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浮生六记 - (清)沈复 >
- 卷一 闺房记乐
芸娘论诗
【原文】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
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时感于怀,未尝稍释。”
余曰:“何谓也?”
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
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
芸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
相与大笑。
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
余戏曰:“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
复相与大笑而罢。
【译文】
有一日,芸问我道:“各种古文,应当师法哪一家为好?”
我答说:“《战国策》《南华经》,取其轻灵机智;匡衡、刘向,取其典雅雄健;司马迁、班固,取其恢宏博大;韩愈,取其浑厚;柳宗元,取其峭拔;欧阳修,取其跌宕有致;三苏,取其雄辩;其他诸如贾谊、董仲舒的策对,庾信、徐陵的骈体文章,陆贽的上奏议论,可资借鉴的地方难以一一详说,全在于自己的慧心领悟了。”
芸说:“古人的文章全在识见高妙,谋篇气势恢宏。女子学它,恐怕难以入门。只有写诗这件事,我还稍微有点儿领悟。”
我说:“唐代科举,以诗发现人才。而写诗的宗师必然首推李白、杜甫。你喜欢学习哪一个人呢?”
芸发议论道:“杜甫之诗锤炼精纯,李白之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甫的森严,不如学李白的活泼吧。”
我说:“杜工部是集诗歌大成的人,学诗的人多数效法于他。你却独取李白,为什么呢?”
芸回答道:“格律谨严,词旨老当,当然是杜甫所擅长的。但是李白的诗宛如藐姑射山上的仙女,有一种落花流水的雅趣,让人心生爱慕。并非杜甫不如李白,不过是我的内心师法杜甫的心思浅淡,喜爱李白的心思情深罢了。”
我笑着说:“真没有料想到陈淑珍还是李青莲的知己呢。”
芸笑着回答:“我还有一个启蒙的老师白乐天先生。时常感念在心,从不敢忘怀。”
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芸回答:“他不是写《琵琶行》的人吗?”
我笑道:“真是神奇啊!李太白是你的知己,白乐天是你的启蒙老师,我恰好字三白,是你的夫婿。你与‘白’字是多么有缘分呀!”
芸笑道:“和‘白’字有缘分,将来恐怕白字连篇啊。”吴语中,将错别字读作白字。
两人不约而同大笑起来。
我说:“你既然如此了解诗,那么也就知道赋的优劣取舍了吧?”
芸说:“《楚辞》是赋的源头,我学识浅陋,看懂颇难。仅就汉晋人而言,格调高古,语言精练的,似乎觉得司马相如最好。”
我开玩笑说:“当初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私奔,或许不是因为他的琴艺而是因为他的文章了哦?”
两人再次一起大笑起来。
【注释】
宗:师法。学习。
《国策》:《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实为战国之时纵横家的游说之辞汇编。
《南华》:《南华经》,《庄子》一书在道家典籍中的别称。
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祖籍东海缯县(今山东兰陵)人。生卒年不详。擅讲《诗经》。汉元帝时,官至丞相。以少年之时“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闻名于世。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曾校雠大量古籍。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史迁:司马迁(约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中国首部断代史书《汉书》。所编著《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昌黎: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韩氏世系出自于昌黎郡(今河北昌黎),故世称“昌黎先生”。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赞誉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柳州: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城长安。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因官终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庐陵: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庐陵郡人,故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合修《新唐书》,并独撰《五代史》。另著有中国第一部关于牡丹的专著《洛阳牡丹记》。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贾、董:贾谊与董仲舒。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官至太子太傅。因太子世称贾生。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人。西汉政治家、今文经学大师,其政治观点“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为汉武帝采纳。自此影响中国社会正统达二千多年。
庾、徐:庾信与徐陵。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徐陵(507-583),字孝穆,南朝梁陈间诗人、文学家。二人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诗文以轻糜绮艳著称,被称为“徐庾体”。
陆贽(754-805):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擅写政论文,皆“雄文藻思”,畅切高迈。
李、杜:李白与杜甫。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人。诗风雄奇俊逸。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诗风恣肆沉郁。
姑射仙子:灵秀高洁的美貌女子。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藐姑射,上古山名,诸多先秦典籍有载,位于今山西临汾尧都区。
李青莲: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
白乐天: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河南新郑人。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笃信佛教。风格浅切平易。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当时风行的歌辞诗体总集。以屈原为主,旁收宋玉与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辞赋十六篇。东汉学者王逸据此作《楚辞章句》,并增收己作《九思》一篇。
相如:司马相如(前179-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作家,著有《子虚赋》《长林赋》《长门赋》《美人赋》等作品,辞藻富丽,构思宏赡。班固《汉书·序传》、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其为“辞宗”。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汉)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姿色艳美,精通音律。相传其十七岁守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使之悦而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