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

  下载全书

彭康,又名坚,号嘉生。1901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4年入萍乡中学,1919年毕业后赴日留学。1927年回国,在上海,彭康参加了著名的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并从事《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撰写了关于

文艺、哲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诸如《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科

学与人生观》《新文化的根本任务》《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等

文章。在此期间,彭康表示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周

恩来与他谈话,经上海闸北区委批准,于192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任创造社党组成员,中央文委委员、代理书记

等职。同年底,中国著作者协会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1929年,彭康受党委托,参加闸北区委、沪中区委工作其间,先后翻

译出版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恩格斯的

〈费尔巴哈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等著作。1930年4月,彭康因收藏遇害同志的枪支不慎失密而被捕。租界临时法院、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以“意图推翻国民政

府,组织暴动,进行违反三民主义宣传”的罪名判刑7年。关押于提篮桥监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彭康获释出狱。,恢复了党籍。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候补委员,中共安徽工

委书记

委书记,鄂豫皖临时省委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41年4月,彭康任华中局宣传部长,主办《江淮日报》,编辑华中局党

刊《真理报》。华中党校开办后,彭康先兼任该校教员,后担任

副校长(刘少奇任校长)。1945年春,彭康调任“建设大学”校长。1946年4月以后,彭康又先后调任华东局宣传部长、华东党校副校长,渤海党委副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彭康历任山东局

宣传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山东大

学校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哲学科学学会哲学分会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中共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

长等职。此外,还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

共八大代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彭康便被诬为“三反分子”,遭受批斗。1968年3月28日上午在游斗中被迫害致死,终年67岁。1978年中共陕西省委为彭康平反昭雪,充分肯定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是党的好干部,为党

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贡献

了自己全部精力”(摘自《陕西近现代名人录》续集300页“彭康”条目)


郑思群陆平

彭康|文革受难者 - 王友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