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浮生六记 - (清)沈复 >
- 卷四 浪游记快
游徐俟斋先生隐居处
【原文】
舟子曰:“登高忘携酒榼矣。”
鸿干曰:“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非专为登高也。”
舟子曰:“离此南行二三里,有上沙村,多人家,有隙地,我有表戚范姓居是村,盍往一游?”
余喜曰:“此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处也,有园,闻极幽雅,从未一游。”于是舟子导往。
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
园左有山,俗呼鸡笼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如杭城之瑞石古洞,而不及其玲珑。旁一青石如榻,鸿干卧其上曰:“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
土人知余等觅地而来,误以为堪舆,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鸿干曰:“但期合意,不论风水。”岂意竟成谶语!
酒瓶既罄,各采野菊,插满两鬓。归舟,日已将没。更许抵家,客犹未散。
芸私告余曰:“女伶中有兰官者,端庄可取。”
余假传母命呼之入内,握其腕而睨之,果丰颐白腻。余顾芸曰:“美则美矣,终嫌名不称实。”
芸曰:“肥者有福相。”
余曰:“马嵬之祸,玉环之福安在?”
芸以他辞遣之出,谓余曰:“今日君又大醉耶?”
余乃历述所游,芸亦神往者久之。
【译文】
船夫说:“你们登高忘记携带酒具了啊。”
鸿干说:“我们游玩,是想寻觅一起隐居的地方,并非专门为登高一事。”
船夫说:“距离此地南行二三里,有个上沙村,人家众多,有块空地;我有个范姓表亲就住在这个村子,为什么不前去看看呢?”
我惊喜地说:“那是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的地方啊。听说有个园子极为幽雅,还没有去过。”于是,船夫便引领着我们而去。
村子在两山之间的夹道中,园子依山而建,没有采用山石,老树多是极为盘曲苍郁的态势,亭榭窗栏都极为朴素,竹篱茅舍,不愧为高士隐居的处所。园中有一个皂荚亭,树木粗大需两人合抱。我所见过的园亭之中,此亭第一。
园子的左边有一座山,俗称“鸡笼山”,山峰直立,上面有一块大石头,就像杭州的瑞石古洞,但没有它的玲珑精巧。旁边有一块像是床榻的青石,鸿干卧身其上说:“此处可以仰观山峰群岭,俯视园亭之美,既开阔又清幽,可以开怀畅饮了啊。”于是拉了渔夫一起饮酒,我们时而欢歌时而长啸,心怀畅快之至。
当地人知道我们是为了寻地而来,误以为是看风水,纷纷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鸿干说:“但求合心合意,不管它们的风水。”谁能想到这话居然成了谶语!
直至酒瓶喝干,大家采摘了野花,插满两鬓。乘船回家时,太阳即将落山。一更时分回到家中,客人还没有散。
芸娘私下告诉我说:“女伶中有个叫兰官的,长相端庄可取。”
我假借母亲的命令,把她叫到卧室,握着她的手腕仔细打量她,果然面颊丰满,肤色白皙。我对芸娘说:“美确实是很美,终究觉得名字与人不符。”
芸娘说:“丰满的人是福相。”
我说:“马嵬坡祸乱,杨玉环的福气在哪里呢?”
芸娘找了个借口支走兰官,对我说:“今天你又喝得大醉了吗?”
我便详细说了游览所见,芸娘为之神往良久。
【注释】
隙地:空地。
徐俟斋: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书画家,擅行草,长于山水。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不仕,隐居于天平山麓。
茆(máo)舍:茅屋。茆,“茅”。
堪舆:看风水。即相地之术。古代风水学术语。
谶(chèn)语:预兆之语。谶,应验。
马嵬(wéi)之祸:指唐安史之乱的第二年(756年)7月15日,唐玄宗弃宫出逃奔蜀,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贵妃杨玉环自尽。