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这本集子里所收的是我从去年初夏到今年初夏这一年中写下的十五篇短文。因为是些题材各异的即兴之作所以称之为“杂写”。大多是应各刊物之约,在百忙中抽时间写下的急就章,只能说是些未经锤炼的随笔。把它们集成一册并予出版,无非是敝帚自珍,不愿这些在人生道上留下的脚印被风沙埋没罢了。
“写澳大利亚”这一系列游记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和早先想写的“枫雪之邦”一样,被其他事务一挤,再也找不到续写的时间和兴致了。与其搁在积稿底下,还不如把它们印在这本集子里,以后能续写固然好,不能也就算了。
称此册为“甲集”是想今后继续写这类杂文,并编成单行本之意,但是否能如愿的有“乙集”“丙集”行世,那就不是我自己所能预料的了。
1982年7月20日于北京
注释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2]参见拙著《费孝通思想的三重品格——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学科意识在中国之成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第49—60页。
[3]费孝通在1985年《江村经济》的《前言》中写到“屈指一算,离我最初在江村调查时,明年是整整半个世纪了。我自幸在今生能看到这项偶然形成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国际上的承认,又在国内恢复了名誉”。费孝通,2018年,《江村经济》,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第5页。
[4]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的《序言》中写到“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经济》——译注)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费孝通,2018年,《江村经济》,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第1页。
[5]《乡土中国》由上海观察社出版于1948年4月,而《乡土重建》由同一家出版社同年8月出版。
[6]《生育制度》最初在1947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见费孝通,1981年,《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说明”部分。
[7]《访英杂咏》包括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期间写的两首诗,他为此注解道:“一九三八年初夏,应傅师邀来桑谷村,住壑兰别墅。土墙茅屋,一若身返江左,遥望冈原起伏,牛羊点点,岂信英伦南隅犹留得此古乡也。即景口占二绝,不足言诗,聊志鸿爪之意耳。”引自费孝通,1999年,《费孝通诗存》,北京:群言出版社,第1页。
[8][法]列维-斯特劳斯,2006年,《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Clifford Geertz,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PP. 3-30.
[10]费孝通,1984年,《杂写乙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28页。
[11]今称肯雅塔。——编者注
[12]今苏州市吴江区。——编者注
[13]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
[14]北京市原市辖区,2010年与西城区合并。——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