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浮生六记 - (清)沈复 >
- 卷四 浪游记快
游荆州
【原文】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留余住荆州。余以未得见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余多旷地,楼阁俱倾颓矣。
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而上下雍雍,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亦必大施觞政。
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至府学前之曲江楼。昔张九龄为长史时,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城上又有雄楚楼,五代时高氏所建,规模雄峻,极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桨往来,颇有画意。
荆州府署即关壮缪帅府,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小湖上,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昔庾信遇侯景之乱,遁归江陵,居宋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译文】
这年仲冬,我们抵达荆州时,琢堂得到了升任潼关观察使的消息,于是留我暂住荆州。我因此以未能见到蜀中的山水而遗憾。当时琢堂入川,他的儿子敦夫以及眷属,和蔡子琴、席芝堂也都留在了荆州,居住在刘氏废园。我记得此园厅额上的题词为“紫藤红树山房”。庭前台阶围着石栏,院内凿了一个一亩见方的水池,池中建有一个亭子,有石桥相连。亭子后面筑土垒石,杂树丛生;其他地方多为空地,楼阁均已倾倒坍毁了。
客居荆州没有事情烦扰,有时吟咏,有时长啸,有时出游,有时聚谈。年底之时,虽然众人银两不丰,然而上下和睦,典衣沽酒,并置备锣鼓敲打为乐。每夜必定饮酒,每次饮酒必行酒令。窘迫之时即便四两烧刀酒,也必定大行酒令助兴。
在荆州遇到一个姓蔡的同乡。蔡子琴与他叙宗谱,还是他的同族,就请他做导游游览名胜。我们一起到了府学前的曲江楼。昔日张九龄为长史时,曾经题诗在上面。朱熹也有诗说此事:“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城墙上还有一座雄楚楼,乃是五代时高氏所建。气势雄伟峻拔,极目远眺,可达数百里。环绕城墙与护城河边,都种植着垂柳,小舟划桨往来,颇有诗意。
荆州府署就是昔日关羽帅府。仪门内的青石断马槽,相传就是赤兔马的食槽。曾去城西寻访罗含故宅,没有找到。又曾去城北寻访宋玉故宅。昔日庾信遭遇侯景之乱,曾隐居于江陵,便是居住于宋玉故宅。只是后来故宅改为了酒家,现在早已无从辨识了。
【注释】
荆州:今湖北荆州。古称江陵,春秋战国之时楚国都城在地。楚曾建国于荆山。
资斧:旅费、盘缠。
烧刀:烧酒。
曲江楼:荆州古城南门楼。唐代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贬任荆州长史时,曾赋诗其上。南宋时,张九龄族人、学者张栻仰慕张九龄,重建此楼,并更名曲江楼。
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宋代诗人朱熹《短句奉迎荆南幕府二首》(其二):“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雄楚楼:位于今湖北荆州北城垣。五代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建,得名于杜甫《又作此奉卫王》一诗:“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后毁于战火。
高氏:高季兴(858-929),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后梁朱温称帝后,曾任荆南节度使。后唐灭梁后,被封为南平王
关壮缪:关羽(161-220),字云长,河东谢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后被孙权部下设伏所杀,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民间尊称为“关公”。
罗含(292-372):字君章,衡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人,东晋文学家。官至廷尉、长沙相。文辞精隽,名重一时,有“江左之秀”之誉。曾隐居荆州。
宋玉(前298-前222):又名子渊,战国时期楚国鄢城(今湖北宜城)人。美貌丰姿,擅辞赋文章。著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人。少负才名,文辞清艳。四十二岁奉梁元帝之命出使西魏,被强留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文风大变,苍郁悲凉。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传世。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南朝梁太清元年(548年),将领侯景因对梁武帝通好东魏不满,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叛乱。他将梁武帝饿死,掌握军政,后在梁湘东王萧绎的讨伐下,被部下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