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肜日

【题解】

高宗的声望,在殷商的帝王中,大约比盘庚还要大。他是盘庚的侄子。盘庚死后,其弟小辛、小乙相继为王(按,殷代的王位继承有兄终弟及的制度)。在这两代中,殷的国势又再一次衰颓下来。小乙死后,其子武丁立,即为高宗。高宗在商王朝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尚书·无逸》篇记载,高宗年少时曾行役于外,并曾和平民一起参加过劳作,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和稼穑的艰难,因此即位之后,政治比较开明。当时统治阶级已经腐败不堪,高宗擢用奴隶出身的傅说为相,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国力的增强,同时也激发了高宗对外侵略的野心,根据卜辞的记载,他曾大力向西北伸张势力,多次大举用兵,打败了方、土方、鬼方等敌对国家,把势力伸展到现在的河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殷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丁之后,商王朝又曾向南方发展它的势力,现在在湖南、江西等地都曾发现商代的遗址、遗物,可见当时疆域是大大扩展了,商王朝遂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之一。

这篇文章,据《史记》记载,是帝祖庚时祖己所作,因其文字不如《盘庚》古奥,学者们多有怀疑,有人推断为东周时的作品。郭沫若先生认为文中“王司敬民,罔非天胤”的民本观念,“在当时是不能够有的”。又因“卜辞中没有见到民字以及从民的字”,所以“《高宗肜日》一篇也是不可信的”(《青铜时代》第7页)。这些说法仅供参考。

文章所记载的主要是祖己的言论,言论中除了提出“敬民”之外,还提出了所谓“义”和“德”。“义”和“德”在这里可以作为同义词看待。“德”字在《盘庚》中已经屡次提出,本文中出现“德”字,毫不足怪。

为什么祖己要提出“德”并对它特别加以强调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在高宗以前,商代社会是时盛时衰的。贵族们为了保持其奢侈腐化的寄生生活,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这种残酷的剥削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必然要引起劳动人民的反抗。这样,国势也就自然要衰败下来。其发展趋势一定会趋于灭亡。高宗距盘庚很近,正是“殷鉴不远”,统治者中头脑比较清醒的人从这一系列残酷的斗争中,总结出一条教训,这就是“典厥义”、“正厥德”。他们深深感到要想维系国家的安定,就必须要“敬民”。

【原文】

高宗肜日¹,越有雊雉²。祖己曰:“惟先格王³,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⁴,典厥义⁵。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⁶,不听罪⁷,天既孚命正厥德⁸,乃曰其如台⁹。呜呼!王司敬民¹⁰,罔非天胤¹¹,典祀无丰于昵¹²。”

【注释】

¹肜(rónɡ):祭之明日又祭曰“肜”。清代学者孙诒让认为“肜日”当为“易日”之讹,并说:“易日,犹言更日。”即更改日期。“易”在甲骨文中作‘’,与“肜”形近致误(说见所著《契文举例》)。又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063页所列“易”字甲骨文字形中有“”、“”,与“肜”字形更为相近。此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国维说:“经言祖己训于王,如王斥高宗,则以子训父,于辞为不顺。若释为祖己诫祖庚,则如伊尹训太甲,于事无嫌。盖孝己既放,废不得立,祖庚之世,知其无罪而还之。孝己上不怼其亲,下则友其弟,因雊雉之变而陈正事之谏,殷人重之,编之于书。然不云兄己、父己,而云祖己,则其纳谏虽在祖庚之世,而其著于书帛必在武乙之后。”此说较妥,故录之以供参考。

²越:于。雊(ɡòu):雉鸣。古人以为是变异之兆。

³格王:指端正王的心思。格,格正,犹今语端正。

⁴监:视,考察。

⁵典厥义:意即考察他是否按照道理行事。典,主。义,按照道理行事曰义。

⁶若:顺。

⁷听:服。

⁸孚:曾运乾说:“孚读为罚,《礼·投壶》:‘毋怃毋傲,若是者浮。’注:‘浮,罚也。’是‘孚’、‘罚’声近义通之证。”

⁹如台(yí):如何。台,何。

¹⁰司:《史记》作“嗣”,当从。孙星衍说:“王司者,言王嗣位也。”敬民:盖指不要对人民过分盘剥。

¹¹罔非天胤:意指人民也是天的后代,对人民过分盘剥便是违犯天意。天胤,天的后代。胤,后代。

¹²典:常。昵(nǐ):通“祢”,父庙。古制,生曰父,死曰考,入庙曰昵。

【译文】

在祭祀高宗的第二天,又举行祭祀,这时鼎的耳上有飞来的野鸡在鸣叫。祖己说:“要首先端正王心,然后端正祭典。”于是训诫国王,说:“上天考察下民,主要看他是否遵循义理行事。上天赐予人的年龄有长有短,不是上天有意缩短人的生命,而是臣民自己行为不合义理招致短命的。臣民中有的不按照义理办事,又不认识自己的罪过,上天便惩罚他以端正他的德行,他却说:‘应该怎么办啊?’这不晚了吗?唉!王啊,要恭敬地对待上天赐给你的臣民,他们都是上帝的后代,祭祀的时候,在自己的父庙中祭品不要过于丰盛。”


盘庚西伯戡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