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士第五十三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24]?”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25],聚为一卒[26],名曰冒刃之士[27];有锐气壮勇强暴者[28],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29];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30],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31],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冠兵之士[32];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33];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为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赘婿人虏[34],欲掩迹扬名者[35],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36];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心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37];有胥靡免罪之人[38],欲逃其耻者[39],聚为一卒,名曰倖用之士[40];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41]。”
【注释】
[24]练士之道奈何:意谓从军中挑选出各种类型的士兵,有什么办法吗?练士之道,指挑选士卒的方法。练,通“捡”,选择,挑选。施子美曰:“霍去病所以每战皆克者,以其所将常选也。余公理所以不能成功者,以其所驱市人也。惟练而用之,则所战无不克矣,此武王所以问也。”朱墉引《大全》曰:“练士而言道,便有分别区处,因至情而用微权之意在其中。”又引《新宗》曰:“练士者,因其士之自锐处而用之,故谓之练士。不可不察者,要晓得某士则为某用,若此能为彼用,则不得其力矣。要之不过因材器使之意。”又,练,《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引《太公六韬》作“陈”。
[25]大勇:《武经七书直解》本作“大勇力”。
[26]卒: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
[27]冒刃之士:指不畏强敌、勇于冒险的士卒。刘寅曰:“冒刃者,冒敌之刃而不畏也。”
[28]有锐气壮勇强暴者:《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引《太公六韬》作“有大勇暴强者”。
[29]陷陈之士:刘寅曰:“陷阵者,陷敌之阵而不惧也。”
[30]奇表长剑:外表奇异,手持长剑,以示心怀与众不同的志向。屈原在《九章·涉江》中写道:“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以示自己怀有远大的理想。接武齐列:步伐稳健,队列整齐。接武,原指后列踏着前列的足迹,这里是步伐稳健的意思。武,足迹。
[31]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军中有臂力过人、强横凶悍、捣破敌人金鼓、拔下敌人旌旗的士卒。拔距,亦作“拔拒”,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汉书·甘延寿传》曰:“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颜师古注:“应劭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逾羽林亭楼是也。’……师古曰:‘投石,应说是也。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超逾亭楼,又言其矫捷耳,非拔距也。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伸钩,力气很大,能把弯钩拉直。强梁,强横,凶悍。溃破金鼓,指攻下敌军的指挥中心,捣破敌人的金鼓。绝灭旌旗,指攻下敌军指挥中心,拔下敌人的战旗。刘寅曰:“拔距,即超距,谓跳跃也。昔甘延寿投石投距,绝于等伦;王翦士卒投石超距,即此义也。或曰:‘拔’字,乃‘投’字之误也。伸钩,能伸铁钩也。以其强梁而多力,故能溃破敌之金鼓,绝灭敌之旌旗。”又,此句《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引《太公六韬》作“有枝格强良、多力,能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
[32]冠兵之士:指最早投入战斗的士卒。又,冠,《武经七书直解》本作“寇”,刘寅注曰:“寇,暴,疾也。”
[33]死斗之士:死斗,拼死战斗。刘寅曰:“死斗者,恨其失势,欲死斗立功也。”
[34]赘婿: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秦汉时赘婿地位等同于奴婢,后世有所改变。《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35]掩迹:掩盖劣迹。
[36]励钝之士:指消沉的意志得到激励的士卒。钝,指因受挫而意志消沉。
[37]名曰必死之士:《太平御览》卷四六四引《太公六韬》此句下有“辩言巧辞,善毁誉者,名曰飞言之士”。
[38]胥靡:刑徒,囚犯。
[39]逃:弃置,丢掉。
[40]倖用之士:指侥倖得到任用的士卒。
[41]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服习,熟悉。施子美曰:“夫含生之类,皆有所欲,人固有以材而欲见用者,亦有以志而欲见用者。吾因其材而用之,则天下之材无或遗。因其志而用之,则天下之志有所伸。曰冒刃之士、曰陷阵之士、曰勇锐之士、曰勇力之士、曰冠兵之士、曰待命之士,凡此者皆其材为可用也。吾则各使聚为一卒以尽其材。曰死斗之士、死愤之士、必死之士、曰励钝之士、倖用之士,此则皆其志欲求用也。吾则各使之聚为一卒以伸其志。有材者以材擢,有志者以志奋,练士之法,无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察之既审,则人皆可用之人矣。其在《吴子》,亦有所谓练锐之说,谓强国之君,必料其民,自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以至于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凡五者皆军之练锐。其与太公所言,殆表里矣。”朱墉引《合参》曰:“一‘察’字要重看。十一等,俱军之练士,但须为将者一一深晓某等人以某法用之,否则必致失宜矣。”又引《指南》曰:“此与吴子练锐不同,此重在有一等人,便有一等用,不可混淆。”又引《指归》曰:“此结上文而言。人主用才贵因其性之偏全而区分之,果用之得其当,庶人才不至废弃,而趋事者争先矣。”又引曹氏曰:“流品既分而各见其长,心力复瘁而相动以义,则英能之自效有期,而朝廷之御侮有资矣。”“练士之自视甚异,必有迫于一日自见之情,而不欲苟安于庸众之内,以冀上之知之而宜之也。素矣,特患上之人不能察之耳。”又引《开宗》曰:“此言练材士之法。于士之中,分别人品,毋混为一,则人人自奋。”朱墉《全旨》曰:“此章见用人当识人之情,因其情而用其所长,随在可以建功。”国英曰:“练士须察时势所趋,风俗所尚,不可拘一定之法。人才有所长即有所短,用人宜取其长弃其短,全在有知人之明。桀傲者则羁縻之,反覆者则驾驭之,然后可皆为我用。”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从军中挑选出各种类型的士兵,有什么办法吗?”
太公答道:“军中有勇气很大、敢于赴死、不怕受伤的士卒,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勇于冒险的士卒;军中有锐意进取、壮硕勇敢、强横凶暴的士卒,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冲锋陷阵的士卒;军中有外表奇异、手持长剑、步伐稳健、能保持行列整齐的士卒,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勇敢精锐的士卒;军中有臂力过人、强横凶悍、捣破敌人金鼓、夺下敌人旌旗的,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勇猛多力的士卒;军中有善爬高城、能走远路、四肢轻便、擅长奔跑的士卒,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最早投入战斗的士卒;军中有失势丧权的王公大臣,想要重建功勋,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拼死战斗的士卒;军中有阵亡将帅的子弟,想为他们的父兄报仇,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不怕死的士卒;军中有上门女婿与做过奴仆的,想要掩盖劣迹、显扬名声的,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以受挫来激励自己的士卒;军中有因贫穷而愤怒,想要扬眉吐气、改变处境的,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一心赴死的士卒;军中有犯了罪而免于惩处的人,想要洗雪自己的耻辱,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侥倖得到任用的士卒;军中有技艺过人,能背负重物长途跋涉的,可把他们编成一队,称之为等待命令的士卒。以上是军中必须熟悉的挑选士兵的方法,不能不清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