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第五十八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78],车贵知地形[79],骑贵知别径奇道[80],三军同名而异用也[81],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82]。”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83];圮下渐泽、黑土黏埴者[84],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85],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86],犯历深泽者[87],车之拂地也[88];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89],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90]。”
【注释】
[78]步贵知变动:意谓步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孔德骐说:“‘步,贵知变动’,说明灵活多变、适应各种情况下作战的能力较强,是步兵作战的特点。步兵在对付车兵、骑兵时,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列成营阵,而这恰恰是不利于车兵、骑兵作战的客观因素。同时,步兵装备有矛、戟、弩等长兵器和刀、盾等短兵器,只要兵力兵器配合恰当,占据有利地形,更番战斗,就是遇到再强再多的车兵、骑兵,也可将其击败。即使缺乏有利地形、地物作依托,敌人车兵、骑兵来攻时,还可以于四周设置拒马和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于其中,四周设‘四武冲阵’,再深挖壕沟,建立起坚固的中心基地。另以一部兵力多携带拒马,以车为垒,多设材士强弩,还可筑起能进能退的活动堡垒。在敌军进攻时,活动基地和中心基地相配合,必将敌之车、骑击败。”
[79]车贵知地形:意谓车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利用地形。孔德骐说:“‘车,贵知地形’,一语道破了车兵作战最基本的战术要求。战车的攻击能力依赖于战车的机动性,而战车的机动性又取决于战场的地形条件。因为战车最适合于平原旷野作战,而山林、险隘和沼泽却不利战车威力的发挥。所以,作者特别指出各种地形对车战的影响,这就是所谓‘十死之地’和‘八胜之地’。”
[80]骑贵知别径奇道:意谓骑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抄小路、走捷径。孔德骐说:“‘骑,贵知别径奇道’,是骑兵作战的特点。骑兵富于机动力和冲击力,所以它能适应各种崎岖不平的地形,并能对敌人进行迂回、奇袭。特别是在需要绕越敌人侧背,切断其后路,袭扰敌后方时,更可发挥骑兵的作用。战国时代,赵国的骑兵可谓骠悍,是驰骋在中原地区的一支劲旅。公元前306年,赵国攻取胡地到榆中(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辟地千里’。次年,赵王亲率右、左、中三路大军攻中山国,连下丹丘、华阳、东垣等地,中山只好献四邑求和。五年后,又攻中山,席卷了北至燕、代、云中、九原的广大地区,不久即灭了中山国,从而成为中原一强国。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81]三军同名而异用也:意谓步兵、车兵、骑兵都是军人,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施子美曰:“兵惟有异制,故亦有异宜。步也、车也、骑也,三者之制异也。步则利于驰逐,故贵知变动。车以阳燥而起,以阴湿而停,故贵知地形。骑所以为军之伺候,故贵知奇径别道,其所宜不同也。三者虽不同,而同于为兵,故三军同名。名虽同而用则异,是又不可以其同而不别其宜。此三军之所以同名而异用也。太宗尝问卫公以车、步、骑三者一法也,其用在人乎?靖则质之以鱼丽之阵,明以伐狄之事,谓混为一法,用之在人,敌安知吾车果何出?骑果何来?徒果何从?是知车、步、骑有所异,亦有所同也。”朱墉引《大全》曰:“‘同名’者,三军俱以军名,不可因其名之同而泥夫用也。”又引《合参》曰:“重在用异上。盖欲为将者通其变而用之,使各当其宜意。”又引《拟题镜》曰:“自其名而命之俱以军名,自其用而尚之,则不可混淆,惟各适于用而已矣。”
[82]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地,地形。朱墉引《大全》曰:“十死者,只是往而不知返,不知地土之险易,阴雨之泥泞,而车无所用其力,遂败也。八胜者,只是乘敌人行阵未定,我车得以乘势而陷绝之,遂成也。”《武经七书注译》:“本节中‘十死之地’、‘八胜之地’都提到了‘地’字,但两处的‘地’字的含义不一样。‘十死之地’的‘地’主要指‘地形’,‘八胜之地’的‘地’完全指情况(处境)。”刘庆在《〈六韬〉与齐国兵学》一文中说:“西周至春秋时期,车兵是作战的主力,步卒则附属于战车。周景王四年(前541)晋国大夫魏舒毁车为行,改车战为步战以后,步兵才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骑兵大规模运用于作战,更晚至战国以后。所以早期兵学著作中主要是谈车兵和步兵技术,很少论及骑兵乃至诸兵种配合作战问题。战国中后期,车、步、骑兵的战术理论都已趋于成熟,《吴子》、《孙膑兵法》等书,对此都有论及。但详细程度则以《六韬》为最。它总结出步兵的‘十害’、‘八胜’,骑兵的‘十胜’、‘九败’,具体说明‘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六韬·战车》)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各兵种作战时不能各自为政,要有机配合。”
[83]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容车贯阻,出而无返者,车之患地”。
[84]圮(pǐ)下渐泽:指道路塌毁、积水甚多。圮,毁坏。渐,积水。泽,洼地,池沼。黏埴(zhí):指道路泥泞不堪。埴,黏土。又,此句《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深堑黏土”。
[85]上陵仰阪:登山爬坡。陵,土山。阪,山坡。
[86]殷草:殷,茂盛。又,《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隐带”。
[87]犯历:越过,渡过。
[88]拂地:指不如人意的地形。拂,逆,不顺利。又,《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坏地”。
[89]“旬日不止”四句:《通典》卷一五九引《周书阴符》“太公曰”作“旬月不止,泥淖难前”。
[90]明将之所以能避也:朱墉引《醒宗》曰:“‘明’字最重,盖利害生死,无不详悉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战车作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步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随机应变,车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利用地形,骑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抄小路、走捷径,步兵、车兵、骑兵都是军人,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战车作战的地形情况是:必死之地有十种,败敌取胜的情况有八种。”
武王问道:“十种必死地形,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可以前往却无法返还的,这是战车的死地;越过险要受阻的地段,追击敌人,长途行军,以致人员困乏,精疲力竭的,这是战车的竭地;前面道路平坦,后面道路险峻的,这是战车的困地;陷入险要受阻的地形却又难以走脱的,这是战车的绝地;道路塌毁、积水甚多,泥泞不堪的,这是战车的劳地;左边地势险峻,右边地势平坦,需要登山爬坡的,这是战车的逆地;茂盛的野草覆盖了辽阔的区域,还有深水要渡过,这是战车的拂地;战车数量少,地势平坦,抵挡不了敌人步兵攻击的,这是战车的败地;后面有沟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这是战车的坏地;大雨日夜下着,多日不停,道路毁坏,向前走不了,向后退不得的,这是战车的陷地。以上十种地形是战车的必死之地。愚蠢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战败被擒的原因所在;智慧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避开必死之地的原因所在。”
武王曰:“八胜之地奈何?”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陈未定,即陷之[91];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卒惊,皆薄而起[92],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93],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
武王曰:“善哉[94]!”
【注释】
[91]陷:攻破。
[92]薄而起:意即轻举妄动。薄,轻易。
[93]解:解脱,摆脱。
[94]善哉:朱墉引《开宗》曰:“此言车战之死地胜地,以为明将趋避之用。”朱墉《全旨》曰:“此言车、步、骑各有利害之地,而先详夫车也,重在将明趋避上。车利于平易而不利于水泽险阻,可以乘乱冲溃,而不可以驰突出奇。明将因地制宜,则有胜而无败矣。”国英曰:“古人车战所以节兵力之劳,而资粮器械悉载以随,故无饥疲之患。今多以为不便,遂废此制。余谓车战宜审地利,察敌情,魏舒毁车为行,是化成法而制胜。房琯陈涛斜之役,是泥古而致败。善法古者惟在相机而动,斯为上策。”
【译文】
武王问道:“八种败敌取胜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敌人前后的队列还没有整好,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旌旗杂乱,指挥失当,人马多次调动,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士兵行动无序,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阵势不稳固,士卒前后相望,心神不定,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一旦前进就疑虑重重,一旦后退就恐惧胆怯,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大军突然受惊,士卒都惊慌失措,行为失控,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在平坦地形与敌交战,到了傍晚仍未摆脱敌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长途行军,夜晚宿营,全军官兵恐惧不安,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以上八种情况,是战车败敌取胜之地。将领清楚了解了以上十种必死之地与八种败敌取胜之地,那么敌人即使四下包围我军,动用了千辆战车、万名骑兵正面进攻侧面出击,我军也必能百战百胜。”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