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博

  下载全书

张文博,男,黑龙江省宁安人,1924年11月生,《人民画报》杂志俄文编辑。文革中遭到攻击,1969年2月27日从四楼家中跳楼身亡。其家在北京东四,十条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的宿舍院中。张文博死时44岁。

张文博的邻居的孩子说,他高个子,大概有一米八多,看上去不瘦也不胖,很结实,游泳,跳水和滑冰都不错,平时不太和其他人聊天,回家后主要就是看书。春秋天时总是穿着件米色的风衣。每天骑着他那辆永久13型锰钢车上班,下班回到家时就扛着他那辆保护得很好的自行车上楼到他住的四楼。他的儿子和院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制做一些飞机、舰船模型或是其他东西的时候,张文博会提示孩子们应该注意的要点等等。

张文博的邻居的孩子记得文革中张文博被贴了很多大字报。大字报上说他“白专”――听说张文博业务水平相当高,是翻译四级。另外,大字报上还说,张文博的父亲在1949年以前曾做过吉林省的教育厅长,张文博“家庭出身反动”。别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

张文博死的时候是早晨。有人在楼下食堂打饭,出门的时候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回头一看是个人摔在地上,正上方对着的是张文博家四楼的厕所窗户。随后有些人闻声过来围观,主要是宿舍邻居和中间楼的对外文委展览工作室工作人员。当时张文博穿了一件黑色毛衣。

张文博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发现张文博跳楼身亡后,楼里的孩子到他女儿的学校把他女儿叫回来。他的女儿当时14岁。他的儿子年纪更小。张文博的妻子是北京61中学的音乐老师,在2003年去世。他的孩子那时候年纪太小,不清楚父亲那时候具体受到了什么迫害,只知道那时候父亲不断写“交代材料”。那个时候父母一般不会和孩子谈自己受到的迫害。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怕孩子不能理解,也怕孩子把父母说的话传出去,招来更多的麻烦。

张文博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曾留校任教。1957年调到北京,在《俄文友好报》工作。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俄文友好报》解散,调到《人民画报》工作,任俄文编辑。

张文博死后尸体火化。因为他是“有问题”的人和自杀的,当时的“军管会”不准保留骨灰。事后,他的家人只能从他坠楼的地点刮起了一些带有血迹的土,葬于北海公园内靠东侧的一个小院子里的一棵大松树下。家人会悄悄到那里看望他。文革中期,北海公园被江青等人占用,不再对大众

开放

开放,此后家人就不能进去悼念他。毛泽东死后,北海公园重新开放,他的孩子和他的邻居的孩子得以再去看他。

文革后张文博得到了“平反”。

从张文博的死亡日期,就可以知道他死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1968和1969年之交的那个冬天,是文革中最为恐怖阴冷的阶段之一。大批人在那个时期“自杀”,其实是受到种种“斗争”、审讯、关押或者殴打以及侮辱之后,被迫自杀的。这不是真的“自杀”。


张淑修张锡琨

张文博|文革受难者 - 王友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