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诗人小传】
(1877—1927) 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影响。1902年留日回国后,曾讲授哲学、心理学等,后入京任职,研究词曲。辛亥革命后再去日本,专力研究古文字学、古史等。后在上海为英人哈同编《学术丛编》,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5月3日,投颐和园昆明湖自杀。他以研究词、曲、《红楼梦》等著称于世,所作诗、词数量不多,词的成就较高。有著作六十余种,编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百零四卷。
九日游留园
王国维
朝朝吴市踏红尘,日日萧斋兀欠伸。
到眼名园初属我,出城山色便迎人。
奇峰颇欲作人立,乔木居然阅世新。
忍放良辰等闲过,不辞归路雨沾巾。
【赏析】
一九〇四年秋,王国维应罗振玉邀请,从南通到苏州任教于江苏师范学堂,主讲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是年重阳节,他出游留园,写了这首诗。
留园,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旧址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朝嘉庆年间在旧址上筑寒碧山庄,园主姓刘,初名刘园,后改为留园。园里溪水池塘、花木奇石,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皆美不胜收,是人们游览观赏的胜地。
“朝朝吴市踏红尘,日日萧斋兀欠伸。”吴市是苏州的古称。红尘,指人世社会。萧斋,即书斋,有萧瑟寒伧的意味。兀,兀坐。欠伸,打呵欠伸懒腰。这开篇两句即概说自己来到苏州这座繁华闹市之后,虽天天与人情世事接触,却仍无日不潜心于学术与教务之中。“萧斋”虽是词章中对书斋的习惯称谓,但用于表现王国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在贴切不过。当时他二十八岁,生活还较清贫。“欠伸”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劳神的状态。诗人曾自叙道:“体素羸弱,性复忧郁。”这样落笔,便可说明名园虽在身边,却未能拨冗前往领略的缘故,从而更提示了如今的出城观赏,实在是难得之举。
“到眼名园初属我,出城山色便迎人。”这两句在内容上应倒过来看。留园在苏州市城西阊门外。苏州是一个园林风景闻名中外的城市,苏州阊门之外,除了留园,还有西园、虎丘等风光宜人的胜景。“山色便迎人”含蓄而生动地写诗人出城之际对风光景色的敏感与兴致。一路行来,诗人便来到留园。不言“初到”而言“初属我”,语中大有亲近感,足见诗人对留园一见钟情,将其风貌情调引为“我辈中人”。
“奇峰颇欲作人立,乔木居然阅世新。”这是留园诸景给诗人留下的最好印象。平心而论,留园可观之景多矣。那建筑宏伟,富丽堂皇的五峰仙馆、林泉耆硕,那以竹、杏、葡萄、紫藤等组成的富于田园特色的“又一村”,一片桃园构成的“小桃坞”,处处都可以摄人诗魂,令人下笔称美,但在这首诗中,却只得略而不表了。诗人瞩目兴叹的是“留园三峰”之景,那其中的冠云峰是北宋花石纲遗物,高可九米,是江南最大的太湖石。太湖石以其皱、瘦、透的质态而博得园林鉴赏家的喜爱,这已有悠长的历史记载了。难怪它为诗人所独钟。“颇欲作人立”,把巨石的挺拔风姿人格化,惊险而可亲可爱。与奇峰相伴的还有众多的乔木。它经历了世世代代,阅尽人间沧桑,年龄已是垂垂老矣,却出人意料地依然鹤发童颜,年年新貌迎人。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耐人寻味的哲理呵!
“忍放良辰等闲过,不辞归路雨沾巾。”重阳佳节的确是出游的“良辰”,留园又是如此的美不胜收、发人深想,所以这位亟须抓紧时间研究学问的大学者,此时也兴致勃勃,雨开始下大了,也没有停住的样子,可他依然流连园中,不忍“等闲”放过了这行乐的好时光。至于“归路”上雨水要沾湿衣巾,他此刻也不去顾及了。在结句中,诗人对留园的一见钟情进而成为一往情深,诗的意境也得到了更深的开拓———读者不难想象,如此令诗人陶醉的名园,其景观又岂止只是奇峰、乔木而已!
此诗以中间二联为最佳,对仗精工,出语新奇,写景则收到以少总多之功。这是一首既写外界景物又写内在心境、两者融合得体的律诗。 (陈新璋)
观红叶一首
王国维
漫山填谷涨红霞,点缀残秋意太奢。
若问蓬莱好风景,为言枫叶胜樱花。
【赏析】
这是王国维旅居日本京都时写的诗。
红叶,即枫树之叶。枫树之叶在秋冬之至,经霜而变红,所以也称霜叶、红叶。诗人在观赏满山遍野的枫林美景的时候,浮想联翩,感慨良多,所以形之于诗便两相兼顾:既写景,又抒情,情景浑融为一了。
前两句着重写景,景中有情。“漫山填谷”状枫林之广。境界十分开阔,令人一望而心旷神怡。由于枫叶远接天际,红成一片,望去便仿佛天上红霞。红霞的广袤又仿佛无边的大海。枫叶在深秋寒风中摆动,仿佛大海涨荡,蔚为壮观。在深秋到来之时,百卉凋残,而如此万山红遍的枫林点缀残秋景色,似有些不协调(奢,即多、富的意思),诗从反面着笔,极写红叶之盛,诗人不禁为之陶醉了。但是,且慢,一位极富忧国忧民思想的学者,他对外界风景的观感往往是丰富复杂的。“若问”二句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思绪的转变。它着重写情,而又情中有景。蓬莱,原是指神仙居住的海上三岛之一的蓬莱岛,这里用来代指作者旅居的日本国。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春天开放,绚丽宜人,樱花时节是世人公认的美景良辰。但诗人却因欣赏残秋的枫叶而产生了“枫叶胜樱花”的感受,实在不同寻常。以诗人的学识,当早已读过唐人杜牧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认为经霜的枫叶比春花的红艳更可爱,读者也可从此中体味到经过磨难的考验而得到的成功格外珍贵的哲理。王国维作为一个身尝家国忧患,旅居日本的中国游子,不重樱花而重枫叶,其间滋味,大可品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而是诗人经历、身世和境界的体现。所以,“枫叶胜樱花”的诗句,其状景写意的含蕴与恰切,堪称妙绝。
沈德潜云:“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他极赞赏李白七绝句,评之曰:“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对诗学极有研究的王国维的这首七绝,从立意、写景、抒情等方面看,都达到了沈德潜所激赏的艺术高度。
(陈新璋)
八月十五夜月
王国维
一点灵药便长生,眼见山河几变更。
留得当年好颜色,嫦娥底事太无情?
【赏析】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中秋,这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带光绪皇帝仓皇西狩,避匿西安,此际正派人与联军议和。因战乱的影响,东文学社停办,诗人由上海还海宁暂居,内心烦乱愤懑,故有此作。
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而明月是嫦娥仙子的居所,故吟咏中秋夜月的诗,往往从嫦娥下笔。但本诗虽也由嫦娥下笔,却并未把嫦娥奔月当作逸事咏诵,也未写她离群索居的寂寥,而脱出俗套,别开生面,责备她只顾个人长生不老,不管人世变化,未免对祖邦过于无情。前二句叙写事实,写嫦娥离开世间后,人世间纷纷扰扰,发生无数变故。“一点灵药便长生”,括写神话传说。嫦娥,又名姮娥,传为射日英雄后羿之妻。《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为自己长生,竟能舍弃夫君,自是忍情之辈,对于他人当然更不会关心。“眼见山河几变更”,便是对嫦娥奔月之后千年生涯的写照。“山河几变更”,即历史发生多次大变动,自然是多年的经历;“眼见”既写出嫦娥超过凡人的长寿,也暗含她对这一切无所萦心,对她的冷漠有所揭示,为后面发抒感慨奠定了基础。后二句是对嫦娥只顾自己、不顾苍生的冷漠态度的批判。“留得当年好颜色,嫦娥底事太无情?”意谓嫦娥虽求得长生,但只对个人有益,于人世无补,实在是太缺乏情意了。“底事”,何事。“底事太无情”,因为什么事对人间那样绝情呢?其主旨是说,如果祖邦沦陷、人民遭难的话,即或个人容色常青,又有什么意义?
诗作从字面看是对嫦娥的批评,实际是对个人心迹的剖白。责怪嫦娥自私,犹表白自己不愿独善其身;责怪嫦娥无情,犹披露自己对国计民生的关切。从本质上说,王国维并不是功利感极强的政治性人物,只是个敏感而多情的学者,但富有社会责任心,怀有人人幸福的“生生主义”社会理想,对于国势的衰颓,人民的疾苦,自觉有解救的任务,不该只图自利。他写此诗时,虽人生观尚未定型,但已有荷负人生一切痛苦的趋向,正因如此,本诗便会因时局动乱,对独求一己长生的嫦娥有所不满。责备嫦娥,实是无理之笔,但正因其表面上的无理,诗人内心的烦乱和他的社会观才能体现。因此,本诗可称是“无理而奇”的佳作。
(张永芳)
红 豆 词(四首)
王国维
其 一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其 二
门外青骢郭外舟,人生无奈是离愁。
不辞苦向东风祝:到处人间作石尤。
其 三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其 四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赏析】
红豆,红豆树的种子,又名相思豆、相思子。古人常常以红豆象征爱情。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本组诗亦以红豆喻情思,显系作者出行在外时,抚摸手中的红豆,忆念赠其相思豆的闺中人而作。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题解云:“此诗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为之。观其一往情深,殆诗人忆内之作欤?”这一推断很有道理。
其一追诘红豆喻相思的由来。意谓自己在南国别离相思之时,无可奈何之秋,反复摩挲手中的红豆,禁不住深深地感喟:那一粒粒硬邦邦的豆种,哪里懂得人类的感情,究竟是谁最早把自己的一腔情思、满怀闲愁,凝注在这本来无情无识的外物之中了呢?这种追诘,似很清醒,意识到红豆本无知觉;又很浑茫,手抚红豆捺不下心头的相思。如果诗人果真只把红豆看成“累累无情物”的话,又哪里会涌起“谁把闲愁付与他”的疑问呢?世上一切外物,均可寄托或表征人类的情感,也只有敏感而多情的人,才能够体验到浪漫的情韵。倘若过分机械,过分求真,许多喻象都会索然无味。比如传说牛郎、织女双星一年一相会,你偏要说两星相距许多光年,根本无法相会,那该多么扫兴。即或理解外物的喻象不过是人类玩的把戏,却也不妨为前人的奇思妙想叫绝。只有持这种既清醒又浑茫的态度,才能悟得艺术创作的真谛。王国维对此颇有体会,《人间词话》云:“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又云:“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同忧乐。”王氏是既有学术头脑又有艺术悟性的人,因而既察知红豆本来毫无感知,却又能将满腔相思托红豆来寄怀。仔细品味这一首诗,追诘是表面现象,实则乃是对最早以红豆喻相思的人的仰慕歆羡。
其二触及组诗本旨。相思乃因离别而生。人生总是多离别,门外系着青骢,城外飘着轻舟,都是令离人万般无奈之景。于是,诗人痴情地发问,既然人力无法消除分离,能否借助天公来阻止呢?“石尤”,石尤风,即顶头逆风,能阻止船只前行。《瑯环记》云:“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氏妇,情好甚笃。尤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病亡。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遂止不行。妇人以夫姓为名,故曰石尤。”乞愿风儿都作“石尤”,以阻遏行舟,也不是什么新鲜意象。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丁都护歌》即云:“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但本诗依然让人感动,这主要是基于祝东风到处作石尤的祈愿,建筑在本人对“离愁”无奈的基础上。“苦向”东风祝祷的“苦”,不仅仅有对别情的恼恨与无奈,更含有清醒地认识到祝祷本不会生效的哀伤。明知不生效却还要祷祝,与明盼不分离却又不得不分离一样,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以及不得不寻求解脱的努力。这同样是既清醒又浑茫的心绪,是理智与感情的交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浑一。你说诗人屈从现实了吧?他又分明怀有不甘现状的苦苦求索;你说诗人努力要超越现实吧?他又分明意识到人生到处是“无奈”的羁绊。既想挣脱,又明知无法挣脱;不得不品味人生的苦酒,又不甘愿驯顺地接受生活的安排。这种两难处境,或曰对人生现实与理想难以统一的清醒认识与苦苦追求,是诗人的基本心境。这种心境自身的内在矛盾,大大增添了诗作内容的丰厚与感情的繁复。
其三渲染相思之情难以磨灭。首二句借用江淹《别赋》的典故:“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表明相思之情,因离别而产生,只要人生有离别,也就会伴随有相思的感伤。“思如何?”似问实答,答案就是“伤如之何!”那份凄伤,那份悲苦,难以抑制,无法消除。后二句更从红豆的喻象下笔,说红豆本身其实不懂相思,只是人们以之寄寓相思之情而已,因此红豆的生灭,实与相思的存幻无关。有红豆,人们心头会有相思之情;没有红豆,人们心头照样会有相思之情。想借消除红豆灭绝相思,根本不会得手。你就是把相思豆踩破了,它来春照样会萌发新芽,这好比你强行压抑下心头的相思之情,它反而会更加强烈地重新激荡在你的心头。“只恐”语气上似是推测,其实是确凿无疑的肯定,诗人用了婉曲的语气,反而加强了人们的印象。这一首在组诗中,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既回答了第一首诗中红豆是否懂相思的疑问,又承续了第二首诗对相思之情刻骨铭心的状绘,同时为下一首爱赏红豆的述写作了铺垫。
其四是对红豆表相思的叹赏。上首诗已表明,即使红豆本无知觉,但它既然被当作相思的象征,有意抛却已不可能。于是本首自然过渡到对手头红豆的把玩赞赏上来。诗意大略是说:一颗颗圆滚滚的红豆,看来是那么样的相似,但任人暗数一千次一万次,也不觉得厌烦。红豆的颗数当然不难数清,但豆中寄寓的款款深情,有谁能估量得出?就让人把这一粒粒表示相思的红豆珍重地收藏好,以便久别重逢之日,剪烛夜语之时,拿出来一遍遍地拈弄着,向心上人诉说别后的相思之情吧。“争相似”,怎么那样相似,表示难以分辨。“不厌痴”,不怕他人笑自己心痴。诗人亦知红豆本无所谓思与不思,但自己数起恋人相赠的红豆来,竟那样认真,那样痴迷,早已把其他事物置于脑后,真把它看成了相思泪水的结晶。《人间词话》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诗人对相思的一往情深,对红豆意象的缠绵思绪,正是“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
一小把恋人送别时当作信物的红豆,就这样在别后相思时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歌咏的对象,结撰成一组挚情绵缈的诗章。它是红豆的颂诗,爱情的颂诗,是诗人既清醒又浑茫的心路历程。
(张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