一帮人编本《世说新语》,或者编本《昭明文选》,还真是挺不错的玩法。不能因为宫廷出面组织了文学活动,有了《世说新语》和《昭明文选》,就此证明六朝时的帝室重文轻武。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相对地说,六朝是有一点文乎乎,这个文,不是有文化,只是文弱的意思。
事实上六朝时期,也没有什么纯粹文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并不是说文人地位高,号召大家都去读书,目的还是“学而优则仕”,是为了当官。当官才是众人心目中的正道,为了当官,上进心就可能演变为野心,就难免投机,难免受主子牵连。因此六朝人物更多的不是文人,而是名士,各种各样名士,皇帝像名士,大臣像名士,幕僚门人甚至寒士,都学名士。想上位,想避祸,都要向名士学习。
在《世说新语》中,说到桓温,说到谢安,虽然他们一个个武功了得,都打过大胜仗,然而对他们会不会打仗,能不能打胜仗好像都不感兴趣,记录的都是风流雅事。不风流和潇洒,就不配称作六朝人物,譬如桓温叹柳,说他北征,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粗壮,一个人已经抱不过来,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再补上一句,说他“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又譬如描写淝水大战时的谢安,对那场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战争,无一句正面交代,反而用闲笔大写谢安如何下棋: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王敦“学通《左氏》”,敢在史书上留下这么一句,绝不会是说着玩玩。桓温工书法,字势遒劲,有《大事帖》传世,唐代窦臮所著《述书赋》,收录晋代六十三位书法家,其中便有桓温。谢安跟王敦和桓温相比,若论文化,怎么样不好说,起码也是旗鼓相当。六朝时期的南京,文化不是文人专利,那时候,只要你是个人物,那就必须得有点文化,就必须是个名士。
《世说新语·任诞》上有这样的记录: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王孝伯就是王恭,东晋名臣,妹妹王法慧是孝武帝的皇后。不过这个皇后死得很早,二十一岁就过世。王恭作为皇帝的大舅子,很受晋孝武帝信任,应该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六朝时期带兵打仗,大都是文人。他的官做得不算小,权力欲望非常强,官越大,心也越大。王恭野心勃勃地想学王敦和桓温,但是他运气明显不如二位,能力也相差太远。王敦和桓温的气场太强,他们在位时,人不死,只要还有一口气,朝廷便奈何不了。王恭则是被杀了头的,他试图起兵反抗,功败垂成,临了被叛将所杀,脑袋被挂在南京的朱雀桥上示众。
王恭死前毫无恐惧,一边梳理自己的胡须鬓发,一边吟诵佛经。死后家中无钱财布帛,唯有书籍,因此当时有一点见识的人,都为他的死感叹,觉得王恭不该死。他的冤家对头,太傅司马道子正好坐车路过,仔细看着挂在那的王恭脑袋,十分不屑地嘀咕着:
卿何故趣,欲杀我邪?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为什么急着要杀我呢。被杀的人表现得十分优雅,杀人的也表现得十分优雅。可见当时在南京当名士很容易,得意可以,不得意也可以。王恭死了五年以后,司马道子自己也被毒死了,死就死吧,谁还能不死。
这就是大家说的六朝,这就是六朝时的南京风景。
如果谁想了解六朝人物,想体验魏晋风度,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穿越历史,到当时的南京街头走上一圈。你会很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名士,在那里,你遇到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名士,你会发现,你遇到的那些人,都能口吐莲花,一举手一投足,都会透露出影视明星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