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际亮
【诗人小传】
(1799—1843) 字亨甫,福建建宁人。道光十六年(1836)中举,一生不得志,放浪于山水胜处。一生作诗万余首,鸦片战争以后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具有一定的爱国精神。有《张亨甫全集》。
迁 延 [1]
张际亮
百万金缯贿寇还 [2] ,明州父老痛时艰 [3] 。
捷书互报中朝贺 [4] ,优诏仍蒙上赏颁 [5] 。
浪跋鲸鱼腥璧水,血分鸩鸟污珠鬟。
舟山鬼泣君知否?无数楼船瘴海间 [6] 。
【赏析】
一八四二年五月,侵占浙东一带的英国侵略军为收缩兵力,北上进攻上海、南京,威胁清王朝心腹要地,因而撤出宁波,同时勒索宁波百姓犒军费银一百二十万元。前此,扬威将军奕经奉命率军援浙,先是畏葸怯懦,迟迟不前,途中迁延数月,后来到达浙江后,仅凭在庙中“占得虎头之兆”,即以之作为时来运转的根据,遂贸然进兵,结果大败而还。至是,奕经却借侵略者的战略转移之机,谎报军情,奏称是由于他的部下郑鼎臣等袭击夷兵,“逼惧窜退”。而清廷得此捷报,不问真伪,对奕经等滥施赏赐。本诗即写此事。
全诗主旨乃在对奕经冒功邀赏和朝廷昏聩不察极表愤慨,对惨遭烽火荼毒的黎民百姓深切同情。这几重意思用工稳沉实的律诗形式错落展开,极见功力。首联“百万金缯贿寇还,明州父老痛时艰”,直陈其事。英军撤出宁波城是为了集结兵力,实行战略转移。行前的勒索见出其贪婪本性。当时,英军撤兵的战略原因并非人所尽知。但即使由于欲壑暂足而撤兵,那也绝不是奕经等人的“功劳”。比年战乱,民生本已艰虞,而今又横遭如此敲剥。“撤兵”之下,宁波百姓付出巨大代价。这两句还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奕经奉命进行的声势浩大的“东征”如此无济于事,竟靠着“明州父老”的血汗去“贿寇还”,从中不难体会出诗句的嘲讽意味。如此,“明州父老”之痛,就不仅是被榨去“百万金缯”后的“时艰”了。这里先将英军撤兵的底蕴揭出,以为下面“捆了好打”。
百姓无可奈何的金缯贿寇对堂堂将帅来说,应是奇耻大辱。然而这屈辱换来的撤兵竟被他们作为功绩邀买荣宠。腐朽的将帅如此,朝廷竟也如此昏聩不察,滥施赏赐。颈联两句以极工整的对句沉痛而又愤慨地揭露了这一事实。其中“互报”、“仍蒙”包含了深刻的意蕴。“互报”乃是奕经一伙上下串通、结伙营私的形象的揭露,“仍蒙”的“仍”字则淋漓宣示了作者难以掩抑的愤慨。就在“明州父老痛时艰”的基础上,统治者却以虚假的“胜利”弹冠相庆,这该是怎样的腐败和无耻。
然而与此同时,“浪跋鲸鱼腥璧水,血分鸩鸟污珠鬟。”展开了一幅侵略者横行无忌、残害百姓的悲惨画面。“浪跋鲸鱼”是“鲸鱼跋浪”的倒装,指敌舰从海上来。“璧水”,亦称“泮池”,古时文庙前例有此池,是庄严圣洁的象征。句下自注:“逆夷毁文庙为宰牲之所”。这句即隐括此事,又描绘出侵略者炮舰横行的形势。“血分鸩鸟”为“鸩鸟分血”的倒装。“珠鬟”指妇女。句下自注:“妇女不从奸者鞭挞凌辱之,哭声震天,饮以药酒则哑矣,死复截其下体”。这句写侵略者奸污妇女,并以浸了鸩鸟血的毒酒使其欲哭无声。这一联写出了侵略者何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行。这些内容本不易概括,但作者的描绘既酣畅淋漓,又对仗十分精工,一字一顿,字字沉重,传达悲愤沉郁的声情,极具表现力。而在全诗功能上,对上两联的“互报”、“仍蒙”构成强烈的对比和嘲讽。
如果说,以上两联还重在客观揭露的话,那么,最后两句就终于爆发为裂地崩天般的喝叱了:“舟山鬼泣君知否,无数楼船瘴海间!”“君知否”三字是千钧之力集蓄的迸发:就在你们冒功邀赏,弹冠相庆之际,侵略者不仅深入内地,污秽圣人之所,虐淫妇女,而且集结兵力横行海上,那死难百姓的阴魂哭泣,战争惨祸的更大威胁,你们知道吗?这一收煞,确有扛鼎之力。
这首诗的特点除了形式上的工切之外,更在情感力度的层层推激。首联的基调以“痛时艰”表现为悲悯哀伤;颈联的“互报”、“仍蒙”转升为愤切;腹联令人发指的画面上扬为掩抑着悲愤的怒斥:层层推宕至此,末联顿发为声色俱厉的质问,饱绽出面壁呵天、抽刀斫地的气势。真气内转,愈转愈烈。由于全诗的情感是与事实的重重展开同步推激,因而具有望风披靡的力度,造成震撼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张际亮的诗尤以“气势”充盈耸动诗坛,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他“性情气格两两俱胜”,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麈》评其为“奇情壮气,一如其诗”,都可以从本诗看出的。
(魏中林)
注 释
[1].四首诗中的第一首写奕经在援浙途中迁延不进事,有“吴越迁延久驻兵”一句,故总题为迁延。
[2].寇:指英侵略军。据传英军撤出宁波前曾勒索宁波绅民犒军费一百二十万元。
[3].明州:宁波市唐宋时旧称,因境内有四明山得名。
[4].捷书:胜利捷报。中朝:朝廷。
[5].优诏:优抚的诏书。上赏:厚赏。
[6].瘴海:指南中国海,古代南方多瘴气,故称。
车中见西山口号
张际亮
试马春城晚更凉,百年空剩鬓丝长。
西山不改青苍色,却为人间送夕阳!
【赏析】
道光十八年(1838)春天,诗人正客居北京,有一天外出途经西山,从车马中目见夕阳西下,山色青青,想到自身的遭遇,不禁触动诗情,随口吟成了这首小诗。诗的起句便笼罩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悲凉气氛。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里,傍晚驾车行驶,只觉得凉气逼人,比起白天越来越重。从表面上看,此句似乎只是客观记叙,其实,这句中更别有伤心怀抱。何以见得呢?诗的次句直言不讳地作出了回答。从诗人对自己大半生以来,空空地只剩下两鬓白发日见增长的嗟叹声中,可知其生平怀抱,一无施展,心中的悲凉是不言而喻的。诗中的“百年”喻有限的人生,“空剩”二字含有无尽的悲哀和感慨,而“鬓丝长”则是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潦倒情景。张际亮从青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非常关心民生的疾苦,通夷情、有筹边之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曾屡次赴京会试,皆未能中,这在封建时代,就等于阻断了他从政济世的必由之路,注定了他一切美好的理想都犹如镜花水月,不可能有任何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诗的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气氛的根由所在。在“百年空剩鬓丝长”的诗人看来,再美好的景物也都会因情染上伤心的色彩,更何况春城的傍晚正弥漫着实实在在的逼人的凉气呢!当诗人从悲凉的气氛中抬起头来时,无意中将目光投向西山,吟出了更悲凉的下二句。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系由妙峰山、香山、玉泉山、翠微山等组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胜地。西山在任何时候都山色青青,永远不会改变它那象征着充满生机的青苍之色,所以它也一点儿不用为岁月的流逝忧虑发愁,毫不留恋地为人间送走了又一个晚晴。透过三、四两句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琢磨到诗人的心境是很不平静的,这里既有对青山不老的无比羡慕,甚至不无妒意,又有白发奈何不得青山的浩叹。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在这浩叹的背后,积聚着的正是诗人心中更为沉重的悲凉之感。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这首小诗,主要借助“鬓丝”和“山色”的巧妙对比,形象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嗟叹年华老去,虽有一腔热血,却又不为朝廷所用的内心苦闷,真实地体现了封建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爱国忧心如焚的心情,给后人留下深远而又伤感的思索。
(李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