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骑第五十九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95]。”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96],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97],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而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98],猎其左右[99],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100],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陈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101],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注释】
[95]骑有十胜九败:朱墉引《大全》曰:“不知十胜,则宜胜而不能胜;不知九败,则患败而终归于败。亦何取于以骑为战也?十胜者只是乘敌人未定或散乱处,我骑得以驰突前后掩袭,遂胜也。九败者只是深入而不知退,追而陷其伏,或险阻隘绝处而骑无所用其力,遂败也。”十胜,按,本节以下文字只有八胜,应是脱简所致。
[96]属:连接。
[97]翼:指从两翼包抄。
[98]薄:迫近,逼近。
[99]猎:打猎,这里是袭击的意思。
[100]掩:突然袭击,冲杀。
[101]队:一种战斗编组单位。下文的屯、聚、群,也都是战斗编组单位。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骑兵作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种取胜的情况和九种失败的情况。”
武王问道:“十种取胜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队列还没有整好,部队前后衔接不上,遇到这种情况,就打败敌军前面的骑兵,攻击它的左右两侧,这样敌人必定败逃;敌人的行列整齐稳固,士卒斗志昂扬,遇到这种情况,就让我们的骑兵攻击敌人的两翼,不要离开,有的奔驰过去,有的奔驰回来,快如急风,猛如响雷,扬起飞尘,使白天变得如同黑夜,我军屡次更换旌旗,改换衣服,这样敌军就能被打败;敌人的阵势不稳固,士卒缺乏斗志,遇到这种情况,就逼近敌军的前后两方,包抄它的左右两翼,从两翼发起攻击,这样敌人必定因害怕而溃败;敌人到了夜晚想要返回驻地休整,全军官兵惊慌恐惧,遇到这种情况,就从两翼包抄敌人,快速攻击敌军后部,逼近敌人营垒门口,不让敌人进入营地,这样敌人必定失败;敌人没有占据险要地形,无法固守,遇到这种情况,我军就长驱直入,阻断敌人的粮道,这样敌人必定因饥饿而溃败;敌人处于平坦地势,四面都容易受到攻击,遇到这种情况,就用战车、骑兵攻击它,这样敌人必定溃乱;敌人奔走逃跑,士卒散乱无序,遇到这种情况,就命部队有的攻击敌人的两翼,有的从前后冲杀,这样敌人的主将就会被擒获;敌人夜晚返回营地,士卒人数很多,队列必定混乱,遇到这种情况,就命我军骑兵每十人编成一队,每百队编成一屯,同时下令将每五辆战车编成一聚,每十聚战车编成一群,多多设置旗帜,配备强弩,让有的战车、骑兵攻击敌人的两侧,有的从前后加以拦截,这样就能俘获敌军的主将。这些就是骑兵取胜的十种情况。”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102];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103],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蓊秽林木[104],此骑之竭地也[105];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106],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汙下沮泽[107],进退渐洳[108],此骑之患地也[109];左有深沟,右有坑阜[110],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111],此骑之陷地也[112]。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113]。”
【注释】
[102]此骑之败地也:按,以下对“败地”、“围地”、“死地”、“没地”、“竭地”、“艰地”、“困地”、“患地”、“陷地”的叙述,与《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述有交集相合之处。《六韬》此篇围绕“骑兵”立论,集中凸显了对骑兵作战不利的各种地形;而《孙子兵法·九地篇》则未偏顾某一兵种,更具普遍意义。《孙子兵法·九地篇》作:“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103]顿于地穴:顿,困顿。又,此句《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填于地牢”。
[104]蓊秽林木:蓊秽,指草木茂盛。蓊,草木茂盛的样子。秽,杂草多。又,《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蓊秽林草”。
[105]竭地:指使人马精疲力竭的地形。
[106]敌居表里:指敌人内据山险、外据水要,占据了有利地势。又,《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107]汙(wū)下沮泽:指低洼潮湿、水草很多的沼泽地。汙,通“洿”,积水。下,低下。沮泽,水草丛聚之地。
[108]渐洳(jiān rù):指低湿之地。
[109]患地:导致灾难的地形。
[110]坑阜:指大坑。阜,大。
[111]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高下与地平,睹之广易,进退相敌”。
[112]陷地:指陷进去就难以出来的地形。
[113]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意谓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施子美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骑有十胜九败,其所以去败而从胜者,则在夫将之能矣。古之用骑以胜者,在汉则韩信、灌婴、霍去病、卫青、李广之徒,在唐则李靖、尉迟敬德、李光弼、薛仁贵之徒,皆骑将也。使数君子不知夫骑之胜负之地,则亦何以能成功耶?骑不得成列,则韩信未敢下井陉。敌势有可取,则光弼因以用论郝。骑有可用,宜无不胜,如不可用,得无避乎?自敌人行列未定以下,皆其取也,故胜。惟其可以胜,所以能走敌克敌。所存止于八者,意其传者之失之也,亦不曾害其为胜也。若夫九败之地,则敌之所不利之地,故明将必远避之,而暗将不能避,所以败也。”刘寅曰:“车骑之败,皆以地言者,谓吾自陷于地形之未便而致败,非人败之也。吾能审而避之,则岂能败之哉?车骑之胜,皆以敌言者,谓敌有可乘之形,即驰而胜之也。敌若无可乘之形,则岂能胜之哉?故败者,自败也,非人败之;胜者,非自胜也,因人之形而取胜也。孙子曰‘兵因敌而制胜’,其此之谓欤!”朱墉引《大全》曰:“将以明称,自能审时察势,因机措宜,必不蹈履于九败之地,而致有倾蹄覆辙之虞也。远避,犹言早避也。”“于车骑之败皆以地言者,谓吾自陷于可败之地而取败也。于车骑之胜,皆以敌言者,谓因敌有可胜之形而制胜也。”又引《开宗》曰:“此列骑战之十胜九败,以为明将趋避之用。”朱墉《全旨》曰:“此章见骑有便利之地,在明将之能趋;骑有困陷之地,在明将之能避。若暗于地形而冒昧以往,此成禽耳。利于敌人散乱,吾驰骤冲突,而使之不及防。害于深入沮泽,吾逾险绝粮而苦其不能救。”
【译文】
武王又问:“九种失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大凡用骑兵攻击敌军,却未能攻克敌阵,敌人假装逃跑,然后战车、骑兵突然回转过来攻击我军后部,这就是骑兵的败地;追击逃跑的敌人,越过险要地形,长驱直入而不停歇,敌人在我军两侧埋下伏兵,同时又阻断了我军的后路,这就是骑兵的围地;能前去却不能返回,能进入却不能退出,这种情形可称为陷于天井、困于地穴,这就是骑兵的死地;进去的道路狭窄,出来的道路很远,敌军在这种地方能做到以弱小的兵力击败我军强大的兵力,以少量的兵力击败我军众多的兵力,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溪深谷,草木茂盛,这就是骑兵的竭地;左右两边都有河流,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全军在两条河流之间与敌交战,敌人内据山险、外据水要,占据了有利地势,这就是骑兵的艰地;敌人阻断了我军的粮道,我军能前进却不能退回,这就是骑兵的困地;低洼潮湿、水草很多的沼泽地,前进与后退都泥泞不堪,这就是骑兵的患地;左边有深沟,右边有大坑,高低差别不大,如同平地,我军前进或后退都会招来敌人,这就是骑兵的陷地。这九种都是骑兵的必死之地。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