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征第二十九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豫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214]。明将察之,其败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215]。凡三军悦怿,士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216];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217];三军齐整,陈势已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218];行陈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如沐,此大败之征也[219]。
【注释】
[214]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意谓敌我胜负的征兆,首先表现在两军官兵的精神状态上。精神,指人的心神、神志。朱墉引《大全》曰:“凡人一生功名事业,俱是精神为之。精神旺则人之竖立旺,精神衰则人之竖立衰。故人之休咎吉凶无一不兆见于精神,特人昏昧不能先见之耳。且一人有一人之精神,一家有一家之精神,一国有一国之精神,这精神乃所以主持人家国者。其机甚微,其理甚细,只在人按验之。故胜与负系一身之生死、社稷之存亡,岂无先见处?若能先见,则便可以趋避,而不至于临事束手矣。”又引邓伯莹曰:“精神者,根柢也。如人平日心和气平,言词谦厚,自是多吉祥善事;平日暴戾恣睢,遇事亢厉,自是多灾祸恶缘。行兵亦言及精神,盖欲为将者慎其平日所积之旨。”又引《拟题境》曰:“成败利钝无一不兆见于精神,而况胜负乎?征胜负,当无于胜负,求征可也。”又引《文诀》曰:“事之成败,人之精神为之。故兵家之或胜或负,亦必先见一段精神发露于气象之间,形见于动静之际,要在智将之能察而知之耳。”
[215]“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四句:意谓应该严密侦察敌人的出入进退,观察它的动静,了解言语中所预示的吉凶,分析士卒之间传播的消息。妖祥,指凶兆与吉兆。施子美曰:“《吴子》尝论:‘有不卜而与之战,有不占而避之者。’是则敌之强弱,胜负之证,不可不知也。然何以知之?夫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此其证也。明将能因是而察之,则可以知其胜负矣。其证候求之于人而可知。曷为效之在人?自‘谨候敌人出入’以下皆其候也。秦使者目动而言肆,史骈知其必败。晋师听而无上,伍参知其必败。建德度险而嚣,太宗知其可破。周挚方阵而嚣,光弼知其可击。若夫斗士倍我,则韩简不敢敌。秦政成事时,则士会必欲避楚。察敌人之出入进退动静、言语妖祥与士卒之所告,则其强弱胜负可以知矣。”
[216]“凡三军悦怿”七句:怿,快乐。施子美曰:“三军悦怿则其气舒,士卒畏法则其令严,敬其将命则其权重。相喜以破敌则有必战之心,相陈以勇猛则有敢战之心,相贤以威武则有不伐之心。夫如是则势不可敌,故知其为强证。”刘寅曰:“大凡三军之众,心志喜悦怡怿,士卒皆畏惧法令,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之期,相陈以勇猛之事,相贤以威武之势;此盛强之征兆也。”
[217]“三军数惊”十句:耳目相属(zhǔ),意即士兵口耳相接,私下传播小道消息。耳目,一说指的是打探消息的人。属,连接。惑,迷惑,蛊惑。施子美曰:“若夫三军数惊,则人心不足。士卒不齐,则人不从令。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则人有畏心矣。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则人心不一矣。不畏法令,不重其将,则人无所统矣。若是者非弱而何?”
[218]“三军齐整”十句:大风甚雨之利,指在大风大雨中处于顺风的有利地势。旌旗前指,旗帜向着前敌方向飘扬。金铎,大铃,其舌为金属,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有战事时使用。朱墉《直解》曰:“金铎,以止军者。”鼙鼓,朱墉《直解》曰:“鼙鼓,以进军者。”鼙,一种军用小鼓。施子美曰:“三军齐整,阵势之固,此则人和也。深沟高垒,此则地利也。又有大风甚雨之利,此则天时也。加以三军无故而旌旗前指,则有必胜之兆。金鼓之音清扬宛鸣,则有整治之象。若是者非人力所至,必得神明之助,是为大胜之证。”
[219]“行陈不固”十句:旌旗乱而相绕,意即旗帜杂乱,相互缠绕。气绝而不属(zhǔ),意即士气衰竭,精神涣散。不属,这里是涣散的意思。朱墉《直解》曰:“不属,不联属也。”金铎之声下以浊,意即金铎的声音低沉浑浊。鼙鼓之声湿如沐,意即鼙鼓的声音沉闷不响。朱墉《直解》曰:“湿以沐,击之不鸣也。”施子美曰:“若夫行阵不固,旌旗绕乱,逆风雨之利,惑士卒之心,气绝而不属,此则失天人之助也。戎马惊奔,兵车折轴,此则兵器失其利也。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以沐,则其气不振也,故知其为大败之证。”又,如,《武经七书直解》本作“以”。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在战前就预先了解敌人的强弱,预见敌我胜负的征兆,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敌我胜负的征兆,首先表现在两军官兵的精神状态上。明智的将军会认真观察,失败的征兆是由人体现出来的。应该严密侦察敌人的出入进退,观察它的动静,了解言语中所预示的吉凶,分析士卒之间传播的消息。大致说来,全军上下心情愉快,士卒畏惧军法,尊重将军命令,相互之间都以打败敌人为乐事,以作风勇猛为荣耀,以气势威武为美誉,这些都是军队强大的征兆;三军经常容易受惊,士卒军容不整,相互都为敌人的强大而感到恐惧,彼此说出的都是对自己军队不利的信息,私下传播小道消息,谣言不止,众口乱说,相互蛊惑,不惧怕法令,不尊重将军,这些都是军队衰弱的征兆;全军军容严整,阵势稳固,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又有在大风大雨中处于顺风的有利地势,全军平静安定,旗帜向着前敌方向飘扬,金铎的声音高扬清亮,鼙鼓的声音合鸣婉转,这些都是得到了神明帮助、即将取得大胜的征兆;行列不整齐,阵势不稳固,旗帜杂乱,相互缠绕,在大风大雨中处于逆风的不利地势,士卒心中恐惧,士气衰竭,精神涣散,战马受惊奔跑,兵车车轴折断,金铎的声音低沉浑浊,鼙鼓的声音沉闷不响,这些都是军队即将大败的征兆。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220],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必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221];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日长久[222]。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
武王曰:“善哉[223]!”
【注释】
[220]城之气:指城邑上空的云气。
[221]军必病:意即我军必定会陷入困境。病,病情加重,这里指陷入困境。
[222]日:《武经七书直解》本作“兵”。
[223]善哉:朱墉《全旨》曰:“通章是天人合一之旨。首节以人事决之,次节以天道决之,三节因气色而征其人事,见天人原相符合,为将者当知其可不可之故,以为趋避之宜,则无往不得其胜矣。”
【译文】
“大凡围攻敌人城邑的征兆要则是:城上的云气颜色如同死灰,表明这座城会被攻破;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北移动,表明这座城可被屠灭;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西移动,表明城中敌人必定投降;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南移动,表明这座城不会被攻下;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东移动,表明不能攻击此城;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再飘入城内,表明守城的主将会逃跑;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覆盖在我军上空,表明我军必定会陷入困境;城上云气飘出城外,高高上升而不停止,表明这场战争会旷日持久。凡是围攻城邑,如果十几天过去了仍不打雷下雨,就必须赶快离开,因为这表明城中敌人必有高明人士辅助。这些都是用来帮助主将清楚该进攻的时候就进攻、不该进攻就停止的道理所在。”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