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耆泉

  下载全书

朱耆泉,男,北京大学俄语系教员,30岁左右,被指控“恶毒攻击”林彪,1968年底,被关押在学生宿舍小房间里“隔离审查”时,一天晚上,从四楼跳下身亡。

在1968年开始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北京大学俄语系有两名教员被逼自杀。先死的是龚维泰老师,他用刮脸刀割断大腿动脉自杀。然后是朱耆泉。

朱耆泉是上海人,1950年代中后期大学毕业,因为1956年后教员(其实也包括别的人)几乎没有机会提级,1966年的时候,他仍然是助教级别。

朱耆泉年纪轻,不可能有任何“历史问题”,当时的所谓历史问题,是指1949年以前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朱耆泉的“问题“是“现行反革命问题”。在文革时代,“现行反革命”比“历史反革命”遭到更严酷的处罚。实际上,大量的所谓“现行反革命”,根本没有任何行动反对文革,只是他们说了一些对文革有所批评或者被认为是批评了文革的话,而且,这些谈话也不是在公众场合的正式谈话,正式表达了说话者的意见,而是一些私人谈话,被“揭发”“报告”了,常常还是被断章取义和歪曲了,就被当作“反动言论”,成为把人定为“现行反革命”的根据。

据说朱耆泉的“现行反革命活动”是他说了批评林彪的话。在当时,这类“反动言论”作为“罪证”,并不告诉群众,说是怕“散毒”,还发明了一个专门术语叫做“防扩散”材料。所以,只有军工宣队和“专案组”知道这些能置人死地的言论是什么。朱耆泉的同事们尽管参加“揭发”和“批斗"他的“反动罪行”的会议,却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

文革一开始,林彪就窜升为最高权力圈子中仅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林彪形象猥琐,吹捧毛泽东到肉麻的程度,代表军队支持红卫兵的暴力破坏行为,用这些作为在权力梯子往上爬的手段,他站在毛的身后挥动小红书的照片,活脱体现了一种现代“奸臣”的形象,在当时激起很多人的反感。林彪之坏是有目共睹的,不需要多么深刻的思想能力和理论修养,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只是在残酷的镇压手段下,人们不敢公开说出来,私下的朋友间的议论是有的,只是开始的时候,人们不知道文革领导者有非常凶恶和有效的方式,把这些私人的谈话也逼迫交待出来。

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1967.01.13;中发[67]19号),其中说:

凡是投寄反革命匿名信,秘密或公开张贴、散发反革命传单,写反动标语,喊反动口号,以攻击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同志的,都是现行反革命行为,应当依法惩办。


朱庆颐就这样

朱耆泉|文革受难者 - 王友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